第881章 對決(3)

從平壤出發之後,代善變得嚴肅起來了,面對廝殺,他歷來都是慎重的。

皇太極的聖旨到了,說實話,安排濟爾哈朗到宣州來協助進攻,代善是不反對的,不過他認爲,濟爾哈朗應該要服從他的指揮,大軍應該如何發動進攻,兩路大軍如何配合,這些都應該是提前做好安排,而且自己率領大軍,進駐平壤很長時間了,對周圍的一切都是熟悉的,宣州的地形,與平壤附近的地形,雖有區別,但還是有共同之處,至少山多,這是相同的特徵,從氣候上來說,這邊和遼東倒是沒有太大的區別。

從兩人的地位來分析,作爲曾經的四大貝勒之一,如今的禮親王,代善也應該是直接指揮這場戰鬥的,不可能是濟爾哈朗來指揮,就算是多爾袞參與對宣州的進攻,也是代善指揮,從大清國的地位來說,除開皇太極,就要算是代善了。

時間很緊,代善知道,濟爾哈朗將從鐵山方向發動進攻,對照地圖,代善也做了一些分析,認爲自己從須彌島方向發動進攻,濟爾哈朗從鐵山方向發動進攻,這是最完美的兩路夾擊的方案,代善同樣想到了,濟爾哈朗可以從皮島方向發動進攻,但效果要差一些,權衡利弊之後,代善沒有給濟爾哈朗寫信,帶領大軍從平壤出發,直插須彌島方向。這就表明了,代善是同意濟爾哈朗的安排部署的,要是存在不同意見,代善肯定是會直接給濟爾哈朗寫信的,或者是帶去口信,爲了大清國的利益,代善知道顧全大局。

至於說主攻的任務。肯定是正紅旗承擔的,這是不用質疑的,代善知道,濟爾哈朗生性沉穩,絕不會和自己搶功勞的。

不過兩路大軍,重點還是在於配合。要是配合不到位,就不能夠真正的發揮優勢,這也不符合皇太極的要求,大清國作戰,歷來都是講究配合的,講究集中兵力,壓制對手,爆發最大的能力,擊垮對手。

大軍從平壤出發。軍士習慣了在山路之間行軍,遇到山高林密的地方,就下馬行軍,這樣的情況下,速度不可能很快的,代善也不是很着急,反正距離不是很遠,加之他內心的傲氣。不過是兩萬江寧營軍士駐守在宣州,自己帶領兩萬正紅旗的將士。濟爾哈朗帶領兩萬鑲藍旗的將士,一共是四萬人,對付兩萬人,綽綽有餘。

斥候一路偵查,三天之後,大軍進入了宣州境內了。

大軍從平壤出發。就帶有嚮導,代善對這一帶的地形,算是比較熟悉的,但也不是很清楚,進入宣州。他面臨選擇了。

嚮導找來了一個本地人,看樣子是小商販,長期在這一帶做生意的,對道路狀況很是熟悉的,大軍的嚮導是長期在平壤到宣州一帶活動的,對宣州境內的道路情況,比不上長期在這一帶做生意的商販。

小商販是滿人,盡心盡力的介紹了前往宣州的三條道路,而且還在斥候的指導下,畫出了圖形,大致標出了三條道路的形狀。

輪到代善做出來選擇了,大軍究竟選擇哪一條道路前進。

可供選擇的也就是華莊和一線天兩條道路,靠近須彌島的道路是不用考慮的,小商販介紹那條道路,行走的人很少,以前都是土匪出沒或者是須彌島上面漁民選擇出行的道路,主要考慮是路程很近,沒有成型的道路,這對於大軍來說,是一種災難,沿途還要開闢道路,代善可沒有那麼多的閒心,也不會去消耗那麼多的氣力。

究竟選擇哪一條道路,這需要代善做出來決定。

午時,大軍休息,代善獨自思考了一陣子,召集了幾個甲喇前來商議,確定大軍究竟從哪條道路行軍,其實代善的內心,已經定奪了,只不過想着看看,自己的手下是不是還有什麼成熟的意見,自己的想法是不是與下面的軍官符合,可不要小看下面軍官的意見,這能夠顯示出來,諸多的軍官是不是與主帥的想法一致,要是分歧太大,代善還需要認真的分析,統一衆人的思想,而不是簡單要求了事。

五個甲喇,四人建議從華莊行軍,一人建議從一線天行軍,無人建議從須彌島旁邊的小路行軍,這令代善略感欣慰,至少不是一邊倒的局面,至少還有人能夠認識到,大軍必須要從一線天行軍。

五名甲喇沒有說出來理由,這是他們的習慣,在軍隊裡面,他們的習慣就是服從,這類徵求意見的情況是很少見的,旗主說出來了意見,他們就遵照執行,不管是打戰衝鋒,還是埋伏佈置等等,不用多思考。

代善略微沉吟了一下,慢慢開口了。

“你們中間,有四人建議從華莊行軍,不錯,這條道路是宣州城與外界聯繫的主要道路,開闊,便於大軍行動,速度也能夠快很多,可你們想過沒有,大軍從平壤出發,駐守在宣州的江寧營軍士,會無動於衷嗎,可能性不大吧,估計他們會做好相應的準備了,換做你們,會做什麼準備呢。”

五個甲喇都沒有說話,看着代善,這樣的情形下,他們也不會開口說什麼。

“難道你們就不想着在某地設伏嗎,等待大軍通過的時候,突然襲擊。”

代善說出來這句話的時候,其實也在沉思,皇太極的信函裡面說的很是清楚,必須要防備明軍的火炮,他們的火炮太厲害了,這一點代善還是會注意的,在瀋陽的時候,他就知道,大淩河城之所以被那麼快拿下了,就是因爲江寧營的火炮太過於犀利了,竟然活生生的將大淩河城的城牆炸開了一道口子,導致進攻的大軍直接從缺口裡面進入了城池,駐守城池的軍士來不及做出調整,由此可見火炮的犀利。

華莊這條道路,的確是最佳的選擇,但代善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江寧營在任何一個地方設伏,利用火炮來進攻,那將是大軍的災難,對方甚至不需要出動一兵一卒,依靠着火炮,就能夠給大軍造成巨大的傷亡,從華莊到宣州,道路開闊,視野很好,這是野戰的最佳選擇地點,更是火炮發揮威力的最好地點,要是江寧營軍士在某地準備好了火炮,恐怕大軍躲避的地方都沒有,眼睜睜的被轟炸。

選擇從一線天行軍,就沒有這麼多的問題了,這條道路,主要以崇山峻嶺爲主,火炮難以找到合適的發射位置,就算是明軍佈置了火炮,威力越是有限的,大軍可以適當的躲避,依靠着地形周旋,可能造成一定的傷亡,但不會太大。

正紅旗的將士,在平壤駐紮快兩年了,對於山地地形,基本都熟悉了,選擇走一線天這樣的道路,也不會感覺到吃力,連續三天的時間,基本都是走的山路,軍士行動自如,沒有表現出來什麼不適應的。

想到了這些,代善看了看沒有說話的衆人,終於要做出來決定了,不過在做決定之前,他還是有必要簡單解釋一下。

“你們絕大部分都認爲應該走華莊這條道路,這很好理解,前面我說到了優點,但還有缺陷之處,沒有說出來,華莊是宣州城與外界聯繫的主要道路,來往的行人是不少的,宣州被江寧營軍士佔據了一段時間,誰敢保證,沒有人時刻在這一帶監視,大軍從華莊向宣州城池行進,大軍行蹤難以保密,這也爲江寧營軍士設伏創造了很好的條件,要是騎兵對決,我們的勇士無所畏懼,可明軍的火炮,你們考慮過嗎,明軍可以不動一兵一卒,對我大軍造成巨大的傷亡,這樣的情況,本王是不能夠接受的。”

“大軍駐紮在平壤,兩年時間了,早就習慣了山地作戰,連續三日的行軍,都是在崇山峻嶺之間奔襲,選擇走一線天,也沒有什麼不適應的。”

“一線天到宣州城池,對我大軍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最大限度的避開火炮的襲擊,就算是明軍設置火炮,也不可能造成很大的傷亡,將士可以依託有利地形,避開明軍犀利的火炮。”

代善說出來這些話,五名甲喇已經明白,旗主作出決定了,接下來他們就要不折不扣的去執行了,不需要說其他的理由了。

代善的話還沒有說完。

“駐守在宣州的江寧營軍士,只有兩萬人,若是他們在道路中間設伏,駐守城池的軍士一定會少很多,因此在行軍的過程中,大軍不要顧及到設伏的明軍,不要與他們展開廝殺,目標是宣州城池,直接趕到宣州城池,與明軍展開決戰,你們記住了嗎。”

五名甲喇點頭,表示清楚了。

一個時辰之後,大軍開始行軍了,朝着一線天的方向而去。

代善沒有想到,他低估了江寧營的實力,更是低估了炮兵營的威力,就算是在崇山峻嶺之中,蘇天成也能夠想到最好的辦法,來對付他率領的正紅旗軍士。(未完待續)

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45章 租子第682章 屠城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127章 密旨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159章 剿匪(1)第204章 敵情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191章 稱帝(3)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88章 拜訪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414章 傷情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99章 聖眷難測第648章 夜襲(3)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173章 歹毒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420章 頭疼第87章 禮部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476章 啓動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12章 善後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823章 準備(2)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885章 對決(7)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1080章 暗戰(1)第134章 證據
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45章 租子第682章 屠城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127章 密旨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159章 剿匪(1)第204章 敵情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191章 稱帝(3)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88章 拜訪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414章 傷情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99章 聖眷難測第648章 夜襲(3)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173章 歹毒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420章 頭疼第87章 禮部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476章 啓動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12章 善後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823章 準備(2)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885章 對決(7)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1080章 暗戰(1)第134章 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