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

“劉閣老是滿朝文武裡了出了名的摳門,陛下您也不是不知道”,宋應星說道。

朱由檢聽宋應星這麼一說不由得啞然失笑,對於戶部尚書劉萬春摳門不摳門,他自然不在乎,何況天下管財務的都是如此。

如今他來到軍械所想要做的是讓軍械所的人也發動起來,去讓這些只知追名逐利的文官們看看,真正的民意是什麼。

“去告訴你們這裡所有的工匠,讓他們派出代表來,去京城請願,就說朝廷要削減生產指標,一大批工匠只能下崗,俘虜們也只能直接處死不再服役!爲今之計只能去京城請願,向皇上請願!”

朱由檢這麼一說,宋應星便忙去照辦。

不多時整個軍械所的工匠們也都知道內幕,開始一個個傳了下去,過了數日便聚集了上萬名代表跟着一批工業學堂的學員進了南京城。

……

“沅嬪娘娘,陛下的病到底何時能好,這都快一個月了。”

高弘圖隔着門楣問着陳圓圓。

“就快好了,只是這病是隱疾,非完全痊癒不能見外人,陛下說朝政就有勞首輔了。”

陳圓圓在裡面回道。

每隔幾日,高弘圖都會來一次,她都得應對一次。

如今,她也不記得這是第幾次與高弘圖對答。

而高弘圖也沒敢多問,稱了一聲是,然後就帶着一肚子的狐疑回到了文華殿。

“怎麼,陛下他還是稱病不出?”

華允誠一見高弘圖進來便忙上前問了一句。

高弘圖無可奈何地點了點頭。

“這算怎麼回事,國不可無一日君,江山不可一日無主,陛下這麼一直在病中,朝中大事無法裁決怎麼辦,這議和之事到底算不算!”

王思任有些急躁起來。

“你們說,陛下會不會已然大漸!”

這時候,劉萬春不合時宜地來了一句。

阮大鉞聽後聽了當場一拍桌子:“劉閣老,注意你的言辭,就算是你沒了,陛下也還會長壽萬年!”

劉萬春自悔失言只得閉嘴。

“以高某看,陛下這病只怕也是心病,他這是把握不準天下民心而不敢隨意下結論,畢竟陛下已有丟失北都之過,如今他要是再放棄北方,難免被後世之人戳脊梁骨,所以這事還得我們來背。”

高弘圖說着又道:

“諸位也知道,我們之所以願意議和,也不是不願意北伐一統大明;

但只是爲了惜民力,且如今武將做大,若再北伐,往後也沒了我們文官的立足之地了;

再說,這北伐之後,如果高某所料不差,陛下再要銳意革新,就只能對我們這些人下手了,官紳納糧這件事雖說陛下未提起,但從種種跡象來看,陛下是有這方面心思的。”

“首輔說的極是,北伐完全可以由後世之君完成嘛!但也不能我們做秦檜,陛下他就不站出來做宋高宗啊”,戶部尚書劉萬春一拍桌子,再次變得急躁起來。

“什麼秦檜,什麼宋高宗,王閣老這話說的!”

高弘圖不得不承認如今這大明會做官的人越來越少,一個個說話全沒遮攔:

“我們不過是順應天下民意,如今陛下既然稱病不出,我們也只能先把戲做足一些,最後還是少不得我高某站出來頂了這和議的罪名,現在,王閣老,你作爲禮部尚書可以先和建虜使臣先接觸一下,拿出現草案來,比如由滿清順治帝去帝王稱號改稱國主什麼的,想必陛下也能接受的。”

“王某倒覺得,陛下既然拉不下顏面同意議和,不妨我們請陛下改元,如此就等於我大明從新建元一般,陛下也如宋高宗一般乃南明之第一代開國皇帝,這樣也就於陛下之名聲無礙了。”

禮部尚書王思任說道。

“這倒是個好主意,高某倒沒想到,那這樣,就由你們禮部先上奏疏請陛下改元,同時和建虜使臣接洽,另外,戶部把賬做好一些,各處報災情的也多撥些銀子,要讓陛下看見國庫多餘的銀子都已有了用途。”

高弘圖這麼一說,戶部尚書劉萬春便笑道:

“首輔就放心吧,我們戶部已經給下面各布政使司透了風聲,都搶着往上面報災情呢;

只軍械所我們還要想辦法扣掉一些,這些人整日間研究一些火槍火炮甚至還搞什麼蒸汽機還要造出不要馬拉牛拉的車來,爲了個什麼火棉盡要買上萬斤的棉花;

朝廷爲養活這些人和支持這些人的奇技淫巧白浪費了不少錢糧不說還沒一分賺頭,雖說這裡面是陛下出一半的內帑銀子,國庫出一半,但也遭不住這麼花啊;

正好現在也不北伐了,像研究什麼蒸汽機、車牀等該停的就得停。”

“你是戶部尚書,這個你說了算,這些都是陛下的愛好,但到底也不是全沒有用,近衛軍的主戰武器幾乎都是從那裡出的,小心宋閣老知道了又得跟你吵。”

高弘圖這麼一說,劉萬春又笑了起來:

“宋應星,他一個舉人算什麼阿物,若不是陛下喜歡奇技淫巧寵信他,就憑他的能力也能進內閣?雖說雜學無雙但也充其量能做一工部尚書而已,與成化朝的李幼孜有什麼區別,不過佞臣耳,也就陛下把他當回事!

再說,下官多句嘴,一旦這議和成了,再把軍械所沒必要的大額開支一削,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請陛下減稅了,如今提起商稅就是觸碰陛下的逆鱗,但若是國家開支少了,我們減免商稅不是就有了理由?”

“劉閣老倒是深謀遠慮,陛下如今與熹宗一樣偏好這些奇技淫巧,朝中大臣也對此頗多非議,若真能稍遏制一二造福百姓倒也是好事,到時候若真能減少一二分商稅,劉公之德倒也足以澤被天下。”

高弘圖聽到這裡也不由得誇讚起劉萬春起來。

“事情就這麼定了吧,不過,陛下也不能一直這麼躲在背後,讓我們這些朝臣在外活動,得想個法子讓陛下病好了才行。”

高弘圖這麼一說,華允誠便道:“我倒有個主意,可以請定王和惠王幫忙去告訴皇后娘娘,以父皇病重爲由請求看看陛下,皇后與陛下伉儷情深,必然會有所動作。”

“此言甚是,那便有勞華閣老和劉閣老了。”

高弘圖說道。

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八十七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
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八十七章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開審判洪承疇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一百六十六章 左良玉意欲投清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五百七十五章 送禮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一百二十七章 興風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