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

(?)????(感謝遊戲菜單5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去往崇政殿的路上,多爾袞的心在滴血,多鐸的陣亡,對於他的打擊是巨大的,這種打擊,絕非一般人多能夠體會到的。

多鐸比多爾袞小兩歲,今年不過二十八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正是可以爲大清國衝鋒陷陣的年紀,想不到卻戰死沙場,雖說大清國的將領,誰也不知道自己能夠活到什麼時候,也許哪一天在戰場上就捐軀了,可多鐸太年輕了。

多爾袞與多鐸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兩兄弟時常在一起,包括很多次的作戰,都是並肩迎戰來敵的,兩人同父同母的哥哥阿濟格,年紀大一些,比多爾袞大七歲,比多鐸大九歲,在一起的時間反而很少,這樣的年齡懸殊,讓他們不屬於一次層次了。

多爾袞與多鐸的感情,是從小就建立起來的,兩人不僅僅是關係最好的親兄弟,還是政治上牢不可破的聯盟,不管在什麼事情上面,多鐸都是無條件支持多爾袞的,放眼整個的大清國,沒有第二個這樣的人了,就連阿濟格都做不到。

多爾袞沉穩驍勇,遇事敢於決斷,富有遠見,是滿人權貴之中的佼佼者,在滿人權貴之中的地位,僅次於皇太極,不弱於豪格,多鐸性格勇猛,敢於擔當,講義氣,愛護士卒,深得手下將士的擁戴,這些年來,兄弟兩人帶領所轄軍隊,打了很多的勝仗,在大清國有着不一般的分量。

兩人與阿濟格的關係一般。主要是阿濟格的性格過於的外露,做事情不考慮後果,喜歡憑着血勇之氣做事情,就連野心都會表露出來,實話實說,多爾袞和多鐸。都有些看不上阿濟格,不願意與阿濟格有過多的接觸,可他們畢竟是親兄弟,很多時候,接觸少不了。

皇太極立豪格爲皇太極,多爾袞非常失望,但沒有表露出來,可多鐸就不是這樣的表現了,認爲豪格比不上多爾袞。大清國的皇帝,應該是能者上,多爾袞各方面的條件,比豪格都要強的,本來多鐸準備據理力爭的,但被多爾袞阻止了,多鐸一向聽從多爾袞的安排,也就沒有出去鬧了。想不到阿濟格居然出面了,爲多爾袞鳴不平。可惜阿濟格的意見,沒有誰會注意到,就連多爾袞後來也感覺到了,阿濟格之所以出面鳴不平,很大程度上面還是爲了自身能夠得到更多的權勢,若是有機會。阿濟格恨不得自己做皇帝。

豪格成爲皇太子之後,多爾袞與多鐸長談了好幾次,兩人的意見一致了,目前的情況下,一切以大清國爲重。大清國面臨着不少的危險,還不知道豪格能不能帶領衆人,真正的讓大清國強盛起來,眼看着皇太極的身體越來越衰弱了,若是豪格不能夠帶領衆人應對複雜的局面,多爾袞與多鐸聯合起來了,也是能夠做一些事情的。

這一切,隨着多鐸的陣亡,都不復存在了,自從得到多鐸陣亡的消息,多爾袞好多次從睡夢中哭醒了,兄弟之間那種無法替代的感情,時刻折磨着多爾袞。

可多爾袞是做大事的人,知道大清國處於危險之中,他不會被感情左右,在思考了大清國所處的局面之後,多爾袞果斷的建議,目前還不能夠對駐守蓋州的江寧營發動總攻。

需要多爾袞考慮的還有最爲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鑲白旗的歸屬,按照大清國的規矩來說,多爾袞是可以兼任鑲白旗旗主的,多鐸的鑲白旗,在這次的戰鬥中,陣亡接近一半人了,還剩下一萬餘人,這些都是精銳的力量,只要多爾袞能夠兼任旗主,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擴充人員,讓鑲白旗成爲大清國最爲精銳的軍隊之一。

可這一切,都需要皇太極的同意,這是最大的難題,也是多爾袞傷神的事情。

從大清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沒有其他人能夠兼任鑲白旗的旗主,下面的將士也不會服氣,唯有多多爾袞具有如此的優勢。

多爾袞儘管着急,儘管說內心不安,但他沒有絲毫的顯露,也沒有在這件事情上面表露出來任何的態度,一個有利的方面就是,阿濟格居然想着能夠做鑲白旗的旗主,這豈不是笑話,皇太極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的,鑲白旗的將士更不會答應。

回到瀋陽之後,多爾袞強壓悲痛,每一次在崇政殿上面,都是侃侃而談,從大清國的利益出發,擺出了自身的觀點,他的這種姿態,得到了一些滿人權貴的讚譽,這種讚譽的背後,就是權力的交織,最大的表現地方,就是鑲白旗的旗主問題。

禮親王代善首先表明了觀點,認爲多爾袞完全可以兼任鑲白旗的旗主,讓代善開口可不是簡單的事情,代善是正紅旗旗主,同樣兼任鑲紅旗旗主,如此的情況下,是需要避諱這類問題的,免得引發皇太極的猜忌,可代善還是開口了,支持多爾袞,一方面代善認爲,這是符合大清國規矩的,另外一個方面,也是因爲代善在遼東的低調,打動了代善,遭遇重創的代善,心思早就改變了,不爭權奪利,爲了大清國的利益,敢於說一些真話。

支持多爾袞的還有濟爾哈朗,多鐸的陣亡,令濟爾哈朗異常的愧疚和自責,因爲海州防禦局勢的緊張,濟爾哈朗無法回到瀋陽去,只能夠堅守,但在寫給皇太極的信函裡面,濟爾哈朗支持多爾袞兼任鑲白旗旗主,至於說濟爾哈朗的心思,大家都是明白的,這是一種時候的補救,多爾袞與多鐸的關係最好,又是親兄弟,濟爾哈朗支持了多爾袞,等於是給予了多鐸最大程度上面的補償。

掌管滿八旗的諸多旗主,除開皇太極和豪格還沒有表態,代善與濟爾哈朗都表態了,到了這一步,事情其實有了眉目,不過大家都清楚,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皇太極的手裡。

至於說阿濟格,沒有誰提到,大家也清楚,阿濟格根本沒有資格出任鑲白旗的旗主,不說其他的,到目前爲止,阿濟格還是郡王,旗主至少應該是親王的身份,可從阿濟格的表現來看,想成爲親王,幾乎沒有可能性。

這一切的動態,多爾袞都是清楚的,要說他在瀋陽還是有很大勢力的,儘管說豪格成爲了皇太子,可在瀋陽的影響力,不一定強過多爾袞,滿人權貴就是有這樣的認識,後金自成立以來,就是在無數次的廝殺之中走過來的,滿人權貴相信強者,崇拜強者,努爾哈赤與皇太極,都是強者之中的強者,大家當然是佩服和服氣的,豪格與多爾袞同樣是強者,大家也是佩服的,只要豪格還沒有成爲大清國的皇帝,就不能夠說是大清國最爲強悍的人。

這一次,多爾袞非常低調,從不張揚,一些滿人權貴,想着到府邸去拜訪,也算是安慰多爾袞,但多爾袞一律都不見面,非常時刻,他肯定是要剋制自身的情緒,免得引起了皇太極與豪格的懷疑,前面已經有過類似的教訓,不能夠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要說從內心深處來看,多爾袞並不想篡位,成爲大清國的皇帝,只要能夠真正的掌握權力,讓大清國更加的強盛,做不做皇帝都是那樣,可多爾袞明白,皇帝掌握了生殺大權,能夠調動各方面的力量,來對付某一個人,或者是某一個集團,從這方面來說,多爾袞必須要積攢足夠的權力,這種權力,大到足以讓皇帝不敢輕易的動手。

在大清國,真正掌握權力的辦法,就是掌握軍隊。

大清國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還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年的征伐,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可能征服中原,未來還說不清楚,如此的情況下,多爾袞更不會想着去謀求什麼皇位了。

多爾袞知道自身的缺陷,那就是與豪格的關係不好,不管怎麼說,豪格都是皇太子,是大清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自己還是應該保持必要的尊重的,可多爾袞內心不舒服,就是不想巴結豪格,從能力方面來說,豪格的確比不上多爾袞。

這次回到瀋陽,豪格唯獨去拜訪了豪格。

這是多爾袞難得的改變,也是經過了長時間思考之後,做出來的決定,豪格早就參與到朝政之中了,能夠做出來不少的決定,這樣的情況下,多爾袞是不是能夠兼任鑲白旗的旗主,豪格有着很大的發言權,多爾袞是能夠準確認識到這方面問題的,面子和權力,孰輕孰重,他能夠分的清楚。

那一次的拜訪,效果肯定是很不錯的,僅僅過了兩天的時間,皇太極就召集衆人到崇政殿,準備商議防禦部署的事宜,而鑲白旗旗主的歸屬,是防禦部署之中,無法避開的話題,也是肯定需要決定下來的事情。

多爾袞滿懷希望,他將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即或是皇太極有所顧忌,可在如今的情況下,恐怕也只能夠讓自己兼任鑲白旗的旗主了,而且相關的防禦和進攻,恐怕也會做出來重大的調整,這一切,等一會進行的商議,就要全部決定下來了。(未完待續。。

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155章 識趣第368章 碰撞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108章 恩榮宴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371章 探究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866章 兩重天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705章 放心了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11章 收拾你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735章 青州第225章 贖身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497章 內訌(2)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173章 歹毒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81章 未雨綢繆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186章 行動(3)第73章 原來是郡主
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155章 識趣第368章 碰撞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108章 恩榮宴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371章 探究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866章 兩重天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705章 放心了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11章 收拾你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735章 青州第225章 贖身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497章 內訌(2)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173章 歹毒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81章 未雨綢繆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186章 行動(3)第73章 原來是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