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

多年的經商生涯,令宋思軍有着不一般的敏銳頭腦,都說商場如戰場,這話一點都不假,在交易之中,宋思軍時時刻刻需要注意方方面面的情況,在安寧堡和靖邊,宋思軍就是老大,這麼多年過去了,誰都知道了,宋思軍的背後就是江寧營,就是蘇天成,故而這麼多年過去了,沒有誰敢得罪宋思軍,除非是不想在安寧堡和靖邊做生意了。

年紀有些大的孫元坤留在了安寧堡,帶着兩千江寧營的將士,維持兩邊的秩序,一般情況下,孫元坤都是在安寧堡的軍營裡面,有時間也要靖邊去看看,兩地之間的交通非常方便,做生意的商賈,早就想辦法修好了道路,不過隨着年齡的增長,孫元坤也感覺到力不從心了,他的家眷都在安寧堡,一家人其樂融融,漸漸的,孫元坤想着,是不是讓大兒子進入到江寧營,大兒子讀書不行,秀才都沒有考上,從小就嚮往軍營的生活。

如此的情況下,孫元坤慢慢的將重擔壓給了宋思軍,孫元坤也知道宋思軍與蘇天成之間的關係,加之宋思軍處理事情很是靈活,最大限度的爲江寧營賺取銀子,孫元坤也是很佩服的。

孫元坤可不僅僅是在安寧堡做生意,當初蘇天成在安寧堡和靖邊安排了三個方面的人員,其中畢懋康、孫元坤是直接代表江寧營的,維護安寧堡和靖邊的秩序,宋思軍是代表江寧營在互市做生意的,嶽高峰和劉基是代表官府和江寧營,收取諸多的賦稅的,隨着時間的推移,畢懋康早就離開安寧堡,到登州去了,嶽高峰和劉基兩人,重點的精力。也轉到了情報的蒐集方面去了,特別是劉基,是投靠江寧營的,對錫伯族和達烏爾族的情況很是熟悉,蒐集情報更是如魚得水,商貿方面的事宜,基本都是宋思軍直接負責了。

隨着孫元坤將重擔壓給宋思軍。嶽高峰和劉基慢慢也開始服從宋思軍的領導了,當然這裡面有前提,也是蘇天成同意這樣的做法之後,嶽高峰和劉基纔會執行的,最近一段時間,宋思軍帶來了消息。估計嶽高峰可能要離開安寧堡,到登州去了,因爲威海衛碼頭需要大量的人員,市舶司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了,嶽高峰作爲熟悉管理的人才,肯定是要調整的,安寧堡、靖邊和威海衛碼頭。並駕齊驅,成爲了江寧營軍餉的主要來源了,從收入和發展的前景方面來說,碼頭的力量無疑是超過互市的。

安寧堡和靖邊的交易市場,和幾年前也有很大的區別的,市場在逐步的擴大,前來交易的蒙古部落越來越多,隨着錫伯族和達烏爾族部落的壯大。臣服他們的蒙古部落越來越多,這些部落也被准許進入到安寧堡和靖邊,直接進行交易,特別是這幾年的時間,蒙古部落遭遇了不少的災害,特別是風災和雪災,幾乎是沒有什麼糧食的。完全依靠在互市的交易,得到了大量的糧食,維持部落的生存,躲過災害。

這個交易的過程中。宋思軍是最大的贏家,不過賺取到的珠寶和黃金白銀,他自己可沒有什麼,分爲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上繳朝廷的,一部分是江寧營的軍餉,經過了數年的發展,互市每年賺到的銀子,大致維持在五百萬到八百萬兩白銀的數量左右,其中兩百萬兩上繳朝廷,其餘部分都是江寧營的軍餉。

隨着交易的頻繁,宋思軍掌握的情報也越來越多。

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經過了這幾年的交易,從宋思軍這裡獲取了燧發槍、火炮等武器,得到了大量的糧食,部落開始迅速的發展壯大,在河套地區,沒有哪個部落敢挑戰的,隨着部落的壯大,錫伯族和達烏爾族部落的首領,不滿足於目前的地位了,他們想到的是征服草原。

草原最大的部落還是科爾沁部落,作爲後金韃子的強有力支持者和聯盟,科爾沁部落的領袖地位,是得到了草原諸多部落的認可的,而且科爾沁部落的人數衆多,力量龐大,儘管有其他的部落挑戰,但總是敗在了科爾沁部落的手下。

錫伯族和達烏爾族部落,想到的就是打敗科爾沁部落。

單純從打敗科爾沁部落的角度出發,宋思軍是完全贊同的,蒙八旗以科爾沁部落爲主,科爾沁部落代表後金,指揮蒙八旗,必要的時候,參與到對大明的戰鬥之中,能夠擊垮蒙八旗,對後金韃子是沉重的打擊,對大明朝是有百利無一害的,但時機要把握好。

遼東、登州、復州、宣州等地的情況,宋思軍都是知曉的,可以說大明如今是多事之秋,擊敗後金韃子成爲了主要的任務,多處開戰是不利的,這樣的前提下,蒙古草原保持平靜,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爲大明守好邊關,是最爲重要的任務,暫時不能夠有異動。

所以說,宋思軍按照蘇天成提出來的要求,儘量的穩定住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首領,讓他們平靜下來,繼續發展壯大自身的力量,等待合適的時機。

後金韃子在安寧堡和靖邊也有不少的商賈,這個情況,蘇天成和宋思軍都是知曉的。

在這一點上面,宋思軍是佩服蘇天成的,將生意與政治割開了,當初有人認爲,互市不應該讓後金韃子參與進來,必須要徹底的困死後金韃子,可蘇天成不是這樣的看法,商賈做生意,看重的是利益,有人願意出高價,就算是你去限制,效果未必很好,大明與後金對峙,在遼東這個地方,一樣有商賈往來兩邊做生意,不可能完全禁止的,從這一點上面看,後金韃子要到安寧堡和靖邊來做生意,沒有必要完全禁止,也不可能完全禁止。

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相安無事,各做各的生意,當然了,問題也是存在的,後金的商賈,通過一些暗地裡的渠道,購置了一些火器,雖然不是從宋思軍的手裡直接購買的,但人家能夠想到辦法,從其他的渠道獲得。

這兩年,一個新的情況出現了,令宋思軍最爲頭疼的情況出現了,逐漸壯大的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出現了矛盾,兩個部落都想着擁有河套地區的領導權,這可不是什麼好的現象。

得到這個消息的是劉基。

劉基做事情的靈活性是很大的,有些時候,甚至隨着商隊到河套地區,掌握諸多的情況,通過他的觀察,發現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之間,出現了矛盾,而且劉基還在兩個部落裡面,發現了不少後金的商賈。

這個情報反饋回來之後,孫元坤、宋思軍、嶽高峰和劉基等人一起商議了,他們認爲,兩個部落出現矛盾,與後金韃子的挑唆有着很大的關係,當然,這裡面還有一些必然的因素,發展壯大了,就要展現自身的力量,就要稱霸。

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而且是不好調和的問題。

一旦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出現了火拼的情況,那是親者痛仇者快的情況了,寧夏、榆林等邊關的安全,將受到巨大的威脅,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說不定兩個部落就此衰敗下來,給予了科爾沁部落最好的機會,到時候,大明恐怕不得不出兵,維持河套地區的穩定了。

要解決這個矛盾,最好的辦法是轉移視線,也就是按照以前的佈置,讓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開始在草原的征伐,那樣他們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內訌,在征伐的過程中,他們需要密切的配合,共同來戰勝草原上諸多龐大的部落。

衆人商議的這個意見,被火速送完登州。

宋思軍親自到河套地區去了一次,見到了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首領,告誡他們,千萬不要自相殘殺,留下精力去對付草原的那些大部落,真正的能夠稱霸草原。

這一番的話語,暫時穩定了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可這不是長久之計,孫元坤、宋思軍、嶽高峰和劉基等人,都是非常擔心的,不知道這個部署,是不是會得到蘇天成的同意,若是準備的時間太長了,導致兩個部落按捺不住,相互之間出現了衝突,問題就大了。

宋思軍作爲安寧堡和靖邊的實際負責人,需要思考這些事情,不能夠有絲毫的疏忽,頭疼的時候,他甚至想着,將安寧堡和靖邊的後金商賈驅逐出去,不要他們在這裡做生意了,可惜也就是這樣想想,真正做到是不大可能的。

時間慢慢過去,爲了預防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出現衝突,劉基駐紮到了河套地區,時刻在兩個部落之間穿梭,做好平復和穩定的事宜,同時密切關注活躍在兩個部落裡面的後金商賈。

終於,嶽高峰離開安寧堡的時間到了,宋思軍專門囑託了嶽高峰,見到了蘇大人之後,詳細稟報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事宜,懇請蘇大人早就做出來決定。(未完待續。。。)

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1084章 廷辯(2)第644章 松山第413章 羣英會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494章 宿命論(3)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59章 收穫季節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368章 碰撞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181章 幕僚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015章 誤判?(4)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791章 偶遇(2)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20章 雪中送炭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115章 在路上(2)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57章 遇匪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821章 廷議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495章 宿命論(4)第882章 對決(4)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186章 行動(3)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184章 行動(1)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820章 面對面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78章 重要情報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029章 救贖第168章 血戰(2)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225章 贖身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
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1084章 廷辯(2)第644章 松山第413章 羣英會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494章 宿命論(3)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59章 收穫季節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368章 碰撞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181章 幕僚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015章 誤判?(4)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791章 偶遇(2)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20章 雪中送炭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115章 在路上(2)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57章 遇匪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821章 廷議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495章 宿命論(4)第882章 對決(4)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186章 行動(3)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1184章 行動(1)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820章 面對面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78章 重要情報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029章 救贖第168章 血戰(2)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225章 贖身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