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

南京工部尚書何瑞撞柱而死卻沒有得到半點清名。

刑部尚書姜曰廣更是落寞地離開了朝堂。

這讓羣臣們都不禁駭然失色。

而此時,朱由檢則繼續問了一句:“還有要死諫的嗎?”

太子朱慈烺着急地回頭看了看,但此時所有的官員都保持了沉默,不過在過了一會兒後,一名叫伯愈的工部都給事中站了出來,並看了阮大鉞一眼:“有!”

朱由檢此時心裡是震撼的,也很恐懼,他沒想到還有不怕死的官員出現。

但此時的他爲了加強自己的皇權,必須咬牙狠下心來,將這些還恪守儒家禮儀的官員除掉,因爲這些是自己目前徹底統治文官集團的唯一障礙!

朱由檢沒有任何理由和動機主動殺死他們,而現在間接的逼得他們自殺是唯一的方式。

“那就去死諫吧,朕不準!”

朱由檢直接說了一句,但伯愈卻直接跪下來:

“陛下容臣細稟,臣死諫並非諫言陛下廢黜東宮,只諫陛下誅殺奸臣阮大鉞,阮大鉞雖爲文臣,卻比東廠閹賊還狠,此人無忠無義,殺人如麻,不殺此人不足以平民憤!”

其餘官員皆看向了阮大鉞,內閣首輔高弘圖也看向了阮大鉞,包括戶部尚書劉萬春等。

雖然此刻誰都沒有說話,但神色間都透露出對阮大鉞之厭惡。

不過,阮大鉞也有自己的心腹,此時左僉都御史葉廷秀站了出來:

“陛下,阮大鉞殺的是亂黨,奉的是陛下旨意,伯愈所言皆是污衊!”

葉廷秀是劉宗周的門人,如今卻站出來爲阮大鉞說話,令高弘圖和劉萬春等官員頗爲驚訝。

而朱由檢則露出了笑容,心情變得好了起來。

如今這局面是他最想看到的,葉廷秀是劉宗周的門人,如今卻投了阮大鉞,說明因爲管紹寧等彈劾範景文、劉宗周等事,而促使葉廷秀選擇了投附阮大鉞,也說明阮大鉞此時在朝中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勢力。

“伯愈,朕給你兩個選擇,一是以死證明你對阮大鉞之痛恨,二是去廣東樂昌做知縣,那裡剛剛發生了水災,知縣殉職;

朕知你中尚有老母弱子,此時若死雖是大丈夫死名死節但卻棄家人於孤苦之中,留殘軀不死去樂昌爲百姓謀福利即可不死以免老母弱子悲傷也能算是爲你今日之進諫之舉承擔了後果。”

朱由檢說後便坐了回去。

伯愈這種彈劾官員的言官與彈劾自己的言官不同,前者和自己沒有直接矛盾,因而朱由檢也就能給一個不死的機會。

羣臣見朱由檢的態度變化也知道了朱由檢的深意,而伯愈也長呼吸了一口氣,知道自己不能讓陛下治罪阮大鉞,只得俯首:

“臣請去樂昌!”

至此,也沒人再敢彈劾阮大鉞,阮大鉞挑釁地看了高弘圖一眼,高弘圖無奈苦笑。

“現在還要要死諫太子被廢一事的嗎?”

朱由檢第三次問向了羣臣。

阮大鉞和高弘圖搶着向朱由檢表態:

“陛下英明,臣等皆無異議!”

“陛下英明,臣等皆無異議!”

其他官員也都跟着呼應了起來。

此刻大明皇帝朱由檢獨掌天下大權已成定居。

皇權再次凌駕一切之上無法再阻擋,沒有人再有能力與朱由檢抗衡。

太子朱慈烺開始感到更加慌張起來,看着這些昔日自己所依仗的文臣都一個個表態支持自己父皇,他只得向朱由檢哭着跑了過來,最後更是摔倒在朱由檢面前,哭喊道:

“父皇,我是太子,我是太子,你不能廢了我啊,不能廢了我啊!”

朱由檢沒有多看朱慈烺一眼,此刻他必須廢掉朱慈烺,不能留半點情面,而且緊接着他便做第二個決定:

“朕先傳口諭,待會散朝後,阮大鉞去文華殿擬旨由內閣和大元帥府發敕書於天下,封皇長子朱慈烺爲惠王,賜第長安左門西側,永王賜第長安右門東側,定王賜第承天門西側,諸皇子十五歲後不宜再待於深宮,當以學習政務禮儀爲重;

特命:惠王見習禮部,永王見習兵部,定王見習戶部,各部部堂好生帶着,不必顧念皇子之尊,主事以上皆可申斥之;諸皇子也不可自矜身份,好生學習,將來好分爲父之憂。”

這三個皇子也算是跟在朱由檢身邊已有三年,基本的文理知識皆已具備,朱由檢早就有打算把他們都放出去歷練參與實務,比整日被一羣老學究教儒家學問要好得多。

不過,如今他做出這個決定時,羣臣還是頗爲驚訝,但此時他們也只能遵旨,不敢再說什麼。

“陛下如此做是有意讓我們這些官員和諸位皇子之間互相爭鬥啊,帝王之心還真是深不可測,但也的確狠辣啊,爲大明之江山社稷竟不惜故意讓自己的子嗣們明爭暗鬥,同室操戈!”

高弘圖喟然一嘆,劉萬春則不由得笑道:

“讓定王見習戶部,這不是要劉某做定王黨嗎,只是不知定王其才如何,若沒有儲君之才,劉某倒也不願把身家性命壓在他身上,寧願做一孤臣。”

“你,本官倒是放心的,能分得清國家利害,但阮大鉞那邊就不知道了,他掌着兵部如今永王又去了他那裡,素來永王便頗爲上進,而太子,不,是惠王,惠王和阮大鉞已不和,老夫擔心他們真的開始結起黨來。”

高弘圖說道。

“無論結黨不結黨,陛下是不會讓任何一個人對天下大局造成影響的”,吏部尚書華允誠說道。

阮大鉞這時候的確很興奮,朱慈烺今日的表現讓他已經意識到朱慈烺如果登基做了皇帝給他帶來的危害,因而他現在已經主動開始和永王接觸起來,甚至直接建議永王先去大明陸軍軍事學堂學習再去大明船政局,直接籠絡近衛軍與鄭氏集團。

朱由檢對此故作不知,但也命人好生提防着。

他不介意皇子在軍隊中參與訓練,但想要分他的軍權自然是不可能的。

對於廢黜太子有意讓成年皇子之間爲儲君之位互相鬥爭,朱由檢還真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

不知是因爲這些年心腸變得越來越硬,還是他作爲穿越者對於父子之情本來就沒看得那麼深,他此刻只希望能真的讓這些皇子之間感到壓力,別再成爲只會被文官利用或拿文官沒辦法的廢物。

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請個假第十章 帝后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八十七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變計劃與襲擾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
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六百七十一章 逼迫牛頓去大明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請個假第十章 帝后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八十七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變計劃與襲擾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