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年軍事形勢預估

接着,因都察院的御史彈劾範景文在之前的稅票作弊一案中未能提前察覺其間破綻,致使國家受損,範景文便因此引咎辭職。

不過,朱由檢下了中旨,保留範景文內閣首輔職務,依舊由他執掌內閣,而准予其辭去戶部尚書一職。

經範景文推薦,戶部尚書一職由戶部右侍郎祁彪佳升任。

範景文的理由是戶部左侍郎劉萬春資歷尚淺,雖爲左侍郎,但暫不升任。

範景文建議新任戶部右侍郎則由應天巡撫瞿式耜升任。

同時,應天知府成德升爲應天巡撫,常州知府郭佳胤因爲徵稅稅額較高補任應天知府。

而應天府同知陳爊雖爲人靜敏,但過於怯弱,而依舊保留原職,不究其罪不追其功。

同時,朱由檢還補了祁彪佳文淵閣大學士之位,入內閣預機務,排序在馬士英之下,劉宗周之上。

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明內閣閣臣一共六位內閣大學士,分別是建極殿大學士範景文、文華殿大學士高弘圖、武英殿大學士馬士英、文淵閣大學士祁彪佳、東閣大學士劉宗周、東閣大學士宋應星。

除範景文作爲內閣首輔不兼任六部尚書之位外,其餘皆是六部中的吏、禮、戶、工、兵部尚書。

接下來就只有兵部在明年的任務沒有被朱由檢提出來,但兵部事涉軍務,自然是要同大元帥府一同決議的。

因而,商議兵部明年的事務就等同於商議明年的軍務。

崇禎朱由檢便索性將大元帥府的官員與兵部堂官一同召集於乾清宮西側的大元帥府召集於此。

李巖和瞿式耜、成德、祁彪佳、郭佳胤、劉萬春等已在大明行政學院由朱由檢與內閣閣臣以及六部尚書親訓過一段時間。

如今在瞿式耜等官員升任後,他也已被朱由檢升任爲大元帥府參謀部次長兼兵部左侍郎,協助馬士英處理兵部事務與大元帥府的戰略佈局。

馬士英知道崇禎朱由檢有意培養李巖,因而他早已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兵部庶務和海軍組建事務上,而把大明軍事戰略研究的任務交給了李巖。

李巖現在通過在大元帥府接受大明各處軍事情報,再加上從東廠中央調查統計局處瞭解到的大明國內經濟情報,對整個大明的帝事戰略研究已算是頗有心得。

裝飾普通且有些擁擠的大元帥府正堂內,朱由檢坐於正中央,兵部尚書馬士英與陸軍部長兼近衛軍第一軍總兵官周遇吉則站在朱由檢兩旁,黃得功坐於朱由檢對面,而在一旁則袁繼鹹等人。

劉芳亮則在門口站着,看着站在軍事地圖面前的李巖。

李巖此時還的確也有些緊張,他也沒想到過有朝一日會在南京的紫禁城,當着大明皇帝陛下和多位當世名將的面講天下戰事。

“從今年年初開始到七月,大明便是內憂外患,先是左良玉起兵湖廣,靖國公與袁少保率本部遏左良玉於江右淮西一帶,後又有副總兵劉都督率兵西進,於宿州境內殲滅左良玉部;

至此,我大明臥榻之側再無強藩;

後有建奴英親王阿濟格與豫親王多鐸率清軍鐵騎南下,克山西陝西等地,最後多鐸部進河南,阿濟格部進湖廣,但好在吾皇陛下英明決斷,運籌帷幄,先於淮揚滅多鐸部,後又於湖廣命近衛軍馳援滅虜軍,得以擊退阿濟格部,至此大明南方得保。”

李巖先大致把整個大明今年的軍事歷程說了一遍,而羣臣聽了皆是頷首而笑。

畢竟這裡面許多戰事,在場的很大人都有參與,如今一被李巖提起,自然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接下來,李巖便提起明年的軍事形勢預估:

“建奴吃了兩場敗仗,損失滿洲鐵騎近兩萬,這對於建奴而言不可謂不是一次重擊,且加上北方本就因爲連年戰爭而民生凋敝,清廷又下了剃髮令與圈地令,民怨載道,所以微臣以爲,明年清廷當不會再度南征;即便明年清廷要再度南征也當是在秋收之後,糧草充足之時;

而若是那樣,清廷南下之軍,當必定是以漢兵爲主,滿洲鐵騎比例定會減少,且清廷也會意識到征伐江南光靠鐵蹄也是不夠的,會配備更多的火器兵與火炮,以微臣猜測,領軍之帥只怕也是善指揮各兵種作戰的漢將,可能是洪承疇也可能是吳三桂。

當然,以我大明現今之戰力與國力,即便清廷再次舉國之力南征也難以取勝,但清廷不得不南征,理由則是無漕運通南方之糧,北京城的清廷將難以爲繼,而拖得越久清廷征伐南方的難度越大,如同金與南宋,金之南征之力是逐年下降的。

也就是說,只要大明再次戰勝清軍的南征,清軍將再也無力南下,且爲奪取產糧之地只能取漢中或四川之地,與張獻忠之大西爲敵;

而我大明只要再次戰勝清軍南征,便可在兩三年之內積蓄足夠的戰力北伐中原,到時候還可水陸並進,奪回北地,重振大明!”

李巖這麼一說,朱由檢便站起身來,拍了拍李巖的肩膀:

“李愛卿說得沒錯,朕也這麼認爲,清廷今年慘遭兩次大敗,必然需要養精蓄銳,不會在短時間內輕易南下,但我大明依舊不可不防,因而明年各站區各軍依舊需要積極備戰、訓練兵馬,清廷若南下依舊會從湖廣、山東、河南三個地方南下的可能性比較大,近衛軍第一軍和第三軍依舊拱衛河南和山東,而湖廣依舊需要滅虜軍與近衛軍第四軍防衛,只要清廷敢再派大軍來,我們就要保證他有來無回!”

朱由檢這麼一說,劉芳亮先喊了起來:“對,就讓他有來無回!”

其他將官也跟着附和起來。

“現在任務最重的應當是錦衣衛,吳孟明,你部錦衣衛當繼續嚴密偵察敵情,打探清廷內部消息,特別是清廷內一些善戰的滿清將領與漢官,將他們現在的底都摸清楚,包括清廷現在的火器技藝與火炮技藝改進程度,錦衣衛的待遇需要再次提升,俸銀加三倍,在外偵探敵情的錦衣衛一切花銷由大元帥府承擔,錦衣衛都指揮使吳孟明記得找大元帥府財務處的韓守敬要錢。”

正因爲朱由檢這麼一句話,以後錦衣衛的人員都積極地希望能夠去敵後辦事,這樣便得到豐厚的收入。

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十二章 遇襲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十二章 遇襲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
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一百五十章 對峙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線膛槍第十二章 遇襲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三百八十三章 關於土地和糧價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百九十三章 關於女子放足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準備玩把大的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開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沒晉商之介休範氏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一百六十章 臣等無能,何關陛下之罪!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十二章 遇襲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