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

“你們會失望的!”

朱由檢看着眼前這些朝臣們不由得腹誹了一句。

緊接着,他便又召開了大元帥府的軍事會議。

此次是軍事戰爭,自然更重要的還是大元帥府的軍事會議而不是乾清宮的朝會。

而且在這樣的會議上,朱由檢也不再隱瞞軍事情報,直接讓錦衣衛都指揮使吳孟明說了清軍準確的啓程時間和兵馬數量和其他信息。

“八十萬大軍,這多爾袞還真捨得下血本,北方漢人只怕被抽走了一大半吧,這八十萬人要是被殲滅,日後其滿清之關內關外將再無可再戰之兵,即便有也難以再有南下之規模。”

大元帥府樞密使兼參謀總長秦良玉到底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在知道情報後首先不是感到害怕,表現得很冷靜,甚至在冷靜的同時還發現了這場戰爭勝利的意義。

“誠如秦愛卿所言,我們這次最重要的不是守住多少城池,守住多少地盤,而是能不能吃掉這八十萬,我們有六十萬精銳,加上各地衛所兵和民兵也不下百萬之數,是有這個胃口和實力的,只要吃掉這八十萬,他滿清將是一頭沒有爪子的獅子,以後我們北伐成功不過是輕而易舉之事!”

朱由檢這麼一說,樞密副使王應熊和兵部尚書阮大鉞皆點了點頭,他們于軍陣之事不如馬士英李巖清楚,此時也只能豎起耳朵旁聽,不過是王應熊因剛從西南調回不久,經歷了些戰事,還是說了些誠懇的建言:

“雖如此說,微臣還是有言得斗膽陳於陛下,眼下西南戰事焦灼,我們與建奴的戰事不可久拖,雖如今錢糧囤積甚足,但若拖久了也會導致大明陷入兩面週轉艱難的困難,一旦一方失控便會陷入全盤皆壞的局面,崇禎十七年便是如此。”

“王愛卿所言甚是,或許這也是多爾袞依舊要堅持再次南征我大明的緣由所在,也是想趁火打劫,同張獻忠一樣!不過有些事情是也急不來的,此次對付滿清之戰務必靈活機動,以運動戰結合殲滅戰爲主,守城戰爲次”。

朱由檢說着便讓秦良玉闡述自己和她商量後的想法。

秦良玉便站了出來:“按照陛下的意思,既然建奴是分三路南下,以洪承疇與勒克德渾爲主力走河南,以譚泰和何洛會爲偏師分別走山東和湖廣,那麼我們可以實行集中打一路,而且打其主力,實行看兩個打一個的方針;

所謂看兩個便是讓第一軍和第四軍在湖廣和山東節節抗敵且通過主動放棄與拒守一些城池來加大滿清各路大軍間距離,然後第三軍和第二軍在河南一帶尋機包圍洪承疇主力予以殲滅之!”

“洪承疇這次掛帥出征以他本人的作戰方式以及建奴目前的真實目的,肯定是穩紮穩打,步步爲營,爭取多佔些地盤,而非一定要迅速滅掉大明,他們再也沒有昔日那麼多的滿洲鐵騎,快速突破到南京一舉滅掉大明已然不可能,因而洪承疇肯定會每佔據一城便會統治一城,恢復民生,任命官吏等,只怕還會來個政治與軍事兩手抓。”

秦良玉把自己和朱由檢的分析說了出來。

“因而我等只要拉開清軍各路大軍距離,且安排好阻擊打援之任務,定能尋機全殲洪承疇部,洪承疇素來謹慎,所以我們前期可能還得以小敗誘使其深入纔好,另外這樣的運動和殲滅戰需要錦衣衛的快馬與當地百姓支持,到時候吳指揮使務必安排好,好在如今馳道經過整修,且各戰區的總督也在偵察與通信方便加強了些措施,到時候當不至於出太大的差錯,只要不出差錯,這場戰爭,我們就一定能贏!畢竟我們是在保衛我們的家園,而北方的滿清一直都是侵略者!”

朱由檢說着便開始下旨:

“大元帥府方面,除阮大鉞去鎮江控扼水路運進南京的各地軍糧軍械外,樞密副使王應熊留守京城暫時總領兵部衛所兵與民兵調派與訓練諸事外,樞密使秦良玉加封爲鎮國大將軍,總領近衛軍四軍,抵禦南下之清軍。”

大將軍一職乃是戰時所設,明初之徐達、馮勝、藍玉等皆任過大將軍。

而在明末的《答袁節寰{袁可立}登撫》裡也有過“然乎,以大將軍旗鼓僅三千餘,自是難責”的說話。

一般而言,大將軍前面會加稱號,因而朱由檢這裡封秦良玉爲鎮國大將軍倒也不是自己學那滿清之舉。

朱由檢之所以讓秦良玉掛帥既是因爲國中除秦良玉外再無夠資格的老將掛帥,也只有秦良玉才能讓劉芳亮、周遇吉、黃得功等大明在地方帶重兵的總兵官服氣。

而且畢竟戰時近衛軍四個軍名義還是得有個統帥才行,作戰也忌諱各自爲戰無一人統籌各方。

雖說實際統帥一直是朱由檢。

但他到底是皇上,諸事繁瑣又沒有統籌六十萬乃至上百萬大軍的經驗,最多在戰略上拿拿主義。

這種實際的總指揮涉及到後勤、運輸、衝鋒、情報收集與偵察等諸事時,他一個穿越者比不上從萬曆年間到崇禎朝經歷過無數大戰的秦良玉。

當初選派掛帥西征的將領時,朱由檢都沒有派秦良玉,一是考慮到秦良玉年邁架不住長途跋涉和西南亞熱帶叢林的瘴氣,第二便是爲今日做準備。

好在秦良玉身體還算健朗,且此次掛帥抵禦清軍南下很多時候不過是近衛軍四個軍的總兵官自己作戰,只是在統一調度上需要秦良玉發號施令而已。

而且朱由檢也會一直以巡視的名義隨時與秦良玉都坐鎮軍事中樞。

當然朱由檢不會當常凱申不會干預秦良玉的指揮。

他只是要時時給秦良玉提供權力保障而已。

在應天府的近衛軍第二軍開始集結,準備北渡長江與近衛軍第三軍進行配合作戰,而與此同時,大明海軍也開始集結於松江府準備北上進行海岸沿線打擊滿清統治區的任務。

大元帥府的軍令也陸續發送至各戰區,着命近衛軍第一軍的周遇吉、第三軍的劉芳亮、第四軍的黃得功部做好應敵準備。

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十二章 遇襲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
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十二章 遇襲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五百四十九章 入主乾清宮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