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

秦良玉擡起了滿頭銀髮,聽崇禎帝朱由檢這麼說,她也不好再請罪,但她此時也很疑惑,崇禎帝朱由檢宣自己來南京覲見到底是做什麼,按理,自己已經年過古稀,再無領兵之能,自己石柱的子弟大半都已在萬曆以來的無數次征戰中殞命,即便零新剩下的一些白桿兵也被崇禎帝朱由檢一道諭旨給全部招進了近衛軍體系之中,現在更是已有官至都督僉事兼副總兵的。

不過,這也是石柱土司最後的火種了,現在的石柱土司皆是孩童與婦孺,而秦良玉覺得自己更是沒有任何用處的老婦孺,本來武官在大明就不如文官,更何況自己還是個婦孺,在京城似乎也做不了什麼事。

“縱觀整個大明,大明北方半壁江山淪喪胡人之手,巴蜀之地更是被流賊張獻忠盤踞,海外更有外番虎視眈眈,可謂天下形勢依舊兇險難料,可如今能坐鎮中樞,統籌天下兵馬,知兵的老帥已寥寥無幾,眼下也就只有請愛卿出山,替朕坐鎮中樞,調度天下兵馬,輔佐朕軍機大事,因而朕有意任愛卿爲大元帥府樞密使!”

秦良玉雖說一介女子,但也是知曉兵法的老將,自然知道是樞密使是什麼意思,雖說大明之前並無樞密使之職,但眼下陛下已立大元帥府,相當於把五軍都督府和指揮權與兵部的調兵權統歸於一起,而樞密使就當相當於大元帥府的執掌者,其權力不可謂不大。

“陛下,萬萬不可,微臣擔當不起,且微臣乃一介老婦,恐惹朝臣非議!”

秦良玉自然是大爲驚駭,忙要推辭,她自然知道這樞密使的權力已經相當於內閣首輔,甚至不亞於內閣首輔!自己一旦做了這樞密使,就無疑成了天下軍權最大的人,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那樣就會成爲衆矢之的,更何況她還是一介婦孺,誰也不能接受一執掌天下兵權的乃一介婦孺。

但朱由檢之所以有意讓秦良玉做這樞密使,替自己處理大元帥府日常事務,自然是也是因爲也就只有秦良玉最合適。

首先就因爲秦良玉是婦孺,而且年過古稀的老婦孺,難有什麼野心,坐在這個位置不會有什麼隱患出現;

關鍵是,秦良玉的確是現在整個大明天下少有的經驗豐富的老將,自己這個皇帝在崇禎十八年還能依據自己是後世人知道歷史發展的這個金手指來執掌大元帥府,統籌天下兵馬,做到算無遺策;但在崇禎十八年以後,歷史已經發書了大的改變,朱由檢覺得以自己的本身軍事才能不一定能讓大明在以後的軍事鬥爭中穩操勝券,因而大元帥府很需要一位能在中樞指揮天下兵馬的老帥坐鎮,這樣才能算是百無一失。

兵部尚書馬士英統籌一下後勤與運輸還行,陰謀算計官場也更是高手,但在戰略上也只能跟着自己的意見走,而李巖則還資歷尚淺,且他本身就是滅虜軍現在事實上的首領,自己即便再在感性上相信李巖沒有反心,但理智上也不願意將這樣的大權交給他,而且羣臣肯定也不會答應;

除此之外,周遇吉等人又得在實地統兵,朱由檢不可能抽調這些領兵一方的大將回京坐鎮,唯一適合的如今就只有秦良玉這個爲大明立下大功的老將,而且秦良玉在天下的威望也足夠高,即便是張獻忠現在佔據四川后也不敢去動一個小小的石柱土司。

朱由檢不想讓文官集團控制軍權,只能把調兵和指揮之權都控制在自己手裡,所以才成立了大元帥府,自己兼領大元帥府。

但軍務也同政務一樣,每天若是讓朱由檢自己處理事務肯定也要忙得半死,因而也的確需要一個樞密使處理日常事務。

這也算是朱由檢想讓秦良玉出任樞密使的原因,他還想讓自己多活幾年,不想過勞死。

但偏偏現在秦良玉卻要推辭,因而這讓朱由檢心裡很是不爽,但他也知道換作任何一個人只要沒有做皇帝的野心,也不敢做這權高震主的官。

“正因爲愛卿乃一介婦孺,朕才放心將這天下兵馬交給你,而且朝臣也纔會放心,朕知道愛卿公忠體國,滿門忠義,不會抗朕的旨意,這樞密使你就放心的當,即便不爲了朕也得爲了天下的江山社稷着想,難道愛卿真的甘願看着朕將大明的天下兵馬交到一不知兵的人手裡,讓大明的兒郎白白在戰場上送死嗎,不只是你們秦家與馬家,整個大明也沒多少好兒郎了,不能讓他們再白白送了性命。”

朱由檢這麼一說,秦良玉只得答應下來。

從公而言,她的確不敢抗旨。

從私而言,她自己的兄弟子侄死了太多,而且其中不少都是因爲昔日文官掌兵不知兵事而胡亂指揮白白犧牲,更何況她自己現在剩餘的子侄輩還在近衛軍中,她也的確不想讓自己失去更多的親人。

秦良玉做了樞密使執掌大元帥府日常軍務的消息很快便被整個朝堂官員所知,而整個朝堂的官員雖然也知道秦良玉是一介婦孺但也的確沒多少人提出異議,有一個六科言官倒是上了奏疏,想阻止此事,但直接就被朱由檢貶到了貴州當知縣。

朱由檢現在對大明的軍界官員構成很滿意,大元帥府即朝廷中樞有秦良玉坐鎮,還有李巖主持參謀部,而地方上有周遇吉、劉芳亮、黃得功這樣的驍將,年輕一輩中,鄭成功、閻應元、顧炎武、夏完淳等已開始嶄露頭角,即便未來統領清軍南征大明的統帥真的是洪承疇,那個在崇禎年間與盧象升齊名的人物,朱由檢不相信自己大元帥府裡現在的這些人物還不能對付得了他。

秦良玉坐鎮大元帥府後,朱由檢也輕鬆了下來,基本上日常軍務,他也不再親自處理,趁着這段時間他得再去一趟軍械所和大明工程院以及大明科學院,看看大明現在的科學技術發展的怎麼樣。

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
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