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

劉孔昭代表大明向朝鮮水軍防禦使李時兜售着自己大明的風帆戰艦,不僅僅是要讓朝鮮成爲自己大明帝國的軍火採購商,還有要通過貿易在朝鮮推行大明銀元作爲基本交易貨幣的目的。

這樣,大明便可以通過對銀元的掌控來控制朝鮮的經濟,從而控制朝鮮的政治。

未來也不僅僅是朝鮮,其他國家也是如此。

而朝鮮只是一個開始。

因此,劉孔昭要求朝鮮只能用銀元購買自己大明的風帆戰艦。

甚至即便沒有這麼多銀元也可以用貸款的方式提前購買風帆戰艦,而就是不能讓朝鮮用白銀代替銀元購買。

劉孔昭就是不承認白銀的貨幣價值,就是要讓大明的銀元成爲世界貨幣。

朝鮮的水軍防禦使李時自然不明白這位大明的誠意侯爲何如此執拗,爲何只承認銀元是錢,他也看不到這裡面的玄機。

但李時還是選擇了接受劉孔昭的要求,與大明中央銀行的人簽訂貸款協議,通過在大明中央銀行貸款所得的銀元向劉孔昭購買風帆戰艦。

在李時看來,大明中央銀行提供的貸款利息並不高,他能夠接受,而且加上劉孔昭說大明中央銀行不會輕易放如此多的貸款給外國,如今願意給李時貸款已經是對朝鮮的看重與幫助。

李時想想也覺得是,越發感激大明果然是有大國風範,雖自己朝鮮做了對不起他的事,但他依舊幫助着朝鮮。

事實上,大明是很樂意向朝鮮貸款的。

因爲大明給朝鮮放貸等於把大量銀元投注到了朝鮮經濟市場,更加有利於大明新制的銀元成爲世界貨幣。

這樣可以在朝鮮意識到金融貨幣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之前,大明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對朝鮮的經濟控制。

最終,朝鮮水軍防禦使李時就這麼以朝鮮水軍的名義向大明中央銀行貸了一筆款項,並從劉孔昭手裡獲得了一艘風帆戰艦的訂單。

劉孔昭對此很滿意,他來之前已經得到過崇禎帝朱由檢的指點,知道自己來了朝鮮該如何做。

如今與朝鮮水軍防禦使李時進行了第一筆貿易後,劉孔昭開始嚐到了甜頭,並迫切地希望等到朝鮮國王李淏出現後可以給與朝鮮進行更多的貿易。

過了沒多久,朝鮮國王李淏便見到了劉孔昭和徐鹹清。

首先,朝鮮國王李淏便向劉孔昭表達了朝鮮無奈奉了滿清爲主的歉疚,也表示就是因此才以國王之尊親自來見天使爲的是請求大明皇帝陛下恕朝鮮之罪,而朝鮮也願意重新奉大明爲主。

“我大明皇帝陛下在本使來之前便已說過,朝鮮若願意重新奉大明爲主可以接受,但不能再認建虜爲主,且必須同大明一樣向建虜宣戰,否則大明將不同意朝鮮的歸屬且將追究朝鮮叛離大明之罪,朝鮮當立即出兵出糧征伐建虜!”

徐鹹清表達了崇禎帝朱由檢的旨意後,朝鮮國王李淏面露出了難色,要他再奉大明爲主,他是願意的,但要是讓他與建虜爲敵且還主動向建虜宣戰,他則有些畏懼,畢竟建虜的強大軍事實力也給朝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朝鮮十分感念大明皇帝陛下肯寬宥朝鮮,朝鮮也很願意重新尊奉大明爲宗主國,但朝鮮國小力弱,建虜乃北方之豺狼,朝鮮不敢惹也惹不起,所以還望大明皇帝陛下惜念朝鮮夾縫生存之艱難,免了朝鮮北伐建虜之旨,朝鮮當感激不盡!”

朝鮮國王李淏爲此甚至向徐鹹清行了一禮。

但這時候,劉孔昭直接拍了桌子:

“怎麼,你們是覺得我大明不能北伐成功不成?

認爲我們不能滅掉建虜,一個個想做縮頭烏龜,只站在幹岸上看戲不成?

這事不是你願意不願意的事,你們要麼與我大明爲敵,要麼現在就遵從我大明皇帝陛下的旨意召集兵馬協助大明徵伐建虜,沒有別的選擇!”

“誠意侯的意思其實就是我們陛下的意思,殿下的擔憂本官能理解,但道理卻就是這麼回事。

不過也請你們放心,我大明此次北伐是必勝的,建虜絕無再有欺凌爾等之機會。

我大明此次北伐建虜的共有百萬大軍,如今現在已有十五萬大軍由旅順口登岸現已就在離你們朝鮮北部不遠的遼東一帶,只怕不日便能收復瀋陽與遼陽,彼時建虜只能龜縮在關內成爲困獸。

貴國出兵不過只是向我大明皇帝陛下表達誠意而已。”

徐鹹清此時也勸說了起來。

他和劉孔昭兩人一人唱紅臉一人唱白臉的方式讓朝鮮國王李淏也不得不答應了遵從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檢要求他們朝鮮出兵建虜的旨意。

但朝鮮國王李淏還是繼續找藉口說道:“實不相瞞天使與誠意侯,近些年朝鮮國內災害頻發,國庫盈餘不多,現在猝然要組織兵馬北上協助大明伐清所需軍響數目巨大,只怕一時籌措甚難,另外朝鮮軍備也有所荒廢,武器也一時難以湊足。”

徐鹹清明白朝鮮國王李淏的意思無法就是沒錢和沒什麼好的武器的意思。

而這正中了徐鹹清和劉孔昭的意,徐鹹清不由得與劉孔昭相視一笑,便道:

“這個,我大明皇帝陛下已爲殿下您考慮到了這裡;

錢的問題不大,我大明可以給予你們低息貸款,一百萬銀元夠不夠?

不夠的話還可以再追加兩百萬。

對於武器的問題。

我大明皇帝陛下已讓誠意侯帶了一批火槍與火炮以及配備的彈藥來,都是當今世上最好的火器。

殿下可以先觀摩一番若覺得不錯可以用貸款所得款項購買這些武器,我大明並不限制你們購買我大明的火器,畢竟你已奉我大明爲宗主國,若覺得這批火器不夠還可以再追加訂單,你要多少,我大明就能給你提供多少。”

徐鹹清這麼一說,朝鮮國王李淏也頗爲驚訝起來,他沒想到這大明的皇帝陛下連這個都替自己想到了,要錢給錢,連火器都肯售賣自己,一時不由得激動地道:“既然如此,孤倒想先看看這批火器。”

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十章 帝后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
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十章 帝后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四百零四章 帝王心思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