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各有計劃

蘇天成接到了朱審烜的信函,氣得臉色發白。

朱審烜的信函,寫的非常的仔細,包括皇上的意見,內閣討論的意見等等,包括每個人的話語,都說的很是清楚了,而且來信之中,有皇太極信函的拓件。

這份來信,蘇天成看了好幾遍了,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皇太極僅僅是嘴上提到了臣服大明,具體的什麼條件都沒有,這樣的臣服,誰都可以做到,就算是雙方進行談判,若是一個一個條件的去落實,需要多長的時間,至少是半年以上,加上前期和後期的準備,大半年的時間就過去了。

蘇天成很相信有句話,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江山是打下來的,不是說下來的,也不是談判得來的,後金韃子並未遭遇到特別重大的損失,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爲什麼會臣服大明,完全沒有必要的,當年努爾哈赤造反,攻打大明的時候,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絕不是簡簡單單就作出決定的,如今的皇太極,在能力方面,不一定比努爾哈赤差多少的,爲什麼會輕輕鬆鬆的就說出來臣服大明的話語,爲什麼會做出來這樣的決定。

從大清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維持大清國統治的,還是諸多的滿人權貴,這些滿人權貴的性格,蘇天成還是知道一些的,都是異常剛強的,不服輸的,就算是遭遇了重大失敗的代善,被押解在京城的時候,也沒有透露出來投降的意思。這些滿人權貴支持皇太極,皇太極纔有可能維持好統治,若說是臣服大明,那些滿人權貴。豈不是要造反了。

就說近段時間的征伐,皇太極在遼東還是取得了重大勝利的,大明邊軍幾乎內全部殲滅了,江寧營在復州和登州等地取得的勝利,也就是殲滅了兩萬正紅旗的韃子和一萬五千的後金水師,兩相比較。後金還是佔到了便宜的,至少在人員的損失方面,比明軍要少很多的,雖說明軍的數量,表面上說起來很是龐大,可真正能夠拉出去的軍隊,廖若星辰,除開江寧營、榆林營和邊軍,再也找不到其他的軍隊了。

明軍和後金韃子在兵力上面的比較來看。兩邊有着各自的優勢,征伐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雙方都有可能付出重大的犧牲和代價。

如此的情況下,皇太極提出來俯首稱臣,鬼都不會相信。

爲什麼皇上會相信這樣的事情,包括朱審烜,在來信之中,也透露出來了洋洋自得的語氣。難道他們如此的弱智嗎。

蘇天成記得很清楚,幾百年之後。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所謂的談判,不過是拖延時間,雙方費盡心機的談判,最終成爲了一紙草書,任何的作用都沒有。人家根本就不認賬。

這等的伎倆,是瞞不過蘇天成的。

長長的嘆了一口氣之後,蘇天成想到了,看看洪承疇和渠清澤是什麼想法,若是兩人也認爲這是好事情。那就真的有些麻煩了,恐怕不僅僅是麻煩,而是危險了,皇上和朝廷裡面的大臣,都如此的容易被矇蔽,在兩國的廝殺的問題上面,也按照禮儀仁智信的儒家思想來處理,那還打什麼戰啊。

不過蘇天成還是有些信心的,洪承疇和渠清澤跟隨自己的時間很長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想些,應該是不存在了,否則自己的一腔心血,豈不是白費了,特別是渠清澤,隨着對情報分析的熟練,認識慢慢的出現了改變了,這種改變是天翻地覆的,是顛覆了過去很多認識的。

洪承疇和渠清澤很快進入了房間。

蘇天成將朱審烜的來信遞給了兩人,揹着手在屋裡走來走去。

洪承疇和渠清澤仔細的看着來信,他們需要揣摩其中的意思,要知道,蘇天成是看了好幾遍,才產生了那麼多的想法,兩人不可能看一遍,就能夠理解其中的含義。所以蘇天成也不着急,等着他們慢慢看。

半個時辰過去了。

洪承疇和渠清澤終於擡起頭來了。這樣表示他們徹底看明白了朱審烜寫來的信函。

蘇天成不會客氣,直接開口了。

“你們都說說看法吧,直接說,不要有什麼顧慮,這是在登州,不是在京城裡面。”

洪承疇首先開口了。

“大人,下官覺得這件事情,不是很正常,皇太極突然要求臣服我大明朝,太突兀了,按說後金韃子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怎麼會提出來這樣的要求,後金韃子的兇殘和頑強,下官是有切身體會的,而且後金韃子的戰鬥力的確是不錯的,並非是某些朝中大人說的那樣不堪,下官覺得奇怪,這後金韃子天下無敵,明軍是無法對決的,也是朝廷中某些大人說出來的,這後金韃子不堪一擊,很快就能夠別剿滅,也是朝中那些大人說出來的,莫不是皇上遭遇了這些大人的矇蔽,決定要和後金韃子談判了。”

蘇天成沒有開口,看着渠清澤。

“大人,下官覺得,洪大人說的是很有道理的,這皇太極明顯就沒有想着臣服我大明朝,若是真的有這樣的想法了,至少要表現出來誠意啊,用什麼樣的動作表示,是準備解散滿八旗、漢八旗和漢軍,還是準備親自到京城來請罪,信函上面根本就沒有說,此等的臣服,下官以爲,很有可能是緩兵之計。”

蘇天成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洪承疇和渠清澤的認識,令他感到欣慰。

“你們說的很有道理,依照我的理解,這就是皇太極使出來的緩兵之計,目的可能是爭取時間,只不過皇太極爲什麼要這樣做,我還難以完全知曉,代善回到了瀋陽,下一步恐怕是要重新組建正紅旗,這沒有什麼擔憂的,重新組建的正紅旗,不過是濫竽充數,恐怕代善自己也是明白的,不經過血與火的洗禮,不可能有驍勇的戰鬥力。”

“就算是江寧營準備進攻蓋州、耀州和海州,皇太極在這裡佈置了重兵,我們會非常謹慎的,從這個層面看,皇太極沒有理由使用這樣的緩兵之計,江寧營和滿八旗總是要決戰的,早晚的區別不是很大。”

“我想了很久,唯一的一種可能性,就是後金的補給有些困難了,後金的地盤不是很大,糧食不是很充足,這麼多年過去了,後金韃子不可能像以前一樣,隨時隨地的入關劫掠,他們也不敢這樣做了,沒有了劫掠,地方貧瘠,糧食的供給自然就要出現問題,這一次在復州和宣州進行的戰鬥,皇太極派出了十萬大軍,消耗是巨大的,如今駐守蓋州、耀州和海州的後金韃子、漢八旗、漢軍的人數,也是十萬人左右了,這些人都是要吃糧食的。”

“若是沒有我江寧營的威脅,這些後金韃子,完全可以生產、放牧以及狩獵,補充糧草,可如今不行了,他們必須要固守,消耗是免不了的,這樣的情況下,皇太極可能需要時間,來考慮補給的問題。”

洪承疇和渠清澤頻頻點頭。

蘇天成說完之後,洪承疇很快開口了。

“大人,朝廷沒有聖旨下來,江寧營完全可以向蓋州、耀州和海州發起進攻,打亂皇太極的部署,讓皇太極和後金韃子的奸計不能夠得逞啊。”

蘇天成輕輕的搖頭。

“沒有那麼簡單了,你們沒有仔細看嗎,皇上已經明確表態了,如此的情況下,江寧營依舊發動進攻,裡外不是人啊,就算是獲得了勝利,恐怕也是要遭遇到朝廷責罰的,談判期間,雙方不發動主動的進攻,就要維持目前的狀況,一方主動進攻了,就失去了道義上的支持,這恐怕是朝廷最爲忌諱的事情了。”

“可也不能夠眼睜睜的看着皇太極的奸計得逞啊。”

蘇天成的臉上出現了冷笑。

“皇太極想的太簡單了,江寧營可不會閒着,就讓皇太極沾沾自喜吧,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江寧營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臺灣島的事情,就是擺在眼前的事情,實實在在,還有蒙古部落的事宜,必須要協調了,如今的時機成熟了,就讓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好好的去攪動草原的格局,讓皇太極所能夠依靠的蒙八旗遭受沉重的打擊,甚至是灰飛煙滅,哼,想着和我玩計謀,皇太極也過於自信了。”

洪承疇和渠清澤沒有顯得高興,在他們看來,剿滅後金韃子纔是最重要的事情,當然,皇太極決定臣服大明瞭,就算是假的,目前也不能夠對後金韃子展開進攻,蘇天成說的情況是實實在在的,儘管沒有解釋其中的理由,但兩人都是明白的。

既然要準備攻打駐紮在臺灣島的荷蘭軍隊,那就需要水師做好充分的準備,對於這樣的戰鬥,洪承疇和渠清澤是充滿信心的,從掌握的情報來看,荷蘭軍隊駐守在臺灣的兵力,不足三千人,這點軍隊,恐怕不需要花費多大的氣力,就能夠完全剿滅了。

只是蘇天成爲什麼那樣的看重臺灣,兩人到至今都不是很明白。(未完待續)

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1155章 識趣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167章 迅雷(2)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28章 上任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614章 剪不斷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084章 廷辯(2)第133章 準備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279章 借銀子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188章 行動(5)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421章 佈置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67章 敗退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279章 借銀子第1034章 聖旨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82章 家信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015章 誤判?(4)第90章 先手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159章 剿匪(1)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490章 近憂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710章 囑託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347章 榮耀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675章 計中計第1121章 熱鍋(1)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
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1155章 識趣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167章 迅雷(2)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28章 上任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614章 剪不斷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084章 廷辯(2)第133章 準備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279章 借銀子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1188章 行動(5)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421章 佈置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67章 敗退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279章 借銀子第1034章 聖旨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82章 家信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015章 誤判?(4)第90章 先手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159章 剿匪(1)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490章 近憂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710章 囑託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347章 榮耀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675章 計中計第1121章 熱鍋(1)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