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

自大明土木堡事件以後,帝國便進入了文官統治的時代。

崇文抑武之風越演越深,使得成爲軍人並不是一件很榮耀的事,反而被瞧不起。

如今正逢亂世,帝國對軍隊戰鬥力要求最高的時候,朱由檢不希望世人還依然把軍人當成粗鄙之徒。

軍隊的戰鬥力以及崩潰率和軍人的榮譽感有很強的聯繫。

漢唐時代,軍隊戰鬥力很強,跟大多將領出自門閥世家,兵卒出自良家有關,也就是說,當時認爲軍人都是階層比較好的人,至少也是不被歧視的階層。

因而,當時之軍人頗有榮譽感,而戰鬥力也就頗強。

如今的大明軍隊大部分不過是混口飯吃,即便成了將領也沒有家國理念,死戰者少,投降者多。

朱由檢如今要改變的就是讓軍人的政治地位,特別是自己的近衛軍官兵,必須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一旦加入了近衛軍就等於成爲了貴族,與庶民不同,他們要有更嚴格的素質要求,當然,也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

現在朱由檢就是要以自己的君王之威強行給眼前的閻應元等人護短,便是要當着這揚州官商的面,藉機告訴天下士紳們,自己的近衛軍的尊嚴包括自己這個皇帝的尊嚴是不容有絲毫的詆譭的。

冒闢疆死了,揚州官商們也更加忐忑不安了,唯獨眼前這寇白門依舊是雲淡風輕,莞爾一笑:“既如此,民女引頸待戮就是!”

“你死不足惜,不過朕殺一女子到底有所不仁,聞聽你寇白門素有俠義之風,乃女中豪傑,你既然說朕的兒郎們乃粗鄙之徒,朕要你親眼看看,什麼纔是真正的英才!”

朱由檢說後便轉身對李若璉吩咐道:

“傳旨給總政治處金炫,寇白門本爲逆臣保國公之妾,朝廷念其無辜故饒恕其罪,卻不曾想不知悔改,鄙視大明近衛官兵,着即強徵爲總政治處醫務兵,戴罪立功!先讓她跟着隨行的老太醫學習外傷急救之道,留在揚州除了惹得學子不思學,官員不思政,盡思此人,豈不帶壞了大明之風氣。”

寇白門被李若璉命一錦衣衛帶了下去。

朱由檢這裡沒有責罰閻應元三人,相反,而誇讚了三人,並命三人同自己一同乘御舟回鄉。

閻應元三人自然是喜不自勝,都沒想到居然沒有被陛下責罰,反而有了個近距離接觸天子的機會。

“閻應元,他日若清軍攻揚州,朕若讓你守此城,你打算如何守?”

“回稟陛下,揚州與鎮江、泰州相依,守揚州就得守鎮江、泰州三城,鎮江不丟,揚州後路不斷;而揚州北臨大湖,東有泰州,泰州就是揚州之門戶,只要守住泰州,揚州可保,若這二城皆失,最好不守,不然徒然害民耳,若非要死守之,只能廣積糧,高築牆!”

朱由檢點了點頭,對史可法笑道:“此人比你更通兵事,你也曾是南京兵部尚書,負有留守江南之責,當時可曾想到這麼多?”

“微臣思慮不及閻校尉,實在慚愧!”史可法器量倒是比較大度,很坦然地承認了自己的不足。

“所以司禮監更適合你,外朝不缺賢臣,但內廷難有明公,諸位愛卿需同心爲國纔是!”

“謹遵聖旨!”

……

處理完冒闢疆與閻應元等人之事,朱由檢心情大好,手上已沾人命無數的他如今比之前更爲冷血,儼然完全把自己代入了真正的帝王角色。

做皇帝的,手底下不沾幾條人命,如何能成大事。

自古一將功成萬骨枯,更何況如今的朱由檢要做的一代大帝。

“這雪越發下得大了,讓大家都進來吧!”

朱由檢吩咐了一聲,就對揚州知府王博彤指着簾幕內的倩影:“此爲何人?”

“回稟陛下,此人是李香君,如今陛下偶過揚州,揚州鹽商們斗膽請她來爲陛下獻舞,也算是聊表臣民忠君之心。”

“下不爲例!”

朱由檢淡淡一笑,便高聲喊道:“香君姑娘,當日丹徒一別已有數月,而今既然重逢揚州,可否撥簾一見!”

雖說朱由檢既爲帝王,但在這種場合也不故作矜持,凜然如天下主宰的他乾脆隨心所欲起來。

不過,在場的官商們沒有一個人敢笑話一下。

滿庭的錦衣衛和冒闢疆的人頭,除了朱由檢自己還能放浪形骸外,沒有一個人還有心情在這種場合下與君王同樂。

李香君巧兮倩兮地撥開了簾幔,曼妙腰肢間的玉佩隨風一擺,便流露出萬種風情。

“見過陛下!”

聲音婉轉猶如黃鶯在樑。

朱由檢耳畔爲之一酥,呷茶入口,就揮了揮手:“你過來,朕有話吩咐。”

李香君只得走了過來,欠身問道:“請陛下吩咐。”

“朕今晚夜宿丹徒,重訪故地,如何?”

朱由檢說後也不待李香君答應,便給李若璉使了個眼色:“着人帶她先走,一個時辰後,我們在登船去鎮江丹徒。”

說畢,朱由檢這邊則對王博彤、張良超、魏銘等人說道:“你們現在在想什麼,朕都知道,眼下這鹽政朕還沒有改的意思,諸位只要盡心爲國,朕自然不會對諸位怎麼樣,開中法仍然作數,不過,繳銀支鹽得改回繳糧支鹽,眼下大戰在即,前線缺糧,諸位既然富甲一方,也當有造福一方的義務,運糧之責不可不擔!”

朱由檢的確已經想好了暫時不停止鹽引制度,以避免激化與士紳間的矛盾。

但朱由檢決定將鹽引制度恢復到弘治以前的繳糧支銀的方式,這樣的話,便相當於將市場調節鹽價的權力回到由朝廷宏觀調控鹽價。

畢竟這樣的話,是由朝廷戶部根據歷年鹽業情況和軍隊糧食需求確定鹽引發放數額。

從某種角度來講,鹽引就是一種有價證券,現在是戰爭時代,朱由檢要把摺子有價證券從市場手裡奪回來由自己把控,以此來使得自己更能調動整個大明帝國的國力與建奴對抗。

揚州鹽商聽後倒也鬆了一口氣,對於他們而言,只要鹽引制度不取消,由他們負責鹽業買賣,他們就能接受。

至於繳糧和繳銀,他們並不介意,不過前者的成本要高一點,畢竟他們要爲此承擔運輸成本,即便不承擔運輸成本在前線地區商屯(屯田耕種用於商業繳納)也會面臨戰爭的威脅。

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請個假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
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對請個假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