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未雨綢繆 二

對於李邦華能不能成功剿除劉良佐所部,朱由檢是不擔心的。【本章節首發、愛、有、聲、,請記住網址(.aiyousheng)】

首先,自己這位皇帝直接將劉澤清數年積累的數百萬傢俬全給了他李邦華做此次剿除劉良佐的軍餉。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李邦華即便再不會指揮,也能夠用錢砸出劉芳亮和高傑兩部人馬的士氣來。

更何況,劉芳亮和高傑兩部人馬大多數是流民出身,素來是窮怕了的,只要錢給夠,不怕他們不賣命。

其次,劉芳亮部和高傑兩部也因大都是與官軍作戰多年的老流賊,戰鬥力較強,至少是可以完虐劉良佐麾下只會禍害百姓而打戰只知道跑的兵匪的。

而且,佔據鳳陽壽州的劉良佐部和佔據徐州的高傑所部素來是摩擦不斷,矛盾已深。

朱由檢讓高傑所部攻打劉良佐部,無疑是正中高傑下懷,高傑不可能不盡力。

再加上,朱由檢還特地加了道旨意,大明從來無功不授爵,周遇吉是因爲救駕有功而被封寧武伯。

所以,朱由檢已經承諾在先,只要高傑和劉芳亮部剿滅劉良佐,朱由檢將會加封兩人爲伯爵。

因而,就憑可以封爵這一點,也能讓劉芳亮部和高傑部盡力剿滅劉良佐部。

“錢糧都給足了你,也把我大明最善戰的兩支軍隊交給了你,愛卿若不能在最短時間內替朕除掉這劉良佐,你也不必來南京見朕,乾脆自殺以謝國人吧。”

朱由檢如此給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李邦華說道。

李邦華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請陛下放心,劉賊不除,請陛下發兵清算我李家家產,微臣願以此全部以資國用!也包括微臣的項上人頭!”

……

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李邦華和劉芳亮所領的近衛第三軍一走。

李明睿也因成功引誘劉澤清入濟南城被誅一事而立功,並被朱由檢拔擢爲左僉都御史巡撫淮揚。

這個職位雖說在之前不過是一巡撫,但現在卻在政治中心南移的大明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朱由檢搶先讓隨自己南撤的心腹官員李明睿巡撫淮揚,實則便是從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手裡奪權。

按道理來講,史可法是南京兵部尚書控制南京及其周邊也就是整個南直隸的軍政大權。

而如今,朱由檢讓李明睿巡撫淮揚,便是將南京的重要屏障即淮安和揚州的軍事控制權控制在自己手裡。

這樣,他這個皇帝到達南京後才能把皇帝位置坐的踏實,不用擔心有人趁機搞亂淮揚並從而威脅南京。

不過,現在的朱由檢還沒進入淮揚地界,也還沒到南京,作爲淮揚巡撫的李明睿便代替李邦華成爲朱由檢身邊的臨時顧問大臣,替朱由檢出謀劃策並總攬南撤途中的諸項事宜。

李明睿也知道自己擔任淮揚巡撫就同北宋時期的開封府尹差不多,乃天子腳下的重臣,位低而權重,而如今陛下朱由檢又讓他臨時統籌處理南撤事宜,這完全是有將他培養成未來閣臣的心思,因而李明睿也不得不盡心竭力。

對於剿除劉良佐的理由自然不難找,彈劾劉良佐的御史從來就不少,尤其是東林黨的官員們對劉良佐的彈劾最多。

所以,朱由檢現在也少不得藉藉東林黨的刀殺掉劉良佐這個軍閥。

江北四鎮中,盤踞山東淮揚的劉澤清已被朱由檢除掉。

佔據徐州的高傑部則算是被朱由檢收買,而即將替朱由檢賣命攻打劉良佐。

佔據鳳陽壽州的劉良佐部則即將面臨被剿除的命運。

廬州的黃得功是江北四鎮中唯一可信賴的官員,朱由檢自然不會動他,且已經下了道旨意給他,命他好生提防湖廣的左良玉部,務必保證南京西側安全。

也就是說江北四鎮軍閥的問題基本有了明確的解決方式。

朱由檢以後到底南京也就不會擔心有內部之患。

而對於抵禦外敵,朱由檢則已經在北直隸留下了朱昭明和倪元璐,在山東留下了周遇吉和孫時綸,再加上淮揚巡撫周遇吉。

可以說,從整個中原到江淮,朱由檢已經在韃子到來之前做到了未雨綢繆。

這相比於原本歷史上的弘光年間忙於應對內部三大案白白浪費了一年準備時間自然好得多。

當然,這也不是說,朱由檢南撤後就會一帆風順,就能輕而易舉地與建奴劃江而治並順利蓄積力量準備北伐。

即便是內部,也還會有即將面對的東林黨和閹黨從未消減過的南北黨爭問題,甚至因爲南渡官員的加入,會加劇南北地主階層的鬥爭。

除此之外,還有左良玉部八十萬大軍的威脅。

以及名義歸附卻實則控制住大明大部分海貿財富的鄭芝龍海盜集團都是大明的威脅。

另外就是關於爲增加國庫收入和緩和階級矛盾而要必做的稅制改革肯定也會遭到很大的反對。

這些朱由檢需要披荊斬棘一個個去解決的。

以前的大明皇帝朱由檢只是一個從未出過京城的權術高手,雖懂得利用人心卻不懂得治理天下,而現在的朱由檢卻知道要想管控好一個已經**的政體並且令其起死回生是多麼的不容易。

這需要朱由檢對這個腐朽到底的政體做一次大換血的手術,其手術難度遠遠比做一臺複雜的外科手術要難得多,且風險極高,弄得好便罷,弄不好,他自己首先就會被自己體制內的人給害死。

所以,朱由檢即便是皇帝也不得不殫精竭慮地走好接下來的每一步。

離開濟南後,朱由檢的下一站便是兗州府。

因爲周遇吉部領近衛第一軍留守山東,劉芳亮部領近衛第二軍由李邦華帶着去徐州見高傑。

所以,朱由檢現在身邊只有何新的近衛第二軍保駕。

雖說南撤規模縮小很多,但反而比之前更安全。

畢竟再也不用擔心後面有追兵也不用擔心前面有兵匪。

“陛下,到了兗州後,只要再經過淮安和揚州,便可抵達南京,如此,南撤之行總算可以徹底結束!”

李明睿很高興地向朱由檢稟報了南撤進程,旋即又不由得低下了頭:

“只是因爲我們的錢糧已所剩無幾,最近發放軍餉和留給山東總督周遇吉屯田所用太多,儲銀現在已不足兩百萬兩。”

朱由檢沒有說什麼,只是笑了笑道:“兗州離曲阜不遠,到兗州後去曲阜看看孔府。”

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
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六十章 線膛炮與未來製造業瓶頸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二百四十七章 多鐸求饒與孔有德刑場吶喊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三百八十七章 合圍 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個縣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三百五十九章 朕是最無情的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五百二十章 精忠的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