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

徐昭華看了信件內容,一時粉臉緋紅,羞怒難當,忙回頭看了看,見宮牆高懸,殿深人靜,才放心了些。

夏完淳奉朱由檢之命寫的一封表達愛慕的信,對於徐昭華而言,作爲一個十五年來只能躲在簾幕後看人,只有身邊丫鬟作伴的閨閣小姐,她自然是平身未見,又恐慌又害怕又驚喜。

但徐昭華更多的是感到害怕,從小所受的教育告訴她這是一件很容易被父母乃至所謂的禮教怪罪的事。

特別是如今她還在宮廷之內,在母儀天下的皇后身邊,本身就有要恪守禮節,端正品德的意識。

因而,感到此事很嚴重的徐昭華只覺得夏完淳這是在害自己,便就直接來到了皇后周氏的坤寧宮,急着要求見皇后周氏。

徐昭華一見到皇后周氏就直接跪在了皇后周氏面前,淚如雨下,恍惚受了很大的委屈,捧上書信:“新科狀元夏完淳辱我清白,請皇后娘娘做主!”

皇后周氏知道徐昭華乃陛下朱由檢下旨召進宮中撫養的,自然也不敢輕慢,且見她如此楚楚可憐,便也忙問她何事。

“娘娘看後便知!”

聽徐昭華語帶羞怒之氣,皇后周氏也不好輕視,忙命人拿來信件細看,但看以後才又不得不笑了起來:“這有什麼,值得你這樣大驚小怪!”

皇后周氏心裡確實鬆了一口氣,畢竟她現在才知道原來徐昭華被陛下授意自己傳進宮中是因夏完淳愛慕徐昭華,而不是皇帝陛下朱由檢有意收攬民間美色。

“可這事關民女一生清白,還請娘娘做主!”

徐昭華緊咬着櫻脣,懇切地朝皇后周氏匍匐下來,恍惚是有天大的冤情一樣。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件好事,又非是你的過錯,你何必這樣委屈,不過這夏完淳雖是新科狀元,也太莽撞了些,哪有未先熟悉,未告知其父母就先私下傳遞情意的,這定然是陛下出的損招,還好是在這宮裡,若是御史言官們知道了,豈不毀了人家狀元郎的前程,這狀元郎也是個不知世事的愣頭青,白有了這一身才華,好好的表達什麼愛慕,不是平白給人家姑娘添加壓力嗎!”

皇后周氏說着便又勸了徐昭華幾句,還以擔心徐昭華帶來的丫鬟不夠爲由,將自己忠實的宮娥派給了她,其實也是爲了看護好徐昭華,避免徐昭華做出過激之事。

不過,好在徐昭華也並非是真的惱怒夏完淳,如今見皇后娘娘覺得沒錯,她不再視這爲洪水猛獸,甚至都開始有些暗暗不由得回憶起夏完淳到底長什麼樣子來。

皇后周氏也不由得問道:“這裡的署名是二呆,爲何你就知道是新科狀元夏完淳寫的?”

徐昭華這時候不由得羞紅了臉,雖未真笑,但眉目間也難掩喜悅之色:“民女和他是發小,總角時也曾棠梨下煎雪烹茶過,不過大了後便已避嫌,當時他父親教導甚嚴,他又只愛讀書,不似其他男孩頑皮,呆頭呆腦的,又加上他在族中排行老二,因而幼時孩童戲稱他爲二呆。”

徐昭華這麼一說,皇后周氏和她身後的袁貴妃以及陳圓圓等等都不由捂嘴笑了起來,意味深長地看着徐昭華,素來開朗外向的袁貴妃更是說道:“沒想到,還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日後倒也一是段好戲文,咯咯。”

……

同徐昭華不知道所有的人都知道她和夏完淳的事以外,夏完淳此時也不知道全江南都知道他愛慕徐昭華的事。

此時朱由檢的御駕已經由中都鳳陽進入了河南歸德府境內。

由歸德府境內往西走便是河南總督與河南總兵署衙所在地,即開封城。

但現在河南開封府已經是與清兵接觸的最前線,因而一進入歸德府,朱由檢也不能再掉以輕心,隨扈的官兵們也再沒有心思去扯才子佳人這樣的無聊事。

多鐸自從去年被封爲定國大將軍後便率孔有德、耿仲明等明朝降將共十萬大軍南下攻明。

後來,又因河南懷慶府被闖軍劉忠所據,韃子多鐸又不得不又奉命救懷慶府改道攻潼關,同阿濟格會師後東征河南。

眼下清軍多鐸部已分三路大軍朝南陽、汝州、汜水進軍而來!

且按照最新的消息,多鐸部的清軍已進佔南陽、汝州、滎州三城,幾乎橫掃整個河南大半領土,而現在多鐸部的中軍已進抵汜水鎮,即虎牢關。

因朱由檢已進抵河南開封府,河南總督呂大器已經從虎牢關前線趕了回來:“河南總督兼總兵官見過陛下,不知陛下此時趕來開封有何聖意,即便是有要緊之事,陛下遣派錦衣衛傳遞便是,聖駕親臨實在是太過危險,爲此微臣也得彈劾陛下身邊之司禮監秉筆史可法、內閣次輔高弘圖,讓陛下來此險地,無異於謀逆!”

“好你個呂大器,一上來就要彈劾兩位大員,不過這不是你的職責範圍,先別急着扣帽子,朕要來這裡,誰讓敢攔!”朱由檢說着便急忙問着呂大器:“如今戰事如何,虎牢關一失,開封歸德兩府難保,到時候中都無疑會暴露於清軍之眼下,你可知這後果?”

呂大器之前先丟汝州又丟南陽,再丟滎州,還不算之前丟失於多鐸之手的衛輝、彰德兩府,如今,呂大器這個河南總督幾乎就已讓河南丟了一半的領土給清軍。

不過,朱由檢都沒有治罪於呂大器,即便是朝中已經有御史言官看不下去參劾呂大器,朱由檢都選擇留中不發,畢竟朱由檢也知道河南無兵可守且民生凋敝,而且呂大器兵力有限,把僅有的兵力集中於開封、歸德、汝寧這三府,無疑是更明智的決定,畢竟這三個府緊臨山東與中都鳳陽,一旦這三個府一丟,便會讓江南直面多鐸大軍的攻勢。

“微臣知道,請陛下放心,一旦虎牢關有失,臣便自刎以謝國人!”

聽呂大器這麼一說,朱由檢當朝把手裡的藥碗朝他砸了過去:

“混賬!這是你當總督的該說的話嗎!虎牢關還沒丟呢!即便丟了!誰讓你自刎了!自刎如果有用,那朕現在就自刎!虎牢關即便丟了,還有開封、歸德等地!守衛河南的目的,朕已經在諭旨給你說明了,寸土必守!爲近衛軍擊退清軍爭取時間,爲朝廷反擊爭取時間!你也是兩榜進士出身,帶兵多年的封疆大吏,就沒記住嗎!”

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
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