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爭取官田

(感謝書友624173922的寶貴月票,感謝龍皇堂主的打賞,拜謝了。)

驍騎營還是回到大營去了,有關獎勵的事情,暫時只能是放着了,回到了南京,若是蘇天成繼續去獎勵驍騎營的軍士,性質就發生改變了,你只不過是江寧縣的知縣,去獎勵南京京營的將士,這是什麼行爲啊,居心何在啊。

蘇天成想要做的事情,需要慢慢來,反正秦三德是鎮守太監了,等到局勢稍微緩和一些了,他想好了對策,直接提出來這樣的要求,不過就是七百驍騎營軍士,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近八百匹的戰馬,悉數交給了巡檢司,孫元坤等人,是高興壞了,這一下,足足一千四百多匹戰馬了,裝備一個千戶所,綽綽有餘,可以成立騎兵營了。

朝廷的聖旨,早就下來了,繳獲的匡思明府邸裡面的軍火,巡檢司得到了一半的軍械和全部的彈藥,包括兩千副上好的鎧甲,一千張弓箭,還有無數的鋼刀、長矛,都配備給巡檢司了,可以說,巡檢司的軍械火力,非同一般了。

巡檢司所擁有的軍士,可以成立三個營,一營相當於一個千戶所,按照目前的裝備,可以成立一個騎兵營,一個神機營,一個步卒營。

一切都要等候蘇天成的命令,可訓練是不能夠少的。

蘇天成已經默許了這樣的安排。

孫元坤是總負責人,馬華彪爲副手。

劉實亮負責騎兵營。羅昌負責神機營,劉鐵漢負責步卒營。

鄧輝暫時到府學去讀書。爭取考取功名,沒有安排其他的事情,至於說跟隨劉鐵漢來到江寧縣的兄弟,悉數編進了步卒營。

巡檢司已經在郊外開闢出來一片營地,專門作爲訓練使用的。

這樣的裝備,的確令人眼紅,但也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開支大幅度的增加了。養活軍隊,可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好在巡檢司已經有了五十萬兩的白銀,年內以及開年後的半年時間內,若是沒有什麼大的變故,暫時不需要考慮撥款的事情了。

峨眉山的家眷,陸續到了江寧縣,先期的安置工作。是蘇平陽做的,縣衙收繳了匡思明所有的耕地,秋收之後,極少的佃戶離開了,蘇平陽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來了一些調整。安排了少數的一些家眷,負責耕種土地,但土地還是遠遠不夠的。

這一次的安置,也消耗了不少的銀兩。

這些銀兩,縣衙不可能出。只能是蘇天成自家掏銀子,好在有繳獲的匡思明的金銀。

蘇平陽稟報之後。蘇天成大體知道了情況。

如今,他必須考慮到,與南京京營之間的協調事宜了,必須要爭取到一萬公頃的官田,這樣,才能夠很好的安置巡檢司軍士的家眷,否則沒有第二個辦法。

已經是九月底,馬上就要進入冬季了,有些事情,必須要儘快開展了。

比如說水利設施建設的問題。

南方的耕地,收成遠遠強於北方,就說這南直隸的耕地,每畝的產量,接近山西的一倍,可有些通病是完全一樣,水利設施的建設,幾乎沒有進行過,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了耕地的收成。

這不是小事情,糧食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在今後十幾年的時間裡面,儲存糧食,是最爲重要的任務之一,有了糧食,可以做太多的事情。

蘇天成沒有時間耽誤了,想要和南京京營協商,最好的辦法,是找到秦三德,居中協調,防止京營漫天要價,一定要爭取到一萬公頃的官田。

要是爭取到了這一萬公頃的官田,江寧縣縣衙,就算是很大的土地持有者了,有了兩萬公頃的官田,可以發揮出來巨大的作用了,在如今這個時代,官府掌握資源,纔好辦事情,才能夠辦好很多的事情。

困難總是存在的,南京的局勢有些微妙,唐世濟和秦三德之間的關係,有着敷衍的意思,所以說,在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蘇天成是必須要仔細考慮好的。

他首先去找到了張泰寧。

做事情,還是要從下面開始,張泰寧是守備勳臣,是兩大營的最高將領,得到了他的支持,至少有了最基本的保證了。

第一次去拜訪張泰寧,不管怎麼說,都是要帶着一些禮物去的,張泰寧是英國公張輔的後代,身份是顯赫的,地位也是尊貴的。

思考良久,蘇天成帶着一柄寶劍,這是當初從不沾泥的手裡繳獲的,寶劍還算是不錯,也不能夠算是絕佳的品質,可來歷不同於一般。

張泰寧長得五大三粗的,到底是武官世家出身的,自幼就開始習武,儘管已經是正二品的都指揮使,朝廷授驃騎將軍,依舊沒有放鬆日常的鍛鍊。

“蘇大人是稀客啊,東京大營和西京大營都在江寧縣境內,說起來,蘇大人是父母官啊,來人啊,備下酒宴,一會我與蘇大人,好好痛飲一番。”

“張將軍言重了,下官不敢當啊,今日來找張將軍,是有事情相求的。”

蘇天成的第一感覺,張泰寧是爽快人,典型的軍人作風,和這樣的人交談,不要拐彎抹角,有什麼事情,儘管直接說。

“呵呵,蘇大人恐怕是爲了官田的事情來的吧。”

“張將軍說準了,下官就是爲了官田的事情來的。”

“蘇大人,實不相瞞啊,這件事情,我也不能夠做主啊,官田是朝廷直接劃撥的,雖然屬於兩大營所有,可這些都是兩大營餉銀的一部分,要是給了江寧縣一部分,將士的糧餉就出現問題了,要是軍士不滿意了,沒有誰敢承擔責任啊。”

“下官當然不可能白要的。”

“哦,那蘇大人提出來條件,我們可以一起磋商。”

“還是請張將軍提出來條件,下官思索一番,若是能夠接受,下官心裡就有數了。”

張泰寧看了看蘇天成,稍微思索了一下,蘇天成想着耕種官田的事情,他是知道一些的,畢竟朝廷裡面的事情,他也是清楚的。

“既然這樣,我就實話實說了,每畝官田,按照慣例,軍營要得到六鬥糧食,這個比例,確實高於民田,但這是朝廷的制度,我也沒有辦法的,蘇大人若是想着耕種官田,我們還是按照規矩來的。”

這早在蘇天成的預料之中,張泰寧肯定會提出來這樣的要求。

每畝官田,上繳六鬥糧食,聽起來比例不是很高,實際情況不是這樣,兩大營的官田,絕大部分都是水田,只能夠種水稻,按照風調雨順的年景計算,每畝水田,能夠收穫2.4石的稻穀,就算是很不錯了,上繳了六鬥,就等於總收入的25%,民田的賦稅,最多不超過10%。這也是官田少有人願意耕種,軍士大量逃亡的原因所在了。

而且,這些年災荒連連,南直隸也不能夠完全例外,因爲水利設施的缺乏,完全靠天吃飯,如果遭遇了災荒,糧食歉收了,更是雪上加霜。

蘇天成有把握,不管遭遇什麼災害,都要最大限度的保證糧食豐收,有關的水利設施建設事宜,已經在他的腦海裡,形成了雛形,能夠爭取到兩大營一萬公頃的耕地,今年在兩萬公頃的耕地上面鋪開水利設施改造,取得了良好效果之後,來年全面推行。

“張將軍,下官的考慮,是有些不同的,所謂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張將軍還是要給予一點鬆動的餘地啊,這官田的賦稅太高了,下官承受不起了,也就無法耕種了。”

“可以理解,蘇大人是什麼意見。”

“下官想着,將收益摺合成爲銀兩來計算,每畝官田,江寧縣出一錢銀子,若是江寧縣耕種一萬公頃的耕地,一共十五萬畝,也就是一萬五千兩銀子,加上兩大營爲維護江寧縣治安所做出來的貢獻,江寧縣每年上繳兩大營兩萬兩銀子。”

張泰寧有些心動了。

南京京營的日子,比起其他地方上的軍營,情況還是稍微好一些的,至少南京戶部能夠保證餉銀的撥付,不至於過多的拖欠,屯田制有些名存實亡的味道了,兩大營從土地上面能夠得到的收入,少了很多,就算是堂堂的京營,照樣有軍士逃亡的情況。

兩萬兩的白銀,不算少了,南直隸的糧價,一直都不高,收購季節,糧食的價格,不足三錢銀子一石,最低甚至只有二錢五釐銀子,依照這個價格計算,每畝官田,一錢銀子,不算很少了。

要求江寧縣按照上繳六鬥糧食的價格,來耕種官田,估計也是談不攏的。

“蘇大人的這個意見,還是不錯的,摺合成爲銀兩,這樣方便了很多,只是在這銀兩數目上面,是不是可以稍微提高一些,我也好對下面的將士解釋啊。”

蘇天成微微笑了一下,他基本清楚了張泰寧的底線了,其實兩萬兩白銀,已經不算少了,兩大營的耕地,已經有不少拋荒的情況存在了,這些拋荒的耕地上面,是沒有任何收入的,江寧縣拿到了這些耕地,總是能夠上繳給兩大營一些銀子的,至於說還多上繳一些白銀,不是不可能商議。

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1015章 誤判?(4)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36章 大調整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614章 剪不斷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274章 奧妙第406章 募捐(2)第202章 商議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510章 刺激(2)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58章 籌謀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45章 租子第182章 家信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36章 大調整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3章 痛下殺手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122章 熱鍋(2)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76章 升堂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080章 暗戰(1)第126章 眼藥水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321章 聖旨下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792章 偶遇(3)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
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1015章 誤判?(4)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136章 大調整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614章 剪不斷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274章 奧妙第406章 募捐(2)第202章 商議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510章 刺激(2)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58章 籌謀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45章 租子第182章 家信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36章 大調整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3章 痛下殺手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122章 熱鍋(2)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76章 升堂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080章 暗戰(1)第126章 眼藥水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321章 聖旨下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792章 偶遇(3)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