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萬衆一心

bookmark

黃梅血戰,王仙芝壯烈犧牲,其勇武震撼在場唐軍。良久,曾元裕開言道:“賊首王仙芝已經喪命,戰爭的目的是消滅戰爭,本官奉命剿賊,最終目的是保境安民。本官決定,留王仙芝一個全屍,畢竟他也是一條漢子,只是選錯了道路。就在這棵古鬆旁邊爲他立個墳頭吧,不要樹碑。”周圍唐將紛紛表態,同意這種處置方式。曾元裕接着命令打掃戰場,各部回自己轄區,不在話下。

突圍出去的少數義兵歷盡艱辛,去尋找自己的隊伍,有的到齊魯尋找黃巢起義軍,有的到碴砑山一帶尋找柴存、尚讓的人馬。不久,駐軍濮州的黃巢知道了王仙芝陣亡的消息,他悲憤欲絕,號哭終日,發誓要爲仙芝報仇,爲犧牲的義軍將士討回血債。曹敏和衆將苦苦相勸,黃巢方慢慢平息情緒,開始籌劃軍事。

黃巢下令除留少數義軍在齊魯牽制曹全晸等部外,大部人馬統一向毫州開拔,並通知駐守匡城的喬鈐、牛鋒率部南下毫州會合,派遣黃思鄴率五百輕騎,日夜兼程趕赴碴砑山一帶,希望柴存、尚讓的隊伍到毫州會師,全軍祭奠王仙芝和陣亡將士,共商在中原與唐軍決戰的大事。

且說岳靈飛率軍突出重圍後,直奔碴砑山一帶,不久找到了柴存、尚讓、趙璋的義軍。柴存他們連忙安排嶽靈飛這枝人馬的休整,併爲受傷的義兵治療。過了半個多月,嶽靈飛帶回來的人馬基本恢復了活力,能正常進行訓練了。碴砑山一帶的義軍,在柴存等人的領導下,前些日子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加上嶽靈飛帶回的人馬,已有十萬之衆,兵強馬壯。

一日,柴存、尚讓、嶽靈飛、趙璋等人在山寨大廳裡商量下一步的軍事行動,一個義兵前來報告:“各位將軍,山下有一哨人馬,都騎着馬,要我們稟報一聲,說是黃思鄴求見。”柴存微微一笑,說道:“思鄴來了,快快有請!”

黃思鄴剛進寨門,柴存等人親自走出大廳相迎,柴存挽着黃思鄴的手,熱情地說:“思鄴,聽說黃大哥在齊魯打得不錯,現在你們大軍在什麼地方?”

黃思鄴說道:“伯伯聽到仙芝大將軍陣亡的消息,日夜痛哭,茶飯不思,如今正統領大軍向毫州前進,與孟楷會合。到了毫州,三軍祭奠仙芝大將軍,籌劃與中原唐軍會戰的大事。這次要我通知你們,希望你們率部前往毫州與我們會師,這樣,我們在中原會戰中勝算更大。”

柴存聽了,沉吟不語。尚讓說道:“毫州會師,事關重大。仙芝哥生前和我們說過,如果有一天他陣亡了,餘部全部納入黃巢大哥隊伍,由黃巢大哥統一指揮,我看現在就是時機。”柴存緩緩說道:“我們當然毫不猶豫地按仙芝哥說的去做,但我們在碴砑山已經經營好長時間,這裡易守難攻,這次我們大軍到毫州與黃大哥會師,碴砑山必須派一得力大將看守,這事也非同小可。”

趙璋站了起來,拍了拍胸脯,說道:“我率三萬人馬駐守碴砑山,餘下人馬你們帶去毫州,去商議中原會戰的大事。”柴存聽了,上前一步,緊緊握住趙璋的雙手,說道:“有你防守碴砑山,我就放心了,趙璋兄弟有勇有謀,可當此重任。我看這樣不錯,大家還有沒有其它意見?”衆將聽了,均無異議。

過了幾日,柴存、尚讓、嶽靈飛、黃思鄴等人率領七萬大軍向毫州進發,柴存要安排一支先頭部隊偵察唐軍動向,確保大軍行軍安全。嶽靈飛自告奮勇,要擔任開路先鋒。柴存撥給嶽靈飛一萬人馬,要他千萬小心。嶽靈飛答應一聲,就帶着人馬向毫州方向搜索前進。

一日,嶽靈飛率部來到一個大峽谷,但見峽谷兩側峻峰擎天,古木森森,岩石壁立。峽谷底巨石磊磊,溪流叮咚。嶽靈飛看到地形險要,擔心曾元裕派兵在此設伏,就命令大軍原地紮營。他決定派出一支偵察小分隊,到附近查看情況。

小魯對嶽靈飛說:“嶽大哥,就讓我去打探吧,我保證完成任務!”嶽靈飛望着小魯堅毅的臉龐,讚許地點了點頭,心想:仙芝哥將小魯託付給我,看得出他對小魯很看重。小魯年紀雖小,但很懂事,也很勇敢。好好培養他,將來肯定能成爲一員大將。“嶽靈飛對小魯說道:”小魯,我撥給你一百個輕騎兵,你來帶領,你小心搜索一番,一有情況馬上回來向我報告!”小魯挺直了身子,大聲地說:“請嶽大哥放心,小魯一定完成任務!”

小魯帶了這一百名輕騎兵向峽谷深處飛馳而去,七拐八彎,一路上沒有發現異常情況。這時已到晌午時分了,小魯一行來到一座破舊的大廟前,上書三個大字“淮瀆廟”。小魯招呼大夥下馬休息一會,啃點乾糧再搜索前進。義兵們紛紛下馬,啃起乾糧來,小魯說道:“大夥肯定口渴了,我帶十幾個弟兄到附近小溪邊打點水去。”說完,小魯帶了十幾個義兵前去尋找水源。

小魯等人轉過了幾個山口,終於看到不遠處有條小溪,溪水嘩嘩地流淌着,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還聽到了有人說話的聲音。小魯命令義兵們拿好刀槍,慢慢靠近小溪,k聽聽是哪些人在說話。

小魯一行來到小溪附近一段石壁上,貼着石壁往小溪方向一看,原來是一羣姑娘,有二三十個人,正在小溪邊嬉戲打鬧,發出了銀鈴般的笑聲。中間的一位姑娘,十六七歲模樣,長得十分端莊,明眸皓齒,一對長辮斜垂雙肩,身材苗條,腰裡挎着一把佩劍,十分英武。特別是那笑容,是多麼燦爛,讓人陶醉。

小魯雖然年輕,只有十五歲,少年情竇,平日因爲一直行軍打仗,一直深埋心底。如今看到這麼一個景象,不知怎麼的,小魯被這位姑娘深深吸引住了。應該是年齡差不多,加上這位姑娘特別美麗出衆吧。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何況小魯也是一位英武美少年。

就在小魯和隨行義兵們看得如癡如醉,忘記打水時,小溪邊的那位小魯看中的姑娘突然喊了起來:“你們是什麼人?到這裡幹什麼?”邊說邊拔出了佩劍,其他姑娘也紛紛拿出兵器,如臨大敵。原來小魯等人探頭探腦,被那位眼尖的姑娘發現了。小魯等人乾脆從石壁間走了出來,說道:“我們是碴砑山起義軍,到毫州去投奔黃巢將軍,你們是什麼人?怎麼都帶着兵器?”

那位姑娘上下打量了小魯他們幾下,說道:“你們說是碴砑山起義軍,有什麼證據?”小魯把脖子一伸,吐了吐舌頭說道:“我看你們肯定不是官兵,是附近村莊的吧,自己組織起來抵抗官兵的吧,我只是弄不懂,你們二三十個全是女孩子,都有兵器,我跑過很多村莊,沒有看到像你們那樣的,難道你們是哪支大軍的?”

那個姑娘說道:“是有怎樣?不是又怎樣?”

小魯說道:“我們是嶽靈飛將軍的部下,我叫小魯,我看你們是好人,你們是哪支隊伍的?也是起義軍吧。”

姑娘點點頭,一眼不眨地望着小魯,小魯長相英俊,談吐不俗,一下子吸引了她。她羞澀地一笑,說道:“我們是孫梅夫人的部下,嶽大哥人呢,他在哪兒?”

小魯馬上說道:“姑娘,嶽大哥就在後面不遠,大約有三五十里路,我們是出來偵察的。原來你們是孫梅夫人的隊伍,那我們就是一家人了。我想見見孫梅夫人,告訴我軍情況,您帶我去吧!”

姑娘猶豫了一下,說道:“那好吧,我帶你們去吧。姑娘們,收起兵器,和這些弟兄們上山。”

小魯帶着義兵跟着姑娘發她們上了山寨,過了好幾道關口,纔到了山寨大廳裡。姑娘迴轉身來,對着小魯莞爾一笑,輕輕說道:“小魯,你們在這等着,我去和夫人通報一聲。”小魯點點頭,就和義兵們在外面候着。

不一會兒,姑娘旋風般跑了出來,對小魯說:“還愣着幹什麼?快進去吧,夫人有請。”

這位姑娘到底是誰呢?原來是孫梅的貼身丫鬟聞瑛,如今己經是孫梅手下一員得力的大將。

小魯步入山寨大廳,看到孫梅坐在虎皮椅上,臉呈悲慼之色,小魯雖然年紀不大,但非常懂事,知道孫梅是爲仙芝大將軍陣亡的事傷心。小魯趨前一步,深施一禮,說道:“夫人在上,小魯前來拜見!”孫梅上下打量了小魯一會,說道:“我好像在哪兒見過你,你是在沂州參加義軍的吧?”

小魯點點頭:“夫人好記性,我叫小魯,我就是沂州參加義軍的。那是二年前的一天,那年我十三歲,仙芝大將軍和您還和我說了話,後來,我就一直跟着大將軍南征北戰。”

孫梅聽小魯這麼一說,也就回憶起來了,熱情地說道:“對,是有一個小魯的孩子在沂州當了兵,那次,我們沒有能打下沂州。撤退時,在鄉下的你就投奔了義軍。”孫梅稍稍停頓了一下,問道:“小魯,聽聞瑛講,嶽靈飛將軍就在附近,派你出來偵察地形,是吧?”

小魯點點頭:“是的,夫人,仙芝大將軍和嶽大哥分手時,把我託給了嶽大哥,讓嶽大哥帶我突圍到碴砑山找柴存將軍他們,再來找您。”說着,小魯眼淚撲簌簌地掉了下來。他帶着哭腔喊道:“大將軍,小魯想你啊!弟兄們都想你啊!”

孫梅這時已經泣不成聲,她也從突圍出來的義兵那裡知道了仙芝遇難的消息,她哭了幾天幾夜,發誓要爲夫君報仇。這次遇到小魯,又勾起了她對仙芝的思念之情,悲傷難抑,淚水汩汩而下。聞瑛連忙走到孫梅身邊。安慰道:“夫人節哀,我們一定會爲大將軍報仇的!”

孫梅畢竟是一位女中豪傑,她知道眼淚不能解決報仇雪恨的大事,她抹乾眼淚,對小魯說:“小魯,你現在就去通知嶽大哥,孫梅這次只留少數人馬留守山寨,大隊人馬和你們一起到毫州去,和黃巢大哥合兵一處,找曾元裕他們算帳!”

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十四章 威震齊魯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五章 蜀地舉義旗(3)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二十三章 蜀地舉義旗(1)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二十四章 蜀地舉義旗(2)第十七章 唐僖宗出逃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十一章 圍獵淮南(2)第十七章 唐僖宗出逃第一章 東征颶風(1)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八章 鏖戰魯西南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二十五章 臨危不懼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十五章 小將鬧齊魯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十五章 小將鬧齊魯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三十章 生死大戰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二十二章 黑色樑田陂(1)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二十八章 猛虎掏心第二十九章 灑淚酹千杯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三章 戰濮州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二十五章 火攻唐兵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十一章 圍獵淮南(2)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八章 鏖戰魯西南第十六章 鐵腕平亂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二十四章 血戰松溪(1)第三十九章 揮師北伐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二十五章 蜀地舉義旗(3)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十二章 湘陰縱敵第三十六章 奪連州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卷首語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四十章 痛殲王牌軍(4)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九章 泣淚藥兒嶺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七章 雷霆出擊
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十四章 威震齊魯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五章 蜀地舉義旗(3)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二十三章 蜀地舉義旗(1)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二十四章 蜀地舉義旗(2)第十七章 唐僖宗出逃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十一章 圍獵淮南(2)第十七章 唐僖宗出逃第一章 東征颶風(1)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八章 鏖戰魯西南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二十五章 臨危不懼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十五章 小將鬧齊魯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十五章 小將鬧齊魯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三十章 生死大戰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二十二章 黑色樑田陂(1)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二十八章 猛虎掏心第二十九章 灑淚酹千杯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三章 戰濮州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二十五章 火攻唐兵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十一章 圍獵淮南(2)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八章 鏖戰魯西南第十六章 鐵腕平亂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二十四章 血戰松溪(1)第三十九章 揮師北伐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二十五章 蜀地舉義旗(3)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十二章 湘陰縱敵第三十六章 奪連州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十九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卷首語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四十章 痛殲王牌軍(4)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九章 泣淚藥兒嶺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七章 雷霆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