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

此時的江面上。

翰林院掌院學士兼吏部左侍郎金炫茫然地看着被燒成一片殘骸的御舟,整個人是欲哭無淚。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也整個人木然地立在船頭。

太僕寺丞申佳允幾欲要跳海自殺,以殉節而死,好追隨大明皇帝朱由檢於地下。

而應天府尹成德則跪在船板上,拿頭磕在地上,哭吼道:

“蒼天啊!你爲何如此不佑我大明,陛下好不容易有所悟,大有太祖之遺風,眼看將要力挽狂瀾於既倒,你卻讓陛下葬身於魚腹火海,你爲何這樣做!嗚嗚!”

隨扈的大多數南撤官員在得知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檢很可能遇難後莫不是傷心欲絕,幾乎要尋死覓活。

畢竟,他們大多數作爲北方籍官員,選擇跟隨朱由檢南下,都是因爲忠君之事。

而如今帶着他們南下的君王卻突然遇難。

再加上剛剛因爲孔府一事的打擊,對於這些南撤官員們而言,彷彿整個天都塌了一般,一下子就沒了主心骨。

唯獨兵科都給事中龔鼎孳心裡暗暗發笑,但也不得不狠狠地落了幾滴眼淚。

然後,龔鼎孳則高聲喊道:“諸位,眼下還不是傷心之時,雖說陛下不幸遇難,但太子陛下所幸已經到南京,我等應迅速封鎖陛下遇難消息,然後火速趕到南京,共擁太子登基,完成陛下未盡之大業纔是啊!”

“龔給事所言極是,我等還是儘早趕去南京爲好,不過也得留下人來繼續打撈陛下之屍首纔是。”

南撤隊伍目前的總負責人金炫點了點頭。

不過,這時候,御馬監太監何新出現在船頭:“慢着!”

吏部左侍郎金炫一見何新出現:“何公公,你來的正好,陛下他,龍御歸天了!嗚嗚!”

接着,羣臣又忍不住嗚嗚哭了起來。

何新沒有勸這些大臣,而是將手一揮:“將兵科都給事中龔鼎孳和近衛第二軍三營遊擊談傳珠給本官拿下!”

“是!”

龔鼎孳和談傳珠兩人正揩拭着眼淚,跟着羣臣嚎哭,卻沒想到,何新的親兵已迅速將兩人從羣臣裡拖拽了出來。

龔鼎孳不由得大爲驚罕:“何公公,你這是幹什麼?”

“幹什麼,你自己做的事,你自己清楚!”

何新說了一句,就大聲對羣臣喊道:“諸位,陛下沒有遇難,陛下昨晚在御舟着火前就提前駐蹕在了丹徒鎮,且現已查明縱火燒御舟之欽犯,而這龔鼎孳和談傳珠便是其中一員,陛下有旨,立即趕赴南京,不得有誤!”

“陛下沒死?”

龔鼎孳整個人瞬間懵逼了。

而金炫等隨扈官員卻喜笑顏開起來:“陛下居然還活着,真是太好了,我大明有望啊!”

“呸!”

不知是誰先朝龔鼎孳啐了一口。

緊接着,隨扈官員們便都向龔鼎孳啐了一口:“無君無父,奸臣佞子!竟然沒想到你龔鼎孳竟是這樣的人!”

……

李香君的錦牀很軟很香。

朱由檢睡在上面很踏實,也很容易讓他意亂情迷,竟也因此在昨晚和周皇后一夜春風幾度。

初夏的時節,天亮的很早。

朱由檢批着一頭長髮坐在李香君用過的西洋鏡前,看着自己一臉的胡茬:“還挺帥!”

“噗嗤!”

一聲嬌笑從朱由檢耳畔傳來。

朱由檢回頭一看,卻是陳圓圓端着一盆清水在一旁抿嘴而笑。

盥洗完畢後,朱由檢便在皇后親自更衣後匆匆下了樓。

眼下,朱由檢也不知道南京方面會不會出現變故,他這個皇帝得立即出現才行,自然不能耽擱片刻。

李香君等人一直恭候在門堂。

朱由檢走到她近前來,取下一枚九龍玉佩:“朕賞賜於你的,他日若要尋朕,可憑此物找御馬監的何公公。”

說畢,朱由檢便跨步出了樓閣,一呼吸清晨之朝氣,便已是精神抖擻。

吳偉業、龔鼎孳、侯方域、談傳珠、董祖源五人被各押解在一輛囚車裡緊隨南撤大軍往南京而去。

吳偉業一臉落寞,他自然知道謀殺君王是個什麼下場,他想過咬舌自盡,但嘴裡卻已被塞了布團。

龔鼎孳敲着囚車,想喊兩句,想跟朱由檢解釋求情,但招來的只會是士兵的皮鞭。

侯方域有些失望,因爲李香君沒有在囚車裡,說明皇帝陛下還是沒有真正相信自己的話。

談傳珠則是緘默不言,他覺得自己很冤枉,不過是收點錢財給人行個方便,怎麼就扯上了謀反弒君的罪名。

董祖源是淚流滿面,他自思自己在鄉里是說一不二,橫着走的人,但就因爲沒考上進士想靠錢謙益謀個官職,卻沒料到就因爲這樣上了賊船。

一時南撤大軍到達鎮江府城,鎮江知府出門跪迎,朱由檢並未停留,命令南撤大軍依舊繼續前行。

等到朱由檢過了龍潭後行進了兩個時辰,便已看見諾大的南京城映入眼簾。

朱由檢不禁唏噓不已。

從離開京師到達南京,這一路上,他足足花了三個月。

但這個月卻恍如三年乃至三十年一樣漫長。

調兵入京城,殺首輔魏藻德、兵部尚書張縉彥等奸臣,招撫劉芳亮部,誘殺劉澤清,兵馬激增到二十萬,現已讓高傑攻劉良佐,命李明睿淮揚募兵。

這一路行來,倒也算得上是波瀾壯闊,如唱大戲。

只是此時的南京城並沒有盛大的歡迎大明皇帝入城的儀式。

御馬監何新已提前領大軍控制了南京城外圍。

整個南京城已經被嚴格把控,官兵列在城牆下,一片肅殺之氣。

直到朱由檢的御駕出現時,城門在頓時大開。

御馬監何新和左都御史陳純德騎馬朝朱由檢這裡奔來。

“陛下,南京城已經控制,百官沒有一人出城,有肇事者已被微臣先行捉拿,錢謙益也已被暗中監控!”

何新稟報後,朱由檢便將大手一揮:“入城!”

朱由檢一聲令下,南撤大軍便陸續入城、

隨扈官員和妃嬪們都不禁面露興奮之色。

頭上的藍天白雲以及腳下的青草土地,彷彿已讓他們忘卻了此時正燃遍北方的烽煙。

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十章 帝后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又是一年初夏時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
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十章 帝后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又是一年初夏時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