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

朱由檢見博洛如此也只是微微一笑,他算是看了出來,滿清貴族在被活捉羈押時,也並非都是多鐸那麼冥頑不化,貞烈可嘉。如同後世的琦善、奕山等人一樣,賣起江山來倒也不比漢人差分毫。

如今博洛磕頭求饒,朱由檢倒也能理解,人都有求生**,而博洛這種滿清貴族子弟,惜命也是人之本能反應。

只不過,朱由檢現在倒是很想看看多鐸的反應。

但當朱由檢回頭時,卻發現多鐸沒有像剛纔叱罵孔有德那麼激烈,反而頹然地坐在牢房裡的枯草堆上,兩眼垂淚,黑牙緊咬,拳頭捏得啪啪直響,猛然間,居然直接拿起手腕上十斤重的鐵銬往額頭上猛砸。

“他想自殺!將他綁起來!”王承恩趕忙喊了一句,再兩東廠的番役忙開門進入了關押多鐸的牢房,並立即抓住了多鐸的手,然後往牢房裡的鐵椅上拖,準背將多鐸鎖在椅子上。

多鐸卻直接掙脫了這兩東廠番役,拖着百來斤的鐵鏈,衝出了牢房,還朝朱由檢這裡跑了來,兩眼瞪得血紅,恨不得吃了朱由檢。

“護駕!”代替李若璉負責禁衛事宜的錦衣衛指揮僉事王世德大喝一聲,三十名錦衣衛拔出了繡春刀警惕地盯着亦步亦趨地朝朱由檢走來的多鐸。

朱由檢就站在原地看着多鐸,他倒也沒想到多鐸會有如此神力,百來斤重的鐵鏈居然也能拖走。

不過,在又走了幾步後,多鐸就沒辦法走動了,他身後的鐵鏈一直鎖在牢房裡的石柱上,即便多鐸再天生神力,也沒辦法拖着數千斤巨石走。

然而,多鐸見奈何不了崇禎帝朱由檢,卻突然揮起鐵銬撞博洛的門:“丟我們愛新覺羅家族的臉,本王要殺了你!要殺了你!”

齜牙咧嘴的多鐸嚇得博洛倒退了幾步,而朱由檢見此卻不由得笑了起來:“多鐸,博洛可沒丟你們滿洲女真的臉,爾等本就是我大明之臣民,如今謀反篡逆後,向朕求罪自然是無可厚非,倒是你,依舊還冥頑不靈,無認罪之意,愧對你愛新覺羅之祖宗!”

朱由檢說畢便命王承恩繼續看管好多鐸等人,並走出了揚州府大牢,對於多鐸等人將來之命運,自不必說,肯定是要嚴懲不貸,不如此不足以震懾清廷,揚大明之威。

次日一早,禮部尚書劉宗周便已抵達揚州城,在面見崇禎帝朱由檢後,便開始着手準備帝王親征得勝迴歸的儀式,而這也就意味着朱由檢即將離開揚州城。

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朱由檢將也不會再輕易出巡各處。

眼下殲滅多鐸部以後,江南勢必會進入一段安定的時間,他得趁着這段時間開始大明新的改造,並全力爲即將開始的稅賦徵收保駕護航。

高弘圖開始主動接見揚州鹽商,並在朱由檢離揚州三日前北上去了山東。

等着他回來時,便是朱由檢讓他主持鹽政改革之時。

而李香君與卞玉京柳如是三人也在夏完淳等的護送下提前回京,這三人不同於內閣次輔高弘圖省親,引起的反響倒也不大。

但沒誰知道的是,李香君等三人帶回京的卻是日後足以讓整個大明社會發生變革的原動力。

雖說,目前大明現在最大的敵人是滿清,但朱由檢內心裡並未將滿清當做未來真正的大敵,尤其是在戰勝清軍多鐸部後,他並不認爲清軍還能再有一統天下之本事。

北方雖殘破但到底也是關內的錦繡山河,努爾哈赤的後代們不可能都是多爾袞這樣的雄心勃勃之輩,而自己一旦還活着,便依舊能團結起整個南方漢人力量。

真正的大敵無疑是在未來很可能撼動華夏在全球地位的西方勢力,這纔是朱由檢不得不重視的未來大敵,若自己這個大明帝王不在此時讓大明脫離小農經濟社會的束縛,讓儒家理學思想爲主體的政治文化一直統治大明,那兩百年後,大明也會有晚清一樣的命運,被西方列強欺壓,甚至被隔海相望的島國欺壓,甚至險些亡國滅種。

改變社會現有發展模式,核心是改進生產力,改進生產力的原動力是新的勞動工具出現,新的勞動工具發明來源於學術理論的發展,學術理論發展來源於人的思想解放與思維方式的轉變。

未來即將出現在江南地界的《自然》、《求知》等刊物所起到的作用便就是讓江南的士民開始轉變思維方式與從儒家固有的倫理思想和禮法思想中解脫出來。

利用報刊爲大衆建立一個思考的平臺,打破精英階層對學術思想與理論成果建設的壟斷,無疑是一種不那麼激烈卻能悄然撬動當下社會固有模式的很好方式。

但這依舊需要朱由檢的朝廷爲報刊也就是新出現的媒體業做好兩件事,一件事是改進印刷技藝,增加印發量和印發效率,降低印刷成本,促進信息更廣泛更快速的流通。

另一件事是增加識字率,開啓民智最基礎的事是掃除文盲,江南地區文風阜盛,識字率已高於其他地區,但相比後世依舊有很大的差距。

第一個關於印刷技藝的改進,朱由檢已經知道大明現在所用的印刷技藝還是引進的西方谷登堡垂直螺旋活字印刷術。

這種印刷術與畢昇發明的印刷術不同的地方是活字用的是鉛、錫、銻合金。

這種活字比銅塊活字硬度更高,更耐印,除此之外,還有鑄字用的字盒與字模,這樣便可讓活字有固定的規格,且可以大量生產,另外便是印刷機的改進,利用垂直螺旋的原理改刷印位壓印,可以提高效率,併爲後來的機械印刷打下了基礎。

這種印刷術還是在十五世紀被德國也就是現在神聖羅馬帝國發明的印刷術,已經使用了兩百多年,技術已經相當純熟,因而改良起來難度自然也不會太大,主要是在動力設備方面需要改進,雖然完全機械化設備製造還得等大明出現蒸汽工業革命後纔能有,但現在讓鋼鐵冶煉局和大明工程院改進人力傳動設備還是可以的。

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八十七章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十二章 遇襲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
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八十七章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十二章 遇襲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一百零四章 畢懋康的病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