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應對辦法(3)

京城,紫禁城,養心殿。

朱由檢看着手裡的奏摺,沒有表現出來特別的高興,遼東的戰鬥,取得了完勝,蘇天成率領大軍,在遼東決戰之中,剿滅了七萬多的後金韃子,收復了廣寧和西平堡,按說這應該是普天同慶的事情,可朱由檢高興不起來。

捷報傳來之後,朝廷裡面的氣氛也是微妙的,歡呼聲之中,有着很多不同的聲音,甚至有人私下裡議論,蘇天成在遼東大捷的同時,也是朝廷危機爆發的時刻,蘇天成的權勢太大了,手握二十餘萬的精兵,這股令人恐懼的力量,直接威脅到朝廷和皇上了。

這些情況,都被朱由檢掌握了,早朝的時候,遼東大捷的事情,也沒有刻意的宣傳。

大殿裡面很是安靜,這一次,朱由檢暫時沒有召集內閣大臣商議,他需要思考,考慮成熟之後,直接將建議說出來,讓內閣大臣討論。

令朱由檢有些出乎預料和憤怒的是,遼東大捷之後,蘇天成沒有繼續展開進攻,而是選擇了固守,江寧營甚至準備撤出遼東,回到登州去,從這件事情上面,朱由檢敏感察覺到了,蘇天成的想法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恐怕要出手了。

這段時間,對於朱由檢來說,是非常關鍵的時刻,究竟應該做出來什麼樣的決定,是直接與蘇天成攤牌,還是維持目前的局面,眼看着蘇天成做大,以至於最終無法控制了。

令朱由檢有些痛苦的事情是,朝廷基本無法控制蘇天成了,從實力上面來說,蘇天成不需要朝廷任何的支持,登州、萊州和青州等地的銀兩。足夠維持江寧營的運轉,維持官府的開銷,隨着江寧營日漸的強大,大明各地的軍隊,絕不敢與江寧營對抗,那是自尋死路。不客氣的說,事態的發展,出乎了朱由檢的預料。

山東的形勢發展,已經有些無法控制了,山東巡撫張溥,幾乎都是聽從蘇天成的吩咐,這表明不久的將來,整個的山東省,都將被蘇天成所控制。更加令人惱火的是,山東其餘的府州縣,都想着能夠被登州控制,因爲登州、萊州和青州等地,官吏的俸祿是完全不一樣的,超過了其餘的地方十倍以上了。

還有福建,情況也在悄悄出現變化,熊子健已經控制了泉州。鄭鴻逵和鄭芝龍,唯蘇天成馬首是瞻。首先想到的是蘇天成,接着纔是朝廷,就連居住在京城的鄭芝龍,對於這樣的事情,也是睜一眼閉一眼,根本就不說。

至於蘇天成直接控制的臺灣。就更不用說了,官吏都是蘇天成直接委派的,朝廷根本沒有直接派去一個官吏。

這一切都說明,蘇天成的心裡早就出現變化了,一旦時機成熟。就有可能自立爲王,甚至是推翻朝廷,重新組建天下。

也是因爲這樣的考慮,朱由檢早就將蘇天成看做最大的威脅了。

蘇天成是依靠科舉考試做官的,朱由檢有些不明白,按說科舉考試出來的士子,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想到謀反的,爭權奪利那是很正常的事情,朝廷裡面此類事情比比皆是,但要說有着更大的野心,這些士大夫不敢做,也不敢想,爲什麼蘇天成就能夠有此等的想法。

朱由檢打死也不會知道,蘇天成是穿越人士,人家是幾百年之後的人,豈能在一棵樹上吊死,那些所謂愚忠的想法,在蘇天成這裡,是會迅速改變的。

想的頭疼的朱由檢,終於開口了。

“朕沒有想到好的辦法啊,你怎麼看。”

站在朱由檢身後的王承恩,很快開口了。

“皇上,奴婢建議,可以下旨,要求蘇天成進入京城來,若是蘇天成不願意來,說明蘇天成謀反的心思明確了,如此朝中大臣,悉數明確了蘇天成的心思,蘇天成必將爲衆人所唾棄,若是蘇天成來到了京城,可以迅速控制,令洪承疇暫時控制江寧營,皇上派出大臣,趕赴登州,徹底控制江寧營。”

朱由檢搖搖頭,這個辦法他早就想過了,不要說下旨,就算是派出所有的內閣大臣去請蘇天成,他都會做出來的,只要蘇天成到京城來,再說了,蘇天成就算是不奉旨,不到京城來,也不能夠說蘇天成謀反啊,朝廷裡面有些文武大臣明白蘇天成有異心,可還有太多的人不知道,蘇天成剛剛在遼東大捷,一個多月時間,剿滅了十萬以上的後金韃子,朝廷接着就說蘇天成謀反,這樣的邏輯,誰會相信啊,說不定這樣做了,朝廷會迅速的失去人心的。

朱由檢對後金韃子,還是有些擔心的,雖然大明佔據了廣寧,將後金韃子逼到了遼河以北去了,可後金韃子還是有一定實力的,這個時候,大明內部若是出現了火拼的情況,後金韃子是絕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

王承恩也知道,自己說的建議,皇上肯定不會滿意的,可他也想不到好的辦法,如今的蘇天成,遠不是他當初見到的蘇天成了。

“朕的考慮是,暫時不要攤牌,還是要利用蘇天成,朕準備下旨,要求蘇天成繼續征伐後金韃子,徹底剿滅後金韃子,蘇天成突然罷兵,估計是想着提出來什麼要求的,只要蘇天成的要求不過分,朕都是可以准許的。”

“皇上,奴婢以爲不合適啊,如此蘇天成豈不是更加的囂張了。今後愈發的難以控制了。”

“朕知道,可現在無法動手啊,你說讓朕怎麼辦,難道治罪蘇天成嗎,如此會出更大的事情啊,朕不能夠這樣做。”

說出來這些話的朱由檢,顯得很是無助,其實這種無助的狀況,出現過很多次了,在崇禎九年之前,朱由檢一直都是很無助的。

首先進入養心殿的,不是楊嗣昌,而是周延儒。

周延儒曾經是內閣首輔,深得朱由檢的信任,被溫體仁排擠走之後,一直都很關心朝政,此次重新被啓用,雖然是內閣次輔,但還是深得朱由檢的信任。

周延儒的確有能力,這是不容置疑的,經歷過被迫致仕的風波之後,變得更加的成熟穩重了,重新回到朝廷之後,做事情很是注意,思慮更加的深遠。

皇上的擔心,周延儒是明白的,這已經超出了臣權與皇權較量的範疇了,要說臣權與皇權的較量,不過是大臣想要得到更多的權力,在某些方面可以制約皇上,大明一直都存在這個問題,後來蘇天成建議皇親國戚進入到朝廷,很大程度上面加強了皇權,削弱了臣權,讓皇上的權力大了很多,內閣的權勢小了很多。

周延儒回到朝廷之後,覺得這樣的情況,有些不合理,他認爲內閣的權勢應該要增加,加之贊成加強皇權的朱審烜,已經被軟禁了,所以周延儒所做的一些努力,出現了效果,內閣的權威明顯有些加強了,能夠基本控制朝廷裡面的諸多事務了。

對於蘇天成,周延儒一點都不陌生,他早就知道了,蘇天成一定是大有出息的,只是想不到,沒有多少年的時間,蘇天成竟然能夠和皇上分庭抗禮了。

拜見皇上之後,周延儒自然是需要發表意見的。

這一次,周延儒沒有猶豫,說出來了自身的想法。

“皇上,臣以爲,蘇天成的事情,不用過多考慮,我大明依靠士大夫的支撐,未必所有士大夫和士紳都是支持蘇天成的,剿滅後金韃子,是我大明朝廷的最爲緊要的任務,一旦外外亂徹底平息了,皇上大可騰出手來,對付蘇天成的,臣相信,蘇天成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開謀反的。。。”

周延儒的這些話,給予了朱由檢很大的安慰。

“愛卿說的是啊,朕也是爲難,愛卿今後多多關注蘇天成的情況,朕準備下旨了,一來是勉勵蘇天成取得如此重大的勝利,二來也是督促蘇天成,越過遼河,攻打瀋陽。”

楊嗣昌帶着內閣大臣進入養心殿的時候,朱由檢的臉色好了很多。

看見站在下首的周延儒,楊嗣昌內心很不是滋味,以前朱審烜爲內閣次輔的時候,皇上信任朱審烜,不少的事情,首先和朱審烜商議,自己這個內閣首輔,反而被擺在一邊了,如今周延儒成爲了內閣次輔,皇上又信任周延儒,看樣子準備將自己這個內閣首輔,再次擺到一邊去,這樣做了,自己還有什麼權威啊。

不過皇上接下來說出來的話語,令楊嗣昌吃驚了,皇上根本沒有說到蘇天成的不是,反而讚揚了蘇天成,征伐後金韃子取得了重大的勝利,怎麼獎賞都不爲過的,皇上要求蘇天成繼續征伐,抓住戰機,徹底剿滅後金韃子。

楊嗣昌不得不佩服周延儒,怎麼能夠令皇上說出來這樣的話語,要知道皇上非常擔心蘇天成了,有可能的情況下,甚至會置後金韃子於不顧,清算蘇天成。

楊嗣昌自然是要表態的,維護皇上的決定,實際上楊嗣昌內心的想法也是如此,首先還是要剿滅後金韃子,接下來才考慮其他的事情,本末不能夠倒置。(未完待續。。)

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60章 震動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444章 想不到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157章 遇匪第158章 籌謀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279章 借銀子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630章 山海關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258章 花絮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1013章 誤判?(2)第1章 殺良冒功第676章 分析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371章 探究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791章 偶遇(2)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115章 老頑固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39章 官田第202章 商議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485章 計劃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424章 屠殺第77章 郡主來了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817章 爭執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189章 稱帝(1)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579 天降神兵(1)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1101章 帝心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39章 官田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187章 行動(4)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1054章 遼東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
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60章 震動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444章 想不到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157章 遇匪第158章 籌謀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279章 借銀子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630章 山海關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258章 花絮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1013章 誤判?(2)第1章 殺良冒功第676章 分析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548章 朝廷博弈的信號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371章 探究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791章 偶遇(2)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115章 老頑固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39章 官田第202章 商議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485章 計劃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424章 屠殺第77章 郡主來了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817章 爭執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189章 稱帝(1)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579 天降神兵(1)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1101章 帝心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39章 官田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187章 行動(4)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1054章 遼東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