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

在這個時代,到底是農耕文明更強於商業文明,還是商業文明更強於農耕文明,朱由檢還真不知道答案。

若是在公元十九世紀中葉,朱由檢可以很快給出答案,商業文明簇生出的工業文明,無論是在生產技術還是在生產產值上都完爆農耕文明,優勢已經可以直接體現在戰爭的形式上,幾乎故步自封的昔日強大的農耕文明社會都在那個時代遭到了沉重的打擊,甚至不少古時盛極一時的文明社會在堅船利炮下直接消亡。

但在這個時代,朱由檢所代表的南方集團的商業文明是脆弱的,除江南之外,大明統治的其他地區依舊是農耕文明,大部分朝中官員也還是傳統士紳階層出身,他們雖然因爲沒有利益的衝突而與朱由檢作對,但朱由檢不認爲他們能在代表農耕文明的北方集團南下之時表現得多麼積極,最多也只是中立,大明也好大清也好,對於他們而言依舊不過是改朝換代那麼一件事。

而初始的商業文明社會裡的既得利益者們又是目光狹隘或者是自私自利者居多,這些經營着商業活動的新型士紳們不願意爲國家盡到自己的義務,只希望自己能獨自享有商業利益,因而他們在朱由檢掌控商業文明的初期甚至還是反動的,他們寧願被北方集團統治,那樣的話,他們就依舊可以享用不用繳納大量商稅且繼續享用在商業上的特權。

朱由檢不知道現在有沒有生活在大明的士紳開心向往大清,他想應該是有的,就好像後世的特權階層們爲了享用更大的自由而憎惡自己的祖國一樣。

最無辜的當屬老百姓,他們是沒有任何的選擇權,無論是大清佔據天下還是大明重振河山,他們都是最基層的生產者,在農耕文明社會他們是農民,在商業與工業文明社會裡,他們是工人,很多時候他們是兩者兼具既是農民又是工人,合稱農民工。

庶民階層是最龐大的階層也是掌握生產力的階層,但正因爲他們沒有選擇性,很多特權階層的人會忽視掉他們的意向,儘管這個時代的很多官員常常把“民爲天”的思想掛在嘴邊,但真正所在意的依舊不過是自己能不能在這個亂世中攫取到更多的利益。

朱由檢知道庶民雖然沒有選擇的權力,但他們也有自己的政治訴求,他們沒有權力去分配與爭奪社會利益,但他們不希望有戰爭,不希望生產與生活的秩序被打破,而佔據着社會最多利益且站在社會最頂端的皇帝朱由檢也同庶民一樣,更多的是希冀着社會的穩定,而不是自己的得失。

一個沒有,一個已經擁有了一切,自然不在乎得失。

也就是說,眼下雖然南方集團內部有反動且自私的商業型士紳,有中立的傳統鄉紳,但滿清北方集團的南下是違背了廣大庶民階層的初衷的,不僅僅是大明的庶民百姓,還有滿清統治下的北方百姓,這些庶民百姓爲了生存放棄了恪守千年的風俗,忍下了被欺凌的恥辱,好不容易可以苟且偷安下來,喘了一口氣,又得爲上層滿清統治者更大的胃口承受戰爭的負擔,北方的百姓內心裡肯定是不答應,也會有很多怨憤產生。

所以,滿清即將發佈的第二次南北決戰,大明依舊佔據着正義。

朱由檢雖不能讓士紳階層完全跟自己一條心,尤其是在江南的一些希冀着得到更多商業利益的反動士紳,但朱由檢知道自己可以利用庶民階層的需求,讓庶民支持自己的統治。

爲此,朱由檢已詔令各戰區督撫積極發動基層力量對庶民百姓尤其是河南、淮揚、湖廣等南北中間地帶的大明百姓多加宣傳,讓他們知道他們現在寧靜的生活是因爲誰在做皇帝,而現在是誰將要破壞他們這種寧靜的生活,而將要將他們剃髮易服做奴才任其宰割。

總之,早在崇禎十七年起,朱由檢已讓近衛軍系統的官府有意識地對庶民百姓進行着對北方百姓慘狀進行描述,讓來自北方的百姓當着所有的百姓面講述自己在北方的悲慘經歷,雖然有時候有些誇大,但起到的效果卻是很好的。

尤其是在崇禎十九年以後,大批近衛軍傷殘官兵補充進基層官吏管理鄉村事務,對於這些庶民百姓灌輸清廷之惡政與胡人欲南下破壞他們家園之野心的宣傳進一步加強,到現在幾乎整個大明基層百姓,尤其是河南、山東、南直隸北部、湖廣一帶的百姓對於建奴南下皆是深惡痛絕,深怕自己好不容易安寧的生活會再次被破壞。

因而,無論是近衛軍這一帶訓練還是作戰,皆有當地民夫支持與提供情報信息,甚至直接引路抄小道,上次近衛軍第三軍的步兵營劉希堯部能迅速輕裝急進到湖廣阻擊阿濟格退兵成功和當地百姓支持不無關係,雖說現在的大明官兵和基層官府發動羣衆比不上後世,但是至少在號召時,百姓們不會反對,不會有怨言,對於近衛軍擴充兵員也不抵制,而且在得知近衛軍待遇後還很是積極。

可以這麼說,現在庶民階層是和朱由檢這個皇帝站在一邊的,而傳統士紳保持着中立或者因爲道統而支持朱由檢,那麼接下來便只有對反動士紳的應付,這股勢力若沒有把控後,或許將成爲自己失敗的主要原因。

朱由檢不擔心這些反動士紳明着來,自己通過皇家利益控制着六十萬精兵,又得到鄭氏集團的支持,不懼怕反動士紳的勢力,但朱由檢擔心這些反動士紳會走極端,在自己背後動手。

一時,女官陳圓圓來報,東廠提督王承恩已到,朱由檢便回到了殿內,將外袍一脫,只穿着一層薄紗衣,躺在竹藤椅上,看見王承恩滿頭滾汗,便讓陳圓圓賜王承恩一根拭汗的帕子:“這大毒日頭地下,讓你在這個時候跑來倒有些難爲你了,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眼下北方建奴又有舉兵南下之兆,西南烽火連傳,你這個管國內安全的可不能有半點掉以輕心之舉,這宮牆裡宮牆外,朕的性命和全天下的安穩都關係在你一人身上。”

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
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四百零六章 殺死吳三桂與活捉洪承疇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三百九十六章 阻擊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第一百七十七章 左軍之後是清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一百三十六章 強敵衆多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三百三十六章 庶民站在自己這邊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一百零五章 金雞納霜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決滿洲多羅郡王阿巴泰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