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救贖

范文程感覺到了絕望,自從賣身給大清國以來,他兢兢業業,用盡全力爲皇太極效力,要說也做了不少的事情,特別是在建議皇太極善待漢人、致力於大清國發展方面,還是真正的提出來了有用的建議的,可這些年來,每到關鍵時刻,他總是出現差錯,特別是在重大事情方面,導致大清國蒙受重大的損失。

長期從事情報工作,范文程的性格發生了一些變化,變得陰沉和敏感,時刻注意周圍的一舉一動,心思也慢慢開始冷酷了,作爲漢人,投靠了大清國,就已經成爲天下漢人的仇敵,被譽爲漢奸,唯有在大清國努力表現,沒有其他的出路。

要說在大清國統一中原的這件事情上面,范文程與皇太極的心思是一致的,皇太極是爲了權力和拓展滿人生存空間的需要,更是證明滿人驍勇的需要,而范文程則是爲了生存的需要,一旦大清國不存在了,他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間了。

范文程的確是忠心耿耿的,不管接受什麼任務,也不管是做什麼事情,一心一意都是爲了大清國考慮,爲了皇太極考慮,這方面,皇太極是心知肚明的。

可惜連續兩次重大的失誤,可以說是致命的失誤,令范文程的地位顯得微妙起來了。

江寧營征伐蒙古草原的時候,范文程通過情報,做出來了準確的預判,讓皇太極知曉了,蘇天成親率江寧營征伐蒙古草原,但有關江寧營主攻方向的判斷,卻出現了重大的失誤,蘇天成沒有從遼東方向發動進攻,而是從大同方向發動進攻,所造成的後果,就是察哈爾部落被殲滅,要知道察哈爾部落,是堅決支持大清國和擁護皇太極的。

這樣的失誤。算不上是致命的。皇太極在得知江寧營將要進攻蒙古部落的時候,曾經給每一個部落都發出過警告,只是因爲察哈爾部落自持強大,沒有將警告放在心上,所以導致了被殲滅的命運。

可這一次的失誤,就真正有些致命了。

從遼東、大同、安寧堡、靖邊以及大明京城獲得的情報,顯示明軍的主攻方向,就是遼東,可連續幾天以來,皇太極接到的來自海州的奏摺。表示明軍的主攻方向,赫然就是海州。

這樣的重大失誤。對於大清國和皇太極來說,是沉重的打擊,徹底攪亂了皇太極的部署。

范文程不蠢,到了這個時候,他很清楚,自己是徹底的上當了,唐海泰與康泰提供的諸多情報。悉數都是假的,要說唐海泰投靠大清國,成爲情報網之中的一員,這樣的事情是真實的,沒有什麼值得懷疑的,可是唐海泰早就暴露了,被察覺了,只是因爲需要,人家沒有動唐海泰。到了關鍵時刻,利用唐海泰,讓自己上當。

畢竟從事了這麼長時間的情報工作,范文程很快就分析出來了其中的問題,唐海泰第一次提供江寧營即將進攻蒙古草原的時候,得到的是真實的情報,估計也就是因爲江寧營進攻蒙古草原這樣大事情的敗露,蘇天成開始調查了,依照康泰的反映,那麼高調的唐海泰,不可能不暴露,就在那個時候,蘇天成恐怕就知道了,但蘇天成沒有處理唐海泰,也沒有動康泰,而是忍了下來,之後范文程得到的情報,江寧營將要從遼東的義州方向,開始對蒙古草原的征伐,恐怕就是蘇天成經過唐海泰的手,發出來的假情報了。

范文程懊悔不已,其實自己也應該要引起懷疑的,做情報工作的人,怎麼可能高調,都是要低調的,這樣纔有可能不引發他人的注意,何況遼東是那麼敏感的地方,稍微有什麼風吹草動,都會引發波動的。

蘇天成是什麼人啊,年紀輕輕的,卻成爲了大明的第一人,這樣的事情,怎麼可能放過,馬上要進攻大清國了,蘇天成恐怕是想到了唐海泰,通過唐海泰,散發出來了虛假的情報,令皇太極出現了巨大的誤判。

江寧營的主力若是全部從海州方向發動進攻,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畢竟駐紮在海州的,有十餘萬的將士,足夠抵擋的,加之海州距離遼東不是很遠,萬一出現異常的情況,從遼東調兵到海州,及時的增援,也不會出現重大的問題。

要命的是,皇太極下令從海州方向發動進攻,直接進攻復州和宣州,破壞明軍的總體部署,讓遼東的廣寧和西平堡更加的安全,這本來是爭取主動的部署,可現實的情況是,正是因爲情報的事物,這樣的部署,可能導致慘重的損失。

濟爾哈朗與多鐸的奏摺,范文程是知道的,皇太極在下達了命令之後,讓范文程看了這些奏摺,儘管說范文程不是很贊同,但皇太極已經下旨了,也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多鐸率領三萬大軍,進攻復州和宣州,可江寧營的主力在復州,進攻的方向是海州,如此的情況下,多鐸率領的大軍,將要遭遇到巨大的危險,畢竟只有三萬人啊,面對江寧營大軍,會有什麼樣悲慘的結局,誰都可以想到的。

前面有了教訓,代善率領的正紅旗兩萬餘將士,因爲判斷的失誤,被蘇天成率領江寧營全殲了,這一次,同樣的情況出現了。

儘管說明軍的主攻方向在遼東的這個意見,是皇太極最終確定下來的,但之所以做出來這樣的決定,也是因爲情報的支撐,要是沒有來自遼東的情報,皇太極的安排可能會不同,也就是說,這麼重大的失誤,首先出現問題的地方,還是在范文程這裡。

至少對遼東形勢的誤判、沒有能夠及時察覺到唐海泰出現問題,這就是不可推卸的責任,要知道,就連康泰都提出來異議了,認爲唐海泰過於的高調了,在如此明顯的問題上面,長期從事情報工作的范文程,卻沒有注意到。

捫心自問,范文程知道,自己也是被權勢迷住了眼睛,正是因爲漢人難以在大清國立足,所以有了地位的范文程,倍加珍惜,決不允許權勢出現削弱的情況,但也就是這樣的想法,令他開始急功近利了,可惜面對的是蘇天成,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

皇太極收到了濟爾哈朗的奏摺之後,沒有同范文程商議,這是極少有的情況,范文程清楚,皇太極已經開始不那麼信任他了,若是任由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非常的危險。

范文程要想辦法了,必須要彌補,讓皇太極重新信任自己,皇太極的健康狀況很不好,隨時都有可能撒手西去,豪格那裡,范文程已經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如此關鍵的時刻,若是皇太極對豪格說了什麼,自己所做的努力,就白費了。

其實范文程也有秘密運作的事情,沒有其他人知道,這也是范文程爲自己佈下的後路,如今必須要拿出來了。

一名商賈模樣的中年人,進入了范文程的府邸。

若是不仔細看,這名中年人,或許是漢人,或許是滿人,但若是開口說話了,就能夠發現區別,這名商賈,漢語說得不是很流利。

范文程開門見山了,沒有絲毫的猶豫。

“阪本一郎,我需要你的幫助。”

“大人需要什麼。”

“我們一直都商議的事情,不知道德川家關將軍考慮的怎麼樣了。”

阪本一郎低頭沒有說話,顯然是想着讓范文程將所有的意圖說出來,看看自家的主子能夠從中得到多大的好處,若是沒有任何好處的事情,傻子纔會做的。

范文程的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內心卻在罵娘,日本倭寇根本就不好打交道,胃口大的驚人,做任何的事情,都是牽涉到利益,沒有足夠的好處,是絕不會做事情的。

“阪本一郎,不客氣的說,我大清國不一定需要你們的幫助,我不知道德川將軍是怎麼考慮的,可我大清國是一定能夠統治中原的,到時候,德川將軍想着得到好處,恐怕就沒有機會了,眼光還是要放的長遠一些,不要只盯着眼前,嘉靖年間的時候,你們不是吃過敗仗嗎,萬曆年間的朝鮮之戰,也是損失慘重,要是在大明朝廷那裡,你們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處,如今有機會了,就不要故作姿態了。”

阪本一郎擡起頭,臉上帶着笑容。

“大人千萬不要這麼說,有什麼要求,鄙人一定會帶給將軍大人的,至於說將軍的要求,沒有什麼變化,我們需要東海、南海、黃海的航線,要是有可能,我們還需要登州的碼頭,包括臺灣島和朝鮮。”

范文程的臉色微微變化了,要說這小日本,要求也太高了,不過小日本說到的這些地方,目前都是大明朝廷佔據的,就算是如今答應下來了,也沒有多大的事情,一旦大清國佔據了中原,有些事情,就要另外開口談判了。

“阪本一郎,你說到的這些,就可以商量的,我現在可以表態的,就是你們與大清國之間的交易事宜,這些年,我們之間,一直都是有商貿交易的,這是相互信任的基礎。”

“大人,鄙人明白了,三日之內,鄙人再來拜訪。”

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728章 江湖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117章 硬骨頭(2)第240章 故人來(2)第669章 心結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201章 軍心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81章 未雨綢繆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015章 誤判?(4)第148章 辯解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202章 商議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391章 慘敗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710章 囑託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82章 家信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78章 重要情報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195章 問責第122章 眉姑娘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21章 周密安排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19章 秦淮河(3)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995章 整合(3)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772章 海戰(2)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1106章 自作孽(2)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
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728章 江湖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117章 硬骨頭(2)第240章 故人來(2)第669章 心結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201章 軍心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81章 未雨綢繆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1015章 誤判?(4)第148章 辯解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202章 商議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391章 慘敗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710章 囑託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82章 家信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78章 重要情報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195章 問責第122章 眉姑娘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21章 周密安排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19章 秦淮河(3)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995章 整合(3)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772章 海戰(2)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1106章 自作孽(2)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