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

來到府邸拜訪的人比較多,本來就是正月之內,相互拜訪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這種引來送往的事情,蘇天成還是很熟悉的,應付也是很自如的,他不會得罪京城裡面的官員,不管別人的品秩是高是低,也不管別人是不是有着實際的權力。在京城裡面,蘇天成的關係不密切,除開劉宗周、黃道周、鹿善繼和徐爾一之外,其餘的關係都是一般,至於說他的另外兩個恩師,翁同章和傅友亮,關係都不是很密切,平日更是沒有什麼接觸的。

正月二十二,蘇天成去拜訪黃道周。

先前,他已經去拜訪了劉宗周和鹿善繼。

要說周天浩與劉宗周、黃道周之間的關係,是非同一般的,要不是蘇天成的原因,兩人不可能進入朝廷繼續做官,劉宗周更是不可能進入內閣,黃道周也不可能成爲左都御史,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之間的關係,有些疏遠了,這種疏遠,並非是表面上的疏遠,而是內心的疏遠,這種疏遠是很可怕的,蘇天成漸漸感覺到了,劉宗周和黃道周兩人,身爲大儒,有着不可能克服的缺陷,那就是認死理,不懂得變通,一旦認準的事情,死不回頭,有着比較典型的書生氣息,這種書生氣息,做學問是很好的,但身爲朝廷官員,而且是重要的官員,肯定是不合適的,官場上本來就需要協調和妥協,很多的事情,不可能單純用對錯來衡量。而且蘇天成還發現了,劉宗周和黃道周兩人,都是堅持突出臣權的,有些壓制皇權的意思。這是很致命的,早晚爲朱由檢所不容的。

察覺到這些問題之後,蘇天成很明白,當初孫承宗在世的時候,作爲內閣首輔。是能夠容忍劉宗周和黃道周的,在孫承宗的面前,劉宗周和黃道周也不可能囂張,更不可能堅持自身的認識,他們敬佩和尊重孫承宗,對於孫承宗說的話、做的決定。都是能夠從內心裡面服從的,但孫承宗去世了,這種氛圍不存在了,現任的內閣首輔楊嗣昌可沒有那樣的耐心,也沒有孫承宗那麼大的威信,劉宗周和黃道周的毛病。遲早是不能夠爲楊嗣昌所容忍的,兩人的最終結果,可能還是罷官回家。

所以說劉宗周和黃道周是靠不住的,蘇天成和他們還不能夠走的太近,否則對自身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至於說徐爾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畢竟在戶部、兵部磨礪了,特別是在遼東的那段時間,接觸了太多具體的事情,知道這個世界上,不是非黑即白那麼簡單的。

蘇天成真正靠得住的,還是鹿善繼和徐爾一兩人,這兩人的前途,也遠不是目前的位置,按照蘇天成的判斷,將來內閣調整的時候。兩人都是有可能進入內閣的,特別是鹿善繼,和楊嗣昌的關係是很不錯的。

黃道周專門在家裡等候蘇天成。

兩人笑着進入書房之後,黃道周感慨,說是蘇天成是大明朝廷的中流砥柱。哪裡出現問題了,蘇天成就到什麼地方去了,河南、陝西、四川、遼東,現在到了登州,只要蘇天成到了這些地方,所有的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蘇天成連聲說不敢,自己只不過是按照皇上的要求做事情罷了,沒有這麼大的本事,黃道周似乎沒有明白蘇天成的意思,繼續說着蘇天成的功勞,包括剿滅流寇、打擊蒙古部落,打擊後金韃子等等,蘇天成只好不說話了,由着黃道周說這些話。

內心裡面,蘇天成很是感慨,黃道周的這些話,本來是表揚自己的,估計在朝廷裡面,也是說過的,但這些話,會給自己帶來負面作用的,在這個君君臣臣的時代,臣下的功勞,千萬不能夠過於的誇大了,否則就會引發皇上的注意,引發朝廷裡面那些維護皇權的大人的注意,一不小心就成爲衆人攻擊的對象了。

偏偏作爲大儒的黃道周,不是很理解這些事情。上次黃道周到登州,說到遼東的事情,蘇天成就感覺到有些不能夠理解,遼東的局勢稍微好一些了,黃道周和劉宗周居然都認爲,朝廷可以直接對後金發動進攻了,這種儒家的迂腐認識,與現實是格格不入的。大儒的認識,帶有一定的偏激性,你也不能夠完全怪他們,一旦他們的建議,出現了問題,他們是不會推卸責任的,甚至會選擇自殺來謝罪,但這種謝罪於事無補,只能夠平添一些悲壯。

既然拜訪黃道周,自然是要吃飯的,蘇天成本來以爲,黃道周一定是講酒宴安排在府邸裡面的,想不到黃道周居然安排在酒樓,這令蘇天成有些哭笑不得了,到酒樓去,威風倒是威風了,可惜失去了那一絲溫馨的氣氛,難道黃道周不清楚嗎。

更加令蘇天成想不到的是,劉宗周也來了。

管家帶着劉宗周進入到書房的時候,劉宗周看見了蘇天成,哈哈大笑了。

“坤元,老夫本來就是要專門來陪你的,昨日你到老夫的府上,老夫因爲朝廷裡面有些事情,耽誤時間了,沒有來得及陪你,一直都感覺到不安,今日聽到道周兄說起了,是一定要過來的,坤元可不要怪罪啊。”

“大人萬萬不要如此說,我昨日到大人的府上拜訪,本來也沒有提前說的,大人忙於朝廷裡面的事情,這也是很正常的。”

“唉,老夫想到了昨日的事情,就不是很舒服,今日在道周兄的家裡,都是自己人,說說也是無妨的。”

蘇天成有些吃驚,劉宗周是內閣大學士,內閣討論的,都是國家大事,是不能夠隨意說的,雖說自己的品秩不低了,但總是需要服從內閣的諸多決定的,不客氣的說,內閣討論的很多事情,都是關乎到大明王朝興衰的,儘管說有些時候,內閣也會提出來一些匪夷所思的決定。

黃道周的臉上帶着微笑,似乎是習以爲常了。

看見這一幕,蘇天成的心有些下沉了,看來劉宗周經常和黃道周說到內閣的事情,若是不能夠保密,有些事情泄露出去了,可能會闖下大禍的,可惜今天這樣的場合,蘇天成不可能直接提出來批評,甚至今後也沒有這樣的機會,劉宗周和黃道周都是大儒,自尊心特別強,容不得他人的批評,除非開口批評的這個人,讓兩人口服心服,譬如說孫承宗。

“老夫和傅大人發生了一些爭執,爲的就是這風聞奏報的事情。”

劉宗周看了看黃道周和蘇天成兩人,似乎是回到了昨日爭執的場面。

“老夫以爲,這風聞奏報的事情,是先皇定下來的,大明朝幾百年以來,都是堅持下來的,這等風聞奏報的規矩,是不能夠出現絲毫動搖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若是給事中和御史都不能夠開口說話了,我大明朝也就岌岌可危了。”

“不知道傅大人是什麼態度啊?”

“傅大人認爲,如今的情勢不同了,風聞奏報的事情,必須要做出來改變。”

“哦,傅大人爲什麼會這樣說啊。”

或許是蘇天成連續提了兩個問題,劉宗周看了看蘇天成,有些不滿意了。

“傅大人認爲,風聞奏報影響到了朝廷的決策,有些給事中和御史,爲了自身的利益,不過事實根據的彈劾,還有一些給事中和御史,被朝廷的某些大人利用了,老夫不是這麼看的,老夫以爲,這些都是一派胡言。”

蘇天成有些愕然,他認爲,傅冠的觀點是完全正確的,不知道劉宗周究竟是憑什麼反對的。

“人之初,性本善,若是內閣不能夠相信給事中和御史了,朝廷豈不是出現危險了,若是皇上聽不到忠言了,豈不是大廈將傾啊,老夫以爲,這些給事中和御史,都是通過科舉考試進入朝廷的,都是熟讀四書五經的,難道不能夠辨別是非嗎,政見上面有不同的認識,這是理所當然的,對每一件事情,不可能認識完全一致的,老夫贊成慎獨,也是期盼着天下的讀書人,都能夠時刻的自我要求,自我反省,如此天下就可以大治了。”

蘇天成終於明白了,劉宗周爲什麼會反對傅冠的認識,要說劉宗周的認識也是不錯的,只是過於的幼稚了,他沒有明白一個基本的道理,那就是人人都是爲了自身的利益來做事情的,這世界上,不爲利益做事情的人,鳳毛麟角,那些給事中和御史,恐怕不是這類人,都有着自身的利益。

政治經濟學的觀點,如今還沒有人總結,也沒有人認識到,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拋開了這種基本的真理,大談什麼人之初性本善的觀點,那是牛頭不對馬嘴,註定是南轅北轍的。

蘇天成沒有開口說話,他不想和劉宗周辯論,這樣的辯論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劉宗周有着自己固定的認識,以前自己以爲,通過事實,或者是中興學社的宗旨,能夠改變劉宗周的認識,看來是自己幼稚了,人家的學術已經成型了,怎麼可能完全改變,只要有了合適的土壤,劉宗周就要推行他的那些思想的。(未完待續。。。)

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1169章 昏頭了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809章 前兆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90章 大場景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58章 籌謀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28章 上任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684章 都會算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49章 春耕時節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485章 計劃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41章 收服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136章 大調整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42章 人市第78章 重要情報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126章 眼藥水第493章 宿命論(2)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176章 升堂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1179章 幫倒忙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
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1169章 昏頭了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809章 前兆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90章 大場景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58章 籌謀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28章 上任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684章 都會算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49章 春耕時節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485章 計劃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41章 收服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136章 大調整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42章 人市第78章 重要情報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126章 眼藥水第493章 宿命論(2)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176章 升堂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1179章 幫倒忙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