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

這日清晨,朱由檢在開封城中醒來,推開軒窗瞧了一眼這古都。

天地一片素白,城牆上的彈痕已被積雪覆蓋,廝殺聲恍惚已在剎那間銷聲匿跡。

洪承疇率領的五十萬清軍主力最終隨着這場大雪的落下而宣告落幕。

這些幾乎是從崇禎十七年到崇禎二十年間,北方乃至關外的最後一批成年男丁。

滿清從萬曆以來就不是個單純的漁獵民族組成的部落。

他雖然以滿洲軍事貴族爲主,但在三四十年間於白山黑水一帶已經形成了一個滿漢蒙雜居的政權,經年發展之下,人口早已不是昔年的只有數萬野豬皮之規模。

不然也不可能在天啓崇禎年間幾乎一點一點把關外給蠶食乾淨。

這些關外的成年男丁加上北方各省的成年男丁。

滿清湊足了八十萬之數南下企圖一舉滅亡大明的野心就此破滅。

可以想象,此時的北方各省只怕已是十室九空,千村凋零。

朱由檢不知道多爾袞會如何面對這樣的局面。

但他現在也沒空去管多爾袞會如何做,他現在得回南京收拾那一幫宵小之徒。

滿清自然已不再是大患。

西南的張獻忠最多也就只能割據一方。

唯獨南京。

在江南。

自己身邊的一些居心叵測的人才是自己需要時刻警惕的。

雖然以自己這個帝王現今的權力與勢力,這些人已不足以撼動自己。

但有時候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朱由檢也不會想到他們會在什麼時候突然往自己背後捅刀子。

譬如這一次。

朱由檢着實沒有意料到,他本以爲這些藩王皆無大志纔是。

自己也一直未剝奪藩王的高俸祿和對土地的特權,一直把他們當豬一樣榮養着。

然而現實告訴朱由檢,這些人也是有野心的。

只要給了他們機會,他們也會覬覦那把龍椅。

眼下已經是臘月二十八,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

因戰爭的結束,開封城再次恢復了昔日的祥和之氣。

節日的氣氛開始在市井之間瀰漫。

自取締路引制度以後,百姓們生活越來越自由。

如今開封又沒有戰亂,再加上人地矛盾的解決,因而城內城外此時都已有了許多進行貿易活動的百姓。

雖還沒完全呈現出昔日北宋時的清明上和圖裡的熱鬧,但也在這寒冷的嚴冬裡孕育着一絲絲春天的生機。

不過,整個大元帥府與近衛軍體系依舊還是忙碌着。

近衛軍傷亡人數需要統計,撫卹事宜與調崗事宜皆是繁雜的工作。

除此之外,還有俘虜的押送與分派到各處工廠勞役的安排工作。

以及調軍南下的事宜,都需要處理。

近衛軍第三軍已在城內休整,補充新兵。

劉芳亮本身就是大元帥府總訓練處主任,負責全國的新兵訓練工作,自然由他自己調派新兵補充第三軍。

不過,按照朱由檢的意思,近衛軍第三軍要擴充一個兵團,以備將來組成近衛第七軍用。

戰爭自然是不可能結束的,近衛軍肯定也是要繼續擴充的。

朱由檢可不希望他年北伐之時後方依舊沒有足夠主力軍團穩定朝局。

至於擴充軍隊後增加的國防支出,這些自然是朱由檢以後考慮的事。

第二軍四個騎兵營共計兩萬鐵騎已先由總兵官何新親自率領先一步回師江南。

而步兵營和炮兵營則準備稍做休整後再南下。

朱由檢和秦良玉自然是隨步兵走。

大戰剛剛結束,很多事務也要他和秦良玉親自處理好後才能放心離開。

洪承疇一直吵着要見他,但朱由檢沒有心情去搭理這樣的人。

吳三桂好歹是武臣,且是崇禎十七年三月後得知北京城陷落後才決定降敵,朱由檢本就沒指望他能有多少忠誠之心。

本來大明朝廷對於武臣也不怎麼厚待,或者說是文官集團對武臣不怎麼厚待。

朱由檢自然也不能太強求武臣有多少忠烈之士。

而吳三桂這樣的遼東軍事貴族自然不可能指望,但至少人家還是願意進京勤王的,至少要有銀子而已。

這也是朱由檢爲何只殺了吳三桂而沒有押解其去南京凌遲之原因。

朱由檢給近衛軍們看看,自己對武臣的不同。

如今之大明非是晚唐,暫時沒有震懾武臣之必要。

而對皇權起着威脅的依舊是文官集團。

而洪承疇作爲文臣,朱由檢待他本來就不薄,比之於盧象升可謂是隆恩至極。

但偏偏洪承疇在崇禎十四年就降清,而且不是迫不得已,他本該以死全名節或者如盧象升一般戰死沙場。

可洪承疇沒有選擇這樣做,還害得朱由檢在當時還誤以爲他會戰死他會自殺殉國,還要給他辦葬禮。

這還不算,洪承疇居然還主動幫助多爾袞滅亡大明,主動出謀劃策。

可以這麼說,吳三桂最多就是一把誰都可以握起的刀,一把誰都可以利用的刀。

而洪承疇就是一條養了十年還會反咬自己一口的毒蛇。

所以朱由檢要嚴懲洪承疇,要以此震懾江南的文官們,震懾投降滿清的士紳們!

除夕這日,朱由檢沒有在開封城過春節便和近衛軍第二軍的步炮兵一起離開開封城。

而此時,周則也揹着勒克德渾從陶家店渡河離開了開封府。

周則救走清廷多羅貝勒勒克德渾,朱由檢是知道的。

勒克德渾是周則在滿清的靠山,要想讓周則在清廷起着更大的作用,就必須有勒克德渾的幫助。

因而,周則現在上演了一場完美的忠僕救主的戲碼,帶着兩百騎在數十萬大軍中硬是將勒克德渾救了出來,還一路揹着被打中腳的勒克德渾突圍到了陶家店。

近衛軍也配合着追殺了一陣,甚至還讓周則的臂膀也中了一彈。

總之,現在的勒克德渾很感激周則,並開始徹底信服周則,認爲周則是自己最忠誠的奴才。

“主子,我們總算回到北岸了,只要再堅持幾日,我們就能進衛輝府歇息歇息,主子你說,我們這次吃了敗仗,朝廷不會懲處我們吧,尤其是奴才這個河南提督,奴才就擔心要是被治了罪,發配到寧古塔,就沒人服侍主子了。”

周則很是擔憂地說道。

“放心,本貝勒就是拼着老命不要,也要保下你,這次敗仗主要責任是洪承疇,不能怪你,本貝勒會向王爺求情的,而且你的表現並不差,先用智謀奪回杏花營,又發覺敵情有變果斷出奇兵救回本王,這份膽識與睿智不簡單,要說,王爺也忒不會用人,何必讓那洪承疇一介老儒掛帥,倒不如用自己的奴才實在。”

勒克德渾這麼一說,周則不由得心底冷笑,但也確如勒克德渾所言,很快他便就被升了官。

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
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