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迷霧重重

且說河東節度使李蔚到晉陽上升後,因河東民衆剽悍,故李蔚諸事不順,搞得身心疲憊,遷延日久,竟患上了傷寒之疾,纏綿病榻,日見沉重。

李蔚自知來日無多,不禁悲從中來。一日,李蔚感覺有了點精神,就強支病體,命手下文書官代筆,草擬奏章,上書朝廷。奏章主要意思就是讓供軍副使李邵暫任觀察留後,執掌河東兵權,提拔監軍宦官李奉皋擔任兵馬留後。李邵和李奉皋是李蔚的親信,屬於李蔚一個家族的人,把大權託付給自己家族之人,李蔚感到放心。

不久,李蔚一命嗚呼,撒手人寰。都虞侯張鍇、郭璞認爲李蔚任人唯親,就繕寫奏章,罷黜李邵,而提議少尹丁球擔任觀察留後。

李儇接到晉陽的奏章後,與羣臣商議,田令孜建議任命代州州長康傳圭擔任河東節度使。康傳圭是田令孜的親信,經常送禮巴結田令孜。自從鄭畋被貶後,朝堂之上,除了於琮、張直方等少數幾個大臣梗直外,大部分是阿諛奉承之輩,田令孜這個提議,自然得到了大多數李唐朝臣的支持,李儇就決定讓康傳圭主管晉陽軍政事務。

康傳圭接到詔書,狂喜不已,對幕僚甘席說道:“我前些日子做夢,遇到一隻黃狗,上面長了一隻角,向我跑來,看來這個就是麒麟。夢見麒麟,那是大富大貴啊,看來皇上任命我擔任河東節度使,那是我命中註定!”

甘席奉承道:“康剌史這次晉升河東節度使,就會大紅大紫,上天託夢於你,那就肯定成功的。早點收拾行裝,到晉陽任職吧!”

“嘿嘿,不急,據我在晉陽的內線報告,張鍇、郭璞二人在李蔚亡故後上奏朝廷,要求朝廷任命丁球擔任觀察留後。皇上雖然沒有允准,但留着張鍇、郭璞二人,終究是個禍害,我得設計除之!”康傳圭奸笑道。

甘席眼珠子一轉,出了個點子:“康帥,你就假傳聖旨,稱進入晉陽時,要賞賜金銀給張鍇、郭璞二人,在之前的晉陽平叛中的立功將士,皆有賞賜,要求張鍇、郭璞帶着立功將士代表十人,到城門口迎接你的到來。屆時你在他們叩頭歡迎時,命令親兵將他們全部斬首,以絕後患!”

康傳圭點點頭,惡狠狠地說:“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誅殺了張鍇、郭璞及他倆的親信,我看今後晉陽誰還敢跟我叫板?!”

數日後,康傳圭帶了數百名親兵來到晉陽城下,張鍇、郭璞果然按照康傳圭的命令將平叛立功將士代表十人帶到城門口,齊刷刷跪在地上迎接康傳圭。

康傳圭呵呵一笑:“張將軍、郭將軍,平叛立功的將士代表們,你們在晉陽內亂中出兵平叛,勞苦功高,這些金銀,是賞賜給你們的。其餘立功兵將,皆有賞賜!”

康傳圭的親兵拿着盛有金銀的托盤,紛紛走向張鍇、郭璞等人,將金銀分發給他們。張鍇、郭璞等人拿到金銀,激動不已,根本沒有防範之心。

康傳圭對親兵們使了個眼色,這些親兵突然拔出利刃,剌向張鍇、郭璞等人,可憐張鍇、郭璞等忠義之士,轉眼間做了刀下之鬼,殞命晉陽城門口。

這血腥的一幕發生得太突然了,晉陽軍民聞之大駭,街頭巷尾,議論紛紛,都說康傳圭是掃帚星,是殺人魔王,天字號第一個大壞蛋。

康傳圭入主晉陽後,聽到不少謾罵他的言辭,不禁勃然大怒。康傳圭認定李蔚的家族成員是這些言辭的主要傳播者,就命令親兵捕殺李邵、李奉皋等李蔚的家族成員,並將張鍇、郭璞等平叛立功將士的家族成員殺了個精光。

康傳圭爲了樹立威信,專用酷刑峻法展示威嚴,又常報私人仇怨,強行奪取富人錢財,搞得天怒人怨。晉陽軍民對康傳圭恨之入骨,恨不得將他剝皮抽筋。

一日,蘇弘珍找到丁球,說道:“丁少尹,你是晉陽名士,品行高尚,在軍民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希望你登高一呼,剷除康傳圭,讓正義戰勝邪惡!”

丁球嘆道:“如今晉陽局勢,迷霧重重。自從張鍇、郭璞被屈殺後,康傳圭指使其爪牙,四處抓捕濫殺反抗的軍民,在晉陽實施恐怖統治。康傳圭的活動非常謹慎,出行時總有大批親兵護衛其左右前後,很難將其剌殺。要誅殺康賊,必須想出一個萬全之計,調出其主要兵馬,纔可下手!”

蘇弘珍緊鎖眉頭,問道:“丁少尹,天無絕人之路,難道就沒有除去康賊的辦法了?難道坐看晉陽軍民遭難?!”

丁球來回踱了幾步,突然眼前一亮,說道:“蘇將軍,有辦法了!你去找都教練使張彥球,要他主動請戰,說是征剿太谷的沙陀軍。太谷沙陀軍不多,此戰肯定獲勝,以此作爲康傳圭到晉陽後的軍功,上奏朝廷,這樣康傳圭肯定同意!只要康傳圭的主力一出動,我們就聯絡晉陽有正義感的軍民,一舉誅殺康賊!”

蘇弘珍聽了,眉頭舒展開來,笑道:“丁少尹,還是你的點子多,這個張彥球,爲人還算不錯,比較有正義感,在軍隊裡威望較高。由他出面要求征剿太谷的沙陀軍,我看肯定成功!”

丁球拱了拱手,說道:“蘇將軍,我現在就去聯繫誅殺崔賊的軍民,你去找張彥球。”

蘇弘珍用力點點頭:“好,我這就去辦!”

蘇弘珍找到張彥球,講了誅殺康傳圭一事,把丁球的除康之計和盤托出,張彥球聽了,不禁一楞。張彥球雖然對康傳圭的所作所爲非常不滿,但他認爲康傳圭是朝廷任命的河東節度使,他不想帶兵誅殺康傳圭。

蘇弘珍經過一番勸說,終於說服了張彥球。張彥球找到康傳圭,說道:“康帥,最近太谷沙陀軍活動頻繁,我想率兵前去征剿,平定了太谷沙陀叛軍,也是軍功一件,到時啓奏朝廷,皇上肯定嘉獎你我的!”

康傳圭一聽,覺得有理。他認爲張彥球爲人正直,在軍中威望很高,將士用命,早就想把張彥球撤換下去,換上他的親信擔任都教練使。這次張彥球主動請戰,前往太谷征剿沙陀軍,對康傳圭來說,真是求之不得的事。打勝了,康傳圭大功一件;戰敗了,張彥球兵力削弱,這對康傳圭也是有利的。

“張將軍,那就辛苦你了,祝你早日凱旋而歸!”康傳圭皮笑肉不笑。

不久,張彥球帶兵前往太谷,去征剿沙陀軍,走到秦城,遇到一支沙陀兵馬,雙方混戰一場,唐軍不能取勝,張彥球下令後撤,安營紮寨,與沙陀軍相對峙。

此時晉陽城裡,丁球、蘇弘珍集合了數千軍民。憤怒的軍民怒濤洶涌,從四面八方趕了過來,殺向康傳圭的府衙,將府衙團團圍住。

康傳圭的親兵只有數百人,面對晉陽軍民的突然襲擊,被打得四散奔逃。晉陽府衙大門也被焚燬。混戰中,蘇弘珍使出飛刀絕技,擊殺了康傳圭和甘席,康傳圭的頭顱高高地懸掛在晉陽城頭!

康傳圭死後,張彥球率兵自西明門進入晉陽,監軍宦官周從寓親自出來撫慰勸解,才使局面平定下來,晉陽軍民推舉張彥球擔任府城都虞候,執掌晉陽兵權。李儇知道後,派遣使者宣慰說:“你們殺了節度使,只是一時衝動,朝廷充分諒解。大家各自安心,不要再憂懼了。”

丁球、蘇弘珍帶了一些心腹之人,在一個風雪之夜,悄悄離開晉陽,不知往何處去了。

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十六章 鐵腕平亂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二十八章 猛虎掏心第七章 同仇敵愾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三章 戰濮州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十九章 沙陀兵南下(1)第三十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2)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十一章 圍獵淮南(2)第二十六章 除奸行動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九章 泣淚藥兒嶺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卷首語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十五章 奸雄設謀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二十八章 控扼藍田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三十七章 痛殲王牌軍(1)第二十八章 猛虎掏心第二十九章 灑淚酹千杯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三十四章 外線出擊(5)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三十二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4)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大齊英雄》序暨簽約感言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八章 鏖戰魯西南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十章 取汝州
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二十九章 議取譚州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十六章 鐵腕平亂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二十八章 猛虎掏心第七章 同仇敵愾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三章 戰濮州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十九章 沙陀兵南下(1)第三十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2)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十一章 圍獵淮南(2)第二十六章 除奸行動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九章 泣淚藥兒嶺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卷首語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十五章 奸雄設謀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二十八章 控扼藍田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三十七章 痛殲王牌軍(1)第二十八章 猛虎掏心第二十九章 灑淚酹千杯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三十四章 外線出擊(5)第三十六章 絕其必返第三十二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4)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大齊英雄》序暨簽約感言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八章 鏖戰魯西南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十章 取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