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

bookmark

尚讓急於求勝,命令大齊北征軍強攻磋峨山,結果北征軍遺屍累累,只攻下了幾個小山頭,但不能奪取磋峨山的主要山頭。

林言找到康世銘,氣憤地說:“世銘,尚讓現在變成瘋子了,他不計將士的傷亡,非要奪取磋峨山不可。如今軍中存糧已不足十日,數日間折損了萬餘人馬,這仗這樣打下去,我們都得葬身磋峨山!”

康世銘長嘆一聲:“林言哥哥,這尚讓越來越不像話了!攻下三原城後,他縱容李讜、楊能的部下搶掠百姓的財物,這不是和那些方鎮軍閥一樣的做法嗎?大齊素來以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取信於百姓的,現在尚讓竟然殺雞取卵,實在讓我們憤恨啊!”

林言說道:“北征大軍臨行前,陛下囑咐過我,要我對尚讓的行動進行監督,但尚讓帶兵多年,培植了不少黨羽,現在樹大根深,我感到力不從心,難以對尚讓進行有效的監督。我愧對大齊!愧對陛下!”

“盡人力聽天命吧!”康世銘一臉無奈。

過了數日,大齊北征軍在磋峨山倒下了數千名將士,尚讓才感到磋峨山這塊硬骨頭實在難以奪取,於是同意了林言、康世銘的建議,轉兵北上,進攻宜君。

誰知宜君寨異常堅固,因爲朱玫早就在那裡構築了很多工事,像夜叉檑、飛鉤、懸陴、狼牙拍、奈何木、行爐、撞車、抵篙、叉竿、鐵撞木、燕尾炬、遊火鐵筐、木女頭、地聽、注盤、皮漫、土色氈簾、瓦竇、塞門刀車、鐵蒺藜、拒馬槍、鹿砦、地澀、謅蹄、地涌槍架、鋪地錦、金椎板等防禦性武器應有盡有,大齊軍在宜君寨前傷亡更加慘重,橫屍無數,卻始終不能奪下宜君寨的主要據點。

屋漏偏逢連綿雨,此時正值深秋,不料天公不作美,就在齊唐雙方在宜君寨一帶展開生死大戰的時候,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儘管大齊軍搭起了帳篷,但因爲大雪猛下不止,地上堆起了足有一尺多高的雪,大齊將士們飢寒交迫,凍死的有十分之二三。

此時,大齊的五萬北征軍只剩下數千人了,士氣大挫,情緒低落。尚讓此時也是灰頭土臉,再也看不到先前那種趾高氣揚的模樣了。

一天,尚讓通知林言、康世銘、李讜、楊能等將領到中軍帳議事。

諸將進帳後,紛紛坐定。

尚讓開言了:“諸位兄弟,這次北征,我軍攻取三原後,以爲唐軍不堪一擊,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向磋峨山、宜君一帶的唐軍發起了全線進攻,結果一個多月下來,我軍傷亡慘重。五萬人馬如今只剩下幾千了,十去*,我心痛啊!我現在不知如何是好?如果繼續打,我們肯定都得把命丟在宜君寨前;如果撤回長安,我們怎麼向陛下交待啊!”

尚讓說完,假裝以手掩面,硬是擠出了幾滴鱷魚淚,他邊“掉淚”邊透過袖縫觀察着諸將的反應。

林言、康世銘鐵青着臉,一言不發。

良久,李讜小聲地說:“尚將軍,我看你不必過於自責,這二軍交戰,勝敗是兵家常事。試問古往今來,有哪個將軍沒打過敗仗?正因爲有了敗仗,纔有了經驗教訓,雖然我軍沒有攻下磋峨山、宜君寨,但唐軍也有不小的傷亡。我軍可以回師長安,經過休整補充後再北征嘛。”

楊能附和道:“尚將軍南征北戰多年,立下軍功無數,這次北征,攻下三原城,就是大功一件。沒有攻下磋峨山、宜君寨,其實很正常。因爲我軍是攻方,唐軍是守方,攻方難度是守方的幾倍,這是軍事常理,所以我軍回師長安,也並不算丟臉!”

一些將領也發表了類似李讜、楊能的意見,尚讓聽了,面露喜色。

林言、康世銘二將緊挨在一起,依然一聲不吭。

尚讓見狀,實在憋不住了,對着林言、康世銘說道:“林將軍、康將軍,你們二位是指揮大齊中軍的,在軍中威望很高,你倆也發表一下對目前戰局的看法吧!你們同意撤兵還是不同意撤兵?我想聽聽你倆的意見!”

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二十三章 奇襲江陵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二十一章 用兵如神第二十五章 臨危不懼第三十一章 禍起蕭牆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三十九章 荒唐聖斷第十四章 威震齊魯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十章 取汝州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八章 鏖戰魯西南第三十五章 昏君議兵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二十九章 霹靂手段(3)第二十六章 黑色樑田陂(5)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三章 戰濮州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三十一章 外線出擊(2)第十五章 小將鬧齊魯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三十四章 外線出擊(5)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二十二章 暗無天日卷首語第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第二十三章 奇襲江陵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九章 荒唐聖斷第四十章 天縱奇才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一章 河東亂象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二十六章 黑色樑田陂(5)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
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二十三章 奇襲江陵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二十一章 精忠報國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二十一章 用兵如神第二十五章 臨危不懼第三十一章 禍起蕭牆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三十九章 荒唐聖斷第十四章 威震齊魯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十章 取汝州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八章 鏖戰魯西南第三十五章 昏君議兵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二十九章 霹靂手段(3)第二十六章 黑色樑田陂(5)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二十八章 躍進千里崗第二十七章 丹心碧血映青史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三章 戰濮州第十二章 蘄州分兵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二十一章 雲州兵變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三十一章 外線出擊(2)第十五章 小將鬧齊魯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三十四章 外線出擊(5)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二十二章 暗無天日卷首語第九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二十三章 計險厄遠近第二十三章 奇襲江陵第二十六章 愛民如子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十九章 荒唐聖斷第四十章 天縱奇才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一章 河東亂象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二十六章 黑色樑田陂(5)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六章 生死博弈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