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明確要求(1)

蒲開強、左孝虎和譚宗亮早就得到了消息,趕到了巡撫衙門等候,他們的內心還是有些忐忑的,不知道等來的究竟是什麼聖旨,大凡被排到陝西來任職的,都是朝廷裡面落魄的官員,稍微有門路的,也沒有誰願意到這樣的鬼地方來。這也決定了,他們沒有什麼關係,對朝廷裡面發生的事情,不是很清楚。

陝西各級的官府,這次變動的人很多,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陝西下轄八個府,分別爲西安府、鳳翔府、漢中府、延安府、慶陽府、平涼府、鞏昌府和臨洮府,這八個府的知府,這次全部都調整了。

要說也只有蘇天成敢於如此的做事情,放在其他人的身上,沒有誰敢於做出來這樣的決定,陝西連年遭受災荒,加之流寇的『騷』擾,這裡更是流寇的大本營,局勢異常動『蕩』,各地的官府,主要的職責就在於維護穩定,譬如漢中府和鳳翔府這樣的地方,穩定都說不上,官府在當地的影響力,比不上流寇。

多年來,因爲流寇作『亂』,陝西各級官府,無法收繳賦稅,自身也難以維持,很多時候都是依靠朝廷免去賦稅,勉強過日子,千里做官爲的吃穿,到陝西省這樣的地方來,你就是想着貪墨,也難以達到目的,所以說,這樣的地方,官員是談虎『色』變。

江寧營剛剛來到陝西,就取得大捷,剿滅十萬流寇,令流寇的氣焰大爲收縮。這彷彿是一針強心劑,各級的官府。都準備趁着這個時機,好好的教訓一下諸多的農戶,要求農戶上繳拖欠的賦稅,在這個過程中,個人自然能夠得到諸多的好處,可惜巡撫衙門一紙令下,不準『騷』擾百姓,不少的官員。頗有微詞,奈何蘇天成和江寧營的影響力,也不敢多說。?? 大明政客505

偏偏在這個時候,蘇天成大膽動手,全部調整了陝西所轄八個府衙的知府。

被調整的知府,悉數都離開了陝西,這也是蘇天成提出來的建議。人家在陝西這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繼續留在陝西,不好安排,索『性』都離開了,至於說他們安排什麼樣的職位。那是他們自己去活動的事情了。

崇禎九年十月二十五日,陝西省巡撫衙門。

陝西省四品以上的官員,悉數都集中到這裡來了,等候蘇天成宣讀聖旨。

大堂的人很多,其中有着不少的陌生面孔。其中有幾個人的氣質不一般,蒲開強等人很是疑『惑』。難道說這幾個人就是所謂的藩王或者是藩王世子嗎。

蘇天成終於來到了大堂,他的身邊,是江寧營的監軍洪承疇。

蘇天成請出來聖旨和尚方寶劍的時候,所有人都跪下了。

宣讀聖旨的時間有些長,但關鍵還是在後面的內容,也就是任命諸多的知府。

“。。。渠清澤任西安府知府,蘇平陽任延安府知府,朱由菘任鳳翔府知府,朱審烜任漢中府知府,孫思宗任平涼府知府,鹿太兵任慶陽府知府,陳於泰任鞏昌府知府,鄧輝任臨洮府知府。。。”

“。。。蘇二童任西安府同知,蘇俊任漢中府同知,藍橋正任漢中府同知。。。”

“。。。柳敬亭任承宣布政使司知事,嶽高峰任提刑按察使司知事。。。”

這是一份令任何人吃驚的聖旨,從這道聖旨裡面,陝西的諸多官吏,更加體會到了蘇天成在朝廷裡面的影響,或者說皇上是如何的看重蘇天成。

渠清澤、蘇平陽、孫思宗、鹿太兵、鄧輝、蘇二童、蘇俊、柳敬亭、嶽高峰等人,都是蘇天成從河南府待到陝西省來的,更爲關鍵的時候,這些人中,除開蘇俊是進士出身,其餘人都是雜牌軍,渠清澤從軍隊中間出身,孫思宗和鹿太兵是生員出身,其餘人根本就沒有經歷過科舉考試,可就是這樣的一些人,居然都能夠成爲朝廷官員,其中更是不乏四品知府,這些人幾乎掌控了整個陝西的官場,從這一刻開始,三司的作用,不會很大了,也就是說,蒲開強、左孝虎、譚宗亮等人,都必須要聽蘇天成的安排了。

這是一方面的影響,更加重要的影響,來自於朱由菘和朱審烜兩人的安排。

朱審烜是晉王,響噹噹的藩王,安排到了漢中府擔任知府,朱由菘是福王世子,當今皇上朱由檢的親表弟,到鳳翔府擔任知府,這兩位皇親國戚來到了陝西,出任知府,這也表明了,皇上的聖旨終於開始落實了。

至於說陳於泰離開了翰林院,堂堂的狀元,卻安排到榜眼的手下,到鞏昌府出任知府,倒不是引發很多人注意了。

這裡面的原委,蘇天成是清楚的,就在他到京城的時候,一個老熟人前來拜訪了,周延儒的管家周康,周康帶來了周延儒的親筆信,裡面重點說到了陳於泰的事情,陳於泰雖然還是在翰林院擔任修撰,但因爲溫體仁把持朝政,陳於泰根本沒有進言獻策的機會,就算是頂着修撰的名分,也是有名無實,當年的狀元,幾乎要被衆人遺忘了,在這個過程中間,陳於泰多次的申請外放,甚至沒有期盼能夠留在京城,可這樣的要求,也不能夠得到滿足,萬般無奈之下,陳於泰求助於周延儒,畢竟周延儒是當年的首輔。

蘇天成答應了周延儒的請求,建議陳於泰到陝西去。

至於說朱審烜,那是蘇天成主動要求到陝西的,朱審烜是聰明人,但從來沒有在官場上有過磨礪,對官場上的諸多事情,也是霧裡看花,作爲皇親國戚,步入官場,遭遇到的詰難是很多的,滿朝的大臣幾乎都反對皇親國戚步入朝廷,一定會人爲的設置種種的障礙,以此來證明皇上這道旨意是錯誤的。?? 大明政客505

越是這樣的時候,蘇天成越是要讓朱審烜到陝西來,通過他的幫助,讓朱審烜在陝西做出來一番的成績,這樣就能夠最好的證明,皇上的決定是正確的。

朱由菘到陝西來,這是出乎蘇天成預料的,他當時的建議,是讓朱由菘到南方去,畢竟南方的條件好一些,朱由菘爲人處世很是靈活,到南方去打開局面,不是很困難的事情,想不到孫承宗建議朱由菘到陝西來了。

應該說,蘇天成絕大部分的建議,皇上都是採納了,特別是在蘇天成諸多心腹的任命上面,皇上是鼎力支持的,要不然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這裡面還有一個特殊情況,那就是絕大部分的朝廷官員,是絕不願意到陝西來的,用一個很形象的例子可以說明,一些進士出身的讀書人,寧願外放到南方去做知縣,也不願意到陝西來做知府,在陝西殞命的知縣和受到彈劾治罪的知府,高居全國之首。

雖然說江寧營到了陝西,取得了這麼大的勝利,但陝西境內,依舊有二十萬的流寇,誰知道這些流寇,會不會突然的發威,攻下了某個縣城或者是州城,那樣的情況下,知府和知縣是不要想着保全身家『性』命的。

多方面條件的綜合,形成了目前的局面。

蘇天成的目的達到了一大半,至於說三司的主官還沒有調整,其實也算不上太大的事情了,任何的地方,都存在內耗,就算是陝西的官員,做了如此大的調整,可困難依舊是存在的,陝西的基礎不好,還有大量的流寇,百姓極度的貧困,想要恢復元氣,需要消耗極大的精力,再說了,諸多的知縣,依舊是以前的隊伍,光是扭轉這些知縣的認識,就需要好長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江寧營還需要不斷出動,逐步的蠶食流寇,縮小流寇的活動地盤,不斷的給陝西各級官吏打氣鼓勁。

前世本來就是公務員,所以蘇天成的認識,有很多務實的地方,他不苛刻,做任何的事情,都是從實際出發,不會好高騖遠,他注意搞好同僚之間的關係,儘量利用所有的有利條件,爲人做事情都很低調,短短几年時間,能夠做出來這麼多的大事,也是有理由的。

回到陝西的路上,蘇天成就想了很多,包括下一步該如何做,驟然調整這麼多的官員,引發震動是肯定的,『亂』世需用重典,以前那些溫柔的手段,難以達到好的效果,譬如說陝西各級的官吏,巡撫衙門不可能面面俱到,首先就是要抓住所有的知府,只要知府能夠真正的發揮作用,情況就能夠很快好轉,而且這樣做,也是收效最快的。

如此的做法,蘇天成承受的壓力是不一般的,皇上準了他的奏摺,官員的安排幾乎都是按照他提出來的要求,如此的情況下,陝西很難得到朝廷的支持,翁同章其實打過招呼了,若是在一段時間之內,陝西不能夠出現好的局面,朝廷裡面會爆發出來的攻擊,是可以想象的。

壓力越大,動力越大,所以說,蘇天成早就思考過了,必須要想到一些特殊的辦法,按照常規來做事情,不可能達到效果,至於說落實這些辦法或者是想法,就在聖旨宣佈之後的這一刻了。

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29章 從容應對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995章 整合(3)第7章 馬市驚魂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77章 郡主來了第790章 偶遇1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273章 麻煩事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420章 頭疼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1155章 識趣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17章 秦淮河(1)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7章 馬市驚魂第418章 造勢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76章 升堂第37章 安排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17章 秦淮河(1)第1166章 迅雷(1)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775章 海戰(5)第49章 春耕時節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754章 造船廠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490章 近憂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17章 秦淮河(1)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485章 計劃第823章 準備(2)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08章 恩榮宴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774章 海戰(4)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166章 迅雷(1)第704章 隱患
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29章 從容應對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995章 整合(3)第7章 馬市驚魂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77章 郡主來了第790章 偶遇1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273章 麻煩事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420章 頭疼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1155章 識趣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17章 秦淮河(1)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7章 馬市驚魂第418章 造勢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76章 升堂第37章 安排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17章 秦淮河(1)第1166章 迅雷(1)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775章 海戰(5)第49章 春耕時節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754章 造船廠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490章 近憂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17章 秦淮河(1)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485章 計劃第823章 準備(2)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08章 恩榮宴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774章 海戰(4)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166章 迅雷(1)第704章 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