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

朱由檢不由得愣住了神,他雖然早已預料張獻忠有圖謀雲貴之嫌,但在此刻突然聽聞大明在雲南四川邊界處所控制的幾個州府已相繼失守時,還是頗爲驚愕。

“朕不是早已曉諭王應熊與樊一蘅,不可輕敵,命其警防張獻忠部揮師主力南下意圖川南雲貴等地,爲何還是這麼快就失守這麼多地盤?”

朱由檢問了一句。

錦衣衛都指揮使吳孟明停頓了一下,對於崇禎帝朱由檢的話,他一時還真答不上來。

雖說錦衣衛在朱由檢充足的資金供應下,已發展很多成員,從南洋到西南乃至漠北都已有錦衣衛的探子。

但云貴川這種地處帝國西陲的地帶,即便獲得了情報要將詳細的情報傳遞進京也依舊需要發費些時日。

有時候隔數月甚至一年半載才知道戰事也不是很稀奇的事。

而現在朱由檢要問吳孟明爲何在這麼快的時間裡損失如此多的州府,吳孟明雖是錦衣衛都指揮使,卻也還沒得到更多詳細的情報,因而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過了四五日,兵部也得到了來自雲南的詳細戰報,兵部尚書馬士英向朱由檢做了稟報:

“陛下,據悉,退守遵義的官軍雖早已做了準備,但奈何這流賊張獻忠部戰力十分強悍,其中尤以李定國最爲善戰,直接抄山路奇襲東川府,致使烏蒙、東川兩府數縣之防線皆潰敗。”

“李定國?”

朱由檢不由得感到有些頭疼,他自然知道李定國在明末是何許人物。

明末尤其是南明史上最傑出的漢人將領,也是大明王朝最後一顆閃耀的將星。

但現在的李定國依舊還是張獻忠的部將,而且因爲滿清主力在崇禎十八年遭受到大明近衛軍的沉重打擊,使得如今的張獻忠部在四川沒有像原來歷史上那樣遭受到建奴的打擊。

也就沒有如原本歷史的發展一樣,因爲張獻忠的中箭而亡,而促使孫可望、李定國等張獻忠餘部投附大明。

“既然是李定國,那此事也就不足爲奇了,只可惜如今還不能爲朕所用!”

朱由檢無可奈何地嘆了一口氣,便拍桌而起:“傳諭,大元帥府議事!”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今張獻忠既然已兵臨雲南府昆明城,朱由檢自然也不能再等閒視之,只能召集大元帥府的官員商議調兵救援雲貴之事。

“張獻忠大軍南征雲貴,蓄謀已久,從其入川后便開始厲兵秣馬,囤積糧草,突然進攻川南,且勢如破竹也是在情理之中,官軍之不敵在於兵少將弱,且無令出多門,無人統轄,以御強敵,因而微臣建議當明確總督樊一蘅與督師王應熊的所屬關係,或者擇一重臣統領兩地兵馬,協調糧草,增援精兵,處處設防,方能挫敗流賊攻勢。”

秦良玉這麼一說,其餘官員皆頷首點了點頭。

李巖也站了出來說道:“或可派重兵奇襲四川重慶,逼迫張獻忠部主力回救四川重慶。”

“兩位愛卿所言皆是辦法,不過眼下有何兵可調?”

朱由檢這麼一問,兵部尚書馬士英便回了一句:“如今可與流賊一戰之大明精銳只有近衛軍和滅虜軍,不過滅虜軍自崇禎十八年與建奴阿濟格惡戰後減員不少,如今看來也只能是調近衛軍了。”

“若是調近衛軍支援雲貴,需要調多少兵力纔夠在雲貴一帶的廣袤山地裡擊潰張獻忠部,另外,如若一旦近衛軍西調,一旦建奴南下如何處之?”

朱由檢繼續發問,而馬士英不好再說什麼,他對於雲貴川等山地的戰事不熟悉,需要調遣多少兵力並不清楚,因而只能看向秦良玉。

秦良玉早年便參與過平定播州之亂,且曾立下過汗馬功勞,因而對於雲貴川的山地作戰頗有經驗,就先上前來回道:

“雲南四川交界處素來山高水險,非十萬精兵不足以扼守各處要道,不過誠如陛下所言,眼下北方建奴依舊虎視眈眈,別說調十萬就是調五萬也影響整個大明對於建奴的防線,畢竟近衛軍六十萬兵馬要防守從湖廣到淮揚的防線,畢竟誰也不清楚建奴如若南下將從何處南下。”

朱由檢便讓錦衣衛都指揮使吳孟明也說說近段時日建奴的情況。

“據我們錦衣衛的探子奏報,自崇禎十九年起,建奴便數次徵兵,各戶由男丁兩者則抽其一,如今已有增加近五十萬綠營兵,漢軍八旗與蒙古八旗也已增加三十萬,同時從關外調進滿洲鐵騎兩萬多,加上各地降兵,整個關內建奴總兵力已達百萬之巨。”

“另外,河南衛輝府、北直隸保定府皆有大批糧草調動跡象,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微臣估摸着這是清廷將要調集大批軍隊南下的緣故,不然何故在與我大明交接的前沿地聚集這麼多糧草。”

錦衣衛都指揮使吳孟明說後,在場的官員們都陷入了沉思,御馬監掌印太監何新不由得說道:

“如此看來,清廷想再次南下伐我大明之心已是昭然若揭,如今建奴雖損失了兩支滿洲主力,但到底未元氣盡傷,且眼下又擴充如此多的軍隊,一旦南下勢必是動兵數十萬甚至百萬,那我大明近衛軍就不能輕易調離江南,否則大明江山危矣!”

朱由檢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此時的他內心頗爲鬱悶,心想這個張獻忠真是會挑時候,在這個節骨眼下對大明下手,使得自己這個崇禎皇帝完全沒辦法調王牌西進支援雲貴等地。

而且,朱由檢也不得不承認張獻忠也很沒有戰略意識,如同在原本歷史上會失敗一樣,如今他在這個時代也是如此,一點也沒意識到建奴才是如今雙方共同的大敵,放棄川北各處要隘的重兵防守,而去攻打自己所控制的四川地主武裝力量,若是建奴此時突然南下四川,張獻忠如何應對。

朱由檢雖然很爲張獻忠感到不值,但他也沒辦法阻止張獻忠,只能先儘可能地優化雲貴等地的官軍戰力,同時也希冀着大明能儘可能地在沒有近衛軍調去的情況下讓雲南貴州等地依舊還在大明手裡。

不過,援軍肯定是派的,而且需要一總領雲南、貴州、廣西等地兵馬的最高決策者也是需要的。

但現在的問題是派誰去,還能抽調哪一支軍隊去。

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
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明帝國亮劍西洋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五百九十章 周後着急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三百二十二章 鄭氏集團的實力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