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

朱由檢沒有急着去見皇后周氏,而是先把徐昭華叫到了御前,詢問皇后返京路上之事宜。

出於羞澀與皇后的關係,徐昭華沒有將皇長子惠王等的事告知於朱由檢。

不過,朱由檢還是可看出了徐昭華有些魂不守舍,眉間帶着憂鬱之色,便不由得起身過來想摸摸徐昭華的肩膀。

但一想到男女授受不親,何況徐昭華還是自己義女又是未婚之女,自己作爲帝王對自己妃嬪可以動手動腳,但在其他女子面前還是得有所分寸纔是,朱由檢還是把手收了回來。

不過,朱由檢還是表達了自己的關切之意:“你怎麼了,看這樣子好像很不自在,是不是覺得待在紫禁城待煩了,如果你想離開這裡,朕可以立即准許你辭官,賜婚的旨意當即就可以給你。”

“沒有,兒臣不想離開這裡,其他的事兒臣也不敢想,得看他的意思”,徐昭華忙回絕了朱由檢的提議。

“都說紫禁城是座囚籠,你居然還不想離開,那你就待着吧。”朱由檢不禁啞然失笑。

“兒臣不覺得他是囚籠,覺得這裡挺好,清靜!嘿嘿!”

徐昭華莞爾一笑,眼神間帶着輕鬆與歡快。

現在的她的確覺得只有待在紫禁城纔是最好的存在,一旦離開紫禁城,她不知道自己還會不會被皇子和官員們打擾。

朱由檢看着見徐昭華俏麗的神色,也不禁眉目舒展開來:“也罷,你喜歡待在這兒就好,隨朕去坤寧宮,把西洋香水帶上。”

徐昭華一想到今晚必定是朱由檢與皇后等皇室家族成員團聚之時,料定惠王和永王等也會在,而自己去了只怕又會被惠王騷擾,一想及此,徐昭華則忙退後了一步:

“父皇,兒臣現在是司禮監隨堂,按理,不能同後宮有太多牽扯,所以兒臣就不隨父皇去坤寧宮了,還請父皇見諒,也請父皇替兒臣向母后解釋解釋。”

朱由檢一愣,他倒沒想到徐昭華竟主動避嫌,心裡倒是頗爲欣喜,心道:“看得出來,通州一趟,惠王一黨的人應該嘗試和她接觸了,不然她現在也不會開始變得如此小心起來。”

“你能明白這個道理,甚好,那朕自己去吧”。

朱由檢說着忽又轉身過來:“昭華!朕已命他爲東北總督,如今也算是二品大員了,你們皆已年紀不小,他到現在也還未納妾,甚至連通房也未有一個,你如果願意,不妨和朕直說。”

說着,朱由檢又指了指司禮監的方向:“哪裡雖然清淨,但也水深,很多人都盯着呢,若論瀟灑自在,遠不及關外。”

徐昭華心裡甚暖,她明白朱由檢的意思,不禁熱淚盈眶,笑意堆上了粉腮:“兒臣明白父皇的意思,父皇放心,三個月後,兒臣必給父皇一個答覆,也給自己一個答覆。”

朱由檢聽得有些雲裡霧裡,他不明白徐昭華的意思,但也懶得去明白,女兒家的心思,他是懶得去猜測的。

朱由檢只點了點頭,便去了坤寧宮。

彼時,坤寧宮已經是鶯鶯燕燕一大羣人在這裡,朱由檢的妃嬪和皇子以及皇子家眷皆已在此。

“兒臣見過父皇!”

朱由檢一來便看見朱慈烺與朱慈煥皆站在庭外,不由得問道:“爲何不到裡面去?”

“姨娘和妹妹們皆在裡面,雖說是至親,但到底有所不便,未得父皇聖諭,兒臣不敢造次!”

朱慈烺和朱慈煥一同說道。

朱由檢點了點頭,對於這兩皇子如此懂規矩,他倒是頗爲欣賞的:“不必如此拘束,既是一家人,男女大防也不必太過苛刻,大明風俗還該開放些爲好,隨朕進來吧。”

朱由檢一進來就見一張張秀色可餐的臉出現在自己面前,滿堂香氣猶如春風繚繞一般,使得他有些忘形地走到了皇后周氏身旁,將手悄悄放進了皇后周氏裙裾之內,大肆動作:“你到底是怎麼保養的,如今摸上去還這麼嫩滑。”

皇后周氏滿臉緋紅,把朱由檢的手拿了出去,其他妃嬪只作沒看見,袁貴妃更是主動化解尷尬,讓八皇子去給朱由檢見禮。

朱由檢一見八皇子,便也將其抱入了懷中,畢竟這也算是自己第一個兒子,舐犢之情也是有的,一時間也忘記了調戲妃嬪,只顧着逗弄八皇子來。

“如今天下一統了,我們也都回到了這裡,只是炯兒還在關外”。

周後突然提了這麼一句,讓朱由檢不禁有所觸動,把八皇子放了下來,安慰起周後來:“兒大不由娘,他們總是出去做事的,難不成一直養在深閨不成,譬如朱慈烺和朱慈煥也是一樣,雖說在京裡,但也別總圍着我們跑,該幹些事兒了,別到最後大明的皇室子弟連一平民之子都不如,那將來如何治理天下!”

皇后周氏知道朱由檢總有自己的一番道理,現在的她也不敢在爭辯,看了一眼,見沒有徐昭華,便問道:“昭華呢?”

“在司禮監!”

周後不答。

一涉及司禮監,饒是她這個皇后也不能有太多的話。

一想起朱由檢剛纔的話,便有心爲自己長子爭取在崇禎帝朱由檢表現的機會:“說起做事來,如今惠王和永王也能幹些事了,連他們的先生都說他們有才幹呢。”

周後不好說是百官稱讚,只是說先生稱讚皇子,爲的便是避免讓皇帝朱由檢猜忌惠王和永王結黨。

但朱由檢還是不由得微微一笑,心想這周皇后還真的是很爲自己的兒子操心,只可惜長於深宮之中,也難免有些見識短淺。

不過,朱由檢還是不由得看向了朱慈烺和朱慈炯,見這兩人恭敬站在一旁,饒是在屋內自己的妃嬪皆是豔麗絕色,也目不斜視,毫無猥瑣之態,倒也頗爲肯定,心想:

“雖說難免平庸了點但至少在好色方面比我這個當皇帝的要好些,或許這兩皇子雖說能力不行,但品德還是過關的吧。”

朱由檢想到自己似乎對這兩人也的確太過冷漠了些,一時也不由得看在皇后的面子上有些憐憫他們,爲了晚上能讓皇后在牀第間主動些,他也主動把朱慈烺和朱慈煥叫了過來:“且說說吧,你們現在都做了些什麼正事?”

“父皇,兒臣在戶部發現算法精通之人甚少,懂錢法之人也更少,兒臣已建言內閣成立大明經濟學堂,專門培養懂算法懂錢法的人才!”

“這倒也算件正事,經濟乃民生之本,任何事都逃不過錢糧之經濟,而人才是基礎,欲先強大明之經濟,必欲先強其人,好好幹!”

朱由檢難得地肯定了朱慈烺幾句,朱慈烺心裡自然是十分歡喜。

朱慈煥則暗暗冷笑了笑:“這都是我替你做的,大哥你也好意思說成是自己的功勞。”

“朱慈煥,你做了什麼?”朱由檢問道。

“回父皇的話,兒臣只成了一學社,專門討論經史子集之學問,最近已出了一套集子”,朱慈煥這麼一說,朱由檢就有些失望,只擺了擺手:“喜歡文學沒錯。”

朱慈煥故意露出落寞之色。

而朱慈烺見自己三弟沒有得到自己父皇好評,心裡倒是頗爲得意。

朱慈煥自然把自己大哥朱慈烺的神情看在了眼裡,只是冷冷一笑,暗道:“藏愚守拙四個字的意思,你這蠢貨永遠都不會明白!”

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
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