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

南京工部尚書何瑞撞柱而死卻沒有得到半點清名。

刑部尚書姜曰廣更是落寞地離開了朝堂。

這讓羣臣們都不禁駭然失色。

而此時,朱由檢則繼續問了一句:“還有要死諫的嗎?”

太子朱慈烺着急地回頭看了看,但此時所有的官員都保持了沉默,不過在過了一會兒後,一名叫伯愈的工部都給事中站了出來,並看了阮大鉞一眼:“有!”

朱由檢此時心裡是震撼的,也很恐懼,他沒想到還有不怕死的官員出現。

但此時的他爲了加強自己的皇權,必須咬牙狠下心來,將這些還恪守儒家禮儀的官員除掉,因爲這些是自己目前徹底統治文官集團的唯一障礙!

朱由檢沒有任何理由和動機主動殺死他們,而現在間接的逼得他們自殺是唯一的方式。

“那就去死諫吧,朕不準!”

朱由檢直接說了一句,但伯愈卻直接跪下來:

“陛下容臣細稟,臣死諫並非諫言陛下廢黜東宮,只諫陛下誅殺奸臣阮大鉞,阮大鉞雖爲文臣,卻比東廠閹賊還狠,此人無忠無義,殺人如麻,不殺此人不足以平民憤!”

其餘官員皆看向了阮大鉞,內閣首輔高弘圖也看向了阮大鉞,包括戶部尚書劉萬春等。

雖然此刻誰都沒有說話,但神色間都透露出對阮大鉞之厭惡。

不過,阮大鉞也有自己的心腹,此時左僉都御史葉廷秀站了出來:

“陛下,阮大鉞殺的是亂黨,奉的是陛下旨意,伯愈所言皆是污衊!”

葉廷秀是劉宗周的門人,如今卻站出來爲阮大鉞說話,令高弘圖和劉萬春等官員頗爲驚訝。

而朱由檢則露出了笑容,心情變得好了起來。

如今這局面是他最想看到的,葉廷秀是劉宗周的門人,如今卻投了阮大鉞,說明因爲管紹寧等彈劾範景文、劉宗周等事,而促使葉廷秀選擇了投附阮大鉞,也說明阮大鉞此時在朝中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勢力。

“伯愈,朕給你兩個選擇,一是以死證明你對阮大鉞之痛恨,二是去廣東樂昌做知縣,那裡剛剛發生了水災,知縣殉職;

朕知你中尚有老母弱子,此時若死雖是大丈夫死名死節但卻棄家人於孤苦之中,留殘軀不死去樂昌爲百姓謀福利即可不死以免老母弱子悲傷也能算是爲你今日之進諫之舉承擔了後果。”

朱由檢說後便坐了回去。

伯愈這種彈劾官員的言官與彈劾自己的言官不同,前者和自己沒有直接矛盾,因而朱由檢也就能給一個不死的機會。

羣臣見朱由檢的態度變化也知道了朱由檢的深意,而伯愈也長呼吸了一口氣,知道自己不能讓陛下治罪阮大鉞,只得俯首:

“臣請去樂昌!”

至此,也沒人再敢彈劾阮大鉞,阮大鉞挑釁地看了高弘圖一眼,高弘圖無奈苦笑。

“現在還要要死諫太子被廢一事的嗎?”

朱由檢第三次問向了羣臣。

阮大鉞和高弘圖搶着向朱由檢表態:

“陛下英明,臣等皆無異議!”

“陛下英明,臣等皆無異議!”

其他官員也都跟着呼應了起來。

此刻大明皇帝朱由檢獨掌天下大權已成定居。

皇權再次凌駕一切之上無法再阻擋,沒有人再有能力與朱由檢抗衡。

太子朱慈烺開始感到更加慌張起來,看着這些昔日自己所依仗的文臣都一個個表態支持自己父皇,他只得向朱由檢哭着跑了過來,最後更是摔倒在朱由檢面前,哭喊道:

“父皇,我是太子,我是太子,你不能廢了我啊,不能廢了我啊!”

朱由檢沒有多看朱慈烺一眼,此刻他必須廢掉朱慈烺,不能留半點情面,而且緊接着他便做第二個決定:

“朕先傳口諭,待會散朝後,阮大鉞去文華殿擬旨由內閣和大元帥府發敕書於天下,封皇長子朱慈烺爲惠王,賜第長安左門西側,永王賜第長安右門東側,定王賜第承天門西側,諸皇子十五歲後不宜再待於深宮,當以學習政務禮儀爲重;

特命:惠王見習禮部,永王見習兵部,定王見習戶部,各部部堂好生帶着,不必顧念皇子之尊,主事以上皆可申斥之;諸皇子也不可自矜身份,好生學習,將來好分爲父之憂。”

這三個皇子也算是跟在朱由檢身邊已有三年,基本的文理知識皆已具備,朱由檢早就有打算把他們都放出去歷練參與實務,比整日被一羣老學究教儒家學問要好得多。

不過,如今他做出這個決定時,羣臣還是頗爲驚訝,但此時他們也只能遵旨,不敢再說什麼。

“陛下如此做是有意讓我們這些官員和諸位皇子之間互相爭鬥啊,帝王之心還真是深不可測,但也的確狠辣啊,爲大明之江山社稷竟不惜故意讓自己的子嗣們明爭暗鬥,同室操戈!”

高弘圖喟然一嘆,劉萬春則不由得笑道:

“讓定王見習戶部,這不是要劉某做定王黨嗎,只是不知定王其才如何,若沒有儲君之才,劉某倒也不願把身家性命壓在他身上,寧願做一孤臣。”

“你,本官倒是放心的,能分得清國家利害,但阮大鉞那邊就不知道了,他掌着兵部如今永王又去了他那裡,素來永王便頗爲上進,而太子,不,是惠王,惠王和阮大鉞已不和,老夫擔心他們真的開始結起黨來。”

高弘圖說道。

“無論結黨不結黨,陛下是不會讓任何一個人對天下大局造成影響的”,吏部尚書華允誠說道。

阮大鉞這時候的確很興奮,朱慈烺今日的表現讓他已經意識到朱慈烺如果登基做了皇帝給他帶來的危害,因而他現在已經主動開始和永王接觸起來,甚至直接建議永王先去大明陸軍軍事學堂學習再去大明船政局,直接籠絡近衛軍與鄭氏集團。

朱由檢對此故作不知,但也命人好生提防着。

他不介意皇子在軍隊中參與訓練,但想要分他的軍權自然是不可能的。

對於廢黜太子有意讓成年皇子之間爲儲君之位互相鬥爭,朱由檢還真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

不知是因爲這些年心腸變得越來越硬,還是他作爲穿越者對於父子之情本來就沒看得那麼深,他此刻只希望能真的讓這些皇子之間感到壓力,別再成爲只會被文官利用或拿文官沒辦法的廢物。

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
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三十四章 收編劉澤清大軍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四百九十一章 剪掉腦後的辮子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