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

在朱由檢抵達通州前三日,多爾袞也剛剛離開通州城。

雖說天津衛的清軍沒有一人跑了出來,但多爾袞自己也派有斥候一直在打探天津衛的消息。

因而,他現在也知道了天津衛失守的消息。

不過。

這一次。

多爾袞知道消息後沒有再表現出狂躁之態,只嗯了一聲便下令還京。

多爾袞知道大勢已去,也知道明軍北伐勝利已成定局。

但每個人都有幻想與垂死掙扎的心理。

多爾袞也是一樣,他在得知明勒意圖在三角澱伏擊明軍的方案後,他也覺得可行,甚至也幻想着可以給明軍一次重創。

但多爾袞沒想到的是,他的大清依舊敗了。

多爾袞也有些意志消沉,他不明白爲何自己和大清的命運會發生這麼大的轉變,他知道大明的皇帝朱由檢就在離通州不遠的天津衛,他甚至想去見見他,見見這個把自己大清的昌盛國運突然中斷的崇禎皇帝。

多爾袞不由得想起了當年的舊事,那時的他也曾失去帝位失去女人,但沒有失去自信,也沒有徹底地陷入沉淪。

但現在

“傳令給阿濟格,讓他立即着手毀掉皇宮和太廟,十日後所有留在北京的文武百官以及旗人全部離京,令各旗各家着手準備。”

多爾袞下達了總撤退令,但他自己卻沒有想要離開北京的意思。

“多好的河山啊,爲何就不屬於我大清!”

多爾袞說了一句後就不由得咳嗽了起來。

這些年來他把所有的興奮與悲憤都發泄在了布木布泰身體上再加上案牘勞累,身體早已不復當初。

也正是因爲自知壽命不長,多爾袞才決定死守北京城,爲自己的大清逃亡漠北多爭取些時間。

不過,他雖說曾是睿親王,但他也不知道其實該如何守。

他甚至在進京後專門去了一次景山,景山上的那顆歪脖子樹吸引了他。

多爾袞不知道爲什麼摸了摸那棵歪脖子樹,但旋即又搖了搖頭:“也罷,我多爾袞又非大清皇帝,哪有身死在皇宮內的資格。”

多爾袞沒有選擇直接爲自己的大清殉葬。

但他去了皇宮內廷,去了布木布泰曾經待過的地方,他開始有些後悔放布木布泰走,但他又想起來自己好像一開始就本來不想讓布木布泰先走一步。

但他沒有理由讓布木布泰留下。

多爾袞發現好像到最後竟沒有一個人可以陪自己。

多爾袞來到了乾清宮,看向了那皇帝的寶座,他不由得屏住了呼吸,一步一步地走了上去,然後慢慢地坐了下來。

不知爲何,他突然覺得坐在這上面很爽,他不由得笑了起來,最後甚至哈哈大笑起來,他甚至在上面睡了個大覺。

多爾袞開始後悔自己當初爲何會讓順治當皇帝,爲何自己不直接篡位當皇帝。

那樣,他就能提前坐在這上面,而且還能坐幾年,

多爾袞越想越後悔,越想越覺得可惜。

如今擁戴順治的那一幫人已經走了,他便也乾脆肆無忌憚地在這乾清宮住了下來。

……

通州城還有清軍守軍,甚至還有紅衣大炮。

畢竟這通州城是北京的重要門戶又是防衛京畿的一座堅城,多爾袞不可能會直接棄守。

朱由檢看着依河矗立的通州城,思緒不由得回到了六年前。

六年前的崇禎十七年,他剛剛穿越到這個世界沒多久,便帶着整個北京城的文武南遷,而且是他自己做的決定,甚至爲了做這個決定,他不得不用了最粗暴的手段。

但也正因爲此,文臣們尤其是東林黨們有理有據地把失去北都之責怪罪了他的頭上,甚至幾次陰謀顛覆他的皇權。

但朱由檢沒有退縮,他選擇了反擊,用暴力去反擊,也擔當了一個帝王的責任。

在對待李自成的事情上,他更是做出了驚煞世人的舉動,且也爲後來的潞王、福王等造反埋下了因果。

好在,朱由檢都走了過來。

而且,朱由檢也沒後悔,不逃離北京城,他只能是死,在“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的信念面前,他寧選擇暫且苟活着,堅忍地活着。

哪怕全天下的罵名集中在他身上也不怕,大不了自己用屠刀教他們如何說話。

對待李自成也是一樣。

李巖等闖賊不是有民0族意識的羣體,他們對自己和大明這個官僚地主集團有本能的仇視,甚至仇視不亞於滿清。

在這個還沒有“民0族”的時代,自己只能用看上去最傻的手段去招撫李巖等闖將。

朱由檢不敢想象,如果他因爲拒絕李巖的要求而導致李巖撤入湖南,阿濟格順勢南下的話,自己能不能招架得住。

在當時的外寇入侵的情況下,戰爭局勢瞬息萬變,自己若是有半刻的遲疑,就會導致江山傾覆。

在原本的南明歷史上,大明朝廷便就是因爲對農民軍始終有芥蒂始終有仇視而使得沒有做到真正的吸收農民軍的力量去抵抗滿清。

湖廣何騰蛟便是如此,在原本的南明史上,因李自成去世,高一功等羣龍無首,主動請求歸附何騰蛟,而何騰蛟卻拒絕他們歸附,最後還是堵胤錫選擇了接收這些農民軍。

所以,朱由檢選擇了主動招撫農民軍,甚至承認了李自成的皇帝身份。

北方的士紳官僚集團們承認滿清酋長爲中原之主,而自己爲了收服農民軍也承認了李自成的皇帝身份。

因而,朱由檢有時候覺得自己也同樣沒有原則。

但他沒有任何的壓力,因爲他從沒有把自己當朱家的人。

朱元璋的子孫被華夏百姓們養了數百年也算對得起他們了,自己儘管附身的是崇禎,因此揹負了一些罵名,但那又如何,要罵也只能在心裡罵,天下誰敢說我崇禎之壞話!定叫他粉身碎骨!

事實就是如此,我做我的皇帝,其他人無權發表任何的意見。

至於這樣會讓一些人開始認爲造反都可以被洗白,朱由檢也無所畏懼。

不怕你造反,有種你就造反試試!

如果真能像李自成那樣從一個驛站下崗工打進北京城,那隻能是自己的問題。

畢竟朱由檢不知道在那個時刻多耽擱一刻,多與闖軍多扯皮一刻,會是什麼後果,阿濟格轉瞬間就會南下,自己此時還能重回這京畿之地嗎?

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盛世華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請個假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
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五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騎兵突入天津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戰前夕的盛世華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葡兵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六百三十六章 給老太監的恩賜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四百六十一章 李定國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請個假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三百二十九章 朱由檢申斥劉孔昭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南士紳關於孔門自縊之事的想法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