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

董昌得到高駢帶兵到達湖州城外的消息後,親自出城相迎,將高駢兵馬接入湖州。到了湖州府衙,擺酒壓驚。

第二天一大早,高駢下令衆文武到湖州府衙集中,檢討軍事失利原因,研究征剿黃巢起義軍辦法。衆文武到齊後,高駢開門見山,切入正題。

“諸位,上次興師動衆,出動三路大軍,圍剿浙西賊寇徐唐莒部,因爲不明敵情,我軍吃了大虧,前後折兵十多萬人,糜江將軍不幸陣亡,我們被徐唐莒賊寇修理得好慘,這個大仇我一定要報!本都統一向從諫如流,大家發表一下意見吧。這次會議,解決二個問題,一是分析我軍圍剿浙西失利的原因,二是明確今後的征剿辦法。”高駢正襟危坐,侃侃而談,確有大將風度。

薛韜說道:”高都統帶領二十多萬大軍遠征浙西,之所以落敗,主要原因是中途分兵,賊寇聲東擊西,使我軍統帥部產生了錯覺,其責任在我們大家。痛定思痛,爲今之計,惟有嚴令各方鎮抽調精兵到湖州,先收復杭州、越州,再圖浙西。”

樑纘大聲叫道:“這仗打得真窩囊,龐從違反軍令,擅自帶兵退回許州,必須嚴懲不貸!龐從此舉,明顯影響了我軍的士氣,我軍之所以被賊寇當猴耍,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衆文武在湖州府衙議事廳議論開了,彼此各執一詞,爭得臉紅耳赤。

高駢用力一拍帥案,吼道:“諸位暫停,我要發表意見了!”

議事廳裡頓時鴉雀無聲,衆文武垂頭而坐,靜等高駢發話。

高駢陰冷地掃視了一下會場,開始訓話:“自從我出任中原、江南招討使以來,總的來說,諸位和我配合得不錯。但在有些地方,部分將領自以爲是,協同作戰不力,貽誤戰機,鑄成慘敗!這血的教訓告訴我們,合則利,分則損,你們如果繼續打這樣的小算盤,則今後圍剿賊寇徐唐莒部肯定失敗!打不敗徐唐莒,你們就等着黃巢從福州回師收拾我們吧!到那時,皇上震怒,你們就等着削職爲民、收監判刑吧!哼!”

衆文武聽了,噤若寒蟬,無人吱聲。

高駢見衆文武被他的一番話鎮住了,十分得意,繼續發揮:“皇上賜我尚方寶劍,可以先斬後奏,誰不服我的調遣,我就削誰的腦袋!我就不信,到底是尚方寶劍硬,還是你們的腦殼子硬?!”

“當然是尚方寶劍硬!”底下有人說話了,衆人視之,乃張璘也。

高駢聽到張璘的聲音,頭都大了一圈,他耐住性子,聽張璘下面的話。

張璘站起身來,慷慨陳辭:“我贊同高都統的講話精神,大唐征剿軍的兵力和裝備遠遠勝於賊寇,卻連吃敗仗!主要原因就是彼此擁兵自保、臨陣畏敵,才被賊寇各個擊破,纔有了今天的湖州軍事檢討會!張璘參加今天這樣的會議,深以爲恥!”

高駢見張璘在會上力挺他,不由大喜。他挺直了腰板,示意張璘坐下,接過話頭說道:“如果你們都像張璘將軍那樣奮勇殺敵,何愁賊寇不滅?!對了,董昌在桐溪,伏擊賊寇朱直管追兵得手,斬殺了朱賊。董昌臨危不懼,值得嘉獎。今特賞賜張璘、董昌黃金各一百兩,立功將士,均有封賞。對丟城失地的裴璩、崔璆,追究其責任。我會上奏朝廷,讓皇上發落!”

半個月後,裴璩、崔璆分別收到了聖旨,命令他倆到京師述職,聽候處理。裴璩無奈,只得打點行裝,離開宣州,帶了隨從,到長安去了。崔璆在明州,謊稱有病,不能啓程,賴在明州不走。

高駢在湖州,安排各方鎮援兵訓練駐屯,加上自己原有的兵馬和董昌的八都軍,力量又雄厚了起來。

不久,高駢命令董昌駐守湖州,自己點了二十萬精兵,又踏上了征剿黃巢起義軍之路。這次,高駢沒有分兵,而是提兵直撲杭州,王玫抵敵不住,只得率兵突圍,撤至富陽。

與此同時,錢鏐、成及從台州出兵,擊敗了越州義軍,重新佔領了越州。

徐唐莒、黃思鄴在衢州,接到王玫的告急文書後,急聚衆文武商議。

徐唐莒說道:“高駢抵達湖州才半個多月,就徵調了周圍方鎮不少兵馬,與錢鏐採取南北對進的方式,襲取了杭州、越州,此次高駢真是殺紅了眼,非要找我軍主力決戰不可!”

黃思鄴奮然道:“唐莒哥,大齊第五寨多日作戰,十分疲憊,急需休整。我看就駐守衢州、婺州吧,我率領第三寨兵馬速赴睦州,接應王玫兵馬退入千里崗休整。”

徐唐莒反覆要求第五寨迎戰高駢,黃思鄴不依,徐唐莒只得說道:“思鄴兄弟,高駢用兵,詭計多端,你可要多加小心!”

“放心,第五寨將士能征慣戰,第三寨將士也不是泥捏的,這次我就給高駢提個醒,以後少惹大齊將士麻煩!”黃思鄴信心滿懷,彷彿已經戰勝了高駢大軍。

黃思鄴、魯景仁、王璠、畢師鐸率領第三寨主力直奔睦州,王知新開城迎接,設宴款待黃思鄴等第三寨將領。酒席間,畢師鐸自告奮勇,要求做開路先鋒,前往富陽,接應王玫回軍睦州。

黃思鄴見畢師鐸態度堅決,就答應了下來,撥給畢師鐸一萬人馬,要他速去速回,不可貪功冒進,畢師鐸滿口答應。

第二天,畢師鐸帶着一萬大齊兵馬前往富陽,到了富陽,見到了王玫。王玫見援兵到達,十分高興。

王玫用力拍了拍畢師鐸的肩膀,笑着說:“師鐸,你來得真及時,我之所以沒有快速撤往睦州,是因爲要把富陽的軍需物資搶運到睦州去。這幾天,已經用船走水路,在浙江上運走了大部分,估計還有一二日就能運完,到時你我提兵返回睦州吧,我估計高駢大軍不久就會趕到這裡。”

“我這次到富陽來,就是要挫一挫高駢的氣焰!王玫哥哥,你帶着部下先撤到睦州吧,我要趁大駢大軍初到,前去劫營,打高駢一個冷不防,然後撤軍回睦州!”畢師鐸二手叉腰,粗聲說道。

“師鐸,不可輕敵冒進啊!”王玫規勸道。

畢師鐸不聽王玫之言,帶着部將秦彥,領着這一萬大齊人馬,留守在富陽。王玫無奈,只得帶了手下數千兵馬,先撤到睦州去了。

果如王玫所料,數日後,高駢親率大軍來到了富陽,見富陽有義軍駐防,就傳令安營紮寨,派探馬偵察義軍虛實。

當晚子時,畢師鐸、秦彥率領八千精兵,前去偷襲高駢大營,只留下二千兵馬防守富陽。

畢師鐸、秦彥兵馬悄悄來到高駢大營前面,看到值勤唐兵不多,營帳裡燭光微弱,不禁大喜,就一聲令下,和秦彥帶頭殺入高駢大營。一陣砍殺後,衝到高駢中軍帳前,想一舉擒殺高駢,立下奇功。

突然,中軍帳外面火把通明,殺聲四起,張璘、樑纘一軍居左,薛韜、樑璩一軍居右,竇玫、宋文通一軍在外,向義軍合圍過來,正面是高駢的守寨兵馬,箭似飛蝗,義軍死傷無數。

畢師鐸、秦彥率手下兵將死命衝殺,無奈被唐軍重重圍困,縱然是霸王再世,也難敵如此重兵,義軍只突圍出去數十騎,畢師鐸、秦彥雙雙落馬被擒。

高駢大喜,趁機進攻富陽,義軍大敗,只有數百兵馬撤入睦州。

第十四章 威震齊魯第十七章 唐僖宗出逃第三十二章 湘陰縱敵第三章 戰濮州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三十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2)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十九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三十四章 外線出擊(5)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二十五章 臨危不懼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四十章 痛殲王牌軍(4)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二十三章 蜀地舉義旗(1)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大齊英雄》序暨簽約感言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第三十二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4)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十章 取汝州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三十一章 汴河巧設伏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九章 泣淚藥兒嶺第二十一章 黃王五行陣(2)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十三章 知兵非好戰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十六章 鐵腕平亂第二十一章 將星殞落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二十八章 控扼藍田第九章 泣淚藥兒嶺第三十二章 湘陰縱敵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十四章 大戰碴砑山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二十三章 蜀地舉義旗(1)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三十三章 圍陳州(1)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三十六章 奪連州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第三十四章 圍陳州(2)第三十九章 揮師北伐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二十二章 暗無天日第三十四章 圍陳州(2)第一章 河東亂象
第十四章 威震齊魯第十七章 唐僖宗出逃第三十二章 湘陰縱敵第三章 戰濮州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三十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2)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三十九章 痛殲王牌軍(3)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十九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三十四章 外線出擊(5)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二十五章 臨危不懼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十五章 彥璋遇難第二十二章 公判鬥雞臺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十七章 良將奇謀第四十章 痛殲王牌軍(4)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三十八章 痛殲王牌軍(2)第二十章 沙陀兵南下(2)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二十章 痛擊八都軍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二十三章 蜀地舉義旗(1)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大齊英雄》序暨簽約感言第一章 秋菊凌寒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第三十二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4)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三十三章 外線出擊(4)第十章 取汝州第二十二章 遠征播威名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三十一章 汴河巧設伏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九章 泣淚藥兒嶺第二十一章 黃王五行陣(2)第二章 代北狼煙起第十三章 知兵非好戰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十九章 猿驚鶴怨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十六章 鐵腕平亂第二十一章 將星殞落第二章 破解危局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六章 毒如蛇蠍第二十八章 控扼藍田第九章 泣淚藥兒嶺第三十二章 湘陰縱敵第十八章 忍痛撤圍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二十三章 黑色樑田陂(2)第十四章 大戰碴砑山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二十三章 蜀地舉義旗(1)第三十九章 火燒驛館(2)第二十九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1)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十章 攻守易勢(2)第三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十五章 天地再造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三十一章 輕敵冒進第三十一章 此去故國已成空(3)第二章 謀定而後動第二十章 深入敵後第三十三章 圍陳州(1)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二章 智取長垣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二十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三十六章 奪連州第三十二章 計中計第三十四章 圍陳州(2)第三十九章 揮師北伐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二十二章 暗無天日第三十四章 圍陳州(2)第一章 河東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