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

bookmark

黃巢考城外大破曾元裕的圍剿大軍,殺得唐軍不敢應戰,龜縮在中原堅城裡以求自保,義軍聲勢大振。孫梅、嶽靈飛的人馬把考城團團圍住,駐守考城的唐將歐陽明,懾於義軍兵威,自動開城投降,孫梅、嶽靈飛的人馬浩浩蕩蕩開進了考城,受到了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黃巢大軍打掃完戰場,佈置好外圍警戒線後,也率軍進入考城,義軍在考城一帶招兵買馬,訓練士卒,積草屯糧,打造兵器,起義之火呈燎原之勢,中原震動。

半個月後,黃巢安排孫梅、嶽靈飛率領第四寨人馬駐守考城,策應江南第五寨曹師雄部,監視中原唐軍動向。自己親率中軍,第一、第二、第三寨人馬悉數北上濮州、鄆州一帶,擴充實力。這可嚇壞了天平節度使張揚,情急之下,張揚向黃巢寫了一封乞求信,要求黃巢保全他天平戰區的主要城池,需要軍需物資之類,一定大力供應,作出了和平的姿態。

黃巢和衆將經過商議,決定接受張揚的請求,這樣一則可以讓齊魯百姓安心生活,二則得到補充休整,三則減少了敵對面。張揚得到黃巢的這個回覆,不禁大喜,連忙差遣部下置備了大量軍需物資,派親信押送到黃巢起義軍大營中。

黃巢在鄆城外的中軍帳裡接見了張揚的使者,使者誠惶誠恐地吹捧道:“黃大將軍英武蓋世,真乃是齊魯曠古未有之豪傑,我作爲齊魯的一個芝麻官,深爲欽佩。大將軍深明大義,這次來齊魯,沒有攻打城池,張揚大人差遣下官將置備的軍需物資送給你們。日後再到天平轄區,如有什麼所需,但說無妨。”

聽了張揚使者的奉承,黃巢微微一笑,心裡很是舒暢,說道:“算你家主人識相,沒有和我軍爲敵。你回去後,可以對外宣傳一下義師的兵威,只要放下武器,真心歸順的,義師既往不咎;如若執迷不悟,頑抗到底的,義師決不客氣,堅決消滅!”

使者打躬作揖,連連點頭:“大將軍說得極是,我們絕不敢和大將軍的部隊爲敵,請放心好了!”

黃巢揮了揮手,說道:“回去覆命吧,我軍即刻南下,就不打擾了!”

使者如獲大赦,連忙帶着隨從上路,到張揚處覆命去了。

張揚使者走後,黃巢想到自己起兵後,連年征戰,沒有時間回到自己的家鄉冤句。這次正好趁大軍駐屯鄆州南郊的機會,到自己的家鄉看看。因此在回師考城時,大軍停駐在冤句,黃巢和黃氏家族成員到祖先墓地裡祭奠了一下。黃巢哥哥黃存的兒子黃浩這時已經是一個英武少年了,吵着要從軍,跟黃巢大軍南下。

黃巢的兒子黃雄、女兒黃英一直寄養在黃存家裡,比黃浩小几歲,也纏着黃巢、曹敏跟着大軍走。黃巢撫摸着黃雄的頭,說道:“雄兒,爸媽現在行軍打仗,居無定所,十分危險。你還小,在伯父家好好讀書習武,等你長大了,自然會有用處。孩子,千萬記住,萬一爸媽哪一天陣亡了,你和小英,還有黃家所有的人員一定要堅強勇敢,永遠爲百姓做好事,心胸要寬大,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黃雄噙着淚,點點頭,哽咽着說:“爸爸,你的話雄兒記住了,可我一想到爸爸媽媽,眼淚就忍不住掉下來,咱們傢什麼時候能天天團圓啊!”

黃巢擡起頭,望着遠處巍峨挺拔的羣山,若有所思地說道:“團圓,是啊,誰不想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可是如今的華夏,方鎮擁兵自重,朝廷賦稅多如牛毛,百姓生活越來越苦,天天有很多餓死的人。黃巢不起義,也有其它人起義。孩子,你們還小,等長大了會明白的。”

曹敏緊緊抱着黃英,眼淚撲簌簌地掉了下來,安慰道:“小英,爸爸的話你聽清楚了嗎?你和雄哥也要像爸爸一樣,做一個真正的齊魯英雄,爲窮人打天下,這樣,窮人才有翻身的一天,懂了嗎?”黃英強忍着內心的別離之苦,擡頭望着曹敏堅毅的臉龐,說道:“媽媽,小英記住你的話了,爸爸說的,我也記住了,我要做天空的雄鷹,大海的蛟龍,勇敢地生活下去,好好讀書習武,長大了爲華夏的強大、百姓的幸福而努力!”

黃巢聽了曹敏母女的話,滿意地點了點頭:“這纔像黃巢的子女,今晚,我們黃氏家族的成員和將士們、百姓們一起吃頓團聚飯。”

在場的義軍將士、父老鄉親聽了,歡呼雀躍,喜逐顏開。

黃巢對柴存說道:“柴存兄弟,考城大捷的戰利品和張揚送來的慰問品也該拿出來分享一下了,呵呵。”

柴存點點頭:“黃大哥,我現在就和軍需人員說一下,今晚就在黃大哥的家鄉喝慶功酒。將士們南征北戰,非常辛苦,是該好好慶賀一下了。”

當晚,黃巢家鄉冤句,熱鬧非凡,義軍和百姓慶祝中原大捷,載歌載舞,軍民們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冤句百姓把家裡好吃的全拿了出來,犒賞英勇無畏的義軍將士。黃巢下令,把繳獲的戰利品分一部分給百姓,刀槍劍戟等武器也發放給有氣力的鄉民,讓他們在當地開展武裝鬥爭。

喬鈐、牛鋒和孟楷、朱溫等人坐在一張桌子上喝酒,牛鋒喝得酩酊大醉,嘴裡開始說胡話:“我看啊,咱們的軍隊現在是打遍天下無敵手,黃大哥遲早會做皇帝,坐金鑾寶殿,我們就分列二旁,文東武西,我就站在西邊最後面一個位置。咱姓牛,咱就屬牛,用牛角把李儇這小子從皇帝寶座上拱下去。把黃大哥請進轎子裡,擡到金鑾寶殿,黃大哥做皇帝嘍,咱們都是將軍嘍,哈哈哈!”說完,晃晃悠悠站了起來,玩起了醉八仙,一頭栽倒在酒桌旁,嘴裡兀自說個不停。

孟楷等人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黃巢坐在旁邊的一張桌子上正勸着衆人喝酒,聽到牛鋒的胡言,把臉一沉,訓斥道:“你這黑廝不分場合,胡言亂語,快扶他進屋睡覺去!”

幾個親兵連忙上前,費了好大勁,才把牛鋒扶了起來,攙到屋子裡去了。

柴存呵呵一笑,說道:“黃大哥不要和牛鋒兄弟一般見識,我看啊,牛鋒說的是酒話,但也未必不能實現。我看黃大哥英武超人,禮賢下士。現在是總寨主,打下了洛陽、長安,完全有能力做華夏的帝王,造福萬民。”

諸將聽了,都紛紛點頭,同意柴存的說法。

黃巢因多喝了幾杯,這時臉也紅了起來,聽了衆人的話,連忙擺了擺手,靦腆地說道:“諸位兄弟,我們出生入死,爲的就是求一個天下太平,均平財富,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至於做官做皇帝之類,我沒有這個想法。現在弟兄們在一起,義氣深重,就是人生機緣,黃巢萬分珍惜!我相信,將來的華夏史書上,會有我們的一段記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師傅慧清禪師多次教導我要以天下蒼生爲念,多做善事,多積功德。我想等天下太平了,我就做一名僧人,庭前掃地觀月,化緣普渡衆生。”

曹敏嗔怪道:“看你說的,我看也像牛鋒兄弟一樣,滿嘴胡話!”

衆人都笑了起來,有的笑出了眼淚。

這次酒宴,喝了足足有四五個時辰,很多將士和百姓都大醉而歸。

黃巢沉沉睡去,一直到日上三竿,才睜開睡意惺鬆的眼晴,一看外面金光萬道,一下子就從牀上蹦了起來,穿好衣服,到屋外信步而行。此時正值初春,百草開始生長,很多樹木開始泛綠,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好一個初春豔陽天!

黃巢深深吸了口氣,拉開架式,練起了少林羅漢拳。只見他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一招一式,剛健有力。練到興頭處,黃巢一拳打在一棵松樹上,松樹竟然被硬生生打出了一個洞口。黃巢深得慧清禪師真傳,十八般兵器件件精通,弓馬嫺熟,是獨步晚唐的武術大師。更爲難得的是,黃巢還精通詩文,行軍作戰之餘,常常吟詩作詞,寫出了很多光輝篇章。可惜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的偏見,這些中華文化的瑰寶湮沒無聞,令後人遺憾。

一日,黃巢接到扼守碴砑山的趙璋的告急文書,稱李唐在考城之敗後,調兵遣將,集結重兵,要與義軍決戰。在中原南線,由曾元裕坐鎮江陵,指揮十幾萬大軍,圍剿曹師雄、王重隱、徐唐莒、蓋洪的義軍;在中原北線,由張自勉負責圍剿,坐鎮鄭州,也有十幾萬精銳唐軍歸其調遣。張自勉最近在進攻碴砑山,要拔除這個東都洛陽的釘子,趙璋、聞瑛、小魯等正在苦戰,情勢十分危急,要黃巢率大軍日夜兼程趕赴碴砑山一帶解圍。

軍情緊急,黃巢迅速召開了軍事會議,安排了義軍行動時間和路線。黃巢命令孟楷的第一寨人馬作爲先頭部隊,輕裝上陣,務必在三日內趕到碴砑山一線,迅速對唐軍實施反擊;第二寨曹敏的人馬在許州以南安營紮寨,堅決堵住許州崔安潛部的增援;第三寨黃思鄴的人馬攻擊衛南,吸引唐軍主力北上。黃巢親提大軍,攻打汴州,策應南北三寨人馬。由孫梅、嶽靈飛率領第四寨人馬迅速推進至申州、蔡州一線,和聞瑛、小魯的義軍會合,堅決阻擊來自南線唐軍的增援。

離開家鄉的日子終於到了,冤句一帶的百姓扶老攜幼,望着長龍一樣的義師向西南方向急急奔去,都熱淚滾滾。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拉住黃巢的手,說道:“大將軍這一去,啥時回來啊,俺盼着你們早日回來!有你們在,俺日子過得開心!”

黃巢望着聚集在四周的父老鄉親,不禁心潮起伏,激動地說道:“鄉親們,我們會回來的,等推翻了李唐,建立了新政權,百姓當家作主了,我們會見面的!鄉親們,多保重!”說完,這位大齊英雄流下了熱淚。

羣山無語,黃巢的聲音在冤句上空久久迴盪……

第三十九章 荒唐聖斷第十章 取汝州第四十章 荊門喋血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四章 浙東風雲卷首語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十五章 小將鬧齊魯第九章 勢如破竹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三十六章 奪連州第十六章 鐵腕平亂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三十一章 汴河巧設伏第三十一章 外線出擊(2)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三十九章 揮師北伐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二十四章 血戰松溪(1)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十章 取汝州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三十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2)第二十六章 黑色樑田陂(5)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二十四章 蜀地舉義旗(2)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十章 取汝州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四十章 痛殲王牌軍(4)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三十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2)第三十五章 昏君議兵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二十八章 猛虎掏心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十一章 圍獵淮南(2)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二十六章 黑色樑田陂(5)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十九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十九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十三章 知兵非好戰第二十七章 霹靂手段(1)第二十五章 蜀地舉義旗(3)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十四章 大戰碴砑山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二十一章 將星殞落
第三十九章 荒唐聖斷第十章 取汝州第四十章 荊門喋血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四章 浙東風雲卷首語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十五章 小將鬧齊魯第九章 勢如破竹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十六章 造孽多端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三十六章 奪連州第十六章 鐵腕平亂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三十一章 汴河巧設伏第三十一章 外線出擊(2)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章 金色蛤蟆爭努眼第三十九章 揮師北伐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二十四章 血戰松溪(1)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十章 取汝州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三十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2)第二十六章 黑色樑田陂(5)第十章 圍獵淮南(1)第五章 巨瀾怒龍嘯九天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二十章 黃王五行陣(1)第二十四章 蜀地舉義旗(2)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十章 取汝州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四十章 痛殲王牌軍(4)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三十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2)第三十五章 昏君議兵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二十八章 猛虎掏心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十一章 圍獵淮南(2)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二十六章 黑色樑田陂(5)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十九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十九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十三章 知兵非好戰第二十七章 霹靂手段(1)第二十五章 蜀地舉義旗(3)第三章 東征颶風(3)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十四章 大戰碴砑山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十一章 雄師狂飆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二十一章 將星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