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

按照朱由檢在大明軍事方面的設想。

未來的大明軍隊整體上是大元帥府所屬的近衛軍和兵部直轄的衛所兵所組成。

而五軍都督府自然是名存實亡,除了作爲將領官銜加銜,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近衛軍中,第一二三軍則是朱由檢的王牌軍種,絕對嫡系。

對於這三個軍種的兵種設定,朱由檢並沒有全部打算將他們全部練成鐵騎。

雖然在這個時代,騎兵依舊是最具備進攻優勢的兵種。

但作爲穿越者的朱由檢深知在這個時代,騎兵的沒落已經開始到來。

尤其是在火器技術越發純熟以及火藥的大規模用於戰場後。

更何況,騎兵的訓練時間成本與裝備成本都要比其他兵種高得多,大明沒有足夠的財力去支撐幾十萬騎兵。

即便韃子這樣的關外部族政權也沒有這麼大規模的騎兵。

而且,未來主戰場在短期內將是河網交錯的長江淮河流域進行,這一帶河網交錯,地勢複雜,騎兵很難發揮出足夠的優勢。

再加上,大明帝國代表着整個華夏民族的命運。

在將來的敵人肯定不止滿清,如果大明帝國要開拓海外殖民地,將帝國權威延展到全球。

那麼,大明勢必會與熱兵器作戰技術精湛的西方殖民者發生戰爭。

這就要求大明必須在熱兵器作戰上繼續保持不落後甚至是先進的地位。

所以,朱由檢依舊是想把近衛軍這樣的野戰軍種編爲由騎兵、步兵、炮兵組成的複合兵種。

從而使得大明軍隊的作戰能做到立體化作戰,協同作戰,充分發揮各兵種優勢。

朱由檢打算以營爲基本單位,每營六千人,有騎兵營、步兵營、炮兵營三種。

再以若干營組合成一個兵團,兵團飽和騎兵、步兵、炮兵等營,算是一個綜合性的軍團。

而近衛軍中一個軍中則包含兩個兵團。

這樣,大明近衛軍實際上就相當於一個集團軍,與近現代編制幾乎一樣。

每個兵團都能在一區域內進行獨立作戰,或者於各個地帶進行運動作戰。

而在防守之時,也能組合成防守、機動、援救、進攻等多位一體的防禦體系。

一個軍具備兩個這樣的獨立兵團,則相當於人有兩隻手,可以同時控制兩個作戰區域內的軍事行動,甚至能起到相互鉗制與夾擊的作用。

而近衛軍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便首先要具備這樣的功能。

按照朱由檢的預計,這個三個軍,每個軍主力戰兵得五萬餘人,得編成若干騎兵營、步兵營、炮兵營,按照一個兵團至少一個騎兵營和至少一個炮兵營的配比,現在需要練出六個騎兵營和六個炮兵營,然後其餘戰兵則統一整編成步兵。

現在待訓的十餘萬戰兵,再加上還擔負着守禦地方的部分精兵,三個軍中一共十五萬戰兵將要被重新分配成六個騎兵營、六個炮兵營、九個步兵營。

這樣就可以使得每個軍有兩個兵團,一個兵團有一個騎兵營、一個炮兵營、三個步兵營。

除此之外,兵團與軍都有一個直屬警衛營與偵查營。

騎兵營和炮兵營自不必細述,具備騎術技能者和原就是騎兵的老兵以及志願成爲騎兵的則統編爲騎兵,炮兵也是如此,而步兵營則進一步細分爲弓箭手、長矛兵、火器兵三個子兵種。

除了已經完成基本隊列訓練的秀才營和壯士營的新兵外,待訓的十萬新兵被分別編進第一軍第一營和第二軍第一營訓練營中,而秀才營和壯士營的一萬兩千人則同原從三軍抽調出來的老兵與底層軍官一起成爲教官,負責帶隊訓練這十萬新兵。

其中,幾乎達到了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具有訓練經驗的人在帶隊。

而周遇吉和劉芳亮則依舊是這兩個營的總教官。

一旦這十萬新兵的基本隊列訓練完成,再加上原有的五萬精兵,朱由檢將開始着令大元帥府陸軍部下令將十五萬戰兵開始按照各軍所需各兵種數量進行分配。

一但主力戰兵分配完成,便開始進行各兵種的專業技能訓練。

而除了戰兵外,輔兵的訓練自然也會提上日程,實際上在此時已經開始進行近衛第一二三軍輔兵的篩選。

所謂輔兵,自然就是爲輔助戰兵作戰的士兵,大軍駐紮時的挖壕溝、搭木架、建橋樑、運輸輜重等都得有輔兵完成才行。

但同時也兼具着預備部隊的作用。

因而,輔兵並不是說就不用訓練,不需要要求其戰鬥力,只是不承擔最主要的作戰任務而已。

朱由檢打算每個軍除五萬主力戰兵即九個營左右的主力戰兵外,還得有十萬左右的輔兵,也同樣按照戰兵規格編爲若干騎兵營、炮兵營、步兵營等。

主力戰兵組成的營可稱爲甲種營,輔兵組成的營的可稱爲乙種營。

一個軍十個甲種營,二十個乙種營;再分到兵團,則是一個兵團五個甲種營,十個乙種營。

而方便統一管理各兵團內各兵種指揮事務,每個兵團下面的十五個營,則按照各兵種統一劃分爲騎兵師、步兵師、炮兵師。

這樣一來,也就是說,大明近衛軍體系是從最基礎的隊長到百總、把總然後到營,接着是師,然後是兵團,最高是軍。

新兵訓練依舊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兩個訓練營每天都在一眼望不得邊的大校場上喊着口號,走着步伐。

而輔兵的也在從餘下的四十多萬應徵者中篩選,他們將在半月即十五萬主力戰兵結束後同現還在職位上的近衛第第一二三軍的官兵們一起接受訓練。

而這些軍官們將被直接升爲各營的遊擊、千總、百總等官,算是彌補他們沒有進入甲種營的損失。

而十五萬完成隊列訓練的戰兵則將被全部整編成各兵種營,並分別調往各地進行專項兵種訓練。

在訓練的同時自然也會參與剿匪等實戰訓練。

一旦乙種營的訓練完成,也同樣也會整編成各兵種營,並同甲種營一起混編成各兵團。

這樣,近五十萬的大軍整訓便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同時還不至於影響山東、淮揚、應天一帶的防守力量,畢竟每個階段都有兵力在崗。

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
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