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瑜眨了眨眼睛,懷疑自己是不是幻聽了,但身邊諸將的倒抽涼氣的聲音,卻讓他知道,他並沒有聽錯。不過想想也是,完顏婁室雖沒有帶馬上島,但女真人又怎麼會沒有馬匹?
按遼**制,正兵一名就要有馬三匹,金國在騎兵軍制上與遼人並沒有太大差別,基本上都能保證一人雙馬,其中一部分精銳則是一人三馬。一萬八千金兵,擁有戰馬三萬八千多匹也是很正常的。
但……這也僅是在北地很正常,而南方,在大宋,趙瑜估計着,就算搜遍全國,怕也很難搜出二十萬匹戰馬來----熙寧二年,搜檢全國馬監和騎兵部隊,天下應在馬凡十五萬三千六百有奇----而海峽對岸的戰馬數量,竟然就有大宋全國總數的五分之一。
戰馬不比普通馬匹,從體格到性情都要經過嚴格篩選,個矮的不能要,瘦弱的不能要,膽小的不能要,暴躁的也不能要。一羣從大宋馬監出欄的馬匹,經過挑揀後,也只有六分之一能成爲騎兵的坐騎,剩下的雖然仍算是軍馬,但也只能充做郵傳馬遞。就像蔡確上給神宗皇帝奏章裡說的那樣,河南、北十二監,起熙寧二年至五年,歲出馬一千六百四十匹,可給騎兵二百六十四,餘僅足配郵傳。
真正上好的能大批供給戰馬的養馬地,一在東北、一在西北。即所謂薊北之野和甘涼河套。必得要高寒之地,有長山大谷。有美草,有甘泉,有曠地,才能成批成羣的蓄養出好馬。漢唐皆是擁有了這兩片土地,才能組建起大規模地騎兵部隊。但大宋立國後,這兩塊地方,一個早已被契丹人奪取,而另一個,則在党項人手中----雖然開國之初,河套之地還屬於大宋。尚能獲取大量戰馬,但等到西夏建國,馬源也就斷了。雖然每一代皇帝都鼓勵全國各地養馬,但成果聊聊。
關西、河北、河東。都有馬監,但出欄數量卻少得可憐:同州沙苑監,牧場九千餘頃,歲耗四十萬貫,但養馬只有六千多,歲出欄最低時竟只有四十餘匹----若非馬政如此不堪,王安石也不會搞什麼保馬法;
福建沿海也可以養馬,泉州、福州、興化軍的外島上,有十一個牧場注----東海最早的軍馬就來自於此----但這些馬被稱爲洲嶼馬。不堪具裝,只能做驛馬;
在華南,兩廣出馬,同時大宋也同西南夷和大理國交易馬匹,但這些馬匹駑駘下乘,肩高能達到四尺二寸這個大宋戰馬最低標準的。百中僅有一二,被稱爲羈縻馬----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知道,宋廷購買這些馬匹,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爲了收人心,羈縻西南夷;
至於從青唐番買來的高原馬,從青藏高原下來後容易生病,也不適合平原作戰!
當此時。一匹民用馬價值大約**貫。頂死不過十五貫,但一匹馬及官格尺。不下四五十緡,也就是要四五十貫才能買到一匹最低標準的戰馬。而肩高超過四尺六寸的上等戰馬,更是高達百貫。
據趙瑜所知,無論金人還是遼人,衡量戰馬的標準比宋人尤要高上許多。就算是乘用馬---所謂的一人雙馬、一人三馬,其中真正用來上陣廝殺的一般也只有一匹,而其他則是用來在平常騎乘,以節省上陣戰馬地體力----基本都能達到宋人戰馬的標準,畢竟那些乘用馬,許多時候也會被人騎着去打草谷、去搶劫,習慣了廝殺和血腥。而那些上陣戰馬,則更是都能達到宋人所定的上品標準。
三萬八千匹戰馬。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上等戰馬……趙瑜突然覺得喉嚨很乾。心跳得很快。看看周圍。將領們都跟他是一樣地反應。
“大王!”朱聰踏前一步。鼻子裡噴着粗氣。大叫道:“這三萬八千匹戰馬決不能放過!有了馬。東海可就不光是縱橫海上了!”
“是啊!一定不能放過!”將領們齊聲說道。
盧克忠又道:“大王。完顏婁室在敗亡前已讓其子活女逃離。若是對岸收到了戰敗地消息。定然會立刻逃歸遼陽。時不我待。還請大王當機立斷!”
趙瑜聞言。眉頭一皺。海峽水道中現有十餘艘車船輪番巡視。多一點地人渡海。就會立刻被現。但若是單人夜渡。卻有很大機率逃過去。若是因此讓遞到嘴邊地肥肉逃掉。那他今年這一整年肯定是睡不好覺了。不過。此事事關重大。決不能憑一個降人地幾句話就定下。他瞥眼看了看盧克忠。此人值不值得信任還未有定論。而大等人地話。是否說地是戰馬。也還需確認。
擡眼戰場。幾千名降人、俘虜都老老實實地坐着。但若是沒有大軍鎮住。定然會做起反來。如果要出兵對岸。在長生島卻仍要保留一部分兵力。略一沉吟。趙瑜心下有了決斷:“野戰二營、水兵營繼續打掃戰場。神機營。即刻隨我回城。”
回到城中,已近未時。
安排了神機營去用餐,順便又遣了運軍隊回城的大車,再給仍留在戰場上的士兵和俘虜送去幹糧。趙瑜便召集一衆軍官直奔軍議堂----那裡有整個遼東地區地地圖和沙盤。
盧克忠和大等三個降將與東海將校們一起,圍在軍議堂中央的大桌邊,大桌上,擺放着遼東山河地勢的沙盤。沙盤以遼陽爲頂點,東至鴨綠江口的保州,南至遼東半島的蘇州,西至已屬中京道的錦州,連同遼海注,方圓幾百裡地山脈、河川、城塞、村莊、軍營、道路都一一出現在這面長寬一丈地沙盤上。
盧克忠是南部都統麾下的支度判官。大是同知東京留守事,兩人都是統觀遼東全局的官員,不比只管帶兵的耶律高八和耶律耨裡,他們對遼東內事算得上了若指,但對於這面沙盤,他倆都挑不出幾個錯來。
想不到東海密探之能一至如斯!盧克忠忍不住一陣的顫抖。對於東海情報蒐集能力,他和大都大爲驚懼,就算收藏在遼陽都統府內的地圖,也沒有這般精細。
“好了,別浪費時間!”趙瑜拍了拍手。示意陸賈和黃洋,“開始吧!”
陸賈拱手一揖,他和黃洋都是在城門口恭迎大軍凱旋地時候,被趙瑜直接拉過來地。到了堂中,方纔知道究竟是爲了何時。操着契丹話,陸賈和黃洋與大等三人對談起來,間或還詢問盧克忠幾句,邊說着邊拿着各色小旗在黃蠟質地的沙盤上標示着。
大約花了近兩刻鐘,把對岸軍情一一問清,標示完畢,陸賈拿起小棍指着長生島對岸地一溜綠色小旗,解說起來:“……爲了製作木筏。且方便渡海,完顏婁室沿着海岸佈置有六個營地,他所率地大軍本就分部駐紮在這幾個營地中。但其渡海後,幾個營地中多剩下民,只有百多名守軍。不過,在南信口和北信口兩處大營中。卻仍各安排了一個女真千人隊,以作守禦。”
“那戰馬呢?”
“都放牧在北信口附近,復州河北岸,從復州到寧州地草甸上。”陸賈指着陸上最接近於長生島的兩處地點,“南信口對岸是片山地,沒有放牧的地點。”
衆人看去,北信口處。一條河流蜿蜒曲折注入海峽。已經被廢棄地復州州治所在的永寧縣城就坐落在河邊。河道兩岸盡是平地,不像南信口處。不論對岸和島上,都是凸起的山丘。
趙瑜低頭看着沙盤。微微頷,問道:“如果我想把放牧在這裡的戰馬都奪下,你有什麼好提議?”
陸賈當即道:“很簡單,把去路攔住就行了。”
趙瑜擡頭看了看一臉自信的陸賈,又在沙盤上打量了幾眼,問道:“寧州?”
“大王英明!”陸賈拱了拱手,拿着棍子整片沙盤上畫着圈:“遼東半島三面環海。半島中央是山脈,從遼陽附近的千朵蓮花山,到辰州東面的步霧山注,再到蘇州東北的小山,是連綿近千里的山林。只有靠着海地兩岸方有平地。所以遼東半島上的道路和城鎮都是沿着海修來的。如東南側,對着北洋的鎮海、穆州,再如西北側,遼海邊的復州、寧州和辰州,都是夾在大海和山林之間。所以從遼陽到復州就只有一條道路,只要守住這條路,馬也好,人也好,都別想過得去。”
小棍移到復州城之北,大約七十里的寧州新安縣今瓦房店市永寧鎮附近地位置,陸賈繼續道:“新安縣南面一片近百里的平原草甸,金人的戰馬就放牧在這裡。而新安縣北,就是山脈,這山一直延伸到海邊,中無他途,只有一條適合行軍的山谷。而這一段官道便是在山谷中穿行注。”
朱聰沉聲道:“所以說只要派兵封住官道所在的山谷,就能把金人戰馬都留下來。”
“沒錯!”陸賈點頭,語氣變得激昂:“金人放牧的地點,看似面積廣大,其實是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死地。只要封鎖住去路,他們無處可逃!”
注:福州四牧:曰水峭、龍胡、瀝畸、海澶。泉州二牧:曰浯州、列嶼。興化軍二牧:曰東越、侯嶼。
注:在遼國,遼東灣被稱爲遼海。
注:千朵蓮花山即是現今地處鞍山地千山,而步霧山現在則名爲步雲山,爲遼南第一峰。
注:有興趣地朋友可以用google地圖查一查202國道和沈大高速,看看它們在哪裡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