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

至於提高識字率,朱由檢知道這是自己這個皇帝在主政大明期間必須做的又一個浩大工程。

在普及教育這塊,朱由檢認爲,士紳階層與庶民階層之間的分歧倒也不大。

興學教化歷來是儒家所倡導的,朱由檢要提高大明百姓識字率,讓更多的人讀書識字,倒也不會和文官集團們起太大的衝突。

但歷來興學便是對國家財政的考驗,要讓教育資源往平民百姓身上傾斜,只能由國庫出更多的錢。

賺錢!

朱由檢覺得自己以後得改變一下對佔據既得利益較多的士紳集團的打擊方式,在矛盾不再那麼激烈的時候,**消滅不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經濟懲罰與其他更有利於自己政治目的的懲罰方式或許會更好。

背後是依舊繁花似錦的揚州城,而眼前依舊是煙波浩渺靜謐安然的長江江面,朱由檢立於船頭,想着自己未來建設大明的藍圖,一時不由得把船欄杆握得更緊了些。

再一看看依舊被關在船艙裡,由三層鐵網嚴密鎖着的多鐸和孔有德、博洛三人,而江岸依舊還站着無數揚州士紳百姓,割江而望,朱由檢就心中更添一絲信心。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朱由檢自己實在沒辦法想象,未來的大明會在自己手裡變成什麼樣。

……

在朱由檢回京之時,此時的清廷攝政王多爾袞也同樣立於宮牆上,看着天邊殘雲,想象着自己即將打下這大明江山,將是何等的光輝大業,自己雖不是大清之帝,卻爲大清開創了最大的基業!

再一看看身後宮殿裡剛剛被自己親授雨露的聖母皇太后布木布泰,多爾袞更加意氣風華地命人叫來了弘文院大學士寧完我:“按照時日推算,豫親王此刻只怕早已打下江南,活捉崇禎帝朱由檢了吧,英親王阿濟格應該已經佔據了湖廣,朱明朝廷一除,這天下便可都歸於我大清了。”

“回稟王爺,眼下只怕得勝的消息就要進京了,誠如王爺所說,朱明一滅,大清必將開啓新的紀元,而且不但如此,以江南之富也可稍解北地之困,因這剃頭令而蠢蠢欲動的朱明餘孽也可安分些,再加上開恩科,與民休息,不愁我大清不出現千秋盛世之業。”

寧完我恭敬地朝多爾滾行了一禮,不過就在他開始興致勃勃地說着如何開創大清盛世之時,一股狂風突然吹來,直接掀飛了他的帽檐,直露出了寧完我的一撮金錢鼠尾,寧完我不由得追着過去撿起了帽檐,尷尬地朝多爾袞笑了笑。

“孫之獬所奏剃髮令,當曉諭各地州府繼續嚴格頒行,如不從者,立斬不赦,除此之外,這大明皇帝不日便會被押解進京,該如何安置這個前明帝王,卻也是個難題”,多爾袞說道。

“王爺何必把他押解進京來,朱由檢一日不死,朱明餘孽就一日不甘心,不妨讓他死於進京途中”,寧完我這麼一說,多爾袞也就點了點頭:“如此也好,你着人立即傳陛下一道密旨給豫親王多鐸,命他想辦法在進京途中秘密除掉朱明皇室一干人。”

“明日是大起之日,你今晚同幾位議政的大學生剛林、馮銓、祁充格等人先商議商議對大明皇帝朱由檢之追諡之事,以及葬禮一事,到時候在朝堂之上,報請萬歲爺准予”,多爾袞是抱定了豫親王多鐸南征大明必能旗開得勝,因而便想着讓寧完我等弘文院大學士準備好大明皇帝朱由檢的身後事。

次日一大早,攝政王多爾袞便按品大裝進入了宮殿內,與他同列的還有輔政王濟爾哈朗。

從某種角度來講,多爾袞在朝中也不是沒有對手,而對手便是這位順治帝的叔叔濟爾哈朗,如今的兩人勢力差距並不大,算得上是平分秋色。孝莊雖與多爾袞搞曖昧,卻也沒有打壓濟爾哈朗,爲的就是求得平衡,爲自己的兒子順治帝造就一個安定的政治環境。

但現在多爾袞相信等着自己的兩個弟弟即多鐸和阿濟格得勝歸來後,自己的聲望便會力壓濟爾哈朗,到那時,自己自然是可以輕易處置濟爾哈朗的。

不但是多爾袞這麼想,多爾袞的親信大臣,貝子屯齊、尚善、屯齊喀以及大學士剛林、馮銓、祁充格、寧完我等人也這麼想,都看向濟爾哈朗和其身後的一幫親信大臣。

濟爾哈朗此時也知道多爾袞的勢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在得到一幫明廷降臣支持後,更是如日中天,再加上即將得勝歸來的多鐸和阿濟格都是多爾袞的親信,因而,濟爾哈朗雖與多爾袞同級,但還是先給多爾袞行了一禮:“有多日未見攝政王了,近日可好?”

“託王兄的福,愚弟近來還算康健,少不得還得爲大清統一大業再獻犬馬之勞!”多爾袞回了一句見先站在了朝班最前面。

濟爾哈朗這時候也站在了多爾袞右側,微微一笑,齊等着清廷皇帝順治出現。

山呼萬歲之後。

多爾袞就先站了出來,不等小皇帝喊平身,便說道:“萬歲爺,豫親王多鐸與英親王阿濟格南征大明已有數月,按照時日來算,近日便可有得勝之消息傳遞進京,到時候我大清一統天下之大業便可初步奠定。”

多爾袞剛說完,便聽到外面傳來一聲喊:“報,八百里加急快報!”

多爾袞不由得閉住了嘴,回頭一看,卻見一人持着令旗加速跑了來。

而這時候,大學士剛林已經忍不住對吏部侍郎陳名夏說道:“定是得勝的消息傳來了,豫親王和英親王本就是驍勇善戰的猛將,但卻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剷除明廷,依舊令人驚歎啊!”

多爾袞也露出了一臉的微笑,待等着那人一進來:“可是江南傳來的消息?”

“啓稟萬歲爺,攝政王,輔政王!五月中旬得報,豫親王於揚州大敗,我大清鐵騎全軍覆沒,豫親王、恭順王被俘,多羅郡王碩塞戰死!”

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變計劃與襲擾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盛世華章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
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變計劃與襲擾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盛世華章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六百零八章 給我大明皇帝跪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