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

李巖雖然擔心自己會被朱由檢除掉以絕自己擁兵自重之嫌疑。

但現在的他已經是萬念俱灰,且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再加上各部將領的意思都很明確,他也只能選擇等待自己或死或官運亨通的結局。

錦衣衛千戶蘭官偉帶着李巖與闖軍有意歸附大明的消息趕到了錦衣衛指揮使的吳孟明這裡,向吳孟明轉達了這一消息。

正在九江城門上用午餐的吳孟明聽聞忙丟下手中碗筷,也顧不得吃飯,直接對蘭官偉命道:“持我的令牌,立即帶着李巖的回信去南京見陛下,換馬不換人,得儘快讓陛下知道此事!”

說着,吳孟明又對身邊的人吩咐道:“告知黃總兵一聲,本官已去了荊州,建奴阿濟格部南下之事,他可不必擔憂,煩請他轉告袁公,待劉肇基一到,合力剿左逆便是,其餘不可多說,此乃絕密!”

說着,吳孟明便立即命人牽馬來,暗殺李自成與招撫闖軍是朱由檢交給他錦衣衛的重要任務。

朱由檢早已言明,他若完成則功蓋千秋,可封伯爵,若完不成就是千古罪人,萬死而不能辭其罪。

吳孟明一趕到武昌,鎮撫使王鵬也來到了吳孟明面前,將牛金星押到了吳孟明面前:“稟指揮使,李自成已死,這是闖軍丞相牛金星。”

牛金星尷尬地笑了笑,他也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被錦衣衛抓住。

“殺了,留着幹嘛,處理乾淨點!”

吳孟明說着就親自拔刀將牛金星劈成了兩半:“以後史書只會記載,牛金星乃清軍細作,使李自成被暗殺,李巖無奈率闖軍餘部歸附大明!”

說完,吳孟明繼續趕去見李巖。

李巖一聽聞有錦衣衛指揮使前來求見,便也命人將吳孟明請了進來。

“今日得見先生,真是三生有幸”,吳孟明笑道。

“是嗎,向來錦衣衛只會殺人抓人,吳指揮使今個兒不是來抓李某的?”李巖笑問道,他骨子裡還是個文人,對吳孟明這些廠衛系統的人自然沒有什麼好感。

“李先生說笑了,您是陛下掛念的人,吳孟明即便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對你怎麼樣?”

吳孟明說着,就見高一功就見闖了進來:“軍師,聽說有朝廷來人了?”

“來了個錦衣衛的大官”,李巖笑說道。

“奶奶的,錦衣衛來搗什麼亂,難不成還想治我們的罪不成”,高一功拔刀問道。

“將軍別誤會,我只是特地來告訴諸位將軍,吳某已命人快馬加鞭去南京將諸位的事轉達於陛下,相信不久後朝廷便會派人來,另外,吳某已令人將諸位意欲歸附大明的消息告知給了湖廣總督與巡撫,相信不久後,便有朝廷輸送糧草來犒勞諸位將軍。”

吳孟明忙解釋了幾句,高一功也沒再說什麼,李巖也沒再說什麼,此時的他還得隨時注意清軍的動向,無論自己這邊和朝廷談得如何,都不能對清軍掉以輕心。

……

朱由檢如今幾乎是每天都同馬士英等人待在大元帥府裡,多鐸部和阿濟格部兩路清軍已經步步緊逼,而他自己這邊居然還不能全力對待,還得想辦法應對李自成殘部與左良玉殘部。

朱由檢也就絲毫不能掉以輕心。

不過,就這時候,錦衣衛千戶蘭官偉闖了進來:“稟告陛下,微臣錦衣衛千戶蘭官偉奉。”

“別廢話了,直接說要緊的!”

朱由檢連鞋也懶得穿一聽見馬蹄聲,就跑了出來,對着蘭官偉喊了一句。

“是!李自成死了,李巖與闖軍各部有意歸附大明,這是李巖的回信!”

蘭官偉這麼一說,朱由檢心裡頓時鬆了一口氣。

馬士英等大元帥府所屬官員都不由得大爲激動。

作爲坐視北都喪失的李邦華不顧在朱由檢面前的形象,直接大喊道:“陛下,你聽見了吧,李自成死了,毀我祖陵,奪我都城的反賊李自成死了!”

路振飛也激動地抹了抹眼淚。

“朕也聽見了,李自成一死,闖軍肯歸附我大明,眼下左良玉部即將被滅,我大明還有希望!”

朱由檢說後就對馬士英吼道:“還愣着幹嘛,快去擬旨啊!”

也同樣激動地出神的馬士英被朱由檢這麼一吼,忙跑進了文書房,劉孔昭見此忙跑了過來:“老馬,我幫你磨墨。”

馬士英拿起毛筆,愣了半天,問向劉孔昭:“誠意伯,陛下讓我擬什麼旨?”

“我不知道啊,你問陛下啊!”

劉孔昭說道。

朱由檢這時候已經走了進來:“如何招撫闖軍的事稍後開朝會再議,現在擬兩道旨意,一道給呂大器,命他死守住虎牢關,至少得守半月以上,要是守不住,朕滅他全家!”

“另一道給近衛軍第一軍劉肇基,三日之後立即對左良玉部發動攻擊,不留一個活口,全殲這羣逆臣賊子,三日之後若聽不到炮聲,他劉肇基自裁吧!”

朱由檢說完便出了文書房,將錦衣衛千戶蘭官偉傳喚進了大元帥府議事房,親自詢問關於闖軍的具體情況,其他官員也跟了進來。

“什麼!將李自成按帝王禮下葬!”武英殿大學士李邦華當場驚訝地發出了疑問,對朱由檢拱手道:“陛下,李自成罪大惡極,如今其人既然已死,我們可以不追究其罪,但卻還要對其進行帝王之禮下葬,實在是太過寬容了,說到底,他不過是一反賊,何德何能能享帝王之禮下葬。”

“是啊,陛下,李自成毀我大明基業,其罪不可恕,其餘闖賊可免罪,唯獨李自成不可免,如今此人已死,陛下欲張仁慈之心,按公侯之禮厚葬已可,何必以帝王之禮,如此厚待一反賊,我朝廷威信何在。”

路振飛也說道。

朱由檢本以爲最容易被羣臣接受的就是對李自成以帝王之禮下葬,畢竟這只是一個儀式,無傷大雅,而且,原本歷史上,李自成入北京,自己這位朱由檢自縊後,李自成也同樣以帝王之禮下葬自己這個皇帝,但朱由檢現在卻沒料到就這個條件最不易被朝廷官僚們同意。

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六百三十五章 南北並進滅朝鮮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