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

在這個時代,不只是漢人沒有太強烈的民0族意識。

此時的蒙古牧民也沒有太強烈的民0族意識,甚至比漢人還要淡薄。

因爲他們從本質上就是蒙古貴族的財產,他們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會被那個崛起的部落所統治。

尤其是在元朝以後,蒙古各部落已十分分散。

如今明軍的出現,讓他們成爲了大明商團奴役的佃農工人後,也就沒有太大的反動性。

裡克爾是喀喇沁部落的一普通牧民,現在他已經成爲了青松縣浙江溫州豐和商團的契約工,同時又是青松縣在編的二等公民。

大明內閣已重新修訂大明公民制度,不再以肉體消滅的方式來解決其他非漢族羣。

而是以公民等級制度來區別原來的漢民與新同化的漢民即現在像扎克爾這種牧民。

畢竟帝國發展最需要的不僅僅是土地也有人口。

如今隨着數十年的戰爭後,人口減少了許多,作爲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政權自然是要用剝削方式代替野蠻屠殺方式的。

這不是聖母,而是讓帝國有更多的剝削羣體與長久的剝削基礎。

畢竟原有的漢民會由普通的庶民升級爲小資本家,他們的勞動力價格會上升,福利待遇會提升,一些高危工作需要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去完成。

而這些廉價勞動力自然只能是二等公民甚至將來還會有三等公民。

一等公民與二等公民的差距是在於生命財政安全與福利待遇以及公民權利方面。

帝國五品以上的官職不能由二等公民擔任,也就是說安祿山在大明最多也只能當個六品官,甚至連六品也不行。

因爲除特殊貢獻外,二等公民不具備參加科舉資格與參軍資格。

不僅僅是這些,還有其他二等公民不能享受的待遇。

甚至在法律保護方面,只有同等公民之間與當下一等公民侵犯上一等公民利益時才具有法律效應。

一等公民侵犯二等公民生命與財產利益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官府會不予追究。

之所以這樣,原因無他,一等公民爲大明之崛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而二等公民只是亟需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帝國不想一種有智力的同類物種白白地變成枯骨而已。

但帝國還是要強制二等公民同化爲漢民,以徹底消除其反抗的思想源泉。

若干年後,他們會忘記他們本來的歷史。

“因你以前是興州人,故你現在姓辛,你現在住青松城東,取名便叫辛青東,你的兒子從此也不再叫七朵雲,你有權力爲你兒子重新取名,快取名!”

裡克爾,現在應該叫辛青東的他一來青松縣城便被自己的僱主領去縣衙的禮房屬吏改了名姓。

他沒有反抗,他對於名字沒有看得那麼重,但當青松縣的禮房書辦讓他給自己兒子從新取名時,他還是認真地想了想,用蒙古語表達了自己的意思,他爲自己的兒子取了一個名字叫辛雲。

“這是你和你兒子的名字,這是本官最後一次給你說蒙語,從現在起,你是我大明的二等公民,只能用漢語識漢字明白嗎,如有違背,一經發現鞭笞十下!你也可以舉報其他人,可得賞銀!”

青松縣縣衙禮房書辦將兩張寫有“辛青東”與“辛雲”的字帖給了辛青東。

魁梧的辛青東小心翼翼地把這兩張紙揣進了剛換上的短衣裡,雖然是青松縣城的二等公民,但他很滿意現在的生活,如今還知道自己新名字的字樣,他也非常激動和開心,甚至當他看見自己兒子坐在木凳上和其他新改了名的孩童一起念着三字經時,他不由得有些熱淚盈眶起來。

他覺得自己兒子或許有一天能像禮房的那位書辦老爺一樣高高在上,可以寫出美麗的字來。

辛青東很喜歡現在這種忙碌的生活,雖然給僱主打工很辛苦,但至少每天還能管兩頓飽飯,雖說是紅薯加足夠的鹽巴,但相比於以前飢腸轆轆的生活,已經算是很好的待遇。

月底的時候看見叮噹響的精緻銀元發放到自己手裡時,他甚至激動地想給僱主磕頭。

因爲他願意成爲大明的公民,所以有八小時工作制的權利,因而在下午申時過後,他還能有很長的自由勞作時間,他應徵了官府修建城牆的工作,每天需要把一包包百來斤重的搬到各處城頭去,他一般要做到夜深時纔回家,因爲官府給的薪酬方式是做得多得的多,他想多掙些錢,給自己買套房子。

現在的他一家還是租住在僱主的棚屋裡,每一個月要交一銀元,對此他很不滿意。

但偏偏官府不准許有任何韃靼元素,不準穿元服不準住帳篷,因而他只能和自己的家人暫且住在棚屋裡。

而青松縣城有專門建房售房的商團,這些商團建設的標準公寓皆是水泥板房,看上去比棚屋要高檔得多,關鍵是能擋住風沙雨雪,所以他現在做夢都想得到這樣的一套平房。

辛青東現在每日一早便會帶自己孩子去青松學堂,用學來的蹩腳漢話交待了自己兒子幾句後就會去僱主的領地裡做工,吃完中午飯後就會急匆匆地感到縣城幹活。

在這一路上,他會遇見在田裡耕種的一等漢民和在城裡做生意的一等漢民,遇見這些人他都會小心翼翼些,因爲他有同伴因爲搶劫了一名一等漢民的財物被直接腰斬,到那時他才明白這些看上去溫順善良的人是比自己這類二等漢民高一等的貴族。

是的。

辛青東已經把自己當漢民,而且是二等漢民,這也是里正老爺告訴他的,說他們這些人本就是被昔日犯了罪的漢人被逐到了草原上而已,如今大明英明的皇帝陛下是來寬恕和解救他們的,所以纔會收納他們成爲大明的二等公民。

而真正罪大惡極且帶有不可饒恕之原罪的是那些依舊在殘暴製造殺戮的的部落貴族們,那些本該是被打入地獄的惡徒。

因爲普通牧民對部落奴隸主天然的階級仇視感,再加上來到青松縣城後的不同待遇,所以辛青東很認可這種觀點,所以他堅持認爲自己只是被那些惡徒牽連的漢民而已。

他很憎恨這些部落首領,在他看來,若不是他們,他也可以成爲一等公民,有自己的土地和公派的房子,而現在他要想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子得付出高昂的價格。

尤其是在被集中漢化教育和揭發部落貴族罪惡事的教育一段時間後,他才明白原來那些部落首領做了那麼多惡事。

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四百章 疑陣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八十七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
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四百章 疑陣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崇禎十八年的滿清統治區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來的大敵會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三百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八十七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