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衢山(上)

大觀三年二月初一丙子。【西元09年3月4日】

連續四天的海上航行讓趙瑜神清氣爽不過船上以馬林溪爲的工匠們卻個個精神不濟萎靡不振。

雖然明州船場每年所造的海船數以百計在海上橫行萬里但船匠們畢竟只有在試航時纔會出海繞上一圈時間不過一天路程也僅僅幾十裡。不比此次在昌國休整不過三天多就又回到船上轉而北向衢山島。十天裡倒有六天在海上飄着。

工匠們的船艙中滿是嘔吐後的餿臭味儘管每天用海水清洗但氣味久久不散。住在這種既黑且臭的環境中就算本沒有病也會生出病來。幾天來趙瑜不是想方設法化解船匠們的怒氣就是頭疼於隨時可能爆的疫病不過幸好艱難的航程已經過去衢山島也近在眼前。

衢山島東西長三十里南北卻不到十里爲一長條形島嶼。距離本島的舟山渡有一百五十里的海程。其所屬的昌國縣蓬萊鄉向來被稱爲‘海寇之淵藪水賊之巢窟’其上島民撒下漁網便是漁夫提起斧頭即爲海寇。舉目望去並無一個良民。

自三年前浪港寨大舉擴張火併了衢山島和泗礁山上的三家水寨便把這片海域牢牢控制在手中。而衢山島也取代了遠離昌國諸島的浪港山本寨而成爲浪港海盜真正的重心所在。

三年的開衢山島上一派興旺達。西頭寨堡、海港東頭良田、工坊北邊礦窯、南邊鹽場棉糧鹽酒一應俱全。有島上出產做後盾浪港寨便一躍成爲東海上一等一的大勢力。

六艘戰船魚貫而入緩緩駛進島西側的倒鬥嶴【今島鬥】港口望臺上的瞭望手吹響了船隻入港的號角。船頭上呼應着號角嗚咽聲音傳遍港中。

聽到號角聲船艙中工匠們都涌了出來看着越來越近的陸地歡呼雀躍恨不得立刻就跳上地面跟搖晃的甲板說聲永不再見。

幾個繚手打着號子轉動着絞盤把三面帆蓬收起。舷側的邊櫓探入水中控制着船頭方向。船漸緩對準棧橋中的空隙慢慢開進。

倒鬥嶴港長有裡許一列列深入海中的棧橋多達十餘條長者五十丈短的也有十丈多如此陣勢同時停靠過百艘千料海船決不在話下。

船頭的馬林溪看得瞠目結舌此等大港雖不及州中的定海港但比起舟山渡卻遠遠過。

戰船徐徐停在棧橋間船舷兩側同時拋下數條繩索站在棧橋上的雜工一把接住幾下在木樁上綁牢。船上的碇手鬆開絞盤把木爪石碇沉入海底。繩索、石碇將戰船牢牢固定在兩條棧橋之間風浪也不能撼動分毫。

長條木板在船舷和棧橋間架起趙瑜扶着馬林溪從木板上走下。船匠們在身後跟着下來。棧橋上他們張望着未來的幾年他們生活、工作的地方就在這裡。

新的船場關係到浪港寨未來的展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昌國本島沿海適合建場的空地極多舟山渡上的資材又不需費力轉運本是個好選擇。但唯一的缺點就離大陸太近。海盜的艦船雖能勉強封鎖海峽但萬一有個閃失讓官軍乘隙上島放上一把火那就真是欲哭無淚了。

所以經過商議趙櫓最終拍板決定把船場放到衢山。雖然還要費上數月把木料、資材再轉移過來但至少船場和工匠們的安全可以得到保證。而且就算日後保不住昌國只要老家還有船場在也不至於雞飛蛋打捲土重來也容易許多。

入港後見天色將晚工匠們便被安排在港口旁的村寨將息一夜。而趙瑜和馬林溪卻坐上牛車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嘍羅趕着前往港口南邊的觀音山主寨。幾位當家雖然都在昌國但趙大當家的夫人、趙瑜的嫡母、趙瑾的親孃還在寨中與情與禮都得去拜見一番。

車輪遴遴行駛於路。車不算慢但車上卻不覺半點顛簸。馬林溪看着平整寬闊的路面驚道“這是官道?”

趙瑜聽得一笑“窮鄉僻壤官府哪會在意?卻是這兩年寨裡有了閒錢方纔修的。”

“原來如此。”馬林溪沉默了。港口也罷、道路也罷這浪港寨跟他心目中的海盜完全不同。

牛車緩緩而行兩刻鐘後便看到一座石寨攔在路前。從石寨兩側延伸出的木欄一眼望不到頭把整座山都包住。

“到了?”馬林溪問。

趕車的小嘍羅回頭嗤笑道“哪兒啊……還沒上山呢這是山腳小關往上還有還有兩關。我家浪港寨可不是那些土圍子、木柵子……”

趙瑜擡手給他個暴慄“趕你的車哪兒那麼多話”

小嘍羅摸摸腦袋不敢吱聲轉回頭去老老實實的趕車。

牛車停在石寨門下一道木柵把門嚴嚴封住一個扎紅巾的嘍羅在上面張望着。趙瑜打了個招呼那嘍羅一見忙回頭向後喊了兩聲。絞盤轉動的吱呀聲響着堵門的木柵被緩緩提起。

車鞭當空一揮拉車的水牛便舉步前行。牛車穿過寨中寨裡的嘍羅見了趙瑜都彎腰行禮趙瑜一一點頭回應。他心中暗喜寨裡的這些嘍羅比昌國之戰前要恭敬了許多。

又行了半個時辰經過兩道關卡山頂的主寨終於出現在眼前。兩人下車擡頭遠望。這主寨雄踞山頭大小房屋高高低低足有百多間;巨大的碉樓隔路對峙碉樓間的寨門既高且厚不下城池。丈高的石砌寨牆依山勢而起綿延數裡把山頭團團圍住。

上得島後馬林溪一驚再驚但這主寨確是最讓他吃驚。他瞪大眼睛顧視趙瑜“這寨子到底花了多少人工恁地如此雄闊?”

“一千五百人三個月。”趙瑜看馬林溪搖頭難以置信笑着解釋“這寨子本喚作倒頭寨立下已過五十年。幾十年來不停增建方有如此規模。三年前我浪港軍火併三寨其餘二寨須臾便破。唯有此寨急切攻打不下。只得用二叔的計策以五百人把住路口再驅一千奴工在山腳修葺木欄堵住寨中糧道整整花了三個月才把這倒頭寨逼降。”

趙瑜回憶着感嘆道“當年圍了三月多年的積蓄被消耗一空若是再拖上幾日反倒是我浪港寨要降了。”

馬林溪乍舌感嘆。此時寨門中開一隊人馬奔了出來。打頭的一個是留守的頭領乃是趙瑜遠房族兄喚作趙子曰。不過寨中卻有識得幾個字的日曰不分直稱他趙子日旁人聽得有趣也着起鬨幾次下來除了在幾個當家面前私下裡便沒人再叫他本名。

那趙子曰帶隊跑到趙瑜面前抱拳行禮齊齊道“恭迎二郎回寨。”

趙瑜忙回禮道“哥哥何必如此多禮。”

趙子曰擡頭笑道“二郎只帶着百來人就打下一座城池憑這功勞俺當行大禮。”他看看趙瑜身邊的馬林溪遲疑道“這是……”

趙瑜側身介紹道“這位是馬林溪馬大工乃是明州船場的大匠作。前日爹爹派我請得入夥日後寨中船務都交予馬叔執掌。”

那趙子曰上下打量了兩眼拱手漫道“俺趙子曰見過馬大工。”說完便轉頭領兩人入寨。

趙瑜在後道歉“族兄粗人不知禮法馬叔勿怪。”

馬林溪搖頭笑笑他也算有身份的自不會那等夯貨一般見識。

趙瑜引着馬林溪跟在趙子曰之後穿過寨門後可千人操演的校場進入正中主殿。馬林溪擡頭看殿前匾額上面龍飛鳳舞的三個大字——聚義廳。

三人在聚義廳旁的小間謙讓了坐下趙子曰便喚人奉上茶來。閒聊了幾句趙瑜起身告罪“馬叔勿怪。家母尚在後堂小侄須去問安。還請馬叔少待。”

留了馬林溪和趙子曰絮話趙瑜便入了後堂。

後堂正院便是趙櫓在寨中的起居之地。此時趙櫓尚在昌國這院子便由女主人執掌。

站在院子中趙瑜對着正屋高聲喊道“娘娘【注】可在孩兒回來了”

話音剛落只見門扇一開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孩兒跑了出來。女孩兒膚色微黑眉目如畫是個難得的美人胚子。雖然身形還未長開卻也可以預見未來的姣好容顏。

一見趙瑜那女孩兒小嘴微張露出如編貝齒滿面驚喜。下一刻她低下頭微紅着臉襝衽爲禮“瑜哥哥萬福。”

趙瑜拱手回禮笑道“婧妹一向可好?”那女孩兒正是趙瑜未過門的妻室蔡禾獨女。

蔡婧細聲細氣“謝瑜哥哥掛問小妹日來甚好。”她讓過門來“阿姑正在屋中等你。”

注宋代娘娘可以稱呼母親、也可以稱呼祖母不僅僅是宮妃的敬稱。

第19章 軍器(下)第30章 人心(上)第30章 人心(上)第63章 九五(下六)第17章 軒波(下)第29章 雄心(下)第28章 星火(中)第40章 後續(上)第16章 傳承(二)第23章 風雨(上)第47章 道阻(一)第41章 內附(下)第53章 杭州(下)第41章 大石(上)第39章 戰線(下)第2章 北行(下)第17章 傳承(三)第21章 義學(下)第15章 意外(下)第1章 老種(上)第1章 北行(上)第34章 南行(下)第54章 涌金(上)第42章 關山海(下)第11章 琉球(上)第14章 硝煙(中)第7章 西路(四)第25章 帝國(上)第38章 戰線(中)第4章 對手(上)第23章 風雨(上)第20章 文治(上)第42章 關山海(下)第17章 豐收(上)第16章 軒波(上)第35章 出戰(下)第37章 湄嶼(上)第47章 道阻(一)第55章 涌金(下)第27章 開春(下)第32章 輕取(下)第31章 中秋(上)第39章 湄嶼(下)第36章 海上(下)第55章 九五(中一)第33章 經濟(上)第31章 人心(下)第44章 交涉(下)第40章 內附(上)第16章 遭遇(上)第27章 帝國(中)第22章 勇氣(下)第22章 勇氣(下)第37章 戰線(上)第1章 平安(上)第18章 謀算(上)第9章 四方(下)第2章 老種(中)第24章 烈風(下)第64章 等待(下)第32章 祭靈(上)第17章 遭遇(下)第22章 武功(上)第20章 義學(上)第3章 夜話(下)第28章 攤牌(上)第35章 出戰(下)第37章 戰線(上)第1章 三年(上)第50章 聖公(下)第9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二)第3章 夜話(下)第49章 聖公(上)第4章 奪城(下)第37章 湄嶼(上)第31 回航(下)第25章 帝國(上)第3章 老種(下)第47章 江山(中)第20章 開局(中)第16章 商戰(上)第34章 出戰(上)第27章 開春(下)第14章 西路(六)第36章 股票(上)第25章 帝國(上)第16章 船場(下)第28章 星火(中)第15章 間奏(下)第35章 海上(上)第25章 天子(上)第47章 助守(上)第28章 攤牌(上)第25章 輿論(下)第28章 連橫(上)第12章 西行(上)第9章 守城(上)第17章 商戰(中)第1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完)第3章 白山黑水(三)
第19章 軍器(下)第30章 人心(上)第30章 人心(上)第63章 九五(下六)第17章 軒波(下)第29章 雄心(下)第28章 星火(中)第40章 後續(上)第16章 傳承(二)第23章 風雨(上)第47章 道阻(一)第41章 內附(下)第53章 杭州(下)第41章 大石(上)第39章 戰線(下)第2章 北行(下)第17章 傳承(三)第21章 義學(下)第15章 意外(下)第1章 老種(上)第1章 北行(上)第34章 南行(下)第54章 涌金(上)第42章 關山海(下)第11章 琉球(上)第14章 硝煙(中)第7章 西路(四)第25章 帝國(上)第38章 戰線(中)第4章 對手(上)第23章 風雨(上)第20章 文治(上)第42章 關山海(下)第17章 豐收(上)第16章 軒波(上)第35章 出戰(下)第37章 湄嶼(上)第47章 道阻(一)第55章 涌金(下)第27章 開春(下)第32章 輕取(下)第31章 中秋(上)第39章 湄嶼(下)第36章 海上(下)第55章 九五(中一)第33章 經濟(上)第31章 人心(下)第44章 交涉(下)第40章 內附(上)第16章 遭遇(上)第27章 帝國(中)第22章 勇氣(下)第22章 勇氣(下)第37章 戰線(上)第1章 平安(上)第18章 謀算(上)第9章 四方(下)第2章 老種(中)第24章 烈風(下)第64章 等待(下)第32章 祭靈(上)第17章 遭遇(下)第22章 武功(上)第20章 義學(上)第3章 夜話(下)第28章 攤牌(上)第35章 出戰(下)第37章 戰線(上)第1章 三年(上)第50章 聖公(下)第9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二)第3章 夜話(下)第49章 聖公(上)第4章 奪城(下)第37章 湄嶼(上)第31 回航(下)第25章 帝國(上)第3章 老種(下)第47章 江山(中)第20章 開局(中)第16章 商戰(上)第34章 出戰(上)第27章 開春(下)第14章 西路(六)第36章 股票(上)第25章 帝國(上)第16章 船場(下)第28章 星火(中)第15章 間奏(下)第35章 海上(上)第25章 天子(上)第47章 助守(上)第28章 攤牌(上)第25章 輿論(下)第28章 連橫(上)第12章 西行(上)第9章 守城(上)第17章 商戰(中)第1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完)第3章 白山黑水(三)