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

南京皇宮乾清宮。

朱由檢從睡夢中醒來,推開了身上光滑如玉的袁貴妃。

此時,宮外依舊是月明星稀。

但五更的鐘聲已經迴盪在宮牆裡外的各個地方。

朱由檢不得不坐了起來,從成爲大明皇帝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他不能再睡懶覺。

儘管這個時代沒有電話甚至也沒有電報,但傳送進京的消息依舊如雪片一般被送到了乾清宮。

朱由檢只要耽擱一個時辰,就只能繼續熬到深夜才能處理完各項政事。

陳圓圓窸窸窣窣地穿着衣裙從外間走了進來,替朱由檢更衣穿鞋。

朱由檢眯着眼,任由陳圓圓的玉手在自己身上施爲,且直到其他宮娥端着冷水進來時,他才起身捧起冷水一激,才醒了醒神。

陳圓圓和宮娥們那飽滿的胸脯讓清醒後的朱由檢有些心猿意馬。

但急促的鐘聲卻又讓他不得不剋制住內心裡的蠢蠢欲動,並起身來到乾清宮外閣,坐在黃絹鋪就的書案上,準備繼續寫自己接下來要實施的新政綱領和計劃,並等着值班的司禮監秉筆太監來奏報需要他這個皇帝御覽的重要奏疏和公文。

乾清宮內侍將冰塊端了過來,南京的夏天很熱,即便現在是小冰河期,也依舊悶熱如蒸籠,如果沒有冰塊,即便是清晨,也會讓人受不了火爐般的烘烤。

朱由檢如今也算是深刻體會得到當年永樂皇帝朱棣爲何執意要遷都,或許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從陳圓圓手裡奪過蒲扇,朱由檢解開黃袍,衣衫不整地半倚在椅子上一邊扇着一邊看着殿外已漸漸被陽光普照的那一方傾斜着的菜畦地。

南京宮城是填湖造就的宮殿,因而從建成的時候開始便出現地基下沉,有水浸透而出的現象。

當年的太祖朱元璋便乾脆因此在殿外開闢了一片菜畦地,雖說大明遷都北京已有百年,但常年這裡也還是有人打整,因而現在也依舊還能看見被曬得低垂下頭的菜蔬。

從殿外的菜畦地再到殿內門腳處滋生處的青苔,以及斑駁掉漆的樑柱,朱由檢不得不承認,儘管韓守敬已經對南京的皇宮進行了修葺,但依舊比別北京城的皇宮破敗了不少。

但現在朱由檢自然也不能將國家的財力花在自己的居住環境改善上,他也只能等着將來國富民強的時候,再開始大興土木。

今日值班的司禮監秉筆太監是史可法,此時的他也已經抱着一沓奏疏出現在乾清宮門外:“奴婢給皇爺請安。”

史可法現在是內臣,就相當於是朱由檢的家奴,因而對朱由檢的稱呼便已改爲家奴對主子的稱呼,以奴婢自稱,並稱呼朱由檢爲皇爺。

這與原來歷史上滿清取代中原後的奴才遍佈朝堂有所不同,在大明,只有宦官和錦衣衛等家臣這樣而已。

“進來吧,內閣的幾位閣臣都到南京沒有?”

朱由檢現在也適應了讓史可法自稱奴婢的稱呼方式,一見他進來,便直接問起他正事,也沒有奚落笑話他。

這些日子,隨着錢謙益謀反案進入尾聲後,朱由檢便開始着手在南京實施新政。

而他這些日子,他已經親自開始草擬新政內容,並等着內閣的七位閣臣齊聚南京,他再與內閣進行最終定下新政內容。

大明的政治制度是歷代君權王朝發展積累後最爲完善的皇權政治制度,除去財政制度與衛所兵制已不合時宜需要改革外,其他方面基本上無須大改,特別是官制,朱由檢也沒有要進行大改的意願。

即便他現在其實是個穿越者,但作爲皇帝,這個帝國的主宰者,他依舊決定讓大明繼續走君主獨裁的道路,至少在他當皇帝期間要繼續獨裁。

畢竟,他有很多超前的思想和幾乎不被當今社會的小農經濟所容忍的社會生產模式需要強行植入到這個還停留在男耕女織的古代世界。

這就意味着他必須在這個世界擁有至高無上的帝王權力,他才能強制性地實施着自己的改革。

大明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其內部已經腐朽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非動大手術不可挽回的地步。

所以,朱由檢即便知道自己要在南遷後實施新政後會有可能成爲王莽,但他也必須要給大明進行一次徹頭徹尾的改變。

沒有一個大夫能對自己要醫治的病人有百分之百醫治成功的把握,大醫治國,朱由檢現在要醫治已經病入膏肓的大明也不可能保證就一定能救活大明。

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不能放棄。

既然繼續走君主獨裁,且大明的君主獨裁製度已經十分完善,朱由檢也就覺得對內閣六部這些官衙沒有改動的必要。

他決定依舊以內閣承擔着皇權政策與具體行政實施之間的中樞作用。

雖然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但丞相所起到的中樞作用是不會消失的,內閣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朱由檢不可能讓自己成爲朱元璋那樣的勞模,他得依靠內閣去執行和傳達自己的政治意志。

而他這個皇帝只需控制內閣有哪些人即可。

“內閣首輔範景文已抵達秣陵,吳牲現已到江陵,馬士英已押解抄沒侯府家產正抵達鎮江,路振飛已經到了南京,李邦華現在已經提劉良佐人頭和押解抄沒龔府家產到達鐘山,預計三日後便可都入朝覲見陛下”。

史可法很適合司禮監的事務,記憶力很好,說話也是條理清楚,邏輯明白。

朱由檢聽後很是滿意,便吩咐道:“那好,就三日後命內閣各成員來文華殿,商議大明新政改革之事,傳諭司禮監和翰林院、部院堂官以及錦衣衛東廠督公和各科言官隨同聽政,令太子也一併來聽政,還有越王和寧王也是如此。”

史可法心裡不由得一怔,他知道陛下特地準備這次召見內閣羣臣肯定是要進行一番大的改革,而讓太子聽政熟悉陛下的國策自然是對的,但他沒想到陛下居然讓越王和寧王兩位皇子也一併聽政。

“難道陛下是有意要從新甄別一下太子之人選,可立嫡立長乃祖制,怎可擅自更改,但自己現在只是一名內宦,若妄議國政只怕不妥。”

一想及此,史可法不由得喟然一嘆。

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
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一百一十章 步兵制式燧發槍面世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六百六十四章 富商進京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四百四十二章 朕的後宮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收網了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