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加快步伐

張獻忠以及手下十七名骨幹,悉數被斬首了。

被斬首之前,張獻忠要求見一見蘇天成,這個要求,被刑部和大理寺呈報給內閣,內閣首輔溫體仁特批了,准許見面,在溫體仁看來,此舉正好展現大明朝的威武和仁慈。

蘇天成不會忘記那次的見面,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張獻忠說了不少話,平日裡桀驁不馴的張獻忠,終於在臨死之前,在自己的勁敵面前,說了不少的真話。

最爲關鍵的是,張獻忠說到了流寇的情況。

崇禎四年,流寇三十六營齊聚山西,二十餘萬人,紫金樑王自用被推爲領袖,那個時候,張獻忠正是跟隨紫金樑,威風一時,其實從那個時候開始,紫金樑等人的想法,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不滿足小打小鬧了,奔着建立政權的方向去了。

幾年時間過去了,到現在,流寇首領紫金樑被江寧營大敗,被活捉斬首,老回回同樣大敗自殺,流寇在中都一戰,喪氣了全部的精銳,這一切,都是拜江寧營所賜。

這個時候,流寇內部,已經產生了悲觀失望的情緒,要不是高迎祥力主抗爭,恐怕已經是一盤散沙了。

這一次,張獻忠在山西慘敗,對流寇形成的打擊是致命的。

流寇內部確實不團結,爭權奪利還不是最大的問題,關鍵是有的首領,認爲沒有什麼希望了,想着投降朝廷,這種思想,蔓延的速度很快,流寇本來就恐懼江寧營。加之江寧營駐防河南府,距離陝西距離很近,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就遭遇到江寧營了,恐怕逃跑的機會都沒有了。

高迎祥當然要想辦法阻止這類思想的蔓延。採取了一些強制的手段,致使流寇更加的不團結,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張獻忠帶着五萬人馬,趕赴山西,若是能夠在山西立足。將給與高迎祥很大的支持,若是不能夠立足,退回到陝西之後,衆多的首領再來商議,看看下一步如何的行動重生之女王狠妖孽。

恐怕沒有人會想到,張獻忠帶去的五萬人馬。損失殆盡,本人也被活捉了,押解到京城斬首,這個時候,流寇內部,恐怕是一團糟了。

張獻忠最後說了實話,其實自己的要求不高。能夠有個一官半職,不受到束縛就滿足了,其他的暫時沒有想到那麼多,只不過在征戰的過程中,勢力慢慢增大,想法也發生改變了,甚至想到了,皇帝人人都可以當的,自己造反了,不敢想做皇帝。弄個王爺噹噹,也是不錯的,正是因爲有了這樣的想法,根本不在乎朝廷的招撫了。

見過了張獻忠之後,蘇天成趕忙找到了孫承宗。

張獻忠說到的情況是非常重要的。這裡面牽涉到朝廷的決策,重點來說,牽涉到孫承宗的決策。

孫承宗曾經在皇上面前表態,用兩年時間,剿滅流寇,現在看來,如果處理得當,可能不需要兩年時間了。

蘇天成相信,張獻忠說的情況是真實的。

張獻忠被斬首之後,孫承宗也準備離開京城了。

蘇天成見到張獻忠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蘇天成專門來拜訪,一定是因爲張獻忠說了一些什麼。

“坤元,不要着急,坐下慢慢說就是了。”

“大人,晚輩和張獻忠交談之後,想到了一些對付流寇的辦法,專門來和大人商議的。”

“哦,你知道了一些什麼情況,詳細說說。”

“流寇內部不團結,特別是近幾年時間以來,屢遭挫折,士氣低迷,這次張獻忠深入山西,其實是流寇爲了鼓勵內部士氣,所做出來的決定,可張獻忠遭遇慘敗,本人也被朝廷斬首,這個時候,流寇內部一定會發生大事情的,晚輩以爲,這個時候,大人到陝西之後,可以採取一些措施,逐步分化瓦解流寇。”

“呵呵,坤元,老夫很好奇啊,你歷來是不願意提及招撫事宜的,當初力主斬殺紫金樑,逼迫老回回自殺,這次又要求斬殺張獻忠,怎麼現在想到招撫了。”

“大人,晚輩不是那個意思的。”

孫承宗有些奇怪了。

“那這分化瓦解是什麼意思啊?”

“這個,晚輩的意思,是等候流寇內部出現爭執和分裂,趁着這個機會,出臺一些招募的措施,但必須要列出來名單,譬如說高迎祥、羅汝才、李自成等人,絕對不能夠招募,而且招募的政策,也是很明確的,流寇真心歸降,就要拿出來勇氣,幫助朝廷剿滅流寇,這好比是投名狀,他們若是能夠斬獲流寇首領,那是求之不得的。”

孫承宗楞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了。

“坤元啊坤元,想不到你還有如此的一面啊,如此一來,流寇相互猜忌,自相殘殺,朝廷坐收漁翁之利,以最小的損失,得到最大的戰果,好啊,辦法很好,只是這個辦法,顯得有些殘酷了。”

“晚輩以爲,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何況這是爲了朝廷的穩定。”

孫承宗看着蘇天成,顯得很是吃驚,他萬萬想不到,看起來溫文爾雅的蘇天成,竟然能夠說出來這樣的話語,在她的印象裡,蘇天成做事總是堂堂正正,就算是使用計謀,也是通過自身的判斷,運用智慧取勝的。

比如說中興學社的事情,蘇天成並沒有一味的打壓東林書院和復社,而是通過中興學社的影響,用事實辯駁東林書院和復社的主張,特別是在對待張溥的問題上,顯得特別冷靜。這也是蘇天成爲人稱道的地方。

“坤元,老夫沒有想到啊,你居然說出來了這番話,以前老夫一直都認爲,你性情溫和,做事情有理有據,雖爲棟樑之才,但總是缺乏冷酷,老夫這樣說,可不是想着擡舉你,看看朝廷中的文武大臣,誰不是油光水滑啊,爲了自身的利益,什麼事情不敢做,你就缺乏這方面的優勢,事件萬事萬物,絕非一個標準,老夫活了這麼多年,總算是看明白了重生——獨寵無二。”

孫承宗這一番話,說的蘇天成膽戰心驚,他幾乎想到了,孫承宗接下來要說什麼。

“老夫覺得,你可以到朝廷做官了,一直都在地方上面,難免有些片面,譬如說難以掌握全局,考慮諸多的問題,總是侷限於一個地方,就說這疏通黃河的事宜,按照老夫的認識,應該是全面鋪開,可不身在河南府,不可能考慮到全局,若是在朝廷裡面,情況就不一樣了。”

“大人,晚輩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暫時沒有考慮到進入京城的,剛剛說出來的話語,也是晚輩興之所至,沒有經過仔細思考的。”

“好了,坤元,你就不要解釋了,老夫知道你想些什麼,能夠實實在在做事情,不去追求名利,這等的情懷,不是一般人能夠有的,老夫僅僅是建議,不會向皇上舉薦的,你就放心吧,你剛剛說到的辦法很好,若是這樣的計謀落實了,老夫樂觀估計,剿滅流寇,可能不需要兩年時間了。”

“大人說的極是,晚輩也是這樣想的。”

“嗯,老夫明日就離開京城了,這段時間,流寇一直都沒有什麼動靜,老夫也感覺到奇怪,以爲他們可能會有什麼大動作了,剛剛聽了你的分析,才知道是這樣的情況,如此一來,老夫回到陝西之後,派出重兵,扼守潼關,令流寇不能夠離開陝西,等到他們內部鬧夠了,派遣大軍,一舉剿滅。”

“晚輩覺得,大人不妨火上澆油,提出來一些招撫的措施,主要是針對流寇的下級軍官和普通軍士,這樣更能夠令流寇首領頭疼的。”

“嗯,老夫準備給皇上呈奏摺了,懇請皇上准予老夫招撫流寇。”

說完近期對付流寇的辦法,孫承宗提到了河南府的事情。

“坤元,你到河南府一年多時間了,河南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切,皇上都是看在眼裡的,老夫覺得,你的重點精力,恐怕要轉移了,河南府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很快會成爲陝西、山西以及河南三省最爲富庶的地方了。”

“大人以爲,晚輩應該轉向何方啊。”

“老夫只是猜測,流寇集中在陝西,陝西也是流寇的老巢,這裡民風彪悍,常年戰亂,普通官員,根本不可能做出來什麼成績,皇上前些日子,曾經詢問老夫,如何令陝西長治久安,老夫說河南府的做法值得借鑑啊。”

“晚輩明白了。”

蘇天成的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

“好了,坤元,老夫知道你委屈,人家都說往高處走,至少地方時越來越好的,你卻相反,剛剛建設好一個地方,又要到更差的地方去,不過這也證明了你的能力啊,你纔多大歲數啊,若是出任了陝西巡撫,那就是我大明朝的大事情了。”

“老夫有這樣的猜測,你可能不會回到京城去,至少在流寇被剿滅之前,不會回到京城去的,你這樣的人才,還是放在地方上,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的。”

“老夫想到的都說了,該怎麼做,你心裡肯定是有數的,好自爲之。”

“江南營升格爲都司,你恐怕要忙活一陣子了,若是想着招募軍士,給老夫說一聲,老夫給你介紹一些人,這賀人龍有意思了,回到陝西之後,老是不安心,總想着再次進入江寧營啊。”

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58章 後續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1238章 變故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57章 下狠手(2)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915章 朝貢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210章 廷議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144章 戰果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75章 小王爺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775章 海戰(5)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268章 敵情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39章 廟會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476章 啓動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912章 失意人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703章 遠見第1281章 變化(2)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128章 上任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67章 歸屬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36章 大調整第881章 對決(3)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395章 畢懋康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653章 預判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647章 夜襲(2)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438章 加快步伐
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58章 後續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1238章 變故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57章 下狠手(2)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915章 朝貢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210章 廷議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144章 戰果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75章 小王爺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775章 海戰(5)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268章 敵情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39章 廟會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476章 啓動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912章 失意人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703章 遠見第1281章 變化(2)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128章 上任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67章 歸屬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136章 大調整第881章 對決(3)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395章 畢懋康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653章 預判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647章 夜襲(2)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438章 加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