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鐵血征途

諸暨唐將黃碣驚悉聞人宇傷勢嚴重,與餘蒙前來探視。聞人宇剛剛醒轉,見到黃碣,淚如雨下,喘息着說道:“黃碣賢弟,我這次負傷,難以復原了,請你轉告董帥,曹師雄賊寇太厲害了,其戰力超過了我的想象。浙東第一道防線已經失守,賊寇肯定乘勝東進,我軍一定要團壘固守,不可與賊寇野戰,切記!切記!”

黃碣含淚點頭:“聞哥,我一定把你的話轉告給董帥,你安心養傷吧!”

聞人宇突然二眼放光,拼盡全力支起身體,二手伸出,抓住黃碣的雙臂,喊道:“殺賊!大……唐必勝!八都軍……必,必……”話還沒說完,聞人宇頭一歪,倒在黃碣懷裡,瞑目而逝。

黃碣撫屍大哭:“聞哥啊,你怎麼就這樣走了啊,義弟有話要對你說啊!”

餘蒙安慰道:“黃將軍,請節哀,人死不能復生。現在我們要做的事是加固城防,準備抗擊曹師雄賊寇的進攻!”

黃碣聽了餘蒙的話,才制止了哭聲。黃碣吩咐親兵將聞人宇遺體埋在沅江岸邊,接着就和餘蒙等將領商量防守諸暨城的辦法,徵調民工和唐兵一起進行城防工事作業。

曹師雄率領大齊第五寨將士出兵攻打浙東以來,連勝三陣,全軍上下洋溢在一片喜悅之中,一些將士不禁有些飄飄然了,曹師雄也在此列。

曹師雄下令在浦陽大擺酒席,犒賞出征將士,很多將士喝得酩酊大醉,滿嘴胡話。有的義兵見浙東富庶,產生貪念,三五成羣,在城內外騷擾百姓,甚至搶掠財物,影響極其惡劣。王玫等將領向曹師雄反映這些問題,曹師雄不太相信,醉醺醺地說道:“第五寨將士是我一手帶出來的,軍民關係一向融洽,不會有什麼問題的,我看這個是正常的糾紛,將士們多日征戰,十分辛苦,我看這些雞鴨魚肉和財物是百姓主動送給將士們的。惡霸地痞故意造謠,誣陷大齊將士,抓到他們,一定要嚴懲才行!”

蓋洪進諫:“師雄哥,如今出征將士已經從出發時的五萬人馬下降到三萬餘人,而且很多帶傷。我軍已經連勝三陣,我看先班師回千里崗休整一下,等兵強馬壯了,再出師攻打浙東未遲。”

“董昌手下兵將已經破膽,我軍東進已呈破竹之勢,現在正好趁勢打鐵,拿下諸暨、越州,再攻打杭州,控制全浙,配合黃巢大哥的江南大戰略,我軍在江南發展壯大了,就可以涿鹿中原、一統天下了!”曹師雄神采飛揚,嗓門洪亮。

蓋洪輕輕搖了搖頭,一臉無奈。

曹師雄率領三萬多兵馬繼續向東開拔,猛攻諸暨,黃碣、餘蒙指揮唐軍殊死抵抗,戰鬥異常酷烈。儘管義軍採用了多種攻城手段,但是一則唐軍早已嚴陣以待,作好了充分準備;二則黃碣、餘蒙拿出守城利器,給義軍以極大殺傷,像傳湯、金火罐、夜叉檑、狼牙拍、奈何木、地聽、注盤、皮漫、塞門刀車、鐵蒺藜、拒馬槍等,唐兵進行了靈活使用。義軍強攻了數日,傷亡一萬餘人,諸暨城依然牢牢地掌握在唐軍手裡。

曹師雄二眼冒火,恨不得插翅飛上城頭,和唐軍廝殺,但是面對堅城,這樣消耗下去,勢必徒勞無功。曹師雄只好命令停止攻城,收兵回營。

此時義軍已不足二萬人馬,帶傷者過半,常宏、王玫等將領向曹師雄建議,罷兵撤回千里崗,進行休整補充。

曹師雄考慮良久,決然說道:“這山僻路險的,出兵攻打浙東不容易,雖然目前我們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浙東唐軍日子也不好過。這次攻打諸暨,唐軍精銳傷亡也有幾千人。我考慮繞過諸暨,直接向越州方向開拔,我們沿途可以補充兵員,徵集物資,以戰養戰。就算拿不下越州,也能擴大我軍的影響力,起到震懾敵軍的作用。我意已決,願意和我繼續東進越州的,就留下來跟我走;不願繼續東進的,可以回千里崗。傷勢嚴重的,現在就可以回千里崗。”

常宏喊道:“我願意追隨曹寨主,繼續東進,和浙東八都軍對壘較量!”

段猛振臂高呼:“堅決東進越州,消滅八都軍!”

曹師雄見蓋洪、王玫、葉翔默不作聲,就問道:“你們作何打算?”

葉翔苦笑一聲:“既然跟曹寨主東征了,當然不會惜命了,只是現在兵員越來越少,戰力明顯下降,在這樣的情況下,孤軍東進越州,就怕義軍後勤補軍線被唐軍切斷,那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王玫低沉說道:“師雄哥,值此第五寨生死存亡的關頭,我建議把目前兵馬分成二路,向越州方向運動,二路兵馬互相配合,萬一哪一路遇到唐軍襲擊,另一路及時救援,可以有個幫襯,至少能保證我軍主力突圍出來。”

“王玫兄弟此計甚好,我贊成!”蓋洪開口了。

“好吧,那就這樣安排,我、常宏、段猛率一萬五千人馬作爲主力,從南路直接攻擊越州,蓋洪、王玫、葉翔帶領餘下的數千人馬運動至越州北面,阻截杭州方向增援越州的唐軍。”

義軍繞過諸暨,兵分二路,向越州方向挺進,沿路雖然補充到一些兵員,但數量不多,質量不高。因爲浙東一帶,被董昌經營多年,稅賦並不太重,一般百姓尚有一口飯吃,很多百姓對大齊義軍採取觀望甚至排斥的態度。

錢鏐在會稽山得知聞人宇和曹信兵敗浦陽、曹師雄率領“賊寇”東進越州的消息後,急召劉孟安、阮結、徐及等將領到中軍帳商議對策。

“聞人宇兵敗退到諸暨,傷重不治而亡,曹信在浦陽陣亡,好在黃碣、餘蒙守住了諸暨,大大挫傷了曹師雄賊寇的銳氣。賊寇現在繼續東進越州,已呈強弩之末,曹師雄賊寇戰力再強悍,這次肯定會敗在八都軍手裡。”錢鏐不緊不慢地分析戰情。

阮結說道:“錢將軍,當年項羽領兵三萬,大破章邯二十萬秦軍,兵力如此懸殊,項羽卻打了勝仗。現在曹師雄賊寇兵力至少二三萬吧,和我們的會稽山二萬兵力相比,並不處於下風。再說賊寇是百戰之師,作戰經驗相當豐富,八都軍未必能取得勝利。”

劉孟安站了起來,拍着胸脯請戰:“會稽阻擊戰勢在必行,我看這次雙方肯定死傷慘重,我願意做前部先鋒,迎戰曹師雄賊寇!”

錢鏐沉吟一會,一拳擂在桌上,語調堅決:“我們現在已經沒有退路,只有在會稽山一線和曹師雄賊寇拼死一戰!才能確保越州安全。我命令劉孟安、徐及領兵一萬,作爲前隊,迎戰賊寇主力;我和阮結領兵一萬,作爲八都軍突擊隊,在關鍵時候出擊,沒有我的將令,誰也不能動用突擊隊的一兵一卒!”

曹師雄、常宏、段猛率軍一路東進,抵達會稽山一帶,但見草木蔥蘢,千巖竟秀,映襯着會稽山,處處散發出迷人的韻味。春風拂面,一路上鳥鳴之聲不絕,義軍將士精神爲之一振。

曹師雄顧謂衆將:“會稽山是大禹娶妻、封禪之地,夏禹曾大會萬國諸侯於此,成立中國第一個朝代“夏”,就這樣,會稽山成了華夏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鎮山。現在看來,真是名不虛傳啊!”

衆將聽了,不禁嘖嘖稱讚起會稽山來,正聊得起勁呢,探馬來報:“衆位將軍,前面出現大隊唐軍,大約有一萬上下,擋住我軍去路。”

“來得好!我正要去找他們呢,看來就是八都軍了,傳我將令,扎住陣腳,準備戰鬥!”曹師雄大聲命令。

衆將連忙組織部下,迎戰唐軍。曹師雄一馬當先,出至陣前,怒喝一聲,似天空打了個霹靂:“爾等是董昌哪路兵馬?敢擋大齊第五寨兵馬去路?”

此路唐兵正是劉孟安、徐及所率領的八都軍,劉孟安揚鞭大罵:“我是浙東劉孟安,曹師雄,我們浙東八都軍和你們往日無冤,今日無仇,爲什麼要起兵犯我浙東,殺戳我八都軍將士?”

曹師雄仰天大笑:“劉孟安,我也早聞你名,知道你是一員勇將,是浙東一條好漢。不是大齊將士要與你們浙東八都軍作對,那是因爲大齊政策,實現天補均平,要讓天下百姓過上太平幸福、平等和睦的生活,所以纔出兵征戰四方,推翻李唐,剷除人間不平。識時務者爲俊傑,希望劉將軍順應民心,幡然醒悟,帶領部下投奔大齊,我保證劉將軍在大齊人盡其才,不枉此生!”

“一派胡言亂語,我乃堂堂大唐邊將,怎能與你們草寇爲伍?哪位將軍願意出馬,擒殺曹師雄?”劉孟安喊道。

“我願迎戰曹師雄,斬其首級,獻給董帥!”徐及高叫一聲,揮舞三亭鋸齒飛鐮刀,飛馬而出,馳至陣中。

曹師雄大怒,催動坐騎,高舉熟銅棍,要大戰徐及,擊潰八都軍。

第三十六章 奪連州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十章 取汝州第三十三章 圍陳州(1)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三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十五章 休言女子無英物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十一章 圍獵淮南(2)第三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三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二十一章 用兵如神第十一章 亂自上作第十三章 危機四伏(1)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十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2)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三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三章 戰濮州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十五章 昏君議兵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十一章 攻守易勢(3)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十九章 沙陀兵南下(1)第三十九章 揮師北伐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三章 戰濮州第十一章 攻守易勢(3)第二十五章 臨危不懼第二十八章 猛虎掏心第二十二章 黑色樑田陂(1)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二十六章 黑色樑田陂(5)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十七章 寺名話英雄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三十九章 荒唐聖斷第二十五章 血戰松溪(2)第二十一章 黃王五行陣(2)第十九章 義薄雲天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三十章 生死大戰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卷首語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十九章 沙陀兵南下(1)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
第三十六章 奪連州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十章 取汝州第三十三章 圍陳州(1)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三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二十二章 飛兵越仙霞(1)第十五章 休言女子無英物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十一章 圍獵淮南(2)第三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三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二十一章 用兵如神第十一章 亂自上作第十三章 危機四伏(1)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八章 失於察兵第三十八章 席捲江南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十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2)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十八章 傳檄攻大齊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三十八章 結義太浮山第三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三章 戰濮州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十五章 昏君議兵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十一章 攻守易勢(3)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十九章 沙陀兵南下(1)第三十九章 揮師北伐第四章 迷霧重重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三十七章 轉戰千里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三章 戰濮州第十一章 攻守易勢(3)第二十五章 臨危不懼第二十八章 猛虎掏心第二十二章 黑色樑田陂(1)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二十六章 黑色樑田陂(5)第十二章 攻守易勢(4)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第十六章 和戰變幻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2)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三十二章 外線出擊(3)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十七章 寺名話英雄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十三章 出奇制勝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二十四章 申州大戰第三十九章 荒唐聖斷第二十五章 血戰松溪(2)第二十一章 黃王五行陣(2)第十九章 義薄雲天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三十章 生死大戰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三章 叛齊降唐(1)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卷首語第四十章 抗旨不遵第十九章 沙陀兵南下(1)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