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

八月下旬,朝廷的旨意終於出來了。

江寧營剿滅了三萬韃子,作爲江寧營的主帥,蘇天成的變動,應該是在預料之中的,誰知道,這次的旨意,沒有牽涉到蘇天成。

盧象升出任遼東經略,張鳳翼出任大同總督,至於說樑廷棟,被留在了京城,進入了工部,成爲了工部的右侍郎。

這樣的調整,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明眼人都知道,遼東經略的位置,是強於大同總督的,畢竟遼東經略全面負責防禦韃子的事宜,大同總督僅僅是負責一部分的事宜,要知道,張鳳翼曾經是兵部尚書,是盧象升的直接上級。

就連蘇天成,也沒有想到,朱由檢會這樣的安排。

這等的安排,愛憎分明也過於的明確了,要知道,皇上做事情也要注意一下的,有些事情需要協調,沒有人能夠做到十全十美,這次張鳳翼帶領軍士,能夠護衛昌平府城,已經是非常不錯了,不存在調整的,經歷過這樣的一場大戰之後,張鳳翼肯定顯得胸有成竹了,到了遼東,也能夠很好的指揮大明的軍士,抵禦韃子的入侵。

功過分明,本來是好事情,可也要看時候的。

至於說蘇天成自身的變動,他已經從不同的渠道得到了消息,開年之後,他就要離開河南府,趕赴陝西了,這些年以來,自己總是在跳火坑,好在已經習慣,加之江寧營有這樣的實力,到陝西去剿滅流寇,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需要做的準備工作不少,至少要囤積足夠的糧食,帶到陝西去。

陝西的情況很亂,想着完全依靠武力來剿滅流寇,不是最好的選擇,首要的問題。還是要安撫民心,斷掉流寇的後路,讓流寇失去支持,那樣就能夠徹底剿滅了。

孫承宗的年紀大了,做事情有些力不從心了,七十多歲的老人,精力確實是有限的。好在他老人家威望不同於一般,手下的將軍還是乖乖的聽話,加之孫承宗做事情老成持重,能夠抓住最爲關鍵的地方,所以說,大半年的時間以來。流寇只能夠在陝西境內流竄,不可能四處劫掠,就算是韃子入關侵擾北直隸一帶,孫承宗也能夠妥善安排,穩住陝西的局勢。

可孫承宗因爲年紀大了,做事情還是有些不足的,比如說在開創方面。就顯得有些缺陷,按說應該對流寇發動幾次大規模的攻擊的,但一直都沒有,這是因爲孫承宗一直都認爲,手頭的兵力,不足以徹底的剿滅流寇。

其實征戰最爲重要的方面,還不是兵力的多少,重點在於軍心和戰鬥力。

流寇的士氣遭遇到重創。特別是在張獻忠帶領的五萬流寇,全軍覆沒,張獻忠本人被生擒,而後被朝廷斬首之後,流寇中間的有些人,開始動搖了,認爲今後沒有什麼前途了。想着能夠投降朝廷,最不濟也不至於掉腦袋。

至於說江寧營的威名,早就在流寇中間流傳開來,誰都懼怕江寧營。流寇中間的某些有識之士,認爲江寧營進入陝西是遲早的時候,到了那個時候,可能就是厄運來臨的時候。

流寇抱着這樣的心思,士氣低迷,正是進攻的好機會,可惜孫承宗沒有能夠做出來決定。

畢竟流寇號稱三十萬人,孫承宗能夠調動的兵力,不超過五萬人,倒不是說只有這些軍士,關鍵是軍士多了,孫承宗養不活,朝廷撥付的餉銀有限,最多能夠維持到四萬到五萬的軍士,用不足五萬的軍士,去對付號稱三十萬的流寇,這不是孫承宗做事情的風格。

蘇天成也有着另外的一種想法。

幾年時間過去了,江寧營建立了巨大的功勳,想要低調都不大可能了,這樣的情況下,必然引發朝廷裡面某些大人的猜忌,很有可能在皇上的面前說一些什麼話,這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情況,此等情況之下,誰知道朱由檢會怎麼想,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如此的情況下,孫承宗採用守勢,遲遲不對流寇發起大規模的攻擊,實際上是留給江寧營和自己機會,如果能夠剿滅流寇了,建立了這樣的功勳,不管是誰,都不能夠輕易否定自己了,哪怕是首輔溫體仁,也沒有那樣的能力了。

孫承宗有着非同一般的資歷,朝廷裡面的大臣,就是想着攻擊,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看看能不能起到作用,再說了,孫承宗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人,誰都知道,孫承宗不可能長時間佔據高位,越是年紀大的人,越是平和低調,看透了一切,很少有激動的事情了。

張溥進入三堂的時候,蘇天成正在沉思。

他與張溥之間的關係,已經很不錯了,張溥這人,雖然有些高傲,也曾經因爲高傲,走了一些彎路,但張溥的本性是很好的,沒有什麼歪心思,更沒有被朝廷裡面的黨爭徹底污染,認識到自身的問題之後,改正非常快,不到一年的時間,將河南府治理的井井有條。

“張大人,有什麼事情嗎?”

“秋收已經結束了,今年的收成很好,河南府再也不會出現饑荒的情況了,只是安置移民的事宜,還有些麻煩,今年以來,進入河南府的流民更多了,各州縣都在叫苦了,上月統計的情況,河南府一州十三縣,總人口已經突破兩百萬了,好在商賈很是消化了一些流民,幫了官府的大忙啊。”

“這段時間,辛苦你了,府衙的事情,我幾乎沒有過問,一直都是在江寧營。”

“大人,萬萬不要這樣說,下官一直都是向大人學習的,期盼能夠建功立業,跟在大人的身邊,下官學到了很多東西,現在想來,以前的所作所爲,真是不堪回首,若不是遇見大人,下官還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啊。”

“張大人,這些話就不要說了,你我之間不需要說這些了,目前有什麼困難嗎,安置流民的事情,我知道,很是辛苦,可這樣的事情,我們必須要做,天大的困難,也是要承受的,你想想,因爲河南府安置了諸多的流民,陝西、山西以至於河南一帶,都很是平靜,雖然說山西遭遇了很大的饑荒,但也沒有出現巨大的波動,讓老百姓有飯吃,是朝廷的責任,更是你我這些下面官員的責任啊。”

“大人,下官還是有些擔憂的,河南府的承受能力有限,臨近府州縣大部分的流民,都涌進來了,萬一承受不住了,後果不敢想象,府衙實施的戶籍制度,與朝廷規定的有些不相符,若是遭遇彈劾了,恐怕事與願違啊。”

“這件事情,不要去管他,我知道,有些大人看見河南府如此發展了,接納了衆多的流民了,內心是有些不舒服的,這不彰顯出來他們無能嗎,連下面的百姓都無法養活,我早就有這樣的認識,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甘薯,我不彈劾他們,就算是好的了。”

說話的時候,蘇天成的臉色有些嚴肅。

張溥看了看蘇天成,微微嘆了一口氣。

“大人,下官聽見一些傳聞,說大人和江寧營立下大功了,本來是應該得到提拔的,可朝廷的邸報來了,大人沒有調整,恐怕是大人得罪了朝廷裡面的某些高官了。”

“這些傳聞,我也聽到了,還是那句話,不要去管他,我們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河南府今年的收成很是不錯,特別是甘薯,大豐收了,所以說,府州縣要盡最大的能力收購糧食,老百姓吃不了那麼多的糧食,能夠賣出來,得到銀兩,也是好事情。”

張溥離開之後,宋思軍來到了府衙,這一次,蘇天成沒有囉嗦,直接安排任務了。

“宋老闆,秋收結束了,你目前的任務,就是收購糧食,你的糧行已經初具規模了,有着很大的吞吐量,我給你的任務,是收購到三百萬石以上的糧食,河南府本地不夠,就想辦法在江寧縣一帶去收購,不要捨不得銀子,銀子沒有糧食重要。”

“大人,在下一定會完成糧食收購任務的,前些日子接到了大人的要求,在下已經想方設法收購了不少的糧食,目前有一百七十萬石存糧,只不過在河南府不可能收購到那麼多的糧食了,估計是要到江寧縣去收購了。”

“恩,這個情況,我是知道的,府州縣衙門已經在大量收購糧食了,到時候,我會要求各級衙門,勻出來一部分的糧食的,你要準備好銀子,買下這些糧食,收購幾十萬石是沒有問題的,你記住,糧食越多越好,甘薯、玉蜀黍、小麥、大米,都可以,總之,不能夠低於三百萬石,這些糧食,我有用。”

宋思軍離開之後,蘇天成舒了一口氣,他現在最爲需要的就是糧食,至於說金銀財寶,退後一步了,這次殲滅了三萬韃子,得到了大量的金銀財寶,但糧食不多,朝廷也有一些獎勵,下一步,到陝西去之後,最爲重要的還是糧食,剿滅流寇,不僅僅是軍事行動上面,更加重要的是搞好民生方面的事情,才能夠真正的徹底的剿滅流寇。

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993章 整合(1)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405章 募捐(1)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3章 痛下殺手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081章 暗戰(2)第866章 兩重天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179章 幫倒忙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496章 內訌(1)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184章 行動(1)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560章 變通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26章 眼藥水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8章 交易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395章 畢懋康第39章 廟會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68章 落地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210章 廷議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614章 剪不斷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282章 後宮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121章 熱鍋(1)第39章 廟會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
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993章 整合(1)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405章 募捐(1)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3章 痛下殺手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081章 暗戰(2)第866章 兩重天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179章 幫倒忙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496章 內訌(1)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184章 行動(1)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560章 變通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26章 眼藥水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8章 交易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395章 畢懋康第39章 廟會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68章 落地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210章 廷議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614章 剪不斷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282章 後宮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121章 熱鍋(1)第39章 廟會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