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

中興學社的影響,以驚人的速度開始擴散。

孫承宗、鹿善繼、黃道周、劉宗周四人,有着各自的優勢,一旦聯起手來,就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了。

孫承宗在朝廷裡面,威望不一般,資格也是最老的,是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師,就算是皇上朱由檢,也很是尊重的,劉宗周和黃道周,是衆人公認的大儒,學術方面的造詣,那是不用說的,關鍵兩人的骨頭都硬,是衆多讀書人崇敬的榜樣,鹿善繼雖然影響小一些,可他本身是蒙古族人,致力於漢文化的傳播,在諸多的部落之間,形成的影響也是不小的。

劉宗周和黃道周兩人,被大家認爲,是支持東林黨和復社的,甚至就是東林黨人,兩人的態度,因爲東林學社的成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開始對東林書院和復社的一些觀點和做法,明確的提出來了批評,這就是重磅炸彈,讓東林黨和復社猝不及防,也無法抵擋。

東林黨和復社的關鍵支撐力量,還是在朝廷裡面,他們背後依靠的,就是大官僚和大地主,張溥能夠輕鬆避險,這也是復社力量的體現,可惜中興學社成立的初期,就想到了這樣的問題,退出來了孫承宗,朝廷裡面的某些人,就是有着滿肚子的意見,也不敢輕易出手了。

自從中興學社成立,東林書院和復社的聲音,慢慢的弱下去了,到了正月。南廄內,街頭巷尾說到的。都是中興學社,這樣的影響,慢慢的開始擴散到南直隸、浙江,以至於整個的南方了。

臘月到正月,中興學社都是非常忙碌的,每天都有士紳來拜訪和請教,靜思堂時常賓客盈門,所有到中興學社來的士紳富戶。包括士大夫,都接受了兩個最爲明確的觀點,大明朝的士大夫、士紳富戶,要率先承擔責任,積極繳納賦稅,享受朝廷賜予的恩惠的同時,也要做出來應有的貢獻。二是做事情要有明確的目的,要能夠看見效果,倡導辦實事,切忌空談。

好多的士紳富戶,包括部分的國子監監生、舉人生員,都接受了任務。回到家鄉之後,深入到田間地頭,瞭解實際情況,看看普通人和農民,究竟有着一些什麼困難。他們需要一些什麼樣的幫助。

這種影響,實在是太大。以至於朝廷裡面,開始高度關注中興學社了。

江寧營的訓練,如火如荼。

閆子章到了江寧縣之後,蘇天成的主要精力,完全放在了江寧營,當然,他不需要參與訓練,也不需要去監督和督促,這些事情,孫傳庭是很在行的,人家既然是負責軍事上的一塊,自己就不要插手了。

蘇天成想到的,還是銀子的事情。

江寧營需要巨大的開銷,而且必須要維持,完全依靠江寧縣來支撐,肯定是不現實的,一旦江寧營離開了江寧縣,這種支持,很快就會消失。

市舶司的收入是巨大的,按說這裡的收入,能夠維持江寧營的開銷,隨着南廄生意的愈發火爆,市舶司已經成爲了吸金娃娃,每天都有大量的金銀入庫,江寧縣能夠拿到其中四成的收入,這就是一大筆的銀子了,但這樣的來源,更加的靠不住。

蘇天成知道了,戶部尚書侯旬,已經給皇上上摺子了,言南京市舶司,本來就是朝廷直接派出去的稅收機構,還是應該由朝廷直接管轄,至於說江寧縣已經進入市舶司的吏員和衙役,可以着令市舶司自行消化,南京市舶司的事情很多,原有的人手是根本不夠的。

侯旬的這個摺子,意思很明確,市舶司所有的收入,都要直接歸於朝廷。

作爲戶部尚書,寫出來來這樣的摺子,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以前的市舶司,半死不活的,還要從朝廷盤剝銀子,當然可以不管了,可現在成爲了吸金娃娃了,肯定是收回來了,保守的估計,南京市舶司每年收入的銀兩,可以達到四百萬兩以上了,估計侯旬的眼睛都綠了,若不是考慮到江寧縣做出來的貢獻,早就派人到南京市舶司來了。

朱由檢肯定會準了這個奏摺,朝廷的府庫裡面,同樣是差銀子。

樂觀的估計,江寧縣還能夠得到市舶司一年的收入,悲觀的估計,下半年就得不到了。

蘇天成不能夠不着急。

孫傳庭已經知道,正月之後,江寧營準備繼續招募一萬軍士,他也在考慮銀兩的開支問題了。蘇天成進駐江寧營之後,兩人首先商議的事情,就是暫緩招募軍士。

江寧營已經有兩萬軍士,正月之後,要開展一次規模盛大的軍事競賽活動,通過這次的競賽活動,提拔一批下級軍官。

江寧營軍官的設置,與其他的衛所有些不同,除開指揮使、副指揮使,下面的千戶、副千戶等,都是一種職級待遇,也就是說,儘管朝廷任命你爲千戶或者是副千戶了,若是在江寧營裡面,沒有具體的職務,那你也就是普通的將士。

江寧營下設親兵營、斥候營、驍騎營、前鋒營、健銳營、步兵營、神機營、執法營等,斥候營的人數不限,親兵營爲一千人,執法營爲兩百人,其餘每營,都是兩千人。

驍騎營、前鋒營、健銳營、步兵營,都設立了一營和二營。

這樣算下來,江寧營內部,一共有十二個營。

江寧營內部機構的設置,蘇天成提出來了一套全新的思路。

每個營設營長一人,爲最高負責人,副營長兩名,協助營長的工作。

除開親兵營、斥候營和執法營,其餘每營,下設五個連,每連四百人,設連長一人,副連長兩人,每連下設五個排,每排八十人,有排長一人,副排長一人,每排下設五個班,每班十六人,設立班長一人。

營長和副營長,實行直接任命的制度,連長和副連長,原則上任命,至於是排長一下的,完全依靠個人的軍功來評選,戰功卓著的,甚至可以直接升任連長。

個人的待遇,也是與職務掛鉤的,營長俸祿二百兩,副營長一百八十兩,連長俸祿一百兩,副連長八十兩,排長俸祿五十兩,副排長四十兩,班長俸祿三十兩,副班長二十兩。

普通軍士俸祿五兩。

正月以後,馬上開展的軍事競賽活動,就是挑選班長和副班長的。還有一部分的排長和副排長的職務,也會在這次的競賽中間明確。

所以說,江寧縣的將士,都是拼命的訓練,這樣的競爭機制,是非常公平的,靠本事說話,誰也不要想着佔便宜,當然,有文化的人,佔據了先天的優勢。

引人注目的是執法營和親兵營。

執法營的職責,主要是記載軍功,記錄下來將士的遺願,軍官軍士出現違背軍規軍紀的情況,實行懲罰,而且,對於將士的升遷罷黜,有着直接的建議權。

這個營,明顯是乾的讀書人的活計。

執法營設立營長一人,副營長三人。

營長是孫思明,副營長分別是孫思宗、鹿太兵、鹿太泊。

親兵營更是不用說了,主要的職責,就是保護主帥的安全,時刻跟隨主帥。

親兵營設立營長一人,副營長一人。

營長是羅昌,副營長是王大治。

這樣的設立是很有意思的,羅昌是江寧營的元老了,有着足夠的資格,以前也是幹過親兵的,自然知道如何的指揮親兵營,他擔任親兵營的營長,很是稱職,蹊蹺就在於副營長的設置,居然是王大治。

王大治一直都是蘇天成的貼身護衛,王大治的妹妹王芙蓉,是蘇天成的貼身丫鬟,不要多長時間,就成爲蘇天成的小妾了,可以說,王大治是蘇天成最爲親近的人,王大治最爲重要的職責,就是保護蘇天成的安全,這樣一個時時刻刻在蘇天成身邊的人,成爲了親兵營的副營長,衆人居然都是擁護的。

這也說明了,蘇天成在江寧營裡面,有着絕對的權威,不客氣的說,範景文和孫傳庭,兩人的影響,都無法超過蘇天成的。

江寧營軍官的缺口很大,因爲訓練新來的軍士,暫時沒有配備那麼多的軍官,隨着訓練的日趨正常,軍官的配備,已經成爲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江寧營的現狀,出來親兵營、斥候營和執法營的軍官,基本齊備了,其餘諸營,都差了不少的軍官,甚至營長副營長都沒有能夠配備齊全。

想着依靠軍事比賽,提拔營長副營長,肯定不現實,開玩笑,營長副營長帶着兩千軍士,若是沒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不能夠臨機應變,上戰場了,豈不是自找麻煩,征戰不是兒戲,不能夠想當然,營長副營長,還是要有着充足的經驗。

江寧營缺乏這樣的人才。

孫元坤、劉實亮和羅昌三人,有着一定的實戰經驗,具備一定的素質,完全能夠勝任,劉鐵漢雖然出身草莽,可經歷了不少的搏殺,已經練出來了,也沒有問題,馬華彪執掌神機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算是能夠勝任。

暫時能夠拿出來的營長一級的人選,也就是這些人了。

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248章 協調會(2)第1191章 稱帝(3)第419章 賀瘋子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148章 辯解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202章 商議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8章 交易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993章 整合(1)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790章 偶遇1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20章 雪中送炭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995章 整合(3)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398章 燧發槍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236章 擴軍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014章 誤判?(3)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
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248章 協調會(2)第1191章 稱帝(3)第419章 賀瘋子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148章 辯解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202章 商議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8章 交易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993章 整合(1)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790章 偶遇1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20章 雪中送炭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25章 原來如此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995章 整合(3)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398章 燧發槍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236章 擴軍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014章 誤判?(3)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