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訓練開始

順利的拿到了十萬兩白銀,蘇天成的認識,也徹底發生改變了。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溫體仁是不錯的,至少在清正廉潔方面,是做的很好的,十萬兩白銀,不是小數目,如果說稍微提出來一些要求,聰明的蘇天成,就要掏出來幾千兩的銀子,作爲感謝的酬勞,但溫體仁根本沒有提到這樣的事情。

同時,溫體仁做事情很嚴謹,考慮到的是全局,江寧營將士的待遇很高,可能影響到大明衛所的軍士,甚至直接影響到朝廷的決策,他和蘇天成交談的時候,很坦率的告訴了蘇天成,朝廷不拿出來一兩銀子,是他的建議,也是害怕其他的衛所軍士,聚衆鬧事。

溫體仁的表態,令蘇天成感覺到了,不管怎麼說,溫體仁還是爲朝廷考慮的,爲皇上考慮的,儘管說和周延儒之間,有着不少的齷齪,相互之間,用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可擔任內閣首輔之後,溫體仁還是擺正了自身的位置。

這一次的交談,令蘇天成再次的堅定了決心,某些文人墨客寫出來的歷史,不能夠相信,且不說那些人是不是秉持公正的態度,就是他們那種無限上綱的挑剔性格,就令人作嘔。

有些人就是這樣,一旦有了學問,就開始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世界也是這樣,有製造謊言的人,就有相信謊言的人,那些相信謊言的人,不一定認爲謊言是真實的。而是願意相信謊言是真實的。

這些人,藉着一些編撰的歷史。大發議論,闡明自身的觀點,表現出來自身的深邃睿智和悲天憫人,以及仁慈正義的品質,體驗着居高臨下、審判歷史、臧否人物的快感,歷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在他們的口中和筆下,乖乖的聽任擺佈。被戴上定性的帽子,畫上小丑的油彩,這樣的快感,讓他們感覺到興奮戰慄,毛孔擴張,渾身舒坦。

相信這些謊言的人,有着各自的目的。滿清推翻了大明朝,爲了自身統治的需要,當然會醜化大明朝的皇帝和官員,證明大明朝的滅亡是咎由自取,他們一統天下是順應民意,他們巴不得有這樣的所謂歷史。不遺餘力的宣傳,甚至寫成了正史。

三人成虎的故事,在現實中間,屢屢出現,早不是什麼稀奇事情了。

回到了高陽縣之後。徵召軍士的工作,已經進入了尾聲。

在隨軍家眷的安置問題上面。因爲組織工作的龐大,孫承宗、鹿善繼與蘇天成之間,出現了一些爭議。

孫承宗和鹿善繼認爲,已經是冬月了,不長時間之後,就是春節了,這些將士的家眷,可以在春節之後,出發到江寧縣去,不能夠因爲家眷的隨軍,影響到了招募軍士的訓練,耽誤了時間。其實兩人的本意,是以江寧營爲重,招募工作的重點,還是在這些軍士的身上。

蘇天成的看法不同。

他認爲,想要穩定被招募的軍士,最好的辦法,就是穩定他們的家眷,做好了家眷的安置,可以令軍士對江寧營有着刻骨銘心的歸屬感,耽誤這點時間,不算什麼的,再說了,這些家眷,在今後的歲月裡面,都是要隨軍的,若是將士陣亡了,家眷可以享受到高額的補貼,就地紮根生活,不愁吃穿。

這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穩定軍心、鼓舞士氣的最佳手段。

孫承宗和鹿善繼兩人,聽得目瞪口呆,他們沒有想到,蘇天成如此的關照軍士的家眷,江寧營的做法,與衛所的做法,有着天地懸殊了。

十一月二十三日,招募軍士的工作結束,前後一共十四天。

如此龐大的隊伍,如何到江寧縣去,蘇天成考慮的非常細緻。

所招募的軍士,分四批出發,每次兩千五百人,出發的時間,前後相隔一天,從二十四日開始,到二十七日,要求到達江寧縣的時間,是十二月二十日到二十三日。

江寧營的軍士,也分成了四批次,負責帶隊。

至於說軍士的家眷,悉數在二十四日出發,他們的速度,肯定是要慢一些的。

蘇天成如此的安排,主要是考慮到了軍士的家眷,從十一月二十四日到十二月二十三日,足足一個月的時間,這些家眷,到達江寧縣,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沿途他們都能夠見到行進的大部隊,感受肯定是不一樣的。

至於說江寧縣那邊的安排,早就在開始準備了,到現在,應該準備的差不多了。

所有被招募的軍士,包括他們的家眷,都站在高陽縣縣城外面。

足足幾萬人,看上去密密麻麻的,江寧營的名氣,在北直隸和保定府,如日中天,傳的神乎其神,能夠成爲江寧營的一員,是令人驕傲的,更加令他們想不到的是,家裡的老人,領到了五兩白銀,家眷也拿到了五兩白銀,當然,沒有成家的青壯,或者是父母雙亡的青壯,爲江寧營省下了五兩銀子的開支。

這裡面的絕大部分人,都沒有出過遠門,過着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情景,更不用說他們的家眷,這一次,要到數千裡之外的南方去了,今後可能就在南方生活了,大家有些惶恐,故土難離。

現場的氣氛,有些沉悶。但這樣的沉悶中間,也帶着期盼和躁動,改變生活的願望,誰的內心都是有的,只是有些人,一輩子都沒有這樣的機會。

他們等候上面的命令,今天是家眷和第一批兩千軍士出發的日子。

辰時,蘇天成、孫承宗、鹿善繼、劉鐵漢等人,出現在縣城外面了。

隨着劉鐵漢大聲的吼出來行軍的要求,現場變得沉默了。

所有被招募的軍士,訓練已經開始了。

要求很明確,每日徒步行軍一百里地,早上卯時出發,行軍一百里之後,方可以歇息,出發時,每人攜帶五天的口糧,自己揹着,若是有人吃不消,或者是不能夠堅持,那就需要退出江寧營了,至於說已經發放的銀兩,作爲補助,江寧營不會要回來的。

家眷跟隨出發,但不能夠干擾軍士。

第一批出發的軍士,蘇天成親自帶隊。

第二批的軍士,孫承宗帶隊,第三批的軍士,鹿善繼帶隊,第四批的軍士,劉鐵漢帶隊。

出發的時間到了,這一次的行軍,前後一個月的時間。

孫承宗和鹿善繼看着出發的人流,感慨萬千,他們是欣然接受任務的,這裡面大部分的軍士,都是他們的老鄉,這些人,在不長的時間之後,會成爲大明朝的中流砥柱,想到這些,兩人就很是激動的。

“孫大人,鹿大人,晚輩先行一步了,晚輩在江寧縣,等着兩位大人。”

“好,好,老夫也恨不得馬上出發啊。”

蘇天成看了看劉鐵漢。

“劉鐵漢,你最後出發,任務要重一些,特別是那些隨軍的家眷,一定要注意,此去路途遙遠,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事情的,要妥帖的處理好,需要開支銀兩的地方,不要心疼,該花的銀子,一定要花的。”

“屬下牢記大人的教誨。”

蘇天成笑了笑,上馬了,他衝着孫承宗等人抱拳之後,躍馬上了官道,朝着遠方而去。

孫承宗和鹿善繼,在縣城外面,站了很長的時間。

好久之後,孫承宗才慢慢開口了。

“善繼,可惜老夫的年紀大了,難以親自上陣殺敵了,想到以前在遼東的歲月,有着很多的感慨啊,那個時候,你我也是戰戰兢兢的,面對後金的騎兵,有些束手無策,只能夠是固守城池,難有機會面對面鏖戰,大淩河一戰,一直都是老夫心中的痛,現在看來,解開這個疙瘩的時間,不會太長了。”

“大人,我也有這樣的感受,蘇大人了不起啊,年紀輕輕能夠訓練出來如此強勁的江寧營,來日必定是我大明的擎天巨柱,這次到了江寧縣,若是不能夠辦好中興學社,我絕不回定興縣。”

“是啊,老夫先前沒有感受到,此刻纔想到了,中興學社,太重要了,就說這江寧營需要的開銷,不是小數目,若是這些負擔,悉數加在農民的身上,江寧營根本無法維繫的,唯一的辦法,是讓那些士紳富戶,做出來貢獻。不過,這也不是輕鬆的事情,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皇上召見的時候,說的那些話,很有深意,老夥計,我們會遇見很多的困難,到時候,我們可要一起來堅持。”

“大人放心,我這把骨頭,就賣給中興學社了。”

“哈哈,有這樣的信心就好,我們有什麼可怕的,人說七十古來稀,老夫已經七十一歲了,偌大的年紀,能夠做出來這等的大事,已經滿足了,老夫已經將中興學社,看做了又一個大淩河了,這次要是戰敗了,老夫也沒有顏面,苟活於世了。”

“大人不要忘記我了。”

一邊的劉鐵漢,聽見兩位老人的對話,低着頭在想些什麼,或許他也覺得奇怪,自家大人,怎麼有着這麼大的能力,竟然讓兩位前輩,死心塌地的辦學社了。

第1188章 行動(5)第492章 宿命論(1)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1013章 誤判?(2)第22章 青樓第68章 落地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754章 造船廠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50章 面聖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684章 都會算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1186章 行動(3)第225章 贖身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39章 廟會第790章 偶遇1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57章 遇匪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995章 整合(3)第7章 馬市驚魂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846章 慘敗(4)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1185章 行動(2)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192章 稱帝(4)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676章 分析第158章 籌謀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481章 準備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17章 秦淮河(1)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76章 升堂第653章 預判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728章 江湖第54章 遇險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192章 稱帝(4)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1185章 行動(2)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560章 變通
第1188章 行動(5)第492章 宿命論(1)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1013章 誤判?(2)第22章 青樓第68章 落地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754章 造船廠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150章 面聖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684章 都會算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1186章 行動(3)第225章 贖身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39章 廟會第790章 偶遇1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57章 遇匪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995章 整合(3)第7章 馬市驚魂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846章 慘敗(4)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1185章 行動(2)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192章 稱帝(4)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676章 分析第158章 籌謀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481章 準備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17章 秦淮河(1)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76章 升堂第653章 預判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728章 江湖第54章 遇險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192章 稱帝(4)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1185章 行動(2)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560章 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