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幕僚

(感謝範宣子投出來的寶貴月票,謝謝了。)

提議劉雲清到江寧縣縣衙來做幕僚,這是蘇天成經過考慮的,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夠辦大事,衆人拾柴火焰高。

幕僚也就是師爺,但師爺稱呼的出現,是在清朝。

明朝稱之爲幕僚,也有稱呼爲幕客的,這是對幕僚一種較爲尊敬的稱呼,將幕僚當做尊貴的客人。

幕僚的隊伍,有大有小,並不是說你的職位高了,就需要諸多的幕僚了,縣衙有專門爲幕僚安排的房屋,他們有着明確的身份,不是官吏,性質上,屬於官員個人請來的智囊。

幕僚一般都是讀書人,以生員居多,他們出謀劃策,雖然沒有參與到決策中間來,但提出來的意見建議,是至關重要的。

幕僚職責的特殊性,要求這些人必須有不錯的知識,有着一定的社會經驗,能夠準確的分析和判斷形勢,提出來好的意見建議,特別在牽涉到刑名和錢糧事宜的時候,幕僚是不能夠含糊其辭的。幕僚的俸祿,是官員自掏腰包支付的,他們在官員的身邊,能夠產生不小的影響力,收入還是不錯的,如果沒有真正的本事,幕僚不可能幹的很長。

蘇天成對幕僚的理解,有所不同,他沒有將幕僚和師爺的性質,完全糅合起來,在他的內心裡面,幕僚是需要真正發揮作用的,也就是說。能夠臨危受命,能夠提出來準確的意見建議。必要的時候,甚至能夠直接做出來決策。

基於這樣的原因,蘇天成一直都沒有請幕僚,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他對明朝讀書人的看法,還是有些不一樣的,讀書人確實是社會上的佼佼者,但不少的讀書人。沉湎於八股文裡面,很少關心社會上的事情,這也是明顯存在的問題,願意成爲幕僚的人,幾乎都是生員,也就是老百姓俗稱的酸秀才,要在這些人中間。找到真正的能人,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做事情,總是要達到目的的,否則就不要去做。

熊子健是他心目中,較爲成熟的幕僚的人選,可熊子健偏向于軍事方面。對民生方面,也不是太熟悉,當初劉仲基跟着到江寧縣,也是作爲幕僚來培養的,可劉仲基已經是江寧縣典史。只好作罷了。

劉雲清願意到自己的身邊,還是可以的。至少劉雲清有學識,對社會上的事情,有着一定的認識,相信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肯定是能夠發揮作用的。

熊子健來到縣衙之後,蘇天成專門在三堂等候。

熊子健一直都是在府邸負責的,因爲他的身份特殊了,父親是赫赫有名的熊廷弼,這樣的人,向朝廷推薦的時候,是需要看準時機的,否則適得其反。

讓熊子健成爲自己的幕僚,顯得有些委屈,所以說,這麼長時間以來,蘇天成一直都沒有開口,如今,劉雲清要到縣衙來了,自己也該提出來想法了,若是熊子健不願意,那就還是回到府邸,等候機會。

“蘇公子,是不是有什麼事情,需要在下去做啊。”

“熊公子,我有一些考慮,還是想着徵詢一下你的意見,看看你是怎麼想的。”

“需要做什麼,公子儘管吩咐。”

“你考慮一下,是不是到縣衙來做些事情,我的意見,暫時做幕僚。”

熊子健楞了一下,還是開口了。

“大人安排了,在下就做。”

“熊公子,不需要勉強自己,我的考慮,你還是要熟悉一些事情的,做幕僚不過是暫時的,你的身份不同了,若是長期呆在府邸,不能夠接觸到實際的政務,他日有什麼事情了,一時間也難以應付。”

“大人,在下明白了,一切聽從大人的安排。”

“那好,你回去準備一下,明日就到縣衙來吧。”

“府邸那邊的事情,該怎麼辦啊,交給誰管理啊。”

府邸那邊的事情,確實是不少的,如果不能夠很好的管理,肯定是不行的,其實熊子健也不是最好的人選,無奈蘇平陽、蘇俊兩人,都在縣衙做事情了,不可能管理府邸了。

“我的考慮,讓王芙蓉直接管理府邸,你回去準備一下,王芙蓉一會就會過來的,你直接給她辦理移交。”

回到後院,王芙蓉和春屏兩人正在說笑。

蘇天成回來的時間有些早,兩人都有些吃驚,站起來了。

還是王芙蓉走上前來,輕輕拂去了蘇天成肩膀上的灰塵,這一切,被春屏看在了眼裡。

“芙蓉,我有些話,要和你單獨說一下。”

春屏很是乖巧,連忙站起身來來,出去了。

“芙蓉,我考慮,讓你離開縣衙,到府邸去,管理府邸的事情,你看怎麼樣啊。”

王芙蓉的臉馬上就紅了,低下頭,一句話都沒有說。

這其實是蘇天成沒有想到的,大凡管理府邸,都是夫人的職責,下人是沒有這樣的權力的,就算是管家,也要得到主人家的授權,才能夠處理一些日常的事物,牽涉到一些重大的事情,依舊需要請示,可夫人就不同了,可以直接處理。

蘇天成說出來這件事情,王芙蓉的小心思就動彈了,她清楚,自己不可能成爲原配夫人,從春屏到縣衙的那一天,自家少爺的原配夫人,實際上已經確定下來了,可少爺要自己管理府邸,實際的意思,是不是也明確了自己的地位了呢。

管理府邸,是可以樹立權威的,在府裡的下人來看,自己也就是主人家了,說的更加明確一些,就是少爺的小妾了,只不過少爺還沒有大婚,按照禮制,是不能夠首先納妾的。

“怎麼了,芙蓉,你是不是不願意啊。”

“沒有,少爺,奴婢願意。”

王芙蓉回答的有些急促。

蘇天成瞬間明白了意思,臉上出現了笑容。

“芙蓉,既然如此,你準備一下,一會就出發,我安排大治去送你,好好管理府邸。”

王芙蓉點點頭,出人預料的靠到了蘇天成的胸前。

“少爺,奴婢不能夠時常在您的身邊,你一定要保重身體,春屏姐姐也是很不錯的,奴婢會告訴她注意事情的,少爺的事情多,千萬不要勞累了。”

蘇天成緊緊的抱住了王芙蓉,什麼都沒有說。

翌日,早堂的時候。

熊子健和劉雲清都參加了。

蘇天成開誠佈公的給大家介紹了。

“熊公子和劉公子,大家都是認識的,今後,兩位就是我的幕僚了,有什麼事情,大家一同商議,民生上的事情,劉公子多多參謀,軍政上的事情,熊公子多多參謀,大家要齊心協力,共同做好江寧縣的事情。”

盧天明首先表態了。

“熊公子,劉公子,今後還要多多關照啊。”

渠清澤面帶微笑,接着表態了,之後是劉仲基,至於說六房司吏,都是抱拳示意。

熊子健和劉雲清兩人,趕忙抱拳還禮,說着客氣話,這是他們沒有想到的,蘇天成還專門介紹了他們,實際上是擡高了他們的身份。

早堂結束之後,熊子健直接到巡檢司去了,劉雲清跟隨劉仲基,到典史衙去了。

很快,熊子健回到了縣衙。

“大人,在下一直在想着一件事情,以前以爲大人是有所安排的,剛剛和孫巡檢商談過了,就是匡思明屬下的鹽丁的事宜,如今還有兩千多鹽丁,在巡檢司新建的營房裡面,這些人的身份不是很明確,似乎是有些不妥的。”

“恩,你是怎麼考慮的。”

“在下覺得,還是要讓他們有歸屬感,他們的身份有些奇特,報酬暫時是鹽商負責,可身份已經不是鹽丁了,這樣下去,最終不是很好的辦法,不如將他們納入到巡檢司,成爲巡檢司的軍士。”

“這個問題,我也考慮過,有些爲難,匡思明涉嫌謀反,畏罪自殺了,這些鹽丁,以前是跟隨匡思明的,要是將他們納入到巡檢司,是不是會引發非議啊,若是他們進入了巡檢司,軍士就是五千餘人了,相當於一個衛所的軍士了,這是不是會引發上面的彈劾啊。”

“在下以爲不會的,匡思明的事情,已經過去這麼長時間了,這兩千多鹽丁,一直都是在巡檢司大營裡面訓練,早就將自己看做是巡檢司軍士了,只不過身份還沒有明確,內心總是有些不安寧的,再說了,巡檢司的開銷,是縣衙直接負責的,上面沒有撥付一兩銀子,江寧縣是京畿縣,治安歷來是自行負責的,應天府也是清楚的,這樣的情況下,擴充巡檢司的軍士,不會引發太多的波瀾。”

“好,既然你是這樣的看法,這件事情,你就直接負責做好,有關軍士的登記造冊,還有武器的分發等等事宜,對了,氣候有些寒冷了,軍士的冬裝,也需要提前考慮了。”

“大人,這些事情,在下同孫巡檢商議之後,拿出來方案。”

蘇天成笑着搖頭。

“你多慮了,我的習慣,你慢慢就會明白的,這等事情,安排之後,你就按照自身的想法,和孫巡檢一同去做好,不需要稟報了,我也不會關心其中的細節了,我需要的是結果。”

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791章 偶遇(2)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448章 誓師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93章 新科會元第754章 造船廠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321章 聖旨下第167章 血戰(1)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476章 啓動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1187章 行動(4)第167章 血戰(1)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752章 大度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201章 軍心第772章 海戰(2)第644章 松山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2章 知己知彼第791章 偶遇(2)第405章 募捐(1)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65章 劉鐵漢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23章 行刺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094章 兵不血刃
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791章 偶遇(2)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448章 誓師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93章 新科會元第754章 造船廠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321章 聖旨下第167章 血戰(1)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476章 啓動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1187章 行動(4)第167章 血戰(1)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752章 大度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201章 軍心第772章 海戰(2)第644章 松山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2章 知己知彼第791章 偶遇(2)第405章 募捐(1)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65章 劉鐵漢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23章 行刺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094章 兵不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