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

“沒什麼,這種事哪能避免,既然揚州的人如此熱情,朕就更加不能辜負”。

朱由檢說着就起身下了馬車,看着對面俱是錦衣華服的揚州鉅商們,不由得想起原本歷史上的“揚州十日”。

“微臣揚州知府王博彤、兩淮鹽運張良超,微臣巡鹽御史魏銘!見過陛下!”

人羣間走出來三位體格肥大,皮膚白淨的官員來,朱由檢沒有說話,只是頷首點了點頭。

唯獨隨行的淮揚巡撫李明睿瞪了這三人一眼,三人面露苦色地指了指眼前的這些揚州鉅商,言外之意自己也是被逼無奈。

“史可法,讓他們都起身吧”,說着,朱由檢不由得問向史可法:“如果他日清軍南下,朕讓你守揚州城,你怎麼守,如實回答!”

“以死報國!”

聽了史可法的回答,朱由檢只是淡淡一笑,沒有發表任何看法,不過他心裡已經篤定:這一世,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史可法守揚州!

待所有揚州鉅商都起身後,崇禎帝朱由檢則只是揮手示意了一下,然後步入了揚州城。

閻應元等人此時也看見了官紳出城的盛景,一打聽才得知崇禎帝也來了揚州城。

三人自然也就興奮不已地忙跟隨人羣出了城外,但這一次,他們又只能遠遠隔着無數人頭看着朱由檢那模糊的身影。

“你們說,陛下來揚州幹嘛,也是來聽曲的嗎?”

陳明遇好奇地問着閻應元和馮厚敦二人。

“我看不像,南京秦淮河之盛不比揚州差,陛下既有心尋花問柳何必捨近求遠,在這新年將到之際還來揚州尋瘦馬,以我看,倒只怕是另有原因,揚州乃淮左重鎮,可謂江南門戶,又是鹽業重地,富商巨賈皆集於此地,陛下此次駕臨揚州,只怕是來給這些揚州商人吃定心丸,思索守備揚州之法的”。

閻應元說後,馮厚敦不由得點了點頭,卻不由得看了對面樓閣一眼,忙指道:“李香君!我當年在南京看過一眼,她也來瞻仰龍顏嗎?”

“不知是哪裡來的粗鄙之人,李君的名諱也是你等隨意稱呼的!”

這時候,一書生出現在了閻應元等人身後說了一句,就搖着扇子上了李香君所在的樓。

“冒公子,不好意思,這裡已經被揚州鉅商包下,將要在此處招待陛下,馬上錦衣衛就要來接管這裡,還請你快快回去,否則被當做韃子細作抓走,可就得不償失了。”

“聞聽李君與天子搭上了關係,如今看來名不虛傳,倒是小生不識趣了”。

這叫冒公子的酸溜溜的說了以後,不由得發着牢騷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而今陛下不思治世安邦,卻苟安於江南,盡做風流事,正是可嘆啊!”

一聽這冒公子言語間諷刺君父,陳明遇氣憤不過,將這叫冒公子直接提了過來,然後直接一拳打了過去:

“你是哪裡來的雜碎,敢這麼編排我大明皇帝陛下,你們知不知道,陛下爲了讓你們這些公子哥繼續風花雪月,這大冬天是怎麼過的,就是和我們這羣粗鄙之徒,臥於三尺雪地!陛下何曾盡做風流事,爾等如此詆譭君父,信不信老子一槍崩了你!”

砰地一聲!

馮厚敦這時候已經舉起火槍,朝這冒公子開了一槍,嚇得這冒公子直接跌倒在了地上:

“鄙人乃生員冒闢疆,你們是誰,敢如此對待讀書人。”

“原來是復社四公子冒闢疆,我也是讀書人,舉人出身,不過鄙人現在身份是近衛軍第三軍步兵甲種第一營隊長馮厚敦,當今天子的忠實信徒,就憑你剛纔的話,我殺了你也不爲過!”

馮厚敦說後又開了一槍。

嚇得冒闢疆直接大小便失禁。

揚州同知冒起宗此時也聽見了槍聲,忙跑了過來:“哪兒放槍,哪兒放槍!”

馮厚敦的連續兩槍不由得不讓這揚州同知冒起宗慌張,畢竟眼看陛下朱由檢就要到這裡,結果卻突然發生槍擊。

負責維持治安的冒起宗自然不爲驚駭,一來就看見自己的侄子冒闢疆坐在地上,而三紅巾戰袍的軍官也站在這裡,其中一人手持的火銃還冒着餘煙。

“你們是哪裡來的丘八,不識好歹的東西,連讀書人也敢打!給我拿下!”

揚州同知冒起宗憤怒了,從公的角度講,這三人低品級武官公然在陛下即將駕臨的地鬧事會直接影響自己的烏紗帽,從私的角度講,自己的侄子居然被人用槍威脅得坐在地上還尿了,而且自己侄子還是有功名的人。

但揚州同知冒起宗手下的人都沒敢動。

因爲這時候,大批錦衣衛走了來。

李若璉也聽到了槍聲,也大爲驚駭。

李若璉走到閻應元、馮厚敦、陳明遇三人面前來:

“爾等是近衛軍官,這是怎麼回事,你們怎麼出現在這兒,還在這裡放槍?是誰放的?”

李若璉兼着大元帥府軍法處副主任的職,替何新負責近衛軍軍紀維護。

因而,陳明遇和馮厚敦見到李若璉也不敢再有剛纔的魄力,不由得站定了身子。

“報告!是我放的,近衛軍第三軍第二兵團步兵第一甲種營忠顯校尉馮厚敦!”

馮厚敦回答後就垂下了頭。

唯獨,閻應元此時敢於走上前來:“報告!非是我們隨意放槍,而是這位叫冒闢疆的公子詆譭君父,無中生有,說君父苟安江南,只知眠花臥柳,不知治世安邦。”

李若璉聽後看向了還在地上的冒闢疆和揚州同知冒起宗:“是這樣嗎?”

冒起宗看向了冒闢疆。

冒闢疆此時哪裡說得出話,他至始至終都沒有想明白,剛纔朝自己開槍的武官居然是舉人出身。

“小女子剛纔看見了,這位公子的確說出了此等狂言,或許只是牢騷話而已,而這三位武夫卻一點不尊重讀書人,實在有悖聖人之道。”

這時候,走來一頭戴帷幕的女子。

不過,還沒等這女子說完,史可法此時已經出現在了近前:“陛下口諭,將冒闢疆和這三個近衛軍官一同拿下,大庭廣衆之下,鬧出這樣的事成何體統!”

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十章 帝后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十二章 遇襲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
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十章 帝后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十二章 遇襲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三百六十章 刺殺清廷大學士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