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四方(中)

洪武元年六月初八。癸酉。

東京遼陽。

前任的東京都統完顏斡魯,已經帶着自己的部衆回上京會寧【今哈爾濱東南去養老了。現任的東京都統,是丟了平州屬地的完顏宗望,和他麾下的六萬女真鐵騎,駐守在西起錦州,東至遼陽、南抵耀州【今營口東、北達瀋州【今瀋陽,方圓數百里的遼河平原上。

這裡便是大金國抵抗宋國北方軍團的最前線。作爲遼西走廊入口的錦州,直面遼南半島的耀州,每一天都要面對着駐守在天津、旅順的南朝大軍,隨時可能出現的危險。而位於遼河畔的東京遼陽,自四月遼東大地的冰雪解凍後,寬闊奔騰的遼河,就成了遼陽守軍的最大的心結所在——這種擔驚受怕的心情,要一直持續到十月河水開始封凍爲止。

就算大金國的十萬鐵騎剛剛攻下了宋國的國都,將大宋百多年的金銀財寶,但新登基的洪武皇帝,燕山大地上的那場慘敗,看似輝煌的武功,卻反而給自己造就了一個可怕一百倍的敵人,讓所有人都笑不出來——就算兩隻手都摟着宋國皇帝的族中女眷享樂時,也很難笑得出聲。

遼陽都統的府邸中。新官上任的完顏宗望對自家的庶長兄完顏宗幹嘆道:“早知會變成如今的局面,當初就不該昏了頭。按照計劃攻到黃河邊也就夠了。悉心搜刮一下,在河北弄到的東西,也不會比打下東京少太多。”

宗幹苦笑了起來:“上次見到闍母叔叔的時候,他也說着同樣的的話呢!”

兩人對視一眼,並是一齊長嘆:千不該,萬不該,就是不該將讓南朝亂起來。

這次南侵,一開始的計劃僅僅是打到黃河邊,逼着南朝的道君皇帝先割讓了燕雲之地便收兵北歸。但富得流油又毫無反抗之力的大宋,卻激起了女真人征服的**,而手上完備的地圖,和郭藥師這匹識途老馬,更是讓他們忘記了身後還有兩頭猛獸正在伏在洞中等待出擊的機會。

嘆了一陣,宗望道:“其實我在過河前,還是有想過陳伍和郭立兩人的威脅。但一想到斜也叔叔身邊有兩萬兩千本部鐵騎,還有兩萬多契丹和奚族軍隊,近五萬人馬。而郭立和陳伍分兵兩處,隔着凍結的遼海【遼、金時稱渤海爲遼海,各自又只有不到萬人。怎麼想都不覺得有必要擔心。可是沒想到啊……”

“沒想到東海兵會有那麼強!”宗幹接了上去。他一直以爲東海軍善守不善攻,不過仗着火器犀利,守城有方,但到了野地,就是女真鐵騎天下。但如今燕津一戰,讓他徹底的清醒了。

“太強了!實在太強了!”宗望每次回想起從燕京城中逃回的部衆嘴裡,瞭解到的那一戰的戰事詳情,都會不禁搖起頭。“撻懶用兵絕對不差,他下面的兩萬騎兵也不比我們手下的弱。圍點打援其實也做得很好,趁風雪攻入天津城,是當初斜也叔叔也沒做到的事。”

“但畢竟還是贏不了。兩萬圍攻八千,打了三天還沒有打下來,最後師老兵疲,讓陳伍得了手。東海軍無論野戰還是守城,都不在我們女真……不!”宗幹自嘲一笑,這裡又沒外人,也沒必要再給自己臉上貼金了,“應該說比我們還要強,無論野戰還是守城!無論用兵還是用計!”

兩人又是一陣長嘆,廳中一片陰鬱。如現在這般唉聲嘆氣的日子,過去是從來沒有過的。掌中鐵騎數萬,誰能讓他們愁眉哀嘆?!

宗望迴歸現實:“現在我手上就四萬人衆,要防守遼南、遼西和遼河口三個方向,真不知該怎麼分派!”

宗望還沒有正面跟陳伍郭立對決過,但他絕不會認爲單靠手中的四萬本部就能抵擋得了陳伍和郭立夾擊。但現在國中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力可以支持他了。

宗翰不肯放棄大同和太原,他麾下的軍隊雖然佔到國中兵力的四成還多,但也調不過來支持遼東。五萬本部,七萬異族。就只能用來據守故遼西京道和大宋河東路。鎮壓關中、中原的宋人,並威懾西面的党項及北方草原上的阻卜和室韋人。

至於其他地方,也根本是調不出兵來。撻懶的六部路覆滅,中京道必須再調軍過去駐守,至少也要保持兩萬的兵力,否則就會斷去了與西京大同那裡的聯繫。而上京會寧,則是國都,更是不能缺人。

舉國大軍,十五萬鐵騎,東一塊、西一塊,算到最後,宗望還是隻算出手上的四萬兵。雖然還有些契丹、渤海和奚族等異族的兵馬,但在完顏餘睹和紹古牙獻了燕京城後,沒人還敢將他們留在與東海對決的最前沿。

宗望很清楚,如果遼南和天津併力來攻,一個月之內,他是等不到任何援兵的。

“乾脆錦州放一萬、耀州放一萬,遼陽這裡留兩萬,等陳伍、郭立過來,跟他們慢慢磨。”宗望抱怨着,攤到了這個苦差事,就算以他幾十年來的戰績和自信,也不免心中叫苦。

“你瘋啦!”宗幹並不欣賞宗望的笑話,“集中兵力在遼陽!錦州和耀州各派一個猛安巡守就足夠了。”

“我當然知道。”宗望苦嘆着,“但我這個東京的城防,連南朝東京的一半都不如,五百斤火藥就能把任何一段城牆都炸成粉末。大哥你也該知道,天津和旅順的戰船都能順遼河而上,別說五百斤火藥。就是五萬斤都能很輕鬆的運過來!

……不僅是火藥,糧草、兵員都是一樣。有水道運輸,陳伍和郭立根本就不會走陸路。走水路可以直達遼陽城下,在往上,遼河也直通瀋州。而錦州、耀州同樣是靠着海。到十月河、海結冰之前,南面的船都是要來就來,要走就走。

四叔啊,真就是把我們這一支當盾牌堵在前面,他倒是在會寧享受着。父皇一不在,我們就成了後孃養的了!”

宗望抱怨着,將堵在心中許久的話一口氣都爆了出來。宗幹靜靜的聽着,作爲長兄,他是足夠合格的。宗幹是庶長子,沒有繼承到多少阿骨打留下的遺產,部衆、牛馬都是比幾個嫡母生的兄弟少上許多。身爲忽魯勃極烈,大金國的第四號人物,手上只有一萬部衆,三千兵馬,實在是可憐了一點。

不過他從沒有抱怨過,幾個兄弟雖然分了家,但有吳乞買這個私心太重的四叔壓着,阿骨打一系的幾個兒子,不得不緊緊抱着團。在軍事上以宗望爲首。而在政治上,則以宗幹馬首是瞻。

宗望的嘴皮子終於停了下來,一手拿起茶几上放着的官窯燒出的天青瓷茶盞,仰起脖子,就裡面盛着的龍鳳貢茶牛飲了個精光。

看着宗望將從南方搶來的上等御貢名茶一口飲盡,宗幹微笑着:“斡離不,你怎麼就不問問我今次從瀋州趕過來,究竟是爲了什麼?”

宗望動作一頓,拿着茶盞的手停在半空中。的確,宗幹今天莫名其妙的從瀋州來遼陽,他還沒問過究竟是爲什麼。只顧着抱怨了。不過,宗望才智高絕,皺眉一想,驚喜便浮現在臉上,“火炮?!”他叫道,手一鬆,價值千金的官窯茶盞在地上碎了千片。

宗乾笑着點頭,“你從東京帶回來那些女子、金珠卻也不值什麼,倒是那批工匠,當真是價值連城。各個心靈手巧,造出的器物各個精妙,原來從遼國收下的匠人跟他們比起來,連馬尾巴都夠不着。

尤其那幾個鑄鐘匠,雖然過去從來沒有造過火炮。不過看了樣式,試鑄了兩次,造出來的新炮就已經比舊式的還要強了。連鑄造的速度也比以前快得多,在他們指點下,火炮工坊十天就能出一門千斤重炮。不愧是南朝御用的大工匠,漢人工匠中最出色一批啊,天底下找不到比他們還強的了!”

“那是!”宗望笑了,這是他今天笑得最輕鬆的一次,“我進了東京城後,可是把目標第一個就放在了這批工匠身上,其他東西都拖到了後面。”

“做得好!”宗幹讚了一句,“那幾個鑄鐘匠,我都升做了謀克,掌着火器坊。一人賞了兩個宗姬,八個美女,家宅、田地都不缺。現在拼了命的賣力。如今兩千斤的重炮已經造出來了,正在試造三千斤,再過些日子,五千斤的重炮也不是造不出來——他們可都是造過萬斤巨鐘的大匠。”

“五千斤?!”宗幹聽得瞠目結舌,五千斤的糧食,只要不算上戰馬,足夠一個千人隊吃上兩天了。千斤火炮,已經有五六尺長,海碗粗細。五千斤的重炮。那該有多粗、多長?

“五千斤!”宗幹用力的點着頭,“聽說郭立曾經是造過皇宮的工匠,靠着舊年學出來的本事,天津城給他修得如鐵桶一般,就算攻進去,也待不住。你帶回來的工匠中,也有修過皇宮的,還有修過東京城池的,讓他們幫着改建一下遼陽城防,再把五千斤的重炮在城頭排上一圈,別說旅順和天津的那些兵,就連只蒼蠅都飛不進來!”

宗望搓着手,坐不住了。站起來在廳中團團轉着,繞了幾圈,突然站定,“走,去瀋州!我要親眼看看!”

宗幹穩穩的坐着,“沒那個必要!我已經帶過來了!”

“當真?!”

“當然是真的!就在城外港中。遼陽和瀋州可是通着水路的。用船來裝火炮,可比走陸路輕鬆得多。”

宗望聽得兩千斤重的火炮就在城外,更是待不住了,一扯宗幹,“走!去城外試炮去!”

宗幹應聲而起,他主持的火炮工坊出了成績,當然要顯示一下。不過兩人剛出府邸大門,就見着一隊人馬從南門方向奔了過來。定睛一看,領頭一人竟是他們的四弟完顏宗弼,女真名喚過兀朮的。

“兀朮,你從南面回來了?!”宗望大聲叫着。宗弼還是他半個月前派去錦州和耀州佈置防線的,如今回來,正巧能趕上看火炮試射。

“大哥!二哥!”宗弼到了近前,跳下馬,對着兩人行禮。擡頭看着宗幹,問道:“大哥,你怎麼過來了?”

“送火炮來的!”宗幹答了一句,急着反問道:“遼西那裡怎麼樣了!”遼西的情況纔是更需要關心的。

宗弼的臉色很難看:“陳伍回來了,本人如今就在潤州【秦皇島。他的大旗,就在潤州城上飄着。驃騎大將軍,正是他現在的軍銜。”

“潤州?!”宗幹、宗望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被確認下來,心中還是一驚:“他們是準備將平州吃下來了?!”

“應該是這樣沒錯!聽說旅順和天津已經合併入遼海鎮撫使司,陳伍是正使。郭立調往旅順,爲平北將軍,遼海鎮撫副使。就是天津主將還不知是誰。倒是天津副總督,卻是耶律餘睹和紹古牙那兩個叛賊。據說兩間大宅好生養着,他們手上的兩萬兵也被打散整編,又是兩個驍騎營四千人。”

宗幹不由驚歎:“兩萬裡面才挑出四千,當是一等一的精兵!”

宗望下脣咬得發白:“陳伍駐節潤州,南面的平州肯定是要佔下。而且潤州冬季幾乎封凍,就算結冰也是很薄一層,跟旅順也一樣。這樣冬天也不會有孤軍奮戰的危險了!”

“陳伍當初攻下潤州後,就一直沒放過手。現在就在海邊港口上建軍堡。就是十天,十天工夫,外圍的四座炮臺都完工了,火炮全架上去了。現在幾千人就在圍牆裡面修寨堡。連着南面一點的榆關【山海關,也都在整修寨防!”

“……旅順、天津、平州、潤州,四個點一佔,中間又有海路來往交通,南朝在北方就是滿盤皆活了!”

宗弼搖頭:“平州早被郭立燒了,現在又回頭重建,沒幾年工夫起不來。”

宗幹怒道:“不要小瞧郭立、陳伍!旅順、天津建起才幾年,如今北方有哪個城市能比得上?!”

“知道了……”

宗望對着宗幹搖起頭:“遼西是不指望了,還是按大哥你的意思,在錦州派些人盯着遼西。還有耀州,不但是遼南入遼東的出口,還靠着遼河的出海口。必須要嚴加防範。”

宗幹卻問宗弼:“你去耀州時,應該順道去辰州見過胡十門了罷,他怎麼說?”

胡十門是故遼南女真湯河司的首領,南女真曷蘇館部的族長。當完顏部起兵南下的時候,胡十門主動貼上來,認了親戚,連姓都改成完顏。不過沒人當真就是。像郭藥師,被賜了完顏姓,但他戰死後,誰也沒心情給他收屍。曷蘇館部的領地就在遼南半島的北端,旅順軍北上,首當其衝的便是他。要守耀州,胡十門是必須聯繫的。

宗弼搖頭,臉色冷峻:“那隻老狐狸還在打哈哈,這幾年,去旅順的商隊全都從辰州走,整個曷蘇館都給養肥了。現在他們連守門犬都做不了。就怕等旅順軍北上,他們轉臉就能帶頭打耀州。”

“……還是堅守遼陽罷。其餘地方只能放一放了!”宗望嘆着。無可奈何啊!“走吧,去看看能讓我們守住遼陽的利器!”

一個時辰後。

遼陽東門外的野地中,一門比宗望、宗弼曾經見過的火炮都要大得多的青銅火炮,正擺放在用土堆起的炮臺上。青銅製的炮聲精光閃閃,連外壁都是光滑水亮。光看着外觀做工,就比原有的火炮強上不少。

炮口所指的方向,百步遠的地方,一列橫排,綁着十幾人。這是試炮的目標,也是犯了法令的死囚。自從有了火炮後,用來試炮的目標,除了羊和木板,用的最多的還是人。

“不會有東海人在裡面罷?”宗幹在點火之前先問着。

“當然不會有。”宗望忙搖着頭,“東海的商隊抓到後,最多訓斥一番,敲上一頓鞭子。不敢往重裡打,更別說直接殺了。現在要鎮之以靜,誰敢得罪那些瘋子!”

宗幹放心的點了點頭。天下無人不知,爲了治下的商人,趙瑜是敢於殺人滅國的。雖然女真與趙瑜之間有洗不清的血海深仇,但如今的局勢下,能不給他們開戰的接口,就不要給。

宗弼在旁嘆氣:“堂堂大金,竟然要看東海的臉色,我不甘心啊!”

“在等等罷!”宗乾麪無表情的說着,“你從南方回來後,還沒回過會寧。你也沒看到四叔和叔叔、兄弟們,如今是個什麼樣子。南朝好啊,女人,財富,都是我們不能比的。各個每日都是飲酒作樂,yin欲無度。再過些日子,保準有不少人死在南朝女人的肚皮上!……”

宗望摸了摸自己凸起的肚皮,其實他也一樣。

“我也只希望,東海王的大將們也會如此。去了這些征戰了幾十年的大將,必然會有破綻出現,等再拖了十年,趙官家也不會有多少精力。”

宗幹舉起火把,將引線點燃:“平分天下已經不可能了,先保住遼東、遼北,還有北方草原罷。時機,總會有的!”

第14章 硝煙(中)第13章 父兄(上)第46章 明教(下)第36章 海上(下)第27章 星火(上)第8章 未雨(下)第60章 九五(下三)第14章 間奏(上)第12章 和議(中)第13章 和議(下)第3章 滅國(上)第12章 和議(中)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16章 商戰(上)第18章 商戰(下)第22章 勇氣(下)第28章 帝國(下)第22章 武功(上)第37章 異變(中)第24章 烈風(下)第59章 九五(下二)第3章 滅國(上)第28章 帝國(下)第61章 九五(下四)第28章 攤牌(上)第44章 決勝(中)第30章 輕取(上)第17章 軒波(下)第59章 投奔(上)第45章 決勝(下)第19章 開局(上)第21章 傳承(四)第7章 敵至(上)第22章 武功(上)第19章 謀算(下)第28章 攤牌(上)第18章 商戰(下)第39章 帝位(上)第18章 神機(下)第36章 覆亡(下)第38章 異變(下)第22章 烈風(上)第35章 海上(上)第30章 祭靈(下)第10章 守城(下)第41章 後續(下)第21章 義學(下)第4章 使團(下)第13章 西行(下)第42章 改制(上)第27章 開春(下)第1章 奇襲(上)第52章 杭州(中)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6章 天津(下)第7章 敵至(上)第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一)第5章 未來(上)第18章 神機(下)第25章 帝國(上)第36章 覆亡(下)第4章 滅國(下)第23章 清化(上)第23章 風雨(上)第17章 變奏(下)第31章 跳牆(上)第14章 西路(六)第10章 迎擊(下)第3章 夜話(下)第24章 風雨(下)第31 回航(下)第23章 烈風(中)第1章 老種(上)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27章 天子(下)第23章 武功(下)第49章 道阻(三)第27章 開春(下)第5章 戰前(上)第25章 輿論(下)第19章 謀算(下)第25章 失算(上)第3章 滅國(上)第31章 中秋(上)第5章 東京(下)第45章 蔡攸(下)第25章 野心(上)第35章 移民(下)第10章 三國(下)第24章 輿論(上)第63章 等待(上)第21章 勇氣(中)第7章 先鋒(上)第26章 天子(中)第1章 夜話(上)第32章 局勢(中)第32章 故鄉(上)第20章 義學(上)第1章 三年(上)第52章 杭州(中)
第14章 硝煙(中)第13章 父兄(上)第46章 明教(下)第36章 海上(下)第27章 星火(上)第8章 未雨(下)第60章 九五(下三)第14章 間奏(上)第12章 和議(中)第13章 和議(下)第3章 滅國(上)第12章 和議(中)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16章 商戰(上)第18章 商戰(下)第22章 勇氣(下)第28章 帝國(下)第22章 武功(上)第37章 異變(中)第24章 烈風(下)第59章 九五(下二)第3章 滅國(上)第28章 帝國(下)第61章 九五(下四)第28章 攤牌(上)第44章 決勝(中)第30章 輕取(上)第17章 軒波(下)第59章 投奔(上)第45章 決勝(下)第19章 開局(上)第21章 傳承(四)第7章 敵至(上)第22章 武功(上)第19章 謀算(下)第28章 攤牌(上)第18章 商戰(下)第39章 帝位(上)第18章 神機(下)第36章 覆亡(下)第38章 異變(下)第22章 烈風(上)第35章 海上(上)第30章 祭靈(下)第10章 守城(下)第41章 後續(下)第21章 義學(下)第4章 使團(下)第13章 西行(下)第42章 改制(上)第27章 開春(下)第1章 奇襲(上)第52章 杭州(中)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6章 天津(下)第7章 敵至(上)第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一)第5章 未來(上)第18章 神機(下)第25章 帝國(上)第36章 覆亡(下)第4章 滅國(下)第23章 清化(上)第23章 風雨(上)第17章 變奏(下)第31章 跳牆(上)第14章 西路(六)第10章 迎擊(下)第3章 夜話(下)第24章 風雨(下)第31 回航(下)第23章 烈風(中)第1章 老種(上)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27章 天子(下)第23章 武功(下)第49章 道阻(三)第27章 開春(下)第5章 戰前(上)第25章 輿論(下)第19章 謀算(下)第25章 失算(上)第3章 滅國(上)第31章 中秋(上)第5章 東京(下)第45章 蔡攸(下)第25章 野心(上)第35章 移民(下)第10章 三國(下)第24章 輿論(上)第63章 等待(上)第21章 勇氣(中)第7章 先鋒(上)第26章 天子(中)第1章 夜話(上)第32章 局勢(中)第32章 故鄉(上)第20章 義學(上)第1章 三年(上)第52章 杭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