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章 萬國來朝(3)

(請支持新書《鐵血兵戈》,拜謝了。)

進入皇極殿之後,早朝正式開始。

春節之後的第一個早朝,一般不會商議具體的事情,主要是表示上班的時間到了,其實在正月十五之前,老百姓基本還沉浸在春節的氛圍之中,這些年條件好了,老百姓手裡有錢了,對於春節就特別重視了,至於說商賈,眼睛裡面盯着的就是春節,他們能夠利用春節的時間,大做生意,老百姓的購買力加強了,春節能夠銷售無數的商品,在他們看來,賺錢當然比過節重要了。

皇太子蘇明劼主持早朝儀式。

這也是朝廷的規矩了。

蘇明劼早就熟悉朝政了,而且表現出來的沉穩和睿智,令諸多的文武大臣拜服,蘇天成特別注意對蘇明劼的培養,蘇明劼在外遊歷的三年時間裡面,蘇天成的要求非常嚴格,不能夠享受特殊的待遇,必須要面對實際,要真正瞭解老百姓的疾苦,要思考如何解決老百姓存在的困難,同時也要注意官府的作風等問題。

在蘇天成看來,蘇明劼的表現還是有些差距的,主要還是在身份的彰顯方面,畢竟打小就出生在富貴的環境之中,很早就成爲了皇太子,受到了文武大臣的崇敬,這種身份上的優越,是無法抹去的,不過蘇明劼在處理政務方面,表現的確是不錯的,朝廷裡面的一般事情,基本都是蘇明劼處理。除非是重大的事宜,蘇天成纔會親自着手的。

蘇明劼開始提出來具體的要求。大致的意思就是上班的時間到了,諸多的文武大臣,必須要集中精力,必須要給省府州縣的官吏做出來榜樣,新的一年到來,馬上就是春耕時節,就是最爲忙碌的時候了,各級的官府必須花費大力氣抓好春耕生產。

蘇明劼在早朝的時候。專門強調春耕生產,其實是與大晉各地出現的諸多情況有關,這些年以來,隨着商貿的巨大發展,農業慢慢受到了冷落,特別是在山東、浙江、福建、江蘇等地,官府特別重視商貿的發展。對農業不是太重視了,因爲商貿的飛速發展,意味着官府的稅收大幅度的增加,意味着官府的錢多了。

這種情況,早在大晉十年的時候就出現了,朝廷發現之後。沒有引起很高的重視,但皇上明確提出來了要求,民以食爲天,農業生產任何時候都不能夠忽略,不能夠因爲經濟發展了。就不重視農業了,更不能夠因爲大量的採購糧食了。就認爲不種田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了,任何的時候,都要牢記糧食生產是不能夠忽視的。

也正是因爲皇上的要求,每年的早朝,蘇明劼都會提出來明確的要求,各地不能夠忽視春耕生產,當然,僅僅是嘴上強調是沒有多大作用的,吏部和都察院早就將是否重視春耕生產與糧食產量等事宜,作爲考覈與提拔官員的指標之一,這就令各地的官吏絕不敢忽視春耕生產。

接下來,蘇明劼還專門強調了各地吸納移民的問題,隨着大晉的強盛,藩屬國前往大晉生活的人越來越多,除開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到朝廷做官的人外,還有這些人的家人,幾乎都是搬遷到大晉來了,能夠通過科舉考試的,都是藩屬國的精英人士,這些人來到大晉落戶,比如帶動移民搬遷的潮流,更大的優勢是,搬遷到大晉來的人,能夠很容易找到事情做,特別是在山東、浙江、福建、廣東和江蘇等地,只要能夠吃苦,就可以找到事情做,就可以掙到銀子,生活就沒有問題。

朝廷對移民的控制,總體是吸納的,但這些人必須在官府登記,必須要真正得到官府的認可,不過近些年來,隨意移民的人增加了,一些人不在官府去登記,導致各地官府對人口戶籍的管理,出現了偏差,這樣的情況必須要注意,否則大晉的人口將越來越多,朝廷諸多的官員討論之後,認爲這樣的情況是必須要適當限制的。

蘇明劼最後說到的就是駐紮各地的使節問題,因爲大晉朝廷的強盛,駐外使節的表現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是態度方面,表現都是很強勢的,皇上曾經專門說過了,態度不能夠表現的過於的強硬了,大晉需要得到的是實際利益,不需要在態度上面強橫。

半個時辰之後,蘇明劼的話說完了。

按照以往的慣例,就應該是皇上訓示了,早朝最終結束,但今日的情況不同了,接下來的議程,就是各國派來的使節朝拜了。

使節帶來了大量的禮物,這些禮物不會帶進皇宮裡面,都是列出清單。

其實朝拜這件事情,各國的使節早就提出來了要求,只不過皇上一直都沒有同意,好不容易朝廷同意了,各國使節都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故而這次的朝拜,就顯得特別的隆重了。

這是國力的象徵,大晉朝廷如今扮演的角色,基本就是世界秩序的維護者,規矩當然是有大晉朝廷制定下來的,有誰違背了這樣的秩序,必然會遭受到打擊,只不過在確定秩序的時候,皇上基本是站在公正立場上面的,這也令各國的統治者非常的感激。

朝拜儀式開始了。

柳敬亭開始念出來一串串的名單,禮部的官吏按照名單上面念出來的名字,帶着一個個的使團進入到大殿裡面,使節拿出來早就準備好的禮單,呈獻給皇分管外事的大晉丞相周延儒,接下來使節就開始頌讀準備好的書信,這些書信都是謳歌大晉朝廷與大晉皇上的。

各國都按照自身的禮節來進行朝拜,有的是跪拜,有的是單膝跪地,有的是鞠躬,不足一一而論,大晉朝廷已經禁止跪拜了,但對這些使節,尚無明確的規定。

朝拜的儀式持續的時間有些長。

但大殿之內的文武大臣,沒有表現出來絲毫的倦意,這一切在他們看來,是那麼的榮耀,就在二十年前,這樣的事情還是不可能想象的。

大晉朝廷的絕大部分官吏,都是經歷過大明王朝的,明末的衰敗,他們都是有印象的,那個時候絕不會有人想到,會面臨今日這等的局面。

皇上的功績,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從一文不名的庶子,一步步的拼搏,進入到朝廷,組建江寧營,剿滅流寇,推翻大明朝廷,消滅後金韃子,統一草原,發展經濟,讓老百姓的生活變得富足起來,讓大晉朝廷成爲全世界秩序的維護者。

這一切,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偏偏出現在了眼前。

朝拜儀式結束,已經過了午時。

皇上訓示了,這也意味着早朝到了最後的時刻。

“諸位愛卿,今日的早朝有些特殊,朕沒有想到啊,太子和諸位丞相怕是早就商議好了,這萬國來朝的事宜,朕聽說過,唐朝的時候出現過,明初也出現過,想不到如今也出現了,這就說明我大晉朝廷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

“不過朕還是要提醒諸位的,千萬不能夠有自得的心理,千萬不要沉湎於成績之中,任何的一個朝代,都要追求長久的發展,朕多次和太子議論這樣的事情,爲什麼一個朝代初期能夠興盛,但經過若干年之後,就出現衰亡,朕以前也專門和諸位愛卿商議過。”

“有些事情,必須要日日說、月月說、年年說,譬如這王朝興衰的事宜,譬如說按照規矩和制度辦事情的事宜,這些都是我大晉王朝能夠興盛的基礎,朕還是要強調,任何人都不能夠破壞規矩,破壞制度,任何人都不能夠凌駕於制度和規矩之上,包括朕也不行,這是我大晉王朝的鐵律,永遠不能夠動搖。”

“朕想到了大明的末代皇帝崇禎。”

說到這裡的時候,蘇天成看了看站在文武大臣中間的朱慈烺,這位大明末代的皇太子,早就完成了身份的轉變,成爲大晉朝廷的禮部侍郎,這麼多年過去,也完全適應了,崇禎皇帝的家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生活無憂,他們也沒有離開京城,以前諸多文武大臣擔心有人會利用大明皇太子作亂的事情,根本就不存在。

“朱愛卿,朕說到你的父親,其實朕是很佩服崇禎皇帝的,從勤勞的角度和自律的角度來說,很少有皇帝能夠比得上崇禎皇帝,朕恐怕都是自愧不如,可爲什麼崇禎皇帝如此的勤勉,還是不能夠避免覆滅的命運,這麼多年過去,諸位愛卿也都想明白了,已故的三位大儒劉宗周、黃道周和錢謙益,專門寫了一本書,就說到了這件事情,朕認爲很有道理啊。”

“諸位能夠保證自身的勤勉和自律,可能夠保證百年之後如何嗎,朕可以保證太子勤於政務,可朕能夠保證百年之後的情形嗎,不能,誰都做不到,故而教育和制度纔是真正的保證,這麼多年,朕一直都致力於這些事情,想必諸位也應該明白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無數的帝王都掛在嘴上,可有幾個帝王真正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有幾個帝王能夠真正做到,朕時常用這句話自勉,就是害怕出現錯誤,朕希望諸位愛卿,也要時時刻刻自勉,諸位要知道,不管做什麼事情,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204章 敵情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444章 想不到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64章 太原府城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204章 敵情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775章 海戰(5)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55章 真相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239章 故人來(1)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187章 行動(4)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282章 後宮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169章 昏頭了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101章 帝心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496章 內訌(1)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182章 家信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082章 暗戰(3)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636章 叛徒心理
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204章 敵情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444章 想不到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64章 太原府城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204章 敵情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775章 海戰(5)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55章 真相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239章 故人來(1)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1187章 行動(4)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282章 後宮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169章 昏頭了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101章 帝心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496章 內訌(1)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182章 家信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082章 暗戰(3)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636章 叛徒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