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

三軍授旗完畢,朱由檢又做了一番軍旗關於一支軍隊的重要意義的演講。

崇禎帝朱由檢希望自己的近衛第一二三軍是一支有靈魂的軍隊,通過口號、軍旗等一系列方式讓每一個官兵都知道他們參加近衛軍的目的是什麼。

當然,光有精神勉勵是不夠的,雖然嘴上朱由檢說是加入近衛軍不爲升官發財,不計個人生死。

但只要是人,就得有利可圖。

朱由檢命人將成箱的銀元擡了上來,由他和各軍總兵官和總督以及大元帥府的官員向官兵們發放響銀。

當軍人也是要有物資保障的,尤其是在這個年代,很多時候士氣的高低就看你發多少銀子。

朱由檢不會在這方面吝嗇,而且只有軍人的響銀豐厚,才能更好地讓他們嚴守紀律,對民衆財產和公共財產做到秋毫無犯。

這一次的響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豐厚,按照朱由檢的說法,這叫做年終獎,是天下百姓對近衛軍的殷切期盼和新年祝福。

也正因爲此,當由朱由檢親自發放,以此收三軍之心。

每一員前來領響,朱由檢在將用紅紙包裹好的銀元塞到其手中時,都會與其拍肩示意。

近衛軍的官兵們誰也沒想到高高在上的君王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心中自然是更爲敬佩。

看着這些或手持崇禎十四式火器或是彎刀或是長矛或是鳥銃,一個個精神抖擻,臉上興奮異常的官兵。

朱由檢很是欣慰,他不相信就自己就憑這四十五萬大軍還會讓清軍輕易攻下江南。

“馬上就要過年了,朕決定給你們放假,從臘月二十七日期到正月初七之前,你們可以回家看看父母,畢竟明年是否能再見也已不知道,回不了家的就去南京看一看,去蘇州看一看,也可以來紫禁城來找朕,李若璉你不許阻攔他們!”

朱由檢這麼一說,眼前的官兵都歡呼起來,長達數月的訓練對於他們而言的確已經很疲憊,一聽見要放十日長假,自然是興奮不已。

“傳旨錦衣衛指揮使吳孟明,近衛軍休假期間,務必嚴加警戒,另外,各軍安排一下,每一日各軍得有一個兵團值班守備,謹防一旦清軍趁此突襲,朱昭明那邊報警時,也能有個機動兵力!”

朱由檢吩咐後便下令繼續訓練。

十五萬甲種營的官兵開始由各自的基層軍官帶去訓練。

步兵營自然是要先熟悉燧發槍的,已有步兵營的軍官到軍械所觀摩了崇禎十四式火槍的操作過程,此時開始訓練時,便由各隊隊長進行操作演練。

噼噼啪啪的實彈射擊嚇得洪澤湖上的白鷺成羣成羣的飛。

而騎兵營則沒有開始進行騎馬訓練,而是在老騎兵的帶領下,給各自的馬匹喂草料豆料,刷毛,以及一起相互依偎。

按照老騎兵的說法,這是先與各自的馬匹培養感情,只有這樣才能使馬對人產生感情,然後戰場上才能像戰友一樣相互配合。

到以後,纔會訓練馬匹跨火圈,趟血水,模擬戰場衝殺。

這些細節,朱由檢自然不會去抓,一切都交給周遇吉去管,畢竟他可是與清軍騎兵對戰過的邊軍老將。

朱由檢現在擔心的是騎兵營後續的馬匹供應問題,現在山東還在自己手裡,還有馬匹供應,可若是明年一但山東丟失,朱由檢很難再尋地養育戰馬,南方水土明顯是不適合養馬的,尤其是戰馬。

炮兵營在開始試探着用照門和測距儀發射炮彈,諾大的原野裡時不時的傳來炮聲,有高聲呼叫射中了的,也有大笑沒射中的。

初始的時候大家還都比較熱情,甚至在五日的各兵種訓練同時還開始加班加點在朱由檢請來的葡兵幫助下襬出長矛與火槍騎兵搭配的戰術訓練。

將騎兵與火槍步兵以及長矛合理搭配成戰鬥力極強的混合兵種,這方面佛郎機人即所謂的西班牙比較有經驗,而大明對此也不陌生,畢竟這種混合兵種的戰術配合,從明初以來便也有。

看着長矛兵的刺殺與火槍兵整齊的發射以及以及騎兵們有模有樣地突襲包抄迂迴,讓朱由檢很是欣慰,或許此時的近衛軍官兵對於這種戰術還比較生疏,但只有日復一日的重複訓練,一旦養成慣性再加上紀律的嚴格,不愁不形成強大戰鬥力。

朱由檢最強調的就是近衛軍的紀律,逃兵以及舊習不改搶掠民財以及貪贓枉法,玷污民女甚至只是調戲的都被朱由檢命令軍法官砍了腦袋掛在了校場的旗杆上,其中不乏指揮使級的高級軍官。

大元帥府新成立總軍法處,由何新直接管理,而各軍乃至各兵團和各營都有自己的軍法營,由各軍總督主抓。

這些軍法官雖然與其他官兵一樣參加訓練,但都臂膀上多一繡着軍法二字臂章,這些人都是選自軍中或錦衣衛中的古板嚴苛之人,絲毫不講情面,一旦有人違反,不顧級別高低,俱是先禁閉再按照近衛軍違紀條例懲罰。

朱由檢希望可以以此讓近衛軍可以真正成爲一支紀律嚴明的鐵軍,這樣才能具備近代乃至現代軍隊的一些性質,崩潰率要完勝當今這個時代的任何一支軍隊才行。

從對歌比拼,到每五日一次各軍格鬥大比武,朱由檢要培養的就是各軍的集體拼搏精神,他不希望自己的主力軍輕言放棄,他要讓他們把軍隊的榮譽視爲比生命還重要。

因陸軍部總長周遇吉宣佈是臘月二十七日中午休假。

所有臘月二十七的上午,以往訓練熱情高漲的官兵此時都表現的很無精打采,許多人不時的看向箭樓上的大鼓,都等着正午的到來。

“看得出來,今天早上的軍心已經沒了,陛下,要不提前到上午就給大家放假吧?”

“不行,軍令不可改,正午就是正午!”

朱由檢也有不近人情的一回,而等到正午到來時,他則親自上了箭樓,敲響了大鼓:“兒郎們,回家吧!”

底下一片歡呼之聲,有人開始相互擁抱,有人則脫去了軍帽,有人在抱着自己的馬久久不離開。

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八十七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八十七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
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八十七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八十七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