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

朱由檢同意了王承恩的提議,現在的當務之急的確是要立即選任一名官員擔任松江府知府兼市舶司提舉一職。

畢竟如今的松江府乃大明外貿最重要的集中地,每天都有上千萬銀元的貨物進出,因而松江府的知府一職不能久懸,否則整個松江府便處於羣龍無首之地,治安與商業秩序會變得混亂,那將會給朝廷造成很大的損失。

“現任松江府府丞的是誰?”朱由沉着臉問道。

“回稟陛下,松江府丞武士通剛上了辭呈”,王承恩知道崇禎帝朱由檢的心思,眼下松江府的開口通商所有規則都是朱由檢在吳佳胤任應天知府期間花了近半月的時間親自傳授的,換成一般的官員,幾乎很難輕易地經營好松江府的商貿,如今吳佳胤一死,選擇一名熟稔商貿的官員可謂不容易,也就只能從松江府的官吏中選,畢竟這些官吏都是跟着吳佳胤在松江府打出一片天地的。

但朱由檢則聽見王承恩說松江府丞也上了辭呈時,就一時更爲憤怒,吳佳胤是他從戶部員外郎任上提拔爲應天府尹然後又轉調松江府不到三月的人,而且得到了他的親自傳授有關經濟貿易的改革知識,卻沒想到好不容易等着吳佳胤在松江府打出一片天地,竟然落得個被暗殺的結局,而現在連松江府丞也要跟着辭官。

朱由檢一臉寒霜地看着王承恩,王承恩也有些忐忑不安,他是跟隨朱由檢南遷的官員,在南方沒有自己的產業,而如今也靠着松江府開埠,在松江府黃埔一帶有自己的三家店鋪,也賺了不少錢,所以他也是不希望松江府剛繁榮起來的商貿會因爲松江府知府的被殺而黯淡下去的。

“松江府開埠,最受益的是朝廷和在松江府開商鋪的商戶,而損失最重的就是這些當地的士紳大戶,尤其是在看見他們被收回的田地在開埠後帶來的鉅額利潤後難免引起這些當地的士紳大戶的嫉妒,吳佳胤清丈田畝就已經惹怒了他們,如今松江府開埠後一繁榮起來,自然就更恨了,松江府府丞武士通在松江府當了十年的官,自然知道當地士紳大戶的厲害,自然是不敢做這個官的。”

王承恩這麼一說,朱由檢便是冷冷一笑:“這松江府不比以前,做松江府知府每年收入不下百萬銀元,不可能沒官員不願意做這個官,召集內閣閣臣廷議,推舉新的知府人選,同時,着都察院嚴查松江府知府吳佳胤暴斃一事,東廠也當在暗中調查。”

……

此時的松江府上海縣地面,整個黃浦兩岸皆是鱗次櫛比的商鋪,甚至已經開始建起臨江高樓,大明中央銀行也在這裡設立了自己的外匯總部,在此收納鷹洋和白銀黃金等幣,投放銀幣出海等。

本來已經喧鬧無比的黃浦兩岸此時比昔日要更熱鬧了些,所有人都聚集在附近的茶樓酒肆裡議論着松江府府尹吳佳胤暴斃的事。

而此時,本地鄉宦陸人昌也正和致仕的工部郎中徐爾路聚集在一茶樓裡,陸人昌往徐爾路杯子倒了半杯酒後才道:“眼下吳知府已死,府丞也準備着辭官,不過朝廷只怕會立即任命新的知府與府丞來,也不知道這新的府臺會不會將上奏朝廷將本該屬於我們的田地還給我們,看着這些店鋪在我們田地上日賺鬥金,怎不讓人氣憤!”

“這還用說,我等也並非是反對朝廷在此地開埠,如今漕運已斷,生意也沒以前好做,也的確得指望着這開埠走海運的路子才能恢復昔日的繁榮,可朝廷不該把我們的田地都佔了去,這些官田都是我們好幾十年的家產了,怎麼能說拿走就拿走,這吳佳胤不惜強行奪走,死了也是活該!不過,你說,朝廷不會發現這裡面的端倪吧。”徐爾路問道。

“發現又如何,你可是徐閣老之孫,陛下素來器重徐閣老,即便南遷後也不忘誇讚徐閣老,更是賜了你一個光祿寺卿的虛銜,你還怕朝廷對你動手不成,再說這本就是查無實據的事,只要天下的官員知道我們不是好惹的就行!等着新的知府到來吧,如果新知府一來,肯願意幫我們把本屬於我們的田地連着田地上的店鋪還給我們,我們自然讓他當一任知府,賺得盆滿鉢滿,風風光光地升官回南京,如果還是不願意幫我們,那隻能再來一個暴斃的知府了。”

這陸人昌說着就附耳在徐爾路耳畔:“我已經和南京城的左通政李天經取得聯繫,李通政已答應如果能讓內閣薦舉他擔任松江府知府,定會滿足我們的願望,當今首輔範閣老曾是令祖徐閣老之學生,所以此事能不能成還得靠先生您替這位李通政走動走動。”

“此事倒好說!”徐爾路答應了陸人昌的提議。

……

這日,範景文、高弘圖、馬士英、祁彪佳、劉宗周、宋應星六名內閣大學士齊聚於奉天門,參會的還有已被升爲司禮監掌印的史可法,朱由檢先讓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東廠提督講明瞭此次廷議的目的。

當然,在來之前,六名內閣大學士已從各個渠道知道了松江府知府吳佳胤暴斃的消息,因而當王承恩說了廷議目的後,六人也都沒表現出多大的驚訝之色。

“陛下,松江府如今在大明各府中的地位已不亞於應天府與鳳陽府,選任松江府的官員當慎之又慎,左通政李天經頗懂錢法商業之事,因而微臣建議由左通政李天經調任松江知府兼市舶司提舉,以保證松江府之商埠得以繼續維持。”

內閣首輔範景文先表達了自己的建議,對於誰更適合擔任松江府知府,他並不清楚,滿朝三四品官員裡真正懂商貿的官員屈指可數,他也只能根據一位故友之子徐爾路的建議薦舉出一個名額。

朱由檢對這個左通政李天經也並不熟悉,但這時候王承恩則低聲在朱由檢耳畔說道:“陛下,據東廠的人查知,這左通政李天經與上海鄉宦陸人昌關係甚密,微臣以爲範閣老即只怕被利用了。”

朱由檢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接着便問向其他內閣大學士:“你們對首輔所薦舉之人可有異議?”

高弘圖與祁彪佳等皆搖了搖頭。

而朱由檢則笑了起來:“既然如此,就依首輔範閣老所奏,着左通政李天經任松江府知府兼市舶司提舉,另外,駁回該府府丞的辭官奏疏!”

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
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三百四十一章 怒踹史可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殺三總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與大明軍械所的重要性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五百五十六章 處決多爾袞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