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奇怪的思維

蘇天成一直牢記一個養生的法則,那就是每天晚上,或者是睡覺之前,都要用熱水好好的燙腳,燙的全身都冒汗,身體裡面的血脈都感覺到暢通了,特別的舒服。

他一直都是堅持這麼做的,效果很好。

蘇天成相信,只要注意個人的衛生,堅持適當的鍛鍊身體,就一定可以遠離疾病的。

古時候的醫療條件不是很好,沾染了疾病之後,很容易出問題,其實這些疾病,大都來自於平時生活上的疏忽,蘇天成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預防疾病,如果身體不好,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的。

蘇府的所有人,都堅持了這個習慣,包括勤洗澡,有些人開始不適應,可王大治是什麼人,誰要是偷懶,就要捱揍的,所以大家也就堅持下來了,幾個月之後,大家已經習慣了,要是夜間不燙腳,三兩天不洗澡,反而不適應了。

到了曲沃縣城,渠清澤選擇了一家條件中等的客棧,定下了房間,蘇天成和他住的都是上等的房屋。

明朝的飲食,按照書籍上面的描寫,是很不錯的,可蘇天成沒有這樣的感覺,穿越之後,吃過的酒樓的飯菜,就是一般,而且價格還是很高的,簡直有些離譜了。

按照銀子來折算,在平陽府城上檔次的酒樓,一桌酒宴,至少需要二兩多的銀子,這些銀子,可以購買五石大米,用幾百年後糧食的價格來計算,五石大米相當於2000元人民幣,這些錢,就是在大城市,也可以吃到很不錯的酒宴了。

最大的問題還不在這裡,酒樓的菜餚,以蒸煮的居多,炒菜是很少的,味道的確不怎麼樣,後來他才瞭解到,炒菜的價格很高,需要用不少的調料,這些調料,都是很珍貴的。

唯一令他放心的,如今的食品,都是綠色天然的食品。

蘇天成的胃不錯,對於吃喝不是很講究,只要能夠填飽肚子。

吃飯安排在一家酒樓,渠清澤照例要來一點白酒的,白酒的度數不是很高,味道一般。男人是必須要喝酒的,但喝酒也要有節制,如果每次都是喝的醉醺醺的,不是什麼好事情。

“兄弟,你已經十八歲了,依舊沒有訂親,這可是不多見的啊。”

男人十六歲就算是成人了,明朝的成人禮,是很隆重的,很大程度上,正式訂親就意味着成年了。

“鄉試在即,想不到這些事情的,還是等到鄉試以後再說吧。”

“佩服啊,兄弟志向還是不小的,不過婚姻大事,還是需要考慮的,吃飯之後,我們一起到煙花之地去看看,如何。”

蘇天成有些汗顏,想不到渠清澤說出來這樣的話,居然要自己去嫖妓,這算哪門子的事情啊。

書生到煙花之地去,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青樓女子,出色的是琴棋書畫樣樣俱全。

蘇天成本能的想着拒絕,話要說出口的時候,他忽然有了一種模模糊糊的感覺,那輕紗薄帳背後,那燈紅酒綠之處,自己恍惚是有些印象的。

上次和劉仲基到青樓去的遭遇,他是記得非常清楚的,不管青樓女子多麼的優秀,多麼的含情脈脈,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身上要有銀子,窮光蛋是沒有資格去的。

青樓的鴇母,眼神是狠毒的,哪些人是真正有錢的,抑或是有權的,她們都是能夠看出來的,有錢人有權人,在她們的眼裡是大爺,落魄的書生,在她們眼裡,豬狗不如。

蘇天成不想到青樓去,不管渠清澤是什麼想法,出來遊歷,自己的重點,是看看外面的情況,不是想着風花雪月的。

“大哥,我們還是出去走走看看,這次出來遊歷,我還是想着學到一些東西的。”

“呵呵,你的想法真的是奇怪啊,我見過的一些書生,出來遊歷的時候,是必定到青樓去的,倒不是說真的想去做些什麼,去見識一下,也是不錯的。”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我對那些地方,真的沒有多大的興趣。”

“哦,你真的是這麼想的嗎,奇怪了。”

渠清澤有些不罷休的味道,蘇天成笑了笑,決心擺明自己的一些觀點了。

“書生到青樓去,無可厚非,想那青樓女子,也是有文采非凡的,不過我的想法有些不同,讀書人最終還是要報效朝廷的,我參加了縣試和府試,當初以爲,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可現在感覺,一味的死讀書是不行的,學以致用纔是最好的,唯有親力親爲,將書本上的知識,結合到實踐之中,才能夠真正的掌握知識的,這次出來歷練,學到的東西,比書本上的珍貴太多了。”

渠清澤看着蘇天成,眼神有些閃爍,一路上,他爲蘇天成介紹情況,蘇天成聽的很仔細,從不亂插言,闡述觀點之時,侃侃而談,說的都是有道理的,這可不是一般年輕人的表現,按說蘇天成只是生員,沒有真正出門歷練,怎麼會有如此多的見識。

渠清澤暗暗有些心驚,蘇天成的發展趨勢,真的不好預測。

“兄弟有這等的想法,我也是贊同的,也罷,我們就出去轉轉,不知道兄弟是不是能夠吃得消,趕了一天的路,怕是有些疲倦了。”

“我沒有問題的。”

兩人離開客棧之後,直接朝着大街上走去,王大治跟隨在身後,蘇天成本來是要他休息的,但王大治堅決不幹。

此時大約是戊時二刻,相當於後世的晚上八點多種,春夏之交,天氣有些涼爽,大街上的人還是不少的,絕大部分的店鋪都沒有關門,當然,高層建築是看不見的,大街的路面,都是鋪着青石,看上去嚴絲合縫。

曲沃縣城,不能夠和平陽府城比較,但這個地方是有些名氣的,曾經是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都城,武公據之以興晉,文公依之而稱霸,被稱之爲天府雄風,三晉重地,後來更是被譽之爲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了。

曲沃最大的問題是缺糧,在平陽府城所轄的縣裡面,是比較突出的,爲什麼會這樣,各有各的說法。

“兄弟,到曲沃來了,是一定要到解元巷和橋梓巷去看看的。”

“那是一定要去的,聽聞李尚思和李永培是永樂年間的解元,父子的解元,我是很崇敬的,李廷寶和李日煦父子都是舉人,也了不起啊。”

“呵呵,已經過去的事情了,我相信,你一定比他們更加的厲害啊。”

“大哥萬萬不要這樣說,他們都是讀書人的楷模。”

所謂的解元巷和橋梓巷,其實也就是兩個巷子,因爲李尚思和李永培父子先後高中解元,後人爲了紀念,命名爲解元巷,年代有些久遠了。至於說李廷寶和李日煦,一個是嘉靖年間的舉人,一個是隆慶年間的舉人,居住的地方,被命名爲橋梓巷。

這些地方,幾百年之後,是了不起的古蹟,可現在也就是那麼回事。

解元巷和橋梓巷都是在縣城裡面,蘇天成和渠清澤去看了看,沒有特別的印象,蘇天成也不想拜祭,這些都是虛的,科舉還是看自身的本事。

“時間尚早,是不是到古學書院去看看啊。”

聽見渠清澤這樣說,蘇天成立刻有些警惕了。

明朝的書院很多,這都是因爲各地的縣學和府學太少,容納不下那麼多的讀書人,所以說,書院隨之誕生,因爲書院是民辦的,和官辦的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教授學業方面,不一定按照朝廷的規矩來,提出的一些政治見解,和朝廷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差距。

書院的出發點是好的,可發展到後來,慢慢出現了一些異樣了。

嘉靖和萬曆年間以來,朝廷曾經清理了很多的書院,這已經成爲了最大的爭議,很多的讀書人支持書院,甚至是支持書院的觀點,名氣最大的書院,就是東林書院了。

朝廷裡面的黨爭如此的厲害,與書院是有着一些關係的,書院的讀書人,結爲了團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可以說,黨爭的種子,在書院的時候,就發芽了。

當然,這是幾百年之後的一些總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蘇天成絕不想攙和到裡面去。

“算了,已經是這個時辰了,還是回到客棧去歇息。”

“兄弟一直都是在縣學和府學讀書的,對書院是不是有着一些其他的看法啊。”

“這倒沒有,我一直都是在官學讀書的,對書院不是很熟悉,也就不去關注了,要說去看看,就更沒有必要了。”

渠清澤的臉上,再次出現了奇怪的表情,這一切,蘇天成都是看在眼裡的。

他已經有一些猜測了,這次出來遊歷,渠清澤一定是帶着某種目的的,否則不會陪着自己,到了曲沃縣,提出來的一些建議,好像都有針對性,隱隱的指向了某個方向。

不管渠清澤是不是在試探,蘇天成有着自身獨立的想法,他不會去附和很多的思想,埋頭辦實事,實現自身的目的,纔是最爲重要的。

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1183章 定局第498章 內訌(3)第88章 拜訪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772章 海戰(2)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201章 軍心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493章 宿命論(2)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481章 準備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165章 劉鐵漢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65章 劉鐵漢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772章 海戰(2)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752章 大度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774章 海戰(4)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821章 廷議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700章 提醒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1188章 行動(5)第113章 離去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764章 開埠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405章 募捐(1)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629章 巡視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
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1183章 定局第498章 內訌(3)第88章 拜訪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772章 海戰(2)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201章 軍心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493章 宿命論(2)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656章 最壞的打算第481章 準備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165章 劉鐵漢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65章 劉鐵漢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772章 海戰(2)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752章 大度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774章 海戰(4)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821章 廷議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700章 提醒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1188章 行動(5)第113章 離去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764章 開埠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405章 募捐(1)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629章 巡視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