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

光明日報報社。

朱由檢就站在李香君背後,看她忙裡忙外地在收集上來的稿子進行篩選甄別,嘴裡還咀嚼着沒有吃完的饅頭,人明顯比之前更瘦了些,連白淨的臉都少了脂粉,一面素顏,一雙認真的眼睛,比之前的柔弱嬌媚多了幾分精神與堅定。

柳敬亭親自監督着校正與印刷,一雙老眼比看女人大腿還認真,沒半刻間就對着一人大吼起來:“錯啦,錯啦,你們怎麼搞的嘛,不是教了你們的嗎,這都能錯,我自己來!”

看着這兩人完全不顧及自己這個皇帝陛下在場,還有一大羣僱傭的童生或者準童生也忙前忙後的,朱由檢不由得對史可法笑了起來:“看得出來,大家都很熱愛這個新的行當,說明士紳百姓們很歡迎報紙這個新事物。”

“是啊,以往邸報只官宦可傳看之,如今報紙也就相當於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史可法說着就將稿紙遞給了朱由檢:“陛下,微臣已經寫好。”

朱由檢點了點頭,便接過來細看,史可法本身才華也不低,寫一篇錦繡文章也不難,內容上也能切合朱由檢的意思,以自己的口吻分析了一下陛下南遷之大利,阻止陛下南遷是一干奸臣居心叵測,欲陷君父與大明江山社稷於危境的陰謀。

史可法還在文中高度讚揚了李明睿等人,言及這些隨扈官員肯在北都淪陷之際,還不忘隨陛下流亡,可謂至純至忠,並汗顏自己遠在南京,未能與陛下同患難,若是他史可法身在京城,定也會死諫陛下南遷。

“史某一介書生,無掌兵之才,亦無運籌之謀,但報國之拳拳之心未減,如今感嘆陛下身邊內臣叛國者多,爲君分憂者少,因而毅然舍家陪侍陛下左右,望江南百姓與史某一道,與陛下一起共衛江南,重振大明!

昔日太祖得江南之力,掃除韃虜,恢復三百年來我華夏未有之光榮,如今我等亦當與陛下再次齊心協力力挽百年未遇之大危機,毋被小人蠱惑,此刻言及陛下之過者之失者,皆是建奴逆賊之細作,意圖亂我江南矣!”

朱由檢看着看着不由得唸了起來,且對史可法的好感再一次提升,拍了拍史可法的肩膀:“很好,不看愛卿之文字,不知愛卿有如此胸懷,昔日朕竟錯怪了你,以爲你過於刻板,如今看來,能得江南士紳百姓之望,也並非是浪得虛名!”

朱由檢說着就放在了李香君:“史公之妙筆,立即謄錄校正,刊印發布!”

“遵旨!”

李香君也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忙丟下手中的活,要仔細看看,不過朱由檢卻突然拉住了她的手,然後很認真地看着李香君:

“有這篇文章還不夠,多把投降建奴與流賊的官員之醜陋一面多多報道,以及多多披露北方韃子的暴行,來不及訪查的,就先自己編纂一些新聞雖貴在真實,但也是可以有春秋之法的。”

“奴婢明白!”

李香君點了點頭。

這邊,朱由檢又讓史可法替自己寫一篇《告江南百姓書》的帝王書。

同時,朱由檢還命人去將太子傳來,着太子自己寫一篇《痛斥朝中奸佞:挑撥皇室父子關係,意圖何在!》,讓太子自己與這些東林黨們公開決裂,比朱由檢強逼着太子不和東林黨決裂要好得多,這樣就直接表明作爲太子,不跟你們玩,而且在太子眼裡,你們也是奸臣亂黨。

這樣一來,左良玉與東林黨掀起的要扶太子登基無疑就成了一場鬧劇,其陰謀也會被輕易擊碎。

很快,光明日報第二期便開始發佈。

藉着第一期打下的基礎,第二期銷量再次猛增,江南各府乃至浙江都開始出現售賣點。

頭版頭條的是朱由檢的帝王書,裡面在解釋自己南遷之餘,也提出了各種目標與藍圖,爲的便是讓江南士紳百姓在自己身上看到希望,並相信跟着自己是有前途的。

而史可法的社論則相對押後,但他的文章直接替江南士紳百姓給張慎言企圖追究陛下南遷的事定了調子,任何詆譭君父的話在這個時候都是居心叵測,任何言及陛下之過者都是奸佞小人在興風作浪。

然後是太子的一篇感**彩濃烈的文章,直接痛斥有人暗中挑撥自己和父皇的關係,並且立志表明,若是有人再次挑撥離間,他只能通過自殺來擊碎這場陰謀。

這三篇文章猶如三顆重磅炸彈一般炸響在江南士紳百姓間。

朱由檢的帝王書讓江南士紳百姓明白,現在的君王是有理想的,有希望的,並非傳言中的殘暴昏君,若不然,堂堂九五之尊緣何親自發文爲百姓說話。

而史可法的言論更是讓江南的讀書人們直接譁然,連他們最尊敬的史公都無條件表態支持皇帝陛下,甚至還自宮,這讓很多史可法的門生故舊們不由得嚎啕大哭,感佩史公之大公無私,並且無數士子向光明日報投稿要藉此表達同史可法一樣的忠君之心。

畢竟誰都知道,這是一個趁熱度的最好機會。

太子的言論則讓人們意識到原來有奸佞小人如此可惡,竟然讓太子都站出來罵街了,這是有意要讓大明朝堂不穩,江南局勢不穩啊!

“混蛋!這一次,又讓光明日報搶了先!”

“還有這史可法怎麼回事,變成了閹人後,不和我們站在一起,卻親自爲那個昏君辯白,簡直就是我等東林黨之叛徒!”

“太子這是要幹嘛!難道不知道我們這是在爲他着想嗎!”

張慎言憤怒地連拍了幾下桌子,怒不可遏地吼了起來。

這一次,他們東林黨對輿論的引導又晚了一步,而且傳播速度也跟不上,再加上靠一些復社學子的影響力明顯比不上皇帝朱由檢、太子朱慈烺、史可法等親自出馬。

因而,張慎言等的追究朱由檢南逃之罪的計劃直接破敗。

“高閣老,你看見了吧,這光明日報是要置我們東林黨於死地啊,閣老您貴爲次輔,還請立即上奏疏查抄了這光明日報,或者先發動學子們燒了這光明日報!”

張慎言實在是受不了了,直接繞開覺悟法師,親自找到高弘圖,很無奈很憋屈地求着高弘圖。

高弘圖無可奈何地道:“這光明日報就是史可法開的,史可法的門生故吏之多不亞於高某,高某無法動他呀!”

“史道鄰!”

張慎言氣得直接大吼了一聲,然後猛地一口鮮血吐了出來。

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
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四百六十五章 名將交鋒 三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四十六章 夜訪丹徒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六百三十七章 處決外番貴族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四百零三章 抉擇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